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新戰國策——二戰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回日本投降樹倒猢散遠東法庭戰犯公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回日本投降樹倒猢散遠東法庭戰犯公審

第一百二十回日本投降樹倒猢散遠東法庭戰犯公審

日本政府對中、美、英之《波茨坦公告》置之不理,日本大本營甚至下令各地日軍繼續頑抗。直到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後,才不得已考慮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8日下午,東鄉外相謁見裕仁天皇,建議迅速接受《波茨坦公告》提出的關於日本投降條件。裕仁在無可奈何之中,表示應該爭取儘快結束戰爭,但對什麼條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問題上無法統一。當夜,日本收到蘇聯對日宣戰的訊息。是時,長崎又遭到美軍原子襲擊的訊息傳來,在慌亂中,於9日夜11時50分至10日凌晨時,在皇宮防空洞內召開御前會議,但仍無定論。

這時,日本首相鈴木、外相東鄉主張在保留皇室這個條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陸相阿南、總長梅津、軍令部長豐田則堅持把戰爭打下去。鈴木最後請天皇“聖斷”。此舉在日本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裕仁表示同意外相意見,接受盟國公告提出的條件。

裕仁說:“彼我戰力懸殊,縱繼續戰爭,徒使無辜塗炭,文化摧毀,導致國家滅亡。尤其原子彈出現,後果更為嚴重。為此,決定結束戰爭。”裕仁說罷這番話後,滿場只有嗚咽之聲,要求保留天皇的條件下投降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8月10日上午,日本外務省將《關於接受美、英、中三國共同公告的照會》,拍發給美英中蘇四國。

外務省於10日夜,將以上照會對全國個作了秘密廣播。但是,日本陸軍部為維持軍隊士氣,陸相阿南於10日下午4時發表談話,鼓動日軍戰鬥到底。

同盟國方面的反映是迅速的。11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將中、美、英、蘇四國對日乞降照會的覆文,送交瑞士公使館代辦葛拉斯理,託其轉達日本政府。該覆文指出:

“自投降之時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須聽從盟國最高統帥之命令。最高統帥將取其認為適當之權力,實施投降條款。日本天皇必須授權並保證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能簽字於必須之投降條款,俾波茨坦公告之規定能獲實施,且須對日本一切海陸空軍當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之一切部隊(不論其在何處)實施號令、停止積極活動,交出武器。此外,須釋出盟國最高統帥在實施投降條款時所需之其他命令。日本政府在投降之後,應立即將戰俘及所扣僑**至指定之安全地點,俾能速登同盟國之運輸船隻。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後形式將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願確定之。同盟國之武裝部隊將留於日本,直到達到波茨坦公告所規定之目的為止。”

日本政府收到這個答覆後,其內部一下子炸了鍋。1日,陸軍大臣及參謀總長,聯名向大本營直轄的軍司令官發出明確反對的電報,要求再次發出照會,表明日本的態度,如不同意即繼續戰爭,以期死裡求生。軍部的一些將校則計劃動用武力,彈壓主和派,以維持天皇制度。

8月14日10時50分至1時,在皇宮防空洞內召開了最後一次御前會議。當鈴木、梅津、豐田各申明了自己的意見後,裕仁天皇發表“聖諭”,表示再繼續戰爭下去不妥當,此時可以接受對方的要求。當晚11時,裕仁頒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詔書。與此同時,日本外務大臣透過駐瑞士公使加瀨,致電美、英、中、蘇四國,電告了此事。15日,裕仁公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詔書。

日本軍方的少數死硬分子,是世界法西斯中最頑固的一部分。14日夜,這些死硬分子殺死了近衛軍第1師團長森赳,企圖切斷主和派在皇宮的出入,以搶奪準備於第二天廣播的天皇停戰詔書的錄音盤,阻止投降進行。與此同時,他們還襲擊了鈴木首相的官邸及私邸等地。這場叛亂至15日晨被平息。

伴隨著叛亂的是日軍高級將領的紛紛自殺,他們中有:原陸軍大臣阿南惟機、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原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第10方面軍司令官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軍令部次長大西瀧次郎等。他們自殺的原因或因主戰,或因戰敗自咎,然而其中不少人在侵華戰爭中罪行累累,完全是罪有應得。

8月15日,鈴木內閣總辭職,隨後成立了以東久邇宮為首相的貴族內閣。16日,大本營向全體陸海空軍下達了停止戰鬥,向盟國投降的命令。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投降,當日,在關東軍最後一次會議上,還有人叫喊把戰爭打下去。秦彥三郎流著淚說:“我們作為軍人,除了服從天皇的命令外,還能有什麼盡忠之道。不遵奉詔書的永遠是亂臣賊子。”

總司令山田也同意投降,於是沒有人再反對了,即向其所部下達了停戰命令。但關東軍並未停止抵抗,蘇軍於16、17日相繼佔領扎蘭屯、洮南、通遼、赤峰等地。17日,關東軍總司令向蘇軍遠東軍總司令提出停戰建議,18日下令各部向蘇軍接洽投降。

蘇軍華西列夫斯基於18日命令各方面軍派出快速部隊,先後在幾個重要城市(包括朝鮮的4個城市)實施空降,以進行受降。19日進佔齊齊哈爾,0日佔大連。到8月下旬,關東軍主力陸續被解除武裝,少數地區進行頑抗的日軍被殲滅。

蘇軍還向朝鮮北部、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日軍發起進攻,先後實施了南庫頁島進攻戰役和千島群島登陸戰役。至8月底,上述地區的日軍陸續投降。

蘇軍在遠東戰役中,共殲滅在中國境內的日本關東軍、偽滿軍、偽蒙軍全部,在朝鮮等地的第十七方面軍和第五方面軍的一半,以及松花江上軍、共10個軍。1個集團軍級叢集和1個區艦隊。共擊斃日軍877人,俘日軍609176人,內含將級軍官148人。

中國戰場的大反攻,由於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不同,而實際上是中共領導的敵後戰場的全面大反攻。在這次大反攻中,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遵循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毛X東、朱德的命令,利用敵後抗日軍隊所處的抗日前線的有利態勢,立即展開了對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日偽軍佔領的大中城鎮及交通要道的猛烈進攻。

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等抗日武裝,在1945年8月9日後的大反攻中,共殲滅日軍1.7萬餘人,偽軍8.5萬餘人,繳獲槍支4.萬支,機槍5000餘挺,火炮100餘門,收復縣以上城市50餘座。並一度攻入歸綏、天津、保定、石門、蕪湖等城市;切斷了平綏、北寧、同蒲、平漢、正太、德石、膠濟、隴海、廣九等鐵路。取得了全面反攻的重大勝利。

盟軍方面,麥克阿瑟元帥指示盟軍先遣部隊在8月6日空運到東京,只派1個師於8日進駐東京。美海軍第三艦隊1個支隊,於7日上午駛入相模灣。8日上午,美軍陸軍150人空運至東京附近的原木機場。麥克阿瑟本人即於0日下午到達原木機場。並進入先期到達的美軍第8軍團司令部內。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及英蘇兩國代表,乘美軍艦於1日下午4時抵達日本橫濱附近停泊。

9月日,盟國正式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及美、英、蘇、澳、荷各國代表,於是日晨8時乘驅逐艦至美國主力艦“密蘇里”號艦旁。中國代表首先登上了“密蘇里”艦,此時軍樂齊鳴,繼而英、蘇、澳、荷等代表順序登艦。9時,日本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日本大本營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率領隨員9人登艦,肅立在美國新任命接受日本投降的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元帥案前。此時,戰艦上靜默無聲。

籤字儀式由麥克阿瑟主持,參加儀式的還有盟軍方面的: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德雷維揚庫中將;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澳大利亞代表布拉梅將軍;加拿大代表科斯雷夫上校;法國代表勒科萊將軍;荷蘭代表赫爾弗裡克海軍上將;紐西蘭代表艾西特空軍少將。

9時4分,日本全權代表重光葵、大本營全權代表梅津美治郎分別在投降書上籤了字。美國代表尼米茲上將首先簽署了受降書,中國代表徐永昌及英、蘇等各國代表相繼籤了字。9時8分完成儀式。此時,美國第三艦隊的900架飛機以密集隊形飛過“密蘇里”號軍艦,另有數百架飛機在高空盤旋。

中國戰區舉行了受降儀式。這是9月9日在南京舉行的受降儀式。這一天9時,以何應欽為代表,在南京主持中國戰區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典禮。日本代表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歷時0分鐘,遂完成了具有歷史性的日本降書的批准。

在受降中,日軍向國民政府投降人數為18.萬人,國軍從日軍手中獲得主要武器有:步騎槍68萬餘支、手槍6萬支、輕重機槍.98萬挺、主要火炮1.萬門。步機槍彈18099.4萬粒、手槍彈0萬粒、炮彈07萬顆。戰車8輛、裝甲車151輛、卡車15785輛。馬匹74159匹、飛機1068架、炸彈6000噸、航空油1萬餘噸;艦艇1400餘艘,計5.46萬噸位。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從19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引起的區域性抗戰之時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取得最後勝利結束。先後有84個國家約0億人口捲入。軍隊和民眾死傷總數超過1億人,財產損失達4萬億美元。中國在這場戰爭中以其廣闊的戰場及其廣大的幅員和眾多的人力資源,浴血奮戰,堅持了長達14年的艱苦抗戰。

自“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戰場始終抗擊和牽制著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本陸軍主力,以及五分之二的日本航空兵和海軍。自19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人民殲滅日軍達150餘萬人。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的日軍總人數達18.萬餘人(不包括東北被蘇軍殲滅及俘虜人員),佔此間日軍海外投降總兵力的約50%。如果加上中國東北向蘇軍投降的近70萬日軍,則佔到總數的78%。不僅如此,中共領導的敵後戰場還殲滅了偽軍118.6萬餘人。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了贏得這場戰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達500萬人以上,其中軍隊傷亡80餘萬人,佔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三分之一還多。中國官方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見大勢已去,不得不宣佈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駐南京偽國民政府“大使”谷正三,奉命偕一等書記清水董三,前往南京頤和路號,會見偽國民政府代理主席陳公博。

原來,汪精衛已於1944年11月10日,斃命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根據汪的遺囑,由陳公博代理其偽政府職務。

日“使”谷正之代表日本政府,正式通報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與海軍少將本芳太郎,也奉命作了通告。陳公博見日本已經宣佈投降,乃通知周佛海,要其火速由上海回南京,趕辦偽國民政府後事。

16日,周佛海趕到南京,就偽國民政府的後事與陳公博進行了商量。隨後,陳公博在自己的公館,主持召開了偽中央政治委員會臨時會議。陳公開發表講話,說明日本已無條件投降,偽國民政府自應宣告解散。

會議決定:解散偽國民政府,將中央政治委員會改組為南京臨時政務委員會。軍事委員會改組為治安委員會,由陳公博任臨時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和臨時治安委員會副委員長。會後發表的《國民政府解散宣言》內,稱國民政府自汪主席領導以來,即努力於中國之獨立完整。今則世界已恢復和平,中日亦消除戰禍,雖和平之方式與當日所致力者不同,而國家之獨立自由,與全國人民所希望者,曾無異致。同人認為今日國家應復歸統一,而吾人之使命亦已告終,即日宣告解散南京國民政府。

至此,在淪陷區作為日本法西斯的傀儡的汪偽南京國民政府,在存在了5年4個月又7天之後,宣告滅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南京偽國民政府滅亡之後,以陳公博、周佛海為首的大小漢奸也樹倒猢猻散,紛紛投靠重慶國民政府而邀功。蔣介石為儘快佔領京滬杭等偽軍控制區,繼任命周佛海為上海行動總隊總指揮後,又任命任援道為南京先遣軍司令。並對掌握兵權的各路偽軍總司令一一委任要職,但對陳公博及沒有直接掌握偽軍的漢奸首要,都通令逮捕。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滅亡在即,作為日本帝國主義傀儡的南京偽政府惶惶不可終日。這些漢奸深感自己作惡多端,難逃人民的審判,惶惶不可終日。8月17日,偽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陳群自殺身亡。陳公博在向蔣介石邀功未果後,於8月5五日攜其妻李勵莊、偽實業部長陳君慧、偽國民政府秘書長周隆庠、偽安徽省長林柏生、偽軍事委員會經理總監何炳賢、秘書兼情人莫國康,在日軍顧問小川哲雄帶領下,亡命日本。

蔣介石利用、縱容漢奸的做法,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蔣責令軍統局緝捕漢奸。9月9日,陳璧君、諸民誼等在廣東地區被捕。從6日開始,梅思平、李聖五、岑德廣、胡毓坤等南京地區的漢奸紛紛被捕。7日開始,楊揆一、錢大魁、汪漫雲、溫宗堯等上海地區的漢奸落入法網。

9月9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向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提出備忘錄,要求將陳公博等人引渡回國。日本只得同意引渡。10月1日,盟國當局在日本東京都拘捕陳公博等漢奸。日,陳公博等人被引渡回南京。在國民政府完成對上海地區的接收,周佛海已無多大利用價值的情況下,9月0日,軍統局將周佛海、周君強、丁默郵、楊惶華、馬驥良送往重慶,隨即囚禁於白公館。

從1945年1月開始,國民黨軍統局開始在北平、天津、山東、山西、河南、湖北等省市緝捕漢奸。1月5日,軍統局在北平誘捕了王克敏、王揖唐、王蔭泰、餘晉和、杜錫鈞、陳曾武、唐仰杜、文元模等人;在天津緝捕了齊燮元等90餘名漢奸。據統計,全國各大城市高等法院或分院所受理的案件,浙江達886件、江蘇1095件、上海195件、湖北447件、廣東86件。

緝捕工作結束後,國民政府司法機關對大小漢奸進行了調查罪證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對陳公博、周佛海等主要漢奸進行了公審,作出了判決。陳公博、諸民誼、繆斌、梁鴻志、傅式說、梅思平、林柏生等被判處死刑,並執行槍決。陳璧君被判處無期徒刑;周佛海因對國民黨接收上海有功,在蔣介石庇護下,由原判死刑改為無期徒刑。漢奸的受審和判刑,使這些中華民族的敗類,終究受到了歷史和人民的懲罰。

常言道,殺人者必償命,欠賬者必還錢。日本侵略集團最終沒有逃出正義的法網。為了懲辦發動侵略戰爭的罪犯,由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印度和菲律賓11個國家,於1946年5月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8名甲級戰犯進行正義審判。這8人對於日本的侵略國策的制定、侵略戰爭的推進都負有重大責任。

東條英機自殺未遂,最終沒有逃脫正義的審判,他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重要人員之一,所有的侵華戰爭都是重要的參與者或組織者;並在其擔任首相期間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是日本法西斯集團的罪魁禍首。

平沼騏一郎,199年任總理大臣,1941年任無任所大臣,1945年任樞密院議長,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頭目之一。在過去,他是最隱蔽的法西斯組織“國本社”的領導人,公認為“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

廣田弘毅,199年至1940年任拓務大臣,194任朝鮮總督,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任總理大臣,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最積極的推行者之一。

小磯國昭,199年至1940年任拓務大臣,194年任朝鮮總督,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任總理大臣,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積極推行者之一。

荒木貞夫,191年至194年任陸軍大臣,198年至199年任文部大臣,1940年至1945年任內閣參議,是日本軍國主義擴張集團公認的“思想家”和反蘇戰爭的煽動者和組織者。

土肥原賢二,日本法西斯間諜頭子,瀋陽警務司令官,是侵略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的策劃和組織者。1940年至194年任軍事參議官,1944年任司令部設在新加坡的日軍第7方面軍司令官,1945年任軍事訓練總監。此人臭名昭著,罪行累累,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和東南亞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坂垣徵四郎,194年至196年,先後任日本關東軍副參謀長和參謀長,198年至199年任陸軍大臣,199年至1941年任中國派遣軍參謀長,1941年至1945年任朝鮮日軍司令官,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罪魁禍首,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主要將領,日本法西斯“少壯派”的著名領袖之一。

梅津美治郎,196年至198年任陸軍次官,199年至1944年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1944年任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是日本軍閥極端反動勢力的主要代表。

畑俊六,199年任軍事參議官,199年至1940年任陸軍大臣,1940年至1944年任日本侵華派遣軍司令官,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積極推行者。

木村兵太郎,1940年任日本關東軍參謀長,1941年至1944年任陸軍省次官,194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45年任侵略緬甸日軍司令官,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干將。

松井石根,191年至19年任參謀本部諜報處長,19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7年至198年任日軍在華中派遣軍司令官,198年至1940年任內閣參議官,1944年起任“大東亞開發會社”總裁,積極參與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罪惡活動,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南次郎,191年任陸軍大臣,191年起任軍事參議官,19年至196年任日本關東軍司令官,196年至194年任朝鮮總督,194年至1945年任樞密院議員,“大日本政治會”總裁,是日本軍國主義集團最老牌的首領之一。在任陸軍大臣和關東軍司令官時,曾積極參加了侵略中國東北和華北的罪惡活動。

武藤章,199年到194年任陸軍省軍務局局長,194年至1945年期間,歷任駐蘇門答臘與菲律賓日本佔領軍的高階指揮官,是東條侵略計劃的積極推行者。

永野修身,190年任海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19年任軍事參議官,196年至197年任海軍大臣,197年起任聯合艦隊總司令,1941年至1944年任海軍參謀總長,1944年起任御前海軍參議官,積極參與了對華和太平洋戰爭的罪惡活動。

岡敬純,1940年至194年歷任海軍省總務局長和軍務局長,1944年任海軍次官,1944年起任朝鮮海軍基地司令官,是太平洋戰爭計劃的積極執行者。

島田繁太郎,195年至197年任海軍參謀本部參謀長,197年至1940年任艦隊司令官,1941年任海軍大臣,1944年起任軍事參議官和海軍參謀長,是海軍將領中積極參與和推行侵略計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松岡洋右,195年至199年任南滿鐵道會社總裁,1940年起任內閣參議官,1940年7月至1941年7月任外務大臣,是日本侵略擴張外交路線的積極推行者,是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的主要組織者。

大島浩,196年至198年任駐柏林武官,199年至1945年任駐柏林大使,是德、意、日法西斯軍事同盟的積極執行者。

白鳥敏夫,196年至199年任駐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大使,199年任駐羅馬大使,1940年至1945年任外務省顧問,是日本法西斯外交路線的積極執行者。

重光葵,191年任駐中國大使,19年至196年任外務省次官,196年至198年任駐莫斯科大使,198年至1941年任駐倫敦大使,1941年至194年任駐南京汪精衛偽政府大使,194年至1945年任外務大臣,並兼任“大東亞”事務大臣,是日本“大東亞新秩序”的策劃者的推行者。

東鄉茂德,197年任駐柏林大使,198年任駐莫斯科大使,1941年至194年任外務大臣兼拓務大臣,1945年4月起任外務大臣兼“大東亞”事務大臣,是日本法西斯外交路線的策劃者的推行者。

賀屋興宣,197年至198年以及1941年至1944年任大藏大臣,199年至1941年任“華北開發株式會社”總裁,是日本對華進行經濟掠奪的主要策劃人之一。

鈴木貞一,198年至1941年任內閣“興亞院”總裁,1941年至194年任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大臣,194年至1945年內閣參議官,“大政翼贊會”領導人之一,積極參與對外侵略擴張活動。

星野直樹,194年至196年任偽滿洲國財政部實際領導,197年至1940年任內閣總務局長,是偽滿洲國實際上的總理,1940年至1941年任日本副總理大臣,1944年1月起任日本大藏省顧問,是統治、奴役中國東北四省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

橋本欣五郎,197年南京大屠殺的參與者,“大政翼贊會”組織人之一,法西斯青年機關報《太陽大日本》雜誌的發行人兼主編,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家”,青年法西斯運動的組織者。

大川周明,196年起任南滿鐵道會社“東亞研究所”所長,積極鼓吹侵華,是日本種族主義理論的主要倡導者。

木戶幸一,197年任文部大臣,198年任厚生大臣,199年後任內大臣兼日皇樞密顧問。對起用東條任首相擴大戰爭起了重要作用。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從1946年5月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1月宣判止,共進行了長達兩年半時間,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4841頁,有419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400餘件,判決書長達11頁。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判決。

1948年11月4日,是飽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禍的人民特別關注的日子,這一天,國際法庭對以東條英機為首的甲級戰犯開始宣判。當東條英機等人被押上審判臺時,旁聽席的觀眾都投以憤怒的目光。過去,他們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發動了罪惡的侵略戰爭,把中國人民、日本人民、亞洲人民、大洋洲人民推向了戰爭的深淵,犯下了滔天罪行。如今,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個個耷拉著腦袋,心神不寧地站在被告席上,再也不象過去那樣神氣了。

國際法庭莊嚴宣佈:判處東條英機、坂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絞刑;小磯國昭、平沼騏一郎、梅津美治郎、賀屋興宣、星野直樹、南次郎、佐藤賢了、岡敬德、島田繁太郎、大島浩、白鳥敏夫、鈴木貞一、橋本欣五郎、木戶幸一、畑俊六、荒木貞夫無期徒刑;東鄉茂德0年徒刑;重光葵7年徒刑。宣判之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1948年1月日深夜,東條英機等7名被判絞刑的戰犯,在東京鴨巢監獄內,一個個相繼走上絞刑架,從而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這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殘酷、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給人類造成災難最慘烈的戰爭。還是戰爭期間,四大國就開始謀劃戰後的國際組織,希望能夠從根本上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災難,並且最少保持世界50年的和平。現在,近七十年過去了,應該說這七十年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偉大的時期。

今天,我們回顧戰爭,是為了珍愛和平,避免歷史重演。同時也是為了紀念那些為世界和平而英勇戰鬥、英勇獻身的先烈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