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行軍燕然都護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行軍燕然都護府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四月二十,辰時四刻。

東都上林苑,西側合璧宮,連璧殿朝會。文東武西,各分兩列,按資排輩。武康站在西列,位置正數第二,前面是個老者,李孟嘗字待賓。和他有些親戚,他的髮妻崔氏,是小晴的姑奶奶。

今年六十九歲,漢東郡開國公,右監門衛將軍。若論官級大小,應該站在武康身後,可人家資歷太老。類似於鄭仁泰,秦王府的幕僚,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門政變時,他也是急先鋒。

兩家雖有親戚,卻無半分交情,從來沒走動過。他出身趙郡李氏,典型的關隴門閥,對於小戶武家,向來不假辭色。兩人每次見面,武康笑臉相迎,都會貼冷屁股。

大殿內人聲鼎沸,針對鐵勒的反叛,展開了激烈討論。有的建議安撫,有的建議討伐,雙方唇槍舌戰。武康保持緘默,你們愛咋咋的,我是懶的開口,反正沒我啥事。

討論半個時辰,李九不厭其煩,拍板出兵討伐。那麼問題來了,所有精銳將領,全部派往遼東,誰來掛帥統兵。李義府慷慨激昂,列數武康的功勳,推薦為行軍總管。

很快反對如潮,都是些老家夥,理由是年紀小。許敬宗也力薦,有志不在年高,變之可堪大用。朝堂變菜市場,武康昏昏欲睡,懶得毛遂自薦。能明顯覺察,李九的視線,飽含著詭異,六次掃過來。

不知過了多久,李孟嘗乾咳,很快鴉雀無聲,老家夥嗓門亮:“鐵勒九姓反叛,燕然都護告急,平叛刻不容緩。漠北地形複雜,軍務千思萬緒,需派老成大將。老臣竊以為,鄭仁泰將軍,可將兵出征。”

可謂一錘定音,群臣不再爭論,仁泰拱手躬身。李九沉吟片刻,話語抑揚頓挫:“上柱國同安郡公,右武衛大將軍鄭仁泰,鐵勒道行軍大總管,將兵平息鐵勒叛亂。”

老鄭高聲應諾,這位萬年副將,終於揚眉吐氣。武康嗤之以鼻,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希望您長點心,不要剛愎自用,不要貪功冒進,更不要坑隊友。

按照以往慣例,行軍的大總管,推薦各副總管。群臣再度討論,李九作為參考,開始調兵遣將:燕然都護劉審禮,鐵勒道行軍副總管;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盧山道行軍大總管;右屯衛將軍孫仁師,降水道行軍大總管。

盧山道和降水道,兼任鐵勒副總管,皆受鐵勒道節制。如此便確定了,鄭仁泰大將軍,為領軍大元帥。本來很和諧的,他卻突然搞事,提出詭異建議:左千牛府大將軍,金華縣公武變之,出任三道行軍長史。

不待群臣討論,李九馬上准奏,認命言辭鑿鑿:柱國金華縣公,千牛大將軍武康,三道行軍長史,鐵勒行軍副總管。事情告一段落,隨軍征戰漠北,已然成為定局。

所謂行軍長史,就是狗頭軍師,類似總參謀長。撲街的鄭仁泰,皮一下很開心?武康手持象笏,出列奉詔應命,接過小型節仗。歸隊時偷眼觀瞧,李孟嘗幸災樂禍,鄭仁泰笑容詭異。

這兩個老撲街,你們算計的同時,也是黴運的開始。朝會開始之前,李義府許敬宗,信誓旦旦保證,我不可能出征。你們打他們臉,他們睚眥必報,等著倒血黴吧。

入列站定,面沉似水,扯出苦笑。李淳風斷言,我與鄭仁泰,最近有交集,果然應驗了。他推薦我長史,肯定沒安好心。想在軍營裡,秘密收拾我嗎?放馬過來吧,乃翁不怕你。

同時也理解了,何為隨禮而行,何為隨遇而安。薛仁貴名薛禮,孫仁師名孫遇。李淳風的意思,跟隨他們兩個,就能化險為夷。武康感慨頗深,老神棍不簡單,堪稱未卜先知,道行深不可測。

李淳風的斷言,鄭仁泰的厄運,想必也會發生。至於什麼厄運,李淳風沒有說,武康也懶得猜。如果所料不差,厄運在戰場上,要麼兵敗被俘,要麼戰死沙場。

接下來走流程,眾宰相擬詔書,李九硃筆御批,君令即刻下達。關內道折衝府,調遣三十五支,諸如鳳神府等,多為中等精銳。河南道折衝府,調遣二十五支,共計七萬衛士。

北方單於都護府,徵發三萬突厥兵,步騎共計十萬兵,奔赴漠北伐鐵勒。按照朝廷慣例,部隊開拔之前,皇帝宮中設宴,勉勵諸位將軍。所以朝會結束,合璧宮綺雲殿,饕鬄大餐踐行。

提起綺雲殿,武康輕嘆氣。在不久的將來,媚娘的心頭肉,當今太子李弘,我的便宜外甥,會暴斃綺雲殿。入殿見到李弘,心頭陰霾更盛,七歲的小正太,身體很是單薄,臉色也不正常。

等見完君臣禮,李弘文質彬彬,給舅舅行晚輩禮。從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親密,媚娘調教很好。這個小兔崽子,當年每次見面,都被我這張臉,嚇的哇哇哭。現在長大了,貌似懂事了,還像個人樣。

滿桌宮廷佳餚,只要李九作陪,必定索然無味。推杯換盞後,宴席進入尾聲,李九對薛仁貴說:“古代善射之人,箭透七層鎧甲。仁貴坐鎮中軍,武藝恐怕退步,射五層甲試試。”

仁貴果斷應命,眾人來到殿外,太監奉上強弓。宮人立刻準備,木頭人穿皮甲。所謂的皮甲,牛皮浸泡樹脂,硬化後刷油漆。防禦不如鐵甲,勝在便宜輕便,是唐軍制式戰甲。

五層厚厚皮甲,仁貴搭弓射箭,輕鬆穿甲而過。李九拍手叫好,馬上吩咐太監,賞賜極品鐵甲。李弘瞅向舅舅,向李九諫言道:“常聽阿母說,舅舅勇冠三軍,箭法百發百中。弘兒想

見識下,懇請陛下批准。”

小大人的模樣,惹李九哈大笑,眾人也都莞爾。武康當仁不讓,拉開兩石強弓,長箭氣勢如虹,輕鬆射穿五層。剎那滿堂喝彩,李九誇讚幾句,煞有介事道:“最好的盔甲,已經給了你,此次無賞賜。”

武康連道不敢,那套黃金戰甲,數次救我性命,肯定不會換掉。賞賜與否,並不重要,關鍵是確定,太子對我的態度。李九和媚娘,都很寵愛他,對我沒敵意,比什麼都好。

離開上林苑,回到扈從營,準備出征事宜。吩咐錢順回家,點齊二百親衛,其餘護衛媳婦。然後提筆寫信:親愛的媳婦,我又要出征,乖乖呆在家。我是扈從將軍,不能擅離軍營,所以書信告別。

派出楚神客,回洛陽送信,順便取裝備。到了午時左右,媚娘如期而至,帶了很多東西:幾十片金葉子,打包的熟羊肉,精裝的高粱酒,各種宮廷糕點,各種常備藥品,還有幾件衣服。

然後不停囑咐,絮絮叨叨很久,親情味很濃郁,令人心曠神怡。媚娘前腳剛走,媳婦後腳來到,還帶來女兒鬧鬧。同樣的絮叨,同樣的囑咐,同樣的關懷。

晚上哄睡鬧鬧,做完熱身運動,小晴愁眉苦臉:“行軍長史是文職,出謀劃策就行,不要衝鋒陷陣。另外我決定了,等你出征回來,咱家添幾房妾室。”

這福利相當好,可惜不是時候,畫風也不太對。武康裝腔作勢,額頭互相碰觸,煞有介事道:“沒有發燒呀,說什麼胡話?是否有長舌婦,說你吃醋善妒?關起門過日子,自己開心就行,別理流言蜚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晴嗤之以鼻,模樣很是認真:“我行我素慣了,那些無聊指責,從不放在心上。我是真心實意,夫君立的誓言,不要再履行了,武家需要子嗣。李義府夫人說,夫君只是難孕,找到易孕女人,就會誕下子嗣。”

武康啞然失笑,我是正常男人,是你不能生育。還是算了吧,倘若生孩子,李九的戒心,會恢復從前。對於他來說,不能生的外戚,才是好的外戚。

武家兄弟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鑑,所以不能納妾。本想開口拒絕,心思電轉間,有了餿主意:“納妾歸你管,你看著辦吧。此次出征漠北,至少半年時間。抓緊時間溫存,我要釋放精力,省的以後憋著。”

小晴翻起白眼,雙手推開胸膛,嗲聲嗲氣道:“現在談正事,別嬉皮笑臉,給我安分點。你每次出征,我提心吊膽,總被噩夢驚醒。這種苦悶生活,老孃早過夠了,老實告訴我,還有完沒完?”

絕對有完啊,武康低眉順眼,小心翼翼討好:“媳婦別生氣,這種鬼日子,我也過夠了。最多再熬五年,等滅掉高句麗,戰事就會減少。到時我當文官,天天在家陪你,好不好嗎?”

小晴突然生氣,直接推開武康,裹被子背對他:“我要睡覺,你自己睡,不要煩我。我聽李夫人說,你把御賜的玉佩,給了水仙小哥。不能便宜她,把她納進門,還是咱家的。”

貌似穩賺不賠,你是商業鬼才,武康啞然失笑。小心鑽進被窩,從後面抱住她,溫言軟語建議:“李義府多行不義,最多三年之年,會被流放巂州。所以寶貝媳婦,與其保持距離,當心惹禍上身。”

不到半分鐘,小晴翻過身,乖巧點點頭,鑽進暖懷抱。不知過了多久,聽到輕微鼾聲,武康悄悄下床,穿睡衣披大氅。來到寫字檯前,給劉仁願寫信,闡述老李的陰謀,讓他酌情處理。

接下來的日子,夫妻如膠似漆,每天都在溫存。二十五日清晨,接到朝廷通知,準備行軍漠北。留錢順在家,武康收拾行囊,帶齊盔甲戰刀。點齊二百親衛,告別小晴母女,找鄭仁泰報到,再次踏上征途。

七萬衛士出洛州,三路總管向北行,途經幷州和雲州,來到單於都護府。那是貞觀四年,李靖俘虜頡利,滅亡東|突厥後。置單於都護府,管理突厥故地,轄境整個內蒙古。

會師三萬突厥兵,十萬衛士向西行,行軍內蒙古高原。部隊橫跨草原,進入燕然都護府,來到河套平原,抵達陰山的北麓。結合腦中記憶,很快確定位置:內蒙杭錦後旗北,烏加河的北岸。

燕然都護劉審禮,加入了領軍團隊,所有將領齊聚。召開軍事會議,鄭仁泰親自主持,確定了行軍路線:大軍翻越金山,進入渾河州,在渾湖休整。然後沿渾河北上,在燕然山的南麓,與鐵勒九姓決戰。

金山即阿爾泰山,渾湖是烏蘭湖,渾河是翁金河。此次行軍路線,翻譯過來就是:從內蒙古自治區,進入蒙古國境內,去蒙古南戈壁省,大軍休整烏蘭湖。沿翁金河北上,橫穿中戈壁省,進入前杭愛省。

行軍的目的地,是鐵勒聚集地,燕然山的南麓。成語燕然勒石,說的就是燕然山。東漢大將竇憲,永元戰役破匈奴,趕北匈奴出漠北,在燕然山刻石記功。而燕然都護府,也以此山命名。

武康胸有成竹,所謂的燕然山,後世稱為杭愛山。位於蒙古國中部,從西北走向東南。全長七百公里,平均海拔三千米,主峰海拔四千米。大唐的百姓,包括文人士子,習慣稱其“天山”。

大軍即刻開拔,蒙古高原的六月,白天陽光毒辣,晝夜溫差很大。旅途百無聊賴,武康便手不釋卷,研究那本天文書。是李淳風送的,記錄氣候變化,諸如風雨雪雹等,學到很多知識。

有不懂的地方,去請教劉審禮,總能得到解答。老劉平易近人,解答

很有耐心,關係漸漸熟絡。媚娘給的美酒,各種宮廷糕點,招待諸位總管,攀關係聯感情。

主要攻略目標,是薛禮和孫遇,李淳風的批言,他們是脫險關鍵。武康身份很高,武皇后的堂弟;官職比他們高,左千牛府大將軍;戰功很高,西亡突厥,東滅百濟;武藝很高,許州講武,連敗眾將,包括孫仁師。

有身份官職高,有戰功武藝強。再把身段放低,出手異常闊綽,見面行晚輩禮。說話謙虛謹慎,保持足夠尊重,拿出真心實意。如此行事作風,很難惹人生厭,是以無往不利。

行軍不到半月,全部行軍總管,除鄭仁泰以為,都與武康交好。接觸時間越長,感情拉的越近,幾乎無話不談。特別是孫仁師,整日纏著結親,要鬧鬧做兒媳。

這個沒法答應,我的寶貝閨女,早與李賢訂親。如果答應了你,媚娘會弄死我。實話實說後,老孫鬱悶很久,同時放出狠話:你若再有兒女,必須結親孫家。

感情越發熟絡,探討私密問題,不會感到尷尬。薛仁貴自我介紹,他出身河東薛氏。家道中落之後,家境貧寒清苦,靠些許薄田為生。他的妻子柳氏,建議他去投軍,用軍功改變命運。

薛仁貴離開家,找張士貴應徵,自此步入軍旅。在遼東戰場上,開始嶄露頭角,得到李二青睞,從此人生開掛。從普通的小兵,拿生命搏軍功,然後步步高昇。

時至今日,已出人頭地。左武衛將軍,從三品武官;河東縣開國男,從五品的爵位。武康自愧不如,你是白手起家,我是軟飯起家。當初穿越大唐,小晴心儀我,老崔照顧我。然後又吃軟飯,抱媚娘的大腿...

五月二十七日,進入前杭愛省,距離天山南麓,大約三百餘裡。前方斥候來報,鐵勒九姓大軍,大約十五萬眾,天山南麓集結。軍事會議召開,在翁金河安營,眾衛士養精蓄銳,兩日後行軍天山。

午時七刻左右,營帳安札完畢,武康呆在帳裡,勾勒此次戰局。兩刻鐘之後,薛仁貴慣例來訪,提著大塊烤羊肉,雙眼滿是狡黠:“漠北大肥羊,配極品紅高粱,堪稱絕世佳餚。”

武康表示無奈,開啟軍用揹包,拿出兩壇美酒:“阿姊送的美酒,這是最後兩壇,等下全部消滅,省的你再惦記。我說仁貴老兄,咱倆都是飯桶,你這兩斤羊肉,不夠塞牙縫的。”

與之對面而坐,老薛雙眼放光,拎酒罈仰頭灌。咕咚咚酒下肚,舒服的打飽嗝,拍著肚皮說:“這只是下酒肉,不要奢求太多。等到班師回朝,你來我家吃酒,咱倆一決高下,看誰的飯量大。”

武康翻白眼,比吃飯喝酒,我誰也不怕。哥倆邊吃邊聊,武康想起影視劇,扯詭笑小聲說:“據坊間傳言,張士貴將軍,很嫉賢妒能。在他麾下效力時,他苛刻陷害你,其女婿何宗憲,冒領你的戰功...”

啪的拍木榻聲,老薛霍然起身,完全暴跳如雷:“簡直胡說八道,張公器重我,大力扶持我。他女婿不姓何,所以冒領戰功,純屬子虛烏有。變之告訴我,是哪個田舍奴,如此汙衊張公,我要砍他腦袋。”

原來又是冤案,武康趕緊起身,重新拉他坐下:“坊間的傳聞,都不足為信,不要生氣嘛。咱們不說這個,仁貴兄消消氣,這壇酒也給你,算我說錯話了。”

老薛氣憤難耐,再次撂下狠話,非砍散播謠言者。武康嗤之以鼻,您老本事再大,也砍不了他們。後世的小說家,無良編劇導演,你拿什麼砍呀,除非也穿越千年。

張士貴還湊合,我老師蘇定方,被黑出銀河系。戰功彪炳的大將,賣主叛國的奸臣,如此華麗的轉變,到底如何完成的?武康抿嘴淺笑,忽然帳簾掀開,楚神客匆匆報:“孫將軍有請,鄭將軍病重。”

仁貴瞪大牛眼,放下手中酒罈,起身大步離開。武康緊隨其後,撲街的鄭仁泰,關鍵時刻掉鏈子。兩軍即將決戰,你生毛的病啊?難道所謂的厄運,是病死軍中?

哥倆到中軍帳,諸位總管都在。鄭仁泰躺榻上,臉色蒼白如紙,模樣有氣無力。劉審禮檢查完,吩咐親衛熬藥,帶著眾人離開。在中軍帳旁邊,孫仁師問他:“剛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病倒?”

劉審禮搖頭,壓低聲音說:“偶感風寒而已,休息個三五日,就能恢復如初。剛才鄭將軍有令,薛將軍和武長史,為前軍正副總管。明日辰時五刻,盧山兵奔赴天山,試探賊軍的虛實。”

兩人應諾接令,武康眉頭微蹙,嗅到了濃濃陰謀。盧山道四萬衛士,對抗十五萬賊兵,兵力相差三倍多。倘若陷入泥潭,絕對萬劫不復,要麼損兵折將,要麼全軍覆沒。

老撲街鄭仁泰,良心大大的壞,明擺要坑乃翁。如此窄的氣量,如此卑劣手段,做什麼大元帥,回家養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