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月之影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輝煌還是災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輝煌還是災難?

蘇黎世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北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城,永久中立國瑞士的首都。

當然,所謂的小城僅僅是說人口比較少而已,這座城市是整個藍星銀行業的中心,也是歐羅巴,甚至整個藍星億萬富翁最集中的都市之一。

蘇黎世大學也是歐羅巴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而且很奇葩的是,這個學校偏科非常厲害,它的人體免疫、醫學和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特別發達,隱隱處於整個藍星的領導地位。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王一男跟周慧解釋說,

“因為越有錢的人越怕死,所以整個蘇黎世的有錢人,都拼命資助蘇黎世大學這方面的研究,指望有朝一日能夠研究出長生不死的藥物來”,

“這麼說當年的秦始皇也是這個心理,對吧”,周慧說,

“我覺得你也挺怕死的,要不怎麼坐一次飛機,就像要了你的命一樣”,周慧忍不住拆穿王一男的老底,

“那不一樣,我是恐懼未知,飛機在空中晃悠的時候,因為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情況才讓我恐懼”,王一男努力為自己辯解,

“當然,誰都怕死,難道你不怕?”,最後王一男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怕死。

因為有了心事,王一男在蘇黎世大學的演講,效果就有點差強人意了,這也很正常,畢竟面對那篇文章的顛覆性結論,能保持淡定才是怪事。

其實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前,王一男就隱隱有了一些類似的想法了,從哥德爾系統的1.0版本到哥德爾系統.0版本的進化,整個系統的演化過程已經有點這樣的意思。

哥德爾系統1.0是建立在人類的經驗上的,它的輸入是自然定律和人類的一些工作模式,所以找到的缺陷很容易就能夠表達為人類所能夠理解的形式。

可哥德爾系統.0就不一樣了,它的輸入拋棄了人類的工作模式,完全是從零開始學習的,學習的成果是誰都弄不明白的哥德爾系統內部的神經網絡。

使用神經網絡來尋找人類開發系統的缺陷,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這畢竟繞了一層,最理想的方案,是人類看懂神經網絡表達的意思,然後應用在自己的實踐中,但是顯然目前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沒人能看的懂,所以只好是用神經神經網絡來挑錯誤,儘可能幫助人類創造出更高質量的系統。

實際上,最好的系統就是神經網絡本身,在機器識別文字、數字、乃至面孔的領域,人們已經這麼做了,直接將神經網絡和晶片一起放在識別的裝置上,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絕大多數應用領域,是不能直接這麼做的。

就像之前的超導研究,哥德爾系統直接得出了更好超導體的晶格結構,但是如果別人問起王一男,“你是怎麼獲得這樣的結構?”,王一男是回答不上來的,因為至少在現在,沒有人能接受這是一個人工智慧推導的結果。

所以,王一男和李文靜還有邱先生、陶教授,集合四個人的力量和智慧,總算找到一條人類可以理解的理論途徑,成功推導出哥德爾系統早就透過神經網絡獲得的結論。

王一男還在想著,能不能從這次經驗中學到點什麼,可以找到一種通用的方法,來描述神經網絡的結論,或者說從現有理論推導出神經網絡模擬進化的結果。

但是現在,這篇文章明確的說,“No,No,No”,“這種普遍的方法從數學上來講是不存在”,

“絕大多數神經網絡的結論,無法用人類能夠理解的形式系統來描述”。

當然,嚴格來說,這不是人類智力的極限,而是人類邏輯思維能力的極限,因為人類的大腦,本身就是由生物神經網絡組成的,人類識別文字和影象的能力,同樣是透過神經網絡來完成的。

從最通俗的意義上,這篇文章的結論可以表述為:“不是任何兩個不同的面孔,都能夠透過語言描述其特徵的方式來進行區別”。

望著遠處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王一男的思緒總算找到一個勉強可以落腳的地方,“邏輯思維的侷限,而不是人類的智力的極限”,這個結論他勉強可以接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竟,這樣的事情在現代科學中又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已經證明了矛盾是一切形式系統的本質屬性,當時的科學家受到的衝擊可是要大得多,這篇文章只不過更進一步,證明了邏輯思維、甚至形式系統本身是無法描述所有的複雜存在的。

當然,目前的這個結論還是一個猜想,不能成為定理,雖然說藍星最強五人小組都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這個猜想,還是必須補充完所有邏輯鏈條上的漏洞和省略的地方之後,才能成為定理。

“真是諷刺啊”,夕陽映照在阿爾卑斯山頂終年不化的積雪上,塗抹出富麗堂皇的金色光芒,就像科學的皇冠一樣,光彩奪目而又莊嚴神聖,王一男喃喃自語,

“人類居然能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證明邏輯思維能力本身的侷限,難道以後的教材上,再出現新的材料甚至理論的時候,附上的不是證明的過程,而是XXX神經網絡,在什麼時候得出的結論麼”。

“那樣我倒也省事了,不用再解釋為什麼可以得到新超導體的晶格結構,寫上一句,經過YYY人工智慧一百個小時的模擬訓練,我們得到了新的超導體應該具有的晶格結構就足夠了”。

“這是新時代科學的輝煌序幕”,

“還是一場災難的前奏呢?”

“真是傷腦筋啊”,王一男陷入久久的沉思中。

王一男眺望阿爾卑斯山的地方,是一個湖邊的林蔭道,蘇黎世大學接待的規格還是沒得挑,給他們選擇的酒店坐落在一個美麗的湖畔,風景如畫,空氣宜人,來自帝都的王一男覺得自己都快要醉氧了,估計要一大波汽車尾氣才能恢復正常。

周慧看著王一男的面孔,在夕陽的光彩下,因為思考,彷彿放射出奪目的光芒般,充滿了魅力,周慧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王一男了。

“在想什麼呢?”,等到王一男的視線從遠山收了回來,周慧問到,

“你相信上帝嗎?”,王一男問,

“大部分時間是不相信的”,周慧回答到,

“不過有些時候,碰到一些不能理解或者解釋的事情,覺得上帝可能還是存在的吧”,周慧說,

“我也不信”,王一男說,

“不過我可以想象,也許不久以後,上帝就會增加一大波信徒了”。

“為什麼?”,周慧問到,“難道是因為你們這些天討論的那篇稿件嗎?”,

“恭喜你猜對了”,王一男點點頭,“回去獎勵你一顆大白兔奶糖吧”,

“一邊去”,周慧狠狠地擰了王一男一把,“為什麼啊,一篇稿件會有那麼大影響力嗎?”。

“當然有了,因為這篇稿件更深刻的告訴我們,人類的理解能力是有著自己的侷限的,大自然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語言、符號、公式或者說我們所構造的形式系統所能描述的程度”,王一男說,

“面對這種情況,我相信只有很少數意志堅定的人可以坦然的接受這一切”,

“更多的人,會感到彷徨、無助、還有對自身,對科學的否定”,

“於是,求助一個無所不在而又無所不知的上帝,就會成為弱者唯一的選擇”,

“人總是希望抓住一點可以依靠的東西”。

周慧陷入了深思,“好像是這樣的,當年量子力學的理論,包括量子糾纏的存在,不是被很多人當做上帝或者神靈存在的證據嗎”,

“決定論的破滅是一波(拉普拉斯妖不可能存在),實在論的破滅又是一波(量子糾纏的存在),現在好了,連自然世界的可表達性也要被拿走”,王一男彷彿在跟周慧說,又彷彿在提醒自己,

“科學進步的過程,就是人類發覺自己卑微的過程,真是知道的越多,越證明自己的渺小啊”,

“那你呢,你會因此相信上帝的存在嗎?”,周慧抬起頭,好奇的問王一男,

“笑話,聰明如我,還有那個不知名的文章作者,以及陶教授等等藍星最牛X的大腦,我們認識到自然世界是不能完全用公式、符號、語言來描述的,憑什麼那個不知道躲在那裡的的上帝有這個本事?”,王一男還是一如既往地臭屁,

“連人類最強大的工具,抽象、邏輯、形式化系統都無能為力,聖經裡面描述的一個曾經的凡人能做到?”,

“別逗我了,當然,要是上帝擁有一個超級神經網絡的話,說不定還有一點點可能性”,王一男還是忍不住開了個玩笑,如果真的有全知的神經網絡上帝的話,原諒我們主角的無知吧,畢竟他還年輕不是嗎。

“啪、啪、啪”,這個時候,周慧的身邊突然響起了一陣掌聲,

一身紅衣的楊立函走了過來,她好像從來不換衣服一樣。“非常精彩”,楊立函說,

“我總算明白作者為什麼要把這篇稿件交給你了,看起來你真正讀懂了稿件的內容”,

王一男跟周慧說過稿件的來歷,她立刻明白了這名女子的身份,

“你是誰?”,周慧問道,

“稿件的作者又是誰?”

“為什麼要把稿件交給我們家一男?”,

周慧活脫脫一副護犢子的表現,她拉著王一男,一臉警惕的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