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彭城大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一章 彭城大發展

修建了兩條大運河,陶應又令人在每個郡開設一處化肥製造廠,然後將生產的化肥供應本郡的田地。化肥撒進地裡,土地肥沃了,加上水利灌溉,一畝一季的產量就比以前多出近三四倍。

陶應三年計劃中,第一個三年計劃就是防守徐州、解決溫飽。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為了能夠防守住徐州城,發展軍事也是必須的手段。

陶應讓各郡將軍加緊練兵,兵馬可以不多,一定要是一支精兵。同時,陶應又開始敦促機械學堂和火藥學堂不停的改進裝備。礦業學堂的煤炭也開始挖掘了,冶煉學堂也將鍊鋼術一點點的發展了起來。

時間飛逝,當冬天的雪花再次在彭城國飄灑而下時,陶陵鎮火藥學堂已經改良了火藥,雖然沒有後世威力那般大,但是按照陶應的配方,製造一些**土炮是沒問題的了。

製造**,這樣單兵種的武器,耗資巨大,而且士兵操作也不容易。因此陶應便暫時終止了**的研製,反而是將土炮作為重點來研製。為了能夠快速研製出大炮,陶應更是親自加入了火藥的研製工作中去了。

冬日雪花紛飛,探子們從各處探來訊息,楊奉在洛陽一代與曹操作戰,曹操戰敗楊奉,楊奉南下投靠了袁術。

十月份的時候,張濟領兵攻南陽戰死,其子張繡統領了他的部下。一個個訊息傳來,似乎都對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彭城依舊在自己的改革路上快速發展著。

冬天的積雪還為融化,197年的一月就要到來了。一月處,元旦剛過,陶應早早的起了床,因此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自己和火藥學堂近半年的研究之後,火藥學堂終於改進了火藥,而且發明了最初的炮彈。陶陵冶煉學堂也透過築起高溫爐,用煤炭等高溫鑄造鋼材,按照圖紙打造出了第一架大炮。

陶應給他命名陶陵一代大炮,大炮製作好之後,便定於這一天實驗。小環早早的起來幫陶應熟悉完畢,陶應便帶著孫邵與周泰前去校場試炮。

炮場設立在陶陵鎮軍事區的山窩裡,這裡也是火藥學堂和冶煉學堂的地址。在一處被開墾的平坦的地方,地上用木頭固定了炮架,一尊長近三米,直徑近三十釐米的陶陵一代炮便架在這裡。

清晨的陽光有些和煦,陶陵的積雪還未完全融化完,火藥學堂的老師與學生早早的便在那裡除錯炸藥,中午十分,當陶應出現在炮場時,經過近半個鐘頭的除錯,導火索被點燃之後,一陣火花便朝大炮尾部而去。

突然嘭一聲巨響,彷彿山崩地裂一般,距離陶陵炮近三十米的地方一塊石頭被炸飛了。地上的雪崩的到處都是,碎裂的石頭讓崩的很遠很遠,一塊石頭差點砸在了陶應的頭上,讓旁邊的周泰很是吃驚!

炮聲響起後不久,突然陶應拍著巴掌激動的大喊道:“成功啦,終於成功啦!”

雖然這一代炮攻擊距離特別的近,而且操作及其複雜,不容易瞄準,而且容易炸膛,炮彈更換要半天才能更換一次。

就是打了幾炮之後,就得用水冷卻炮管才能繼續使用,但是,這一切都是一個好的兆頭!

在陶陵炮試射成功的這一天,陶應下令將這一天定位火炮日,並且在陶陵鎮的山窩裡成立了漢末第一所火炮學堂。

為了成立火炮學堂,陶應愣是將整個火藥學堂與陶陵機械學堂和冶煉學堂的部分有關師生組合在了一起。

經過一個春季的準備,時間到了三月份的時候,陶陵火炮學堂便正式掛牌招生了。火炮學堂下設三個部門,第一個便是火藥班,第二個為火炮製作班,第三個為炮兵班。

炮兵則從自己的衛隊裡招募那些適合的人才前去學習,這些人將來要培養更多的炮兵,並且還要自己研究更準確的設計方法。

火炮學堂成立後,另外一邊,機械學堂,蒸汽機也漸漸被發明了出來。一車車的煤炭被運往機械學堂,煤炭點燃後,一個大鍋燒的水沸騰起來,沸騰的水將鍋蓋頂起來,從而產生了動力。

第一次工業革命似乎馬上就要在彭城開始了!

有了蒸汽機的初步模樣,陶應便想首先將它裝備在自己的軍事用途上。而如何將蒸汽機運用到軍事上呢?

想了半天,陶應終於制定了一個新的政策,那就是三年之內,將陶陵火炮與蒸汽機裝備在戰船之上。然後再繼續拓寬鉅野至江都的河道,讓自己的新式戰艦能夠真正的擔負起保衛徐州的夢想。

春天到來後,老百姓們便開始忙碌起來。而這個時候突然從彭城傳來一個訊息,言淮南派來使者欲求見陶應。

淮南的使者?陶應有些納悶,這袁術跟自己也算是死對頭了吧,他天天窺伺徐州的土地,這次怎麼這麼好來出使自己這裡了,難道有什麼事情求自己?

使者得聞陶應不在彭城,又帶著禮物前來陶陵鎮拜訪陶應。這一段時間陶應都在忙著如何改良蒸汽機呢,當使者到來後陶應才洗乾淨了手,在半山腰上的大殿接見使者。

下午十分,大殿內,望著簡樸的大殿,這大殿跟袁術的一比簡直要遜色幾百倍。使者在殿內稽首問好,陶應讓其免禮,使者坐下後,陶應收了禮物問道:“劉大人此番前來,是為何事?”

使者在旁回答道:“是為給徐州帶來一個好消息!”

一提好消息,陶應大笑了起來,這袁術誰不知道他心眼不正,他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消息嘛!

見陶應不信,使者忙又補充道:“如今天下,曹操在許昌弄權,漢室早已名存實亡。我主四世三公,又坐擁揚州之地,百姓安居樂業,士子爭相投靠,實是天命所歸。如今玉璽更是降臨我淮南之城,正可謂,天命於此,因此我主順應天意在淮南即位,特封將軍為驃騎將軍,加封徐州牧,二公子說此是否為好消息也?”

使者說完不動聲色的望著陶應,陶應沉默了一會,旁邊孫邵與周泰卻早已大怒。孫邵站起來就痛罵道:“袁術匹夫也,袁家世襲聖恩,不思報國卻欲窺伺天位,當真不知羞恥,丟盡袁家四世三公之臉也!”

孫邵說完,使者反駁道:“自十常侍之亂後,董卓與曹操霸佔朝綱,百姓苦不堪言,漢室氣數已盡,我主順從天意,豈如先生之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