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一條龍服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一條龍服務

雖然是一架小得不能在小的直升機,但涉及的各個方方面面特別多,李怡炫講得的是口乾舌燥,一直講到天黑才基本算完,好在下面的細節也用不著他,李怡炫為把這些問題都交給傑克來處理,因為傑克跟他最久,知道他的想法,而且也對20世紀也很瞭解。

對李怡炫的各種要求,程靜的筆記本都寫滿了,當李怡炫起身離開的時候,問道:“原型機什麼時候能出來,飛機什麼時候能交付定型?”

”現在還要敲定幾個細節,一個星期後就能拿出設計大綱,到時會交給你稽核,如果你覺得沒問題後,就會進入詳細的工程開發階段,大概一個月以後原型機就能出來,花不了多少時間的,真正費時間的是原型機出來之後的各種測試和試飛,檢查有沒有設計缺陷啊,操控上夠不夠人性化,試飛畫出飛機完整的飛行包線,還要制定飛機的《標準完全飛行手冊》、《維護維修保養手冊》等等,這些就很費時間了;等飛機定型之後,還要設計生產線和工程上的設計最佳化,讓飛機的生產變得儘可能的簡單,整個過程下來需要五到六個月左右。”程靜一一的解釋道。

只需五到六個月,聽到這個時間點的時候,李怡炫的心裡早就是翻江倒海,這速度也太快了,歷史上蚊子直升機從構想策劃到一架原型機實物誕生,就整整花了七年之久,然後又是各種修改,各種完善,到最後定型,整個週期就花了十五年時間,哪怕就是最簡單的改進,從提出想法、驗證、方案實施到最後成型,也要花費五到七年的時間。

不要嫌時間長,因為飛機的研發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很多工程師是耗盡了青春。

要絕大部分的飛機設計師,一生只能設計一種或者是一款飛機,能完成兩架飛機設計的,都是極少極少,像蘇聯著名的飛機設計師伊萬洛夫一生就設計一架飛機,那就是鼎鼎大名的蘇-27系列;還有我國的宋文聰,一生都耗在了殲-10上面,可見飛機研發是多麼的複雜。

哪怕就是對原有的飛機進行改進,沒有三五年也出不來,可現在別人告訴他最多六個月就能完成,李怡炫能不吃驚嗎?

如果這裡不是31世紀,李怡炫第一時間就會認為程靜是在吹牛。

看著李怡炫沉默著沒有說話,程靜且誤會了,以為對嫌自己的研發週期太長了,於是就說道:“其實還可以加快研發進度的……”

“怎麼加快?”李怡炫聽到進度還能加快,饒有興趣的問道。

“多製造幾架原型機,就能縮短研發進度。“

這到是個辦法,當年蘇聯研發SU-27時,就是採用這種多機測試方法從而提前完成了飛機的定型,多架飛機同時測試,每架飛機只測試幾個有限的科目,最後把所有的測試數據給集中到一起,就是新飛機所有的資料,這比用一架飛機去做完所有的測試科目,時間上要快得多。

當然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成本很高,因為你要製作的飛機不是一架、兩架而是很多架,歷史上的SU-27光是原型機就造了七、八架,後來又造了三架,才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定型,要知道當初開發SU-27的時候,可是把原方案給推到重來一次的,剩下的時間是根本就不夠,蘇霍伊設計局才不得不採用這種方法,這是典型的用金錢換時間。

不光是SU-27,二戰時期美國的F-6F”地獄貓”和P-51“野馬”戰機,也是採用這種方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對飛機的設計定型,從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提前結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半年時間,我等得起。”李怡炫揮了揮手拒絕道,這種方法快是快,但太耗費金錢,如非必要最好不要這麼做,何況只是半年時間,快又能快多少,這點時間你都等不起嗎?

“對了,”李怡炫反身說道:“反正要等半年,你把四人版的蚊子直升機也給做了吧,效能上跟歷史上的R-44直升機一樣。”

R-44同樣也是款非常成功的飛機,從1999年首架原型機交付使用以來,十年時間就接到了三千多架訂單,甚至連次貸危機都沒有對R-44產生絲毫影響,銷售是依然火爆。

R-44銷售火爆,可跟它同型別的蚊子四人座也就是蚊子-3型就是另一種結局了,銷售慘淡年產量還不足10架,與R-44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要不是有來自非洲窮國家的訂單,蚊子-3早就停產了。

蚊子-3直升機效能上比不上R-44嗎?不是,要知道蚊子-3的動力包可是用的渦軸,比R-44用的活塞不知強到了那裡去,兩者之間的價格都一樣,都是60萬美元,可偏偏蚊子-3就是賣不過R-44。

為了挽救蚊子-3的銷量,蚊子直升機公司後來為蚊子換了個動力包,跟R-44一樣都是活塞動力,可還是賣不過R-44,究其原因是因為蚊子-3是輸在操控系統上。

R-44用的是數字線傳,蚊子-3用的還是老式的全機械操控;座艙,R-44用的是數字化液晶顯示座艙,而蚊子-3用的還是傳統的儀表座艙,在R-44面前,蚊子-3是一點都不時髦,這就是蚊子-3失敗的原因,當蚊子直升機公司的高層反應過來時,早已為時已晚。

當然,蚊子-3也不是沒有時髦的地方,除了動力包是渦軸外,它的尾槳採用的是電驅,這一點就比R-44先進。

所謂的電驅,就是傳統直升機的尾槳動力是用機械傳動的,需要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把主發動機跟尾槳給連結起來,這種傳動方式笨重複雜、易出故障,效率低下不說,直升機的轉向操控還非常的遲鈍。

而才採用電驅動尾槳就不一樣了,只需用一根電纜把尾槳上的電動機給連起來就行,在操作上是透過電磁閥來控制連線在電機與尾槳之間的差速器來控制尾槳的轉速,從而實現直升機靈活快速的轉向。

這樣的好處是結構簡單、易操作、維護保養也方便,還能大大減輕直升機的重量;缺點就是直升機不能太大,太大的直升機就帶不起來了,2015年,電驅動尾槳直升機的上限是,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能超過三噸,過了三噸電動機就帶不起來了。

制約電驅動尾槳發展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發電機,一個是電動機。

因為是電驅動,因此對發電機的發電功率要高,否則它就帶不起來,而安裝功率更大的發電機又帶來一個弊端,那就是發動機非常的耗油,這就對發電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重量輕、耗電少,發電量還要大,越大越好。

在看電動機,因為直升機的電量有限,因此對電動機的要求是,耗電少,功率大、重量輕。

李怡炫心想,反正還要等半年,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乾脆把蚊子-3一併交給她算了,把蚊子-2和蚊子-3改進一下,做成一個經典系列。

“好的,我們會對它做改進的。對處理器有選擇嗎?”幾個小時的接觸,程靜基本上摸清的李怡炫喜好,蚊子-3肯定是要上數字線傳和數字座艙,因此直接問他對處理器的要求。

李怡炫向比利招了招手,後者想變戲法一樣,拿出一個金屬盒子,開啟,裡面一共有六顆晶片,正是COERT三款不同構架的全系列CPU,另外還有Xeon和Core兩款CPU。

盒子裡還有一本小冊子,上面記錄著這幾款CPU的效能介紹和引數。

程靜仔細把冊子看了一遍,最後選中了COERT-G和Xeon這兩款處理器。

“先生,好有別的需要嗎?”

“沒了,就這些。”

“那好,一共是一千萬聯邦幣,請交付。”程靜把POSS機拿了出來。

“一千萬,怎麼這麼貴?只是兩架千年前的老古董直升機,居然要價這麼高,你們太黑了吧。”

程靜淡淡一笑,說道:“僅僅是研發飛機當然要不了這麼多錢,但生產線和配套的工藝製造技術就貴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是說,生產線的採購費用也包含在裡面是嗎?”

“這是肯定的,否則怎麼叫一條龍服務?”程靜職業化的微笑道。

行,正好也省去了到處找生產廠家製作生產線的麻煩,於是李怡炫爽快的付了錢。

這時,機器門衛走了過來,它手裡拿著一個盒子,程靜把盒子拿過來,遞到李怡炫的手裡,說道:“先生,感謝你對本公司的支援,為了表示感謝,我們決定送你一份禮物。”

“可以現在開啟嗎?”李怡炫接過盒子看了看問道。

“可以。”

盒子開啟,裡面居然是一張存儲卡,拿起存儲卡往手腕上的手錶型資訊顯示器上一插,一陣光從手腕上射出來,一幅3D全息圖像展示在李怡炫面前。

只看了兩眼,李怡炫的嘴巴就張了“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