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超時代的航空發動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超時代的航空發動機

一副全3D影像展現在李怡炫的面前,影像裡是一架迷你直升機的結構圖,其大小跟蚊子直升機有的一拼,不同的是這是一架共軸雙旋翼直升機,跟蚊子一樣也是單人座,直升機的旋翼系統採用的是跟前蘇聯相同設計的對轉旋翼,因此它的頂部很高。

為了防止上下旋翼發生碰撞,旋翼之間的距離也被拉的很開,每個旋翼共有兩個葉片,與別的直升機不同是,它的槳葉採用的是四分之三鋼性槳葉。

直升機槳葉從硬度上劃分分為鋼性槳葉、半鋼性槳葉和柔性槳葉。

這三種槳葉中,鋼性槳葉是最好的,可鋼性槳葉有兩個最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震動和易疲勞一直都無法解決,因此人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就選擇了其它兩種槳葉。

早期的直升機都是柔性槳葉,當你在航空博物館看到一架直升機,它的槳葉彎曲的幾乎要貼到地面,那就是柔性槳葉,這種槳葉大多在早期的直升機上出現,現在的直升機都不用這種槳葉了。

柔性槳葉由於升力低,效率低下等缺點,於是人們又發明了半鋼性槳葉,它產生的的升力和氣動效率比柔性槳葉高出不少,因此可以減少槳葉的數量,這樣既節約了成本又減輕了直升機的重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代的直升機基本上都是採用半鋼性槳葉,至於鋼性槳葉,基本沒看到在直升機上使用,有的只是一兩架技術驗證機。

另外,鋼性槳葉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它的主軸無法前後左右偏轉,因此它只能產生向上的升力,無法拉動直升機向前飛行,如果直升機想要飛行,就必須另外給它一個向前的動力,像美國的速度鷹就是這種型別,在它的機尾就安裝了一個推進螺旋槳,好推動飛機往前飛。

而四分之三鋼性槳葉,就是在鋼性槳葉和半鋼性槳葉之間的槳葉,它的升力和氣動效率比半鋼性槳葉更好。

共軸雙旋翼機的優點是,尺寸小、飛行穩定。兩副旋翼的旋轉方向相反,它們的反扭矩可以互相抵消,可以取消直升機那長長的尾樑,讓直升機的尺寸大大縮小。

因此它特別適合軍艦這種空間有限的地方,像俄羅斯的海軍,它上面的艦載直升機全都是共軸雙旋翼。

但共軸雙旋翼也不是沒有缺點,它最主要的缺點是,兩個旋翼之間有時會發生碰撞,特別是在做高機動飛行時,上下旋翼是最容易發生碰撞,一旦發生往往就會導致機毀人亡。

這架共軸雙旋翼直升機顯然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會選用彎曲度極低的四分之三鋼性槳葉,這樣在做高機動飛行時,就不用擔心上下旋翼會發生碰撞的危險。

不過這樣的槳葉對材料有很高的要求,李怡炫看了一下,主旋翼的材料用的是空心玻璃鋼,旋翼的主結構梁用的是鈦合金,並在玻璃鋼表層包覆一層鋁外皮,空心處由蜂窩狀的發泡材料填充。

為了減輕駕駛員的操作負擔,直升機的操控系統採用的居然是全數字光傳飛控。

光傳和電傳都屬於線傳飛控,他們的區別是電傳用是電纜,資訊傳遞通道很窄,光傳用的是光纜,屬於寬頻傳輸,因此光傳比電傳要高階很多。

用數字光傳飛控,操作是簡單了,可飛機的成本也會變得很高,特別是20世紀的七十年代就更是如此,微型計算機才剛剛起步呢。

飛機的外形設計得非常的時尚,相信一旦推出市場肯定會大受歡迎,指著飛機的飛控系統問道:“能改嗎?”

李怡炫決定生產它了,既然要生產肯定要把它的飛控系統給換了,否則這麼高的成本沒人買得起,畢竟只是一架迷你型的直升機,沒必要用這麼好的飛控系統。

程靜雙手在3D資訊影象上虛點了幾下,拉出一章結構圖,說道:“你看這個行嗎?”

集提變距杆控制,由控制桿與及集提變距杆,經過桅杆座上之溷控裝置,推拉管,結合腳踏板,傳到共軸雙旋翼的控制盤SWASHPLATE對直升機實行操控。

“行就這樣吧。”李怡炫同意道,雖然沒有數字化光傳那樣方便,但這已經是最好的操控解決方案了,雖然操作上會複雜了點,可成本且給降了下來,這是最關鍵的。

“有實物嗎?”

“有,不過要另外付錢。”

“我要三架,兩架光傳飛控,一架機械飛控。”反正都大出血了,不如一次出個夠,光傳飛控雖然太過超前,但怎麼說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必將取代數字化電傳,一架拉回去研究,一架作為表演機,滿世界做飛行表演,也能提高公司在消費者心中的檔次,日後人們一提到數字化光傳系統,首先想到就是德瑪吉,他們會說是德瑪吉開創了光傳飛控的時代,這是要寫入國際航空史冊的,這樣的榮譽是用多少金錢都無法衡量的。

回到倉庫都已經是半夜一點了,一晚上沒睡,加上又勞累的一天,李怡炫臉都沒洗就倒在床上。

一直睡到第二天的響午才起來,吃了飯簡單的收拾下,就帶著比利、傑克和三架新買來的直升機就去了20世紀。

一回到20世紀,就讓鍾景輝通知了賽弗·達伯沃特和倪文峰,自己則帶著三架新飛機去了快反中心,當賽弗·達伯沃特和倪文峰匆匆趕來,看到這三架從來都沒有見過的飛機時,忍不住問道:“BOSS,這飛機你是從哪搞來的?”

“是BOSS自己設計的,現在原型機出來了,正在做試飛前的測試。”傑克幫李怡炫撒了個小謊,不然還真不好解釋。

賽弗·達伯沃特和倪文峰對傑克的話沒有產生絲毫的懷疑,因為公司正在生產的蚊子直升機,李怡炫用的是同樣的藉口。

“共軸雙旋翼,這是我們公司推出的第二款飛機嗎?”賽弗·達伯沃特喃喃的問道。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李怡炫問道。

賽弗·達伯沃特連忙解釋道:“是這樣的BOSS,你不覺得我們太快了嗎?離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直升機才過去多久?現在就已經有了第二款。”

呼,李怡炫舒了口氣,原來是因為這個,還以為什麼呢,不過賽弗·達伯沃特說得也沒錯,的確是太快的,要知道其他的飛機製造商推出的第二款飛機距離第一款,時間上最快都要七、八年,現在一年都不到李怡炫就搞出了第二款,這在平常人的眼中實在是太過於妖孽。

別人認為不正常的事情,可在李怡炫這個時空作弊者眼裡,且是在正常不過了,他可以直接繞過飛機研發前面的所有階段,直接拿出最成熟的產品,這就是時空作弊者的優勢。

不過他還是要解釋一下,以消除大家的懷疑,“這款飛機在我心中早就有了,現在推出是一點都不快。”

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因為這根本就解釋不清,於是向倪文峰叫過來,開啟飛機的發動倉,指著裡面的發動機說道:“這架共軸雙旋翼機我叫他蜻蜓,它用的發動機是兩臺航模用的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26.5千瓦,總共有72馬力的輸出功率,比蚊子直升機的76馬力要小一點,但考慮到沒有長長的尾樑,蜻蜓的重量比蚊子輕,因此72馬力絕對是夠了,你是管發動機的,能造出來嗎?”

一旁的比利推了輛平板車過來,上面放這一臺蜻蜓的發動機。

這臺發動機重量不到30公斤,結構非常的緊湊,採用離心式設計,控制系統採用的是最簡單的機械控制。

別看這臺發動機只是航模級別,可是一點都不簡單,技術含量之高早已超出了目前德瑪吉正在生產的航模發動機。

首先,發動機的葉片採用的是二代半的定向單晶葉片,陶瓷耐熱塗層,能承受最高1660攝氏度的高溫,葉片設計上採用的超異型面和大小葉片設計。

所謂大小葉片設計,就是在離心葉輪的全弦長葉片後增加一排小葉片,具有大大提高壓氣機葉片增壓比和減少氣流引起的振動等特點。使離心壓氣機級增壓比達到3或3以上。

採用大小葉片的轉子具有很高的增壓比和效率,即減輕了質量又降低了成本。

這種設計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七十年代就採用這種設計,絕對是超時代的新技術。

燃燒室採用的是雙環腔與旋流(TAPS)燃燒室,這種燃燒室的優點是,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燃燒效率高,比短環形燃燒室要節約30-50%的燃油。

火焰筒採用的是多斜孔發散冷卻結構設計,所謂多斜孔發散冷卻火焰筒結構設計,就是在火焰筒上設計出很多細小的傾斜小孔,這些小孔能在火焰筒表面形成冷空氣氣模,保護火焰筒,這樣一來,火焰筒就能耐更高的溫度,相應的,火焰筒也可以設計的更輕更薄。

除此之外,該發動機還採用了間冷回熱循環技術,可以降低壓氣機加壓所需的功、進入燃燒室的氣流溫度和回收排氣中的熱,因而有利於提高發動機熱效率和減少NOx排放。與常規渦扇發動機相比,間冷回熱循環發動機可降低NOx排放80%,減少燃料消耗和CO2排放18%。

與前面幾個技術相比,間冷回熱循環則是更加的超前,哪怕在李怡炫所在21世紀時空,間冷回熱循環技術都還只停留在紙面上。

幸好這只是航模發動機,不是真正意義上航空發動機,否則絕對會引起全球性海嘯。

可航模發動機就不同了,沒人會去注意它,人們最多只是認為德瑪吉在航模發動機的設計上有些獨到之處而已,不會引來風波。

而且就算引來那些航空巨頭的關注對李怡炫也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因為這些設計雖然是超時代的,可它畢竟是航模發動機,技術雖然先進,但都是簡化版,是簡化的不能再簡化的超級簡化版,它們就算是看明白了,也無法用在真正的航空發動機上。

這樣一來,李怡炫反而變得安全了,隨著時間推移的人們已經適應了德瑪吉在航模發動機的創新設計時,那時候李怡炫在把這些技術一點點的往上推,等帶有這幾項技術的真正航空發動機出來時,人們也不會有任何的驚奇,反而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