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二章 不懷好意的美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二章 不懷好意的美國

眼看新的大戰就要爆發了,美國事實上的控制者們可謂欣喜若狂。

上次大戰的時候,美國事實上的控制者們最開始打算向戰爭雙方大量出售,大發戰爭財,等雙方打得差不多了,他們再加入其中獲勝機率較大的一方撈取最後的勝利果實。而他們也是正這樣做的。可劇本卻沒有像他們寫的那樣走,弄得他們差點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年提前到來的日德蘭海戰結束後,英德兩國海軍的主力艦只都負傷而歸。只不過德國軍艦的防禦力要比英國軍艦的防禦力好得多,因此德國軍艦的損傷要相對輕鬆些。可當時德國一方面要造新艦,另一方面要修軍艦,而德國本身能夠做到這兩點的造船廠很少。德國不得不暫時放緩了新艦的建造工作,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受損戰艦的修復上來。可即使這樣德國仍然出現了一段海軍無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指無畏型)的時期。

偏偏這時候英國將遠離英國本土的大量主力艦調回,德國頓時感到壓力頗大,可當時德國的主力艦卻只有少數幾艘能夠正常出動,德國實在沒把握這幾艘主力艦能夠打敗英國皇家海軍的回援部隊。

再說了,德國都動了,英國會坐視不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英國絕對會將還有戰鬥力的主力艦派出來攔截。

當時的德國海軍一片愁雲慘淡。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德國猛然間想起了奠定了日德蘭海戰勝利的潛艇。最後經過多方合作,德國終於確定了使用潛艇伏擊英國回援艦隊的作戰計劃。

可問題又來了——德國人不知道英國回援艦隊的路線和到達英國的時間。

於是德國又不得不向西聯求助。西聯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幫助德國人。於是德國收到了西聯發來的關於英國回援艦隊的全部資訊。這才有了後來震驚世界的朴茨茅斯潛艇伏擊戰。

當時參與伏擊任務的德國潛艇部隊艇員們全都做好了戰死的準備,連遺書都寫好了。他們知道就算全軍覆沒,也不能讓英國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成功回到英國本土,否則日德蘭海戰德國算是徹底白打了,德國的海運將再次被封鎖。

好在德國潛艇部隊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然德國還真的要像後世那樣戰敗了。

兩次遭受重創的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無力封堵德國的海運了。

朴茨茅斯潛艇伏擊戰後兩個月,德國進口量猛然恢復到戰前水平,德國獲得了大量戰爭繼續的物資。直到卑爾根海戰前,德國的大規模進口行動一直都在繼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德國籌集到了大量物資,這些物資對於德國最終能撐下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好在其中一大部分物資都採用了以物易物、分期付款的方式,不然德國國庫裡的金銀早就沒了。

最後一戰以雙方表面打和的情況結束。

面對這樣的結果,美國事實上的控制者們很無奈。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戰爭居然會是這個結局。

他們的算盤算是徹底被打破了,而且還是粉碎型的那種。

事實上即使在後世美國也沒如願以償的在一戰後獲得世界霸權。

在後世,一戰結束後美國的世界霸權之路被英法聯手阻止。美國由此明白了英法雖然衰落了,但還是掌握著這個世界。也正因此美國明面上透過道威斯計劃回覆德國的經濟,讓德國能夠儘快承擔起戰爭賠償的能力,實際上卻在暗中增強德國的實力,美國知道強大起來的德國一定會向英法復仇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時空,德國並未戰敗,美國舊的道威斯計劃也就沒有了。但美國開始了新的“道威斯計劃”去開始了。

新的“道威斯計劃”主要針對英法,美國將錢借給英法,讓英法儘快回覆元氣。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英法和德國對抗,消耗雙方實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讓英法儘快還錢。

一戰期間,英法將手中持有的有價債券出售,得到的資金全都用於戰爭,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英法的有價債券全都賣光了,只好借錢。在當時能夠大量借錢給英法德只有美國,美國將大量的錢借給了英法,而英法又用這些錢向美國買東西。也就是說美國不但不花一分錢就獲得了大量的訂單,還大賺了一筆。

戰後英法欠美國的錢多了去了,要是收不回來這些錢,美國可不幹。

新“道威斯計劃”的出現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有了美國的錢,英法的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在一九二六年,英法的經濟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經濟危機爆發前,英法欠美國的債也還的差不多了。

現在世界大戰又要開始了,美國可以大發戰爭財了。再說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傷害還沒有完全癒合,美國需要獲得更多的物資訂單。在當前的情況下只有戰爭才能讓美國獲得更多的訂單。

吸取了上次世界大戰,美國戰前準備不足的教訓,美國事實上的控制者們開始了大規模重新武裝。

美國的軍種只有海陸兩軍,而在美洲大陸上沒有一個國家是美國的對手,美國不需要在陸軍上投入太大的資源。可是在未來,一旦美國加入到世界大戰中,陸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為了防止在未來手忙腳亂地擴充陸軍,美國提前將陸軍擴充到了一百萬人。

這一百萬人的陸軍都是按照後世美國二戰時期的陸軍編制而編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裝甲部隊。可美國裝甲部隊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的/性/能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此時美國裝備的最新型坦克還是m4(四)謝爾曼坦克。這種坦克目前還是使用的一門七十五毫米主炮,這種主炮發射的炮彈只能在近距離打穿豹式、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遠距離那是別想了。

至於那種裝備了,能夠遠距離打穿虎式坦克正面裝甲,主炮的m4(四)謝爾曼坦克還是英國人的產品。在後世面對德國的虎式坦克,英國發現自己手中根本沒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夠與之對抗,在新坦克來不及研製的情況下,英國不得不將自己的十七磅炮裝載了m4(四)謝爾曼坦克上。這種m4(四)謝爾曼坦克的變形車,英國稱之為螢火蟲坦克。

有鑑於這一時空虎式坦克提前出現,美國不得不加大了對坦克研究的投入。可一時半會兒美國並不準備派出自己的陸軍與潛在敵人交戰,因此坦克的研究進度並不是很快。

當然了,比如說加蘭德步槍,湯姆遜衝鋒槍這類經典的後世槍械,美國也正在大規模生產,裝備部隊。畢竟沒有哪個國家不會為自己的軍隊裝備槍械,除非那個國家所在的世界壓根兒就沒有槍械。

說完了陸軍,再來說說海軍。海軍那可是美國看家的東西。只要有了強大的海軍,美國就能確保本土安全。

美國海軍按照所屬轄區的不同,被分為了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其中大西洋艦隊的實力要比太平洋艦隊強很多,畢竟大西洋艦隊要保衛的可是美國經濟最繁華的地帶,不強那都沒天理了。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美國逐步完成了自己的造艦計劃,之後就一直沒造新艦。直到大洋彼岸的日本大規模造艦才讓美國也不得不跟著造了。

作為對日本造艦計劃的回應,美國的造艦計劃也相當有針對/性。

在排水量相當的情況下,美國戰艦的武器裝備也許並不佔優勢,但卻勝在數量上。同樣排水量的驅逐艦,日本造一艘,美國就造兩艘,甚至更多。哎,沒辦法呀,誰叫美國的底子要比日本厚實很多呀。

美國海軍原來還是著重建造戰列艦這類裝備了大口徑主炮的戰艦。可中日之間的海戰讓美國不得不思考——難道制空權就這麼重要嗎?

縱觀中日之間的戰事,中國西聯軍都是在獲得了全面制空權的條件下才發起了進攻,並獲得勝利的。即使是對那霸港的日本聯合艦隊進行突襲,用的也是空中力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艦巨炮。

傳統意義上的大艦巨炮主義雖然還有存在價值,但也只適合作為夜間作戰和近距離火力支援。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決定放緩戰列艦這類裝備了大口徑主炮戰艦的建造工作,轉而加快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同時正在建造的戰艦全都要加裝大量的中小口徑高射炮,以便增加軍艦的防空火力。

新造的航空母艦美國依舊如後世那樣命名為埃塞克斯級。與後世相比,該級艦提前擁有了更多的中小口徑高射炮和更大噸位的排水量,標準排水量達到了三萬噸。這比後世多出來的三千噸標準排水量都被用來加強飛行甲板的防護力了。

美國人認為中國的三艘女媧級航空母艦就能消滅掉日本聯合艦隊一大半主力,那麼排水量更大的兩艘標準排水量達到四萬八千噸的神農級航空母艦,其戰鬥力就更大了。

美國可不想等打敗了日本,突然間冒出一個比日本更加強大的中國。那對美國未來掌握全球的計劃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不安的因素。

美國新建的一級戰列艦還是像後世歷史上那樣被命名為級,除了比後世提前加裝了大量各種口徑的高射炮外,其他的沒什麼不同。

為了更好地大發戰爭財,也為了更好地掌控世界。美國大量向德國出口德國缺少的各種物資,比如說石油、鋁錠、有色金屬什麼的。

再加上德國本來也在不斷囤積這些物資,德國的物資儲備可謂達到了相當多的程度。

美國打算透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德國的實力,然後靜等英法與德國之間爆發戰爭,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美國再出兵。

這次美國一定要想方設法,哪怕自己製造理由也要出兵。上次大戰的時候,美國沒有合適的出兵理由,而且德國本身也表現強勢,特別是德國將美國賣給英國的八艘戰列艦擊沉了多艘。這讓在美國的德國後裔大肆宣傳德國是不可戰勝的,弄得美國的底層民眾也深以為然。連最底層的民眾都不想參戰,高層對此也是毫無辦法。

只不過現在嘛?

美國肯定會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