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三章 這飛機怎麼沒有螺旋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三章 這飛機怎麼沒有螺旋槳?

在當下,每架fzd—12(十二)戰鬥機只能引導一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攻擊目標,也就是說三十六架戰鬥機只能引導三十六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攻擊目標。

那剩下的七十二枚的引導咋辦?

這時候預警機就十分重要了。

雷達出現後,海陸空三軍對其是又愛又恨。

愛它是因為,它能幫助己方提前發現目標。

恨它是因為,它還有許多不足。

比如說,路基雷達受到地形影響,雷達波不可能穿透大山,照射到大山後的東西吧。要是敵方飛機利用山勢接近,那不就是說雷達成了睜眼瞎嗎?

海基雷達,受地球曲率的限制,其對海探測距離最大也才四十公裡,受到惡劣天氣影響這一探測距離還會大幅下降。要是在惡劣天氣下,敵方裝備有大口徑火炮的主力艦,直接對己方展開突襲,那咋辦?跑和打都難呀!

既然陸基和海基雷達都受到限制,那麼如果雷達在空中呢?是不是就不受限了?

這麼一想,還真的有人將一部雷達放到了一架大型飛機上。

實際測試的結果既讓人失開心,又讓人擔心。

讓人開心是因為,他們的想法被證明是對的。在天上,雷達不受到地形影響,對地面、海面目標具有極強的探測能力。

讓人擔心是因為,目前能夠在天上正常工作的雷達還沒有研制成功,先前測試的是路基雷達。為了滿足大功率雷達上機,飛機必須進行改造,而且這種飛機必須是大型飛機,目前中國的大型飛機就那麼幾種,生產不易,每一架都是寶貝。單位了預警機的研製,還是有一架大型飛機被交到了預警機項目組手上。

在研究過程中,預警機項目組發現要真的讓這架大型運輸機成為預警機,那完全是浪費其巨大的裝載量。因此他們向上級提出要一種運載量大約為該機一半的運輸機作為預警機的研發平臺。

上級也認為讓這麼一架大型運輸機充當預警機的研發平臺也的確是大材小用,因此他們同意了研究小組要求。可一時半會兒,這種適合的飛機到哪兒找呀?沒辦法,研究小組還是講究用一下吧。

到了一九四零年符合要求的運輸機終於被研發出來,隨後被緊急調到了預警機專案小組使用。得益於之前的努力,預警機小組成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預警機。

當李斌看到這預警機時,只能說:“很好,你們真的幹得不錯。”

實際上李斌內心卻是在哭笑不已——這叫什麼事兒呀?剛看到了提前誕生的梟龍戰鬥機,現在又看到了後世蘇聯製造的a—50(五零)預警機。要是誰還將美國的e—2(二)預警機提前弄出來,我是不是就該吐血了?

於後世的a—50(五零)預警機相比,這一時空的a—50(五零)預警機其作戰效能只能達到原型的七成。但就這七成來說,也夠用了。

該機在機長、翼展、機高、成員數量等與/性/能關系不大的資料上和原型沒有差距,但在起飛重量,最大速度等方面差距頗大。

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一百八十三噸,採用四臺新研發出來的一百一十千牛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速度七百九十公里,巡航速度七百四十公裡,在無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可持續飛行三點五小時,地空探測半徑四百三十公裡,高空為六百公里。

當然了,為了增強其滯空時間,該機在機頭裝備了一個固定式空中加油受油杆。

該機被中國空軍冠以fyj—3(三)預警機的稱號。

該機在研發初期只是作為空中雷達而存在,隨後又具備了引導己方飛機作戰,和引導己方導彈攻擊敵方目標的能力。

在測試中,該機在只保留引導己方導彈攻擊敵方目標能力且不被敵方所威脅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同時攻擊五十個敵方目標。

因此當一個聯隊fzd—12(十二)戰鬥機在接連發射機翼下方兩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的情況下,fyj—3(三)預警機就自動承擔起了其中一枚的引導工作。等到fzd—12(十二)戰鬥機所引導的那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擊中目標,它立刻再次發射了剩下的那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

由於fyj—3(三)預警機和fzd—12(十二)戰鬥機的引導,七十二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都擊中了一個目標。一瞬間,日軍機群就損失了七十二架飛機。

遭到突襲的日軍飛機頓時散開,這讓後來發射的三十六枚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的命中率急劇下降,只擊落了十二架日機。加上先前擊落的七十二架,日軍機群一下子就損失了八十四架。

而此時,fyj—3(三)預警機則擔當起了戰場指揮員的角色。

被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接連打擊的日軍機群很快又遭到了fzd—12(十二)戰鬥機的突襲,雙方就此展開了空中格鬥。

空中格鬥,顧名思義是雙方飛機利用機上攜帶的武器,向對方射擊,最終擊落對方。

在當下,空中格鬥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中大口徑的機槍和中小口徑的機炮。至於空空導彈什麼的,還是處於想象中的存在。可是日軍飛行員已經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飛行員,體驗到了空空導彈的恐怖。

當日本活塞式飛機飛行員和中國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員都在視線當中看到對方的座駕時,日軍飛行員很是吃驚——這飛機怎麼沒有螺旋槳?

要知道,在當時,噴氣式飛機的理論研究早已出現,前人也為此做出了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由此人們普遍認為噴氣式飛機沒有發展前景。

可惜的是在當時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關於噴氣式飛機的訊息,知道噴氣式飛機訊息的不是政/府部門就是軍方人士中的極少部分人。

看到中國噴氣式戰鬥機的日軍飛行員中根本就沒有知道噴氣式飛機訊息的。也就不難怪他們對看到沒有螺旋槳的飛機感到奇怪了。

不管日軍飛行員感不感到奇怪,反正中國飛行員是下死手了。

“老周,你的位置比我好,你攻擊,我掩護。”

“謝了。老鄭,這份人請我記下了。”

很快老周駕駛著自己的fzd—12(十二)戰鬥機緊緊咬住了一架日本的零式戰鬥機。

在究竟使用近程空空導彈還是機炮上,老周選擇了前者。

一來,近程空空導彈好不容易遇到了實戰機會,要是不利用一下那簡直對不起這大好時機。

二來,要是自己成功用近程空空導彈擊落敵機,自己可就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近程空空導彈擊落敵機人了,這可是要被載入世界航空史的。

“看你這次往哪兒跑?”老周說完這句話,按下了導彈的發射按鈕。

“嗖”的一聲近程空空導彈發射出去,朝著被老周瞄準的那架日本零式戰鬥機直衝而去。

看到這帶有煙的東西直接朝自己飛來,日軍飛行員本能地覺得這不是好東西。因此他是拼命機動,拼命踩油門,好讓自己的座駕能夠更快一點。

可惜,他不知道飛機飛得越快,自己就死得越快。

因為近程空空導彈使用的是紅外線制導。

深知未來空戰殘酷的李斌在研發噴氣式戰鬥機的時候就下令研發空空導彈。

西聯最初的空空導彈比較像後世德國的x—4(四)空空導彈,該導彈採用有線制導方式。

該導彈的作戰方式是這樣的,導彈載機以相同或略高的高度和相似的速度從後方接近敵機,發射懸掛在炸彈架下的導彈,發射的同時,彈上的陀螺儀開始工作,導彈按陀螺儀賦於的航向飛行。載機飛行員用駕駛艙內的控制手柄控制導彈改變航向,發射後七秒,聲學近炸引信開始發揮作用。如發射後三十秒。導彈還未擊中目標,則自毀機構開始起動。導彈飛行速度最大可以達到一千一百五十二公里每小時,實用射程一千五百米到三千五百米。雖然控制導線的長度為五千五百米,不過在這樣的距離上目測操控已十分困難,所以一般使用距離在一千五百米。

這樣的空空導彈顯然不符合李斌的要求,因此只是小批量試製了一些就停產了。

儘管該型導彈沒有成為空軍的制式裝備,但也極大鼓舞了空空導彈研制組的熱情,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導彈可以用有線來引導,那為什麼不能用無線電來引導呢?

接下來,他們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最終的實驗結果就是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

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想要擊中目標就必須靠飛行員的引導,在雙方相聚較遠的情況下飛行員無疑能夠輕鬆自在地引導導彈攻擊目標,可當雙方都能夠從肉眼中看到對方了,己方飛行員無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引導導彈攻擊目標。

既然如此就必須開發一種能夠隨時發射,自動尋找目標的導彈。

可怎麼樣才能讓導彈自動尋找目標呢?

一時間空空導彈研發小組的成員們很是苦惱。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他們從蛇那裡取得了靈感。

眾所周知,蛇的視力不好,蛇捕食獵物靠的是它那靈敏的嗅覺。

天上飛機飛機也在散發氣味,但空空導彈肯定不能依靠氣味擊中目標。

可是,天上的飛機無時無刻不再散發著熱量,西聯早就研制成功了紅外線裝置,只要經過適當改動,完全可以用來充當空空導彈的導引頭。

實驗表明,他們的想法完全正確。

就這樣世界上第一種依靠紅外線制導的近程空空導彈誕生了。

當李斌看到這種導彈的時候很是感慨不已。因為他看到了後世美國的aim—9(九)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

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誕生之初的確不怎麼可靠,但其對後世世界近程空空導彈的研發起到了巨大的引導作用。可以說後世世界各國的近程空空導彈都是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的徒子徒孫。

怎麼,你不信?

好吧。還是說說實際例子吧。

在後世的一九五八年九月,pla空軍殲五編隊與臺灣空軍二十四架f-86(八六)編隊在浙江溫州地區上空遭遇,空軍飛行員王自重因掉隊被其中十二架f-86(八六)圍困。王自重單機擊落敵兩架f-86(八六)後,被f-86攜帶的aim-9(九)“響尾蛇”導彈擊落。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實戰中空空導彈取得的戰績。但當天f-86(八六)發射的aim-9(九)中有一發未爆炸,墜落後被大陸軍民發現。這枚aim-9(九)被送往蘇聯,蘇聯在此基礎上研制成功了k-13(十三)空空導彈(北約代號aa-2(二)),我國的進口仿製品即霹靂-2(二)空空導彈。

你說世界兩大陣營的空軍都使用和這種導彈有極大關聯的導彈,那能不說後世世界各國的近程空空導彈都是它的徒子徒孫嗎?

為了緬懷該導彈,李斌很強硬地將其命名為霹靂-2(二)近程空空導彈。

由此形成了空戰中,中近程導彈搭配使用的格局。

“老周,祝賀你。”看到那架零式戰鬥機被擊落,老鄭由衷祝賀道。

“老鄭,現在你來攻擊吧。”

“算了,我就不參與接下來的攻擊了。我怕我參與攻擊會被人揍。”

老周有些糊塗,但轉念一想就明白了。

這次出擊原本是測試fzd—12(十二)戰鬥機、霹靂-2(二)近程空空導彈、pl(霹靂)—3(三)中程空空導彈的實戰能力。沒想到中程導彈表現是在太出色了,直接幹掉了一大半日機,再加上後來的近距離格鬥,殘存日機數量就更少了。原本配屬作戰的活塞式戰鬥機飛行員看到這種情況,肯定早就在罵/娘了。要是再去搶食,那真的是逗人恨的行為。

事實上,配屬作戰的活塞式戰鬥機飛行員們還真的實在罵/娘。他們早就聽說過噴氣式戰鬥機的厲害,但沒想到真的這麼厲害,直接幹掉了絕大多數日機。眼看著剩下的日機都要成為的噴氣式戰鬥機的戰果了,他們心裡的那個憋屈勁兒就甭提了。

好在fyj—3(三)預警機及時下達命令讓噴氣式戰鬥機撤退,讓活塞式戰鬥機前出追擊殘存日機。不然活塞式戰鬥機這次出來就真的是打醬油了。

可這樣一來問題又來了——僧多粥少呀。

這次的日軍飛機也只有一百多架,被噴氣式戰鬥機擊落了一大半,剩下的只有小貓兩三只了。就這小貓兩三只還不夠活塞式戰鬥機分的。

沒辦法,只好遵循誰咬住就是誰的。至於咬住的人能不能將其擊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說了,現階段的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秉承了以前西聯軍飛行員嚴格教育的制度,只要出來那就是具有大量“實戰經驗”的飛行員。

這可不是日本那種,剛出來就是純粹菜鳥的型別。

為了保證軍隊中所有飛行員在上戰場的時候不至於過度緊張,西聯軍在對飛行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嚴格按照實戰進行訓練。不但環境是實戰環境,甚至教官都是經過實戰的。

以戰鬥機飛行員的培訓為例。

教官在訓練這些飛行員時,往往利用最快捷,最簡單的方式“擊落”學員。

經過不斷的“虐/待”,菜鳥們逐漸成熟起來。當他們畢業的時候,他們已經具備準王牌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