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四章 這巴掌捱得好!(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四章 這巴掌捱得好!(一)

信心滿滿地中國復興軍根本沒想到這次毫不放在心上的攻擊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以致於李斌本人當著所有中國復興軍高級將領的面說:“這巴掌捱得好!”

讓我們將時間拉回去,回到一九四二年的五月一日這一天。

五月一日這一天,中國復興軍按照計劃對貝加爾湖以西的蘇軍發起了進攻。

由於貝加爾湖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又是即將入夏的時節,因此貝加爾湖的湖面沒有結冰,還是能夠看到湖水的,而中國復興軍在貝加爾湖一帶既沒有繳獲到大量的可運載坦克等裝甲車輛的蘇軍船隻,又沒時間新造或者將登陸艦只調運貝加爾湖來。這就造成了原定的讓裝甲部隊直接渡過貝加爾湖攻擊貝加爾湖以西蘇軍的打算不得不放棄。

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的運輸能力有限,而且蘇聯遠東地區的道路條件也不怎麼好,這更加重的物資補給的難度和拖延了進軍速度。因此中國復興軍不得不沿著西伯利亞鐵路向西前進。

蘇軍顯然想到了中國復興軍的進軍路線,因此在中國復興軍的進軍路線上設定了大量的防線用於層層阻擊,並派出小股部隊打擊中國復興軍的後勤補給線。蘇軍當然知道前者傷亡很大,但也沒辦法不是?只不過和中國復興軍打了兩次大規模會戰的遠東蘇軍這次也聰明了,居然大擺地雷陣。

遠東蘇軍認為,地雷這東西不值錢,造價低廉,可在短時間內就造出很多。地雷這東西埋在地裡,稍不注意就能讓人死無全屍。為了不死無全屍,敵人一定會派出部隊掃雷,只要敵人將時間浪費在掃雷中,那麼己方的目的無疑達到了。要是敵人不顧忌地雷,直接向前從,嘿嘿,敵人不死傷慘重才有鬼了。

地雷這東西實在是滯敵利器呀!

有了這樣的想法,遠東蘇軍在中國復興軍的必經之地上埋下了大量地雷。

甚至為了進一步遲滯中國復興軍的進攻,遠東蘇軍在撤離烏蘭烏德前還將烏蘭烏德至伊爾庫茨克的鐵軌都給拆了個乾淨;鐵軌下的枕木要麼運走,要麼燒掉;就連公路也沒逃脫厄運,被遠東蘇軍用炸藥炸了一遍,留下了大量的坑窪地;甚至遠東蘇軍還有意破壞水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中國復興軍不得不在正式發起攻擊前儘可能恢復當地的基礎設施,否者真的打起來了,中國復興軍是吃不消的。

派出小股部隊打擊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也是重要的任務,畢竟沒有哪一支部隊能夠做到在失去彈藥、糧食支撐的情況下還能持續作戰。

自現代槍械誕生起,後勤補給所要運輸的東西最主要的就是武器裝備所配套的彈藥和糧食。

戰爭中,糧食保證了士兵有戰鬥力,彈藥保證了士兵手中的武器還有極大的威懾力。

槍械沒了子彈還能當棍棒,用來打肉搏戰;火炮沒了炮彈那就連燒火棍都不如。一支部隊中一個兩個人能夠做到將迫擊炮的炮管當成棍子用,但並不意味著這支部隊的所有人都能將迫擊炮的炮管當成棍子用。

而且中國復興軍對炮火支援比較依賴,要是彈藥沒有了……呵呵,那可真的要哭了。

就這樣,在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修建沒有完備之際,中國復興軍開始了進攻。

中國復興軍最初的進攻打算是依靠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和空中的強有力支援,中國/軍隊快速前進。可是蘇軍大量埋設地雷,弄得擔任先鋒的地面部隊“損失慘重”,突前的坦克被炸斷了許多履帶。

好在人員傷亡並不多,需要返廠維修的坦克也不多,再加上擔任前鋒的都是精銳,處理這種情況那是遊刃有餘。因此前鋒部隊還是繼續前進。

由於前鋒部隊所攜帶的掃雷裝置有限,為了防止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前鋒部隊選擇讓後方的掃雷坦克前來幫忙。

可能有的人就要問了,既然擔任前鋒的是精銳,那為什麼不讓這些部隊去掃雷呢?

前鋒部隊也想掃雷,但蘇軍將地雷埋得實在是太多了。就靠前鋒部隊去掃雷,那還指不定會遇到什麼倒黴事呢?

而且中國復興軍陸軍的普通一兵都知道人工排雷的危險性有多大,要是被藏在暗處的敵方狙擊手、機槍手打死,那可真的是白送命了。

可別認為這是笑話,有了專業的、有極大生存力的掃雷裝備,還去極有可能埋伏了敵人的地方進行人工掃雷,那不就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嗎?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士來做吧。

掃雷坦克到來後立刻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很快掃雷坦克將一塊又塊隱藏有地雷的場地清理乾淨。

看到中國有如此厲害的裝備,隱蔽監視的蘇軍頓時坐不住了,一方面向後方報告,另一方面趕緊想辦法。

可他們卻發現,除了硬拼,好像還沒什麼辦法能夠阻止得了中國人的掃雷利器。可硬拼的結果是什麼,他們怎麼可能不清楚。

可能有的人又要問了,“難道遠東蘇軍不知道中國復興軍有掃雷利器?”

遠東蘇軍知道是知道,但知道的人要麼戰死,要麼在中國/軍隊開設的戰俘營裡帶著呢!而且在圍殲作戰中,中國復興軍那是一直對被圍蘇軍進行全面電磁壓制,使其無法正常收發電報。

如此一來遠東蘇軍當然不知道中國復興軍有掃雷利器了!

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還沒等蘇軍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行動,中國復興軍已經動起來了。

成功掃清了雷場的中國復興軍前鋒部隊,麻利地上路了、可還沒走多遠就又遇到雷場了,弄得前鋒部隊鬱悶不已——老毛子是不是將地雷全拿出來了,怎麼這麼多地雷啊?

這段重複掃雷的經歷被前鋒們稱為找狗屎,而這狗屎是踩不得的,踩上了不會有好事,更不會有好運氣。

就這樣,一路停,一路行,前鋒部隊終於到達了指定地域。

對前鋒部隊晚於指定時間到達指定地域,張孝準非常生氣,但也很理解。任誰在滿是地雷的戰場上前進都會花費許多時間。

這樣一來,張孝準自然不好找理由批評先鋒部隊一頓了。

到達指定地域的中國先鋒部隊沒有按照原定計劃行動,因為他們感到,與以往相比,這次遠東蘇軍作戰方式有了很大不同。

首先就是遠東蘇軍好像變聰明了,懂得合理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裝備。能夠遲滯己方進攻的地雷用起來那是毫不顧忌庫存。

其次,絕不硬拼。當掃雷坦克當著遠東蘇軍的面將他們辛苦埋設的地雷全部引爆後,部分遠東蘇軍士兵頭腦一發熱,居然主動跳出來暴/露目標。結果自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有了這樣的教訓,遠東蘇軍的士兵絕不暴露目標了,哪怕中國的掃雷坦克排雷排得再厲害都不冒頭了。

最後,擔任前鋒的中國復興軍官兵總感覺遠東蘇軍在前面還有些招在等著他們,而這些招往往會要了他們的命。雖說是直覺,但這些老兵的直覺很準,就連李斌、張孝準、蔡鍔、蔣方震等人都不得不認同。

可就算這樣作戰計劃還是不得不繼續,前鋒們也只能在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基礎上踏上了繼續前進的道路。

他們不知道這條道路的前方到底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們,但他們總感覺前面有一頭猛獸在等待著他們,因此他們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