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八三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八三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隨著四一式步兵戰車的逐漸接近,擔任反坦克任務的蘇軍士兵不自覺地握緊了手上的反坦克手雷。

和四一式步兵戰車交手了這麼久,遠東蘇軍的官兵當然知道四一式步兵戰車難打,最先想出的招數是,先讓四一式步兵戰車停止前進,然後集中火力射擊,爭取用強大的火力將其摧毀。

可問題又來了,怎麼才能防住中國空軍和炮兵的聯合反制。

做不到這兩點,那絕對是白搭。

事實上,不要說遠東蘇軍了,就是歐洲蘇軍都做不到。

蘇聯是世界上少有的國土橫跨兩大洲的國家,而且蘇聯的國土面積還是世界第一(僅算本土,不算殖民地),偏偏蘇聯絕大多數的人口和工業基地都位於歐洲領土,造成這現狀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不管怎麼說,蘇聯的戰略重心一直都在歐洲方面,在亞洲方面部署的都是大多二線、三線部隊。

現在蘇聯的精銳部隊大多都被調到了歐洲方向和德國死磕,得到了西國黨幫助的德國/軍隊,要比後世歷史同期強得實在是太多了。哪怕蘇聯卯足了勁兒生產先進裝備,企圖用坦克海來抵抗德國,那也趕不上德國在裝備質量上的優勢。更別說,這一時空的德國在裝備數量上也比後世歷史同期要高得多。後世蘇聯的坦克海戰術在這一時空不靈了。

而且中國和蘇聯在遠東地區大打出手,也分散了蘇聯的一部分精力,至少蘇聯做不到將原屬遠東的兵力、兵器西調到歐洲方面,反而還要將中亞等距離遠東稍近地方的兵力派往遠東地區。

對德國的實力,蘇聯說不上瞭如指掌,但絕對說得上心裡有數。和德國打已經讓蘇聯感到頭疼了,再來個真實實力比德國還要強的中國,蘇聯的壓力真的很大。

中國不是不想早點和德國一起將蘇聯滅了,而是蘇聯那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龐大的人口、強大工業實力、並不落後多少的科技實力等關係到戰爭勝負的各個因素都決定了蘇聯的持久作戰能力那是相當強悍的。只能選擇按部就班地打下去,任何冒進行動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因此影響日後作戰。

這才有了中國遠東戰區的部隊選擇沿著西伯利亞鐵路一路向西打的決定,或者說是妥協更實際。

這才有了眼下中國/軍隊和遠東蘇軍激戰於伊爾庫茨克郊外的情況。

“爆破組上。”布魯耶維奇狠著心下達著命令。

在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守在第一道防線的遠東蘇軍不得不下令組織起“專業的反坦克爆破組”(實際上是專門炸坦克的敢死隊,只是名稱上好聽些)。

布魯耶維奇也知道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不得不透過抽籤的方式,組織起反坦克爆破組。

馬上有兩人衝出了戰壕,朝著四一式步兵戰車匍匐前進,利用彈坑、石塊、草叢為掩護,一點點朝著四一式步兵戰車而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注意觀看四周,我可不想被老毛子的自殺式襲擊碰到。”

“你就放心吧,連長。”

說實話,自殺式襲擊雖然傷亡大,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用的,特別是對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一方來說更是無奈的選擇。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為了對付日本人的坦克,國/軍不得不發起自殺式襲擊。

日本人的坦克本來就是典型的皮薄肉多的大餃子,但國/軍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對付日本人的坦克。

而且每次大規模的戰鬥,日軍必定會出動坦克主戰。一場大戰下來,陣亡的國/軍將士能不多嗎?

好在從國/軍將士對日坦克的作戰中,中國復興軍吸取到了足夠的經驗教訓,也由此確立了對付自殺式襲擊的方法。

對付自殺式襲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前發現對手,要讓對手處於明處。

只要讓對手處於明處,不管對手怎麼做,做什麼,因為已經知道了,所以能後發先制,將對手幹掉。

沒看後世的二戰期間,美國海軍為了對付日本的神風特攻隊,將搭載有雷達的水面戰艦派出去進行遠端警戒,讓己方艦載戰鬥機不間斷地進行空中巡邏。只要發現了日本的神風特攻隊,馬上就是一大群艦載戰鬥機去迎擊。等到神風特攻隊飛到美軍艦隊上空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再加上美軍戰艦上那數量眾多的各種口徑高射炮,能夠真正發起特攻的日軍飛機那就更少了。

為了能夠做到儘可能早的發現發起自殺式襲擊的蘇軍士兵,四一式步兵戰車都是三輛成v字形前進,坦克乘員透過潛望鏡觀察外部情況,對那些可能隱藏了蘇軍士兵的地方都會有棗沒棗打三竿,看看能不能碰到“死耗子”。

還別說,這樣做還真的碰到了幾隻“死耗子”,有幾個發起自殺式襲擊的蘇軍士兵原本在彈坑裡或者石頭後,結果卻被四一式步兵戰車發射的**給炸死炸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四一式步兵戰車揚長而去。

“媽/的,我就不信中國人的坦克上,彈藥真的這麼充足。”看到一名又一名戰友倒在了路上,布魯耶維奇不由得罵道。

四一式步兵戰車每次前進都會不斷開炮(主炮和迫擊炮)、開槍(同軸機槍),對那些可能藏有蘇軍士兵的地方進行打擊,打到了倒好,沒打到也能起個安心的作用。至於彈藥問題那到不用擔心,原本能能搭載六名全副武裝士兵的內部空間也被充分利用了起來,只搭載了三名士兵,其餘的全都放上了彈藥,而且那三名士兵專門負責操作迫擊炮。

當然了這是最前面的一批四一式步兵戰車的搭載方式,後面的幾批都是按照常規方式搭載的。

憤怒歸憤怒,但布魯耶維奇並沒有失去理智,他知道這時候失去理智等於找死。

“爆破組停止出擊,等著中國人的坦克,進入我方陣地,你們馬上攻擊中國人的坦克,最好是攻擊器頂部,如果不能也要擊毀履帶。”

“連長,可是這樣一來,我們的陣地就會更容易被中國人突破了啊。”副連長當即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問題是,現在我們手上根本就沒有能一擊致命的武器,你叫我怎麼打。與其我們的反擊能力被消耗乾淨了讓中國人突破我們的防線,倒不如選擇決死一擊,等中國人的坦克進入我們的防線。”布魯耶維奇這話幾乎是吼出來的。

副連長仔細想了想,不得不認同。

前者絕對被耗死,而且中國人的傷亡還小;後者雖然也會耗死,但給中國人卻能造成較大傷亡,儘管這敵我傷亡比十分低。

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是以己方的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