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顯德元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七章 顯德元年

大周廣順三年臘月末,帝崩於滋德殿,聖壽五十一。

柴榮召集文武重臣,請出大行皇帝遺制,由馮道當殿宣佈:“晉王榮可於柩前即皇帝位,服紀月日一如舊制......”

柴榮奉遺命即皇帝位,改廣順四年為顯德元年,大赦天下。

隨即,頒佈一系列升賞制誥。

南陽王安審琦進位陳王,移鎮襄州;淮陽王符彥卿進位衛王,任天雄軍節度使;荊南高保融進封南平王;夏州李彝殷進封西平......

朱秀晉爵正二品開國縣公,其餘有過元從功勳的節帥重臣或加同平章事銜,稱使相,或晉爵國公。

朝中宰相也有調整,馮道加守太師依舊位列宰臣第一,範質加尚書左僕射位列第二,端明殿學士王溥奉大行皇帝遺命,擢升中書侍郎,加同平章事,進入宰相班列。

澶州鎮寧軍節度使鄭仁誨回朝出任樞密使,加同平章事。

新朝四宰相,馮道第一,範質第二,王溥第三,鄭仁誨第四。

軍務方面,王仁鎬調任永興軍節度使;武德使王令溫調任陳州節度使。

李重進調任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領武信軍節度使,加檢校太保;樊愛能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何徽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利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

殿前都指揮使由左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張永德接任。

各省監部寺主副官皆有變動,大周朝廷新一屆主政班底以最快速度完成組建。

~~~

滋德殿內,大行皇帝梓宮前,柴榮守孝服喪。

朱秀一身縞素,步入殿中,下拜叩首,輕聲道:“萬請陛下節哀!”

短短數日,柴榮消瘦許多,面容哀慼,兩頰顴骨微凸,不經意間流露的眼神卻越來越銳利。

“平身吧。”柴榮嘆息一聲。

皇帝還跪在巨大的靈柩前,朱秀自然不敢起身,只能陪在旁邊繼續跪著。

今日一早他就接到晉爵詔書,特地入宮叩謝皇恩,順帶著探視新君。

自從先皇大行,柴榮正式即位掌權,忙於安排國喪事宜,對舊臣老臣進行升賞安撫,還要應付一套流程繁瑣的禮節,忙得兩腳不沾地。

直到今日才得空在滋德殿內為先帝守靈,朱秀探聽清楚,匆忙進宮面聖。

柴榮往身前火盆添了把黍稷梗,輕聲道:“先帝臨終前叮囑,國喪應從速從簡,梓宮不許久留殿中,陵寢不用石柱,只用磚石,用瓦棺紙衣入葬便可。

也不要守陵宮人,不許起石人石獸,召山陵附近三十戶百姓為陵戶,世代看守灑掃。

神道碑上只需鐫刻:‘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

朱秀,如此薄葬先帝,朕於心不安啊....”

朱秀拱拱手道:“陛下事父極孝,一向為天下人稱道,既然先帝臨終遺命,為人子、為人臣只需照辦即可。

先帝節素勤儉,必將為天下臣民稱讚。”

柴榮面色疲倦哀慟,喃喃道:“先帝有感於李唐十八代帝王陵墓大多遭遇毀壞,欲效漢文帝薄葬之法,只是先帝征戰一生,操勞一生,如今山陵崩,朕想極盡哀榮,又擔心違背先帝臨終遺命,著實為難啊!”

朱秀安慰道:“先帝命陛下監國時曾感嘆:‘吾無恨矣。’說明先帝在俗世之事已了,該去往生國度安享極樂,陛下只需遵照遺命料理,無需顧忌其他。”

柴榮呢喃道:“當真如此?”

“先帝遺命朝臣皆知,陛下無需擔心。”

柴榮沉默片刻,嘆道:“既如此,就遵照先帝遺命辦理吧。

先帝命朕在河中蒲州、鄴都各葬一副劍甲,澶州葬通天冠、絳紗袍,東京葬一副平天冠、袞龍服,你代朕去蒲州,李重進去鄴都,張永德去澶州,開封由朕親自主持,你們各代朕去完成先帝遺命。”

“臣遵旨!”朱秀叩首領命。

想了想,朱秀低聲道:“陛下,上個月劉崇派大將喬贇入寇府州,被府州節度留後折德扆擊退,新年初,鎮州、趙州等地又接連奏報,有小股契丹兵馬侵犯疆界,契丹和劉崇恐有刺探我朝防務虛實用意,不可不防!”

柴榮愣了愣:“你的意思是?”

朱秀凝重道:“去年先帝從鄴都還駕,墜馬病重一事早已被劉崇和契丹人知曉,所以從上個月開始,北漢兵和契丹兵頻頻犯境,妄圖探究我朝動向,臣判定這雙方來者不善,恐有密謀!

一旦先帝駕崩的訊息傳開,劉崇和契丹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柴榮日漸威嚴的面龐漸漸流露怒氣:“你推斷,劉崇會勾結契丹人,趁大周國喪之際,朕即位未穩,率軍進犯?”

朱秀篤信道:“從目前雙方的動靜來看,確有可能!”

柴榮滿臉慍怒,若非說這話的人是朱秀,他早就忍不住呵責一番。

在柴榮看來,如果劉崇和契丹人果真在這個時候興兵南下,就是對他這個新任大周皇帝赤裸裸的藐視,對先帝的侮辱和不敬!

就好比一家人正在料理喪事,仇人突然打上門,砸了靈堂燒燬棺材,不用說,兩邊肯定要拼命。

柴榮憤怒的同時又有些不確信,此刻天寒地凍,河東貧瘠之地,更是沒有多少能力在冬季用兵,契丹人也要忙於馬匹的配種繁育,無論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適合用兵的好時節。

柴榮沉聲道:“依你看,如何應對才好?”

朱秀道:“只需兩步,可讓北漢和契丹投鼠忌器!第一,陛下可以下旨,命衛王符彥卿率領天雄軍北上冀州,巡視邊防,囤積糧草,修繕攻城器械,擺出一副隨時可以揮兵北上的架勢!

第二,命潞州昭義節度使李筠加強軍備,同時調邢州劉詞進駐遼州,威脅太原,劉崇必定恐慌,只能調兵戍守應對。

讓劉崇和契丹摸不清周軍目的,他們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柴榮皺眉思索,好一陣子,才道:“朕即位不久,在敵情不顯的情況下調動大軍,恐怕會惹來群臣非議。

萬一弄巧成拙,讓劉崇和契丹誤以為周軍要北伐,從而找機會在邊境開啟戰端,反倒不妙!”

朱秀忙道:“陛下,臣判定只要大周做好萬全準備,劉崇和契丹縱然有心勾結,也不敢輕易南下....”

柴榮擺擺手,沒讓他把話說完:“朕剛即位,還是以穩定朝局為主,你的建議在大方略上無錯,但也容易落人口實。

這樣吧,朕會下旨給衛王和李筠,命他們密切關注劉崇和契丹動向。”

朱秀苦笑,柴榮還是不太相信他的判斷。

按照正常思路來說,這個時節對任何一方都不是用兵的最佳時機。

可歷史上,北漢和契丹聯軍就是在如此意外的情況下,舉兵南侵,逼得剛剛繼位的柴榮親征,這才有了那場著名的高平之戰。

可在朱秀看來,高平之戰風險極大,周軍贏的相當僥倖,稍有不慎,就是滅國之禍!

能幫助柴榮在即位之初避免一場事關國運的兇險戰事自然最好,可惜,柴榮似乎不太相信他的推論。

這也不能怪他,作為大周皇帝,屁股所處的位置和朱秀不一樣,考慮的必須更加周到和細緻。

朱秀心裡嘆口氣,看來有些事註定躲不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柴榮取出一塊做工精細的金令:“往後,由你擔任武德使,執掌武德司,憑此金令,可以在任何時候直入宮禁,也可以調動五百名以下殿前禁衛。”

朱秀誠惶誠恐拜倒:“臣叩謝陛下天恩!”

雙手捧過金令,朱秀又道:“臣想奏請一人出任副使,請陛下允准!”

柴榮笑道:“何人?”

“供奉官曹翰!”朱秀坦然笑道,一雙澄澈目光直面柴榮。

柴榮雙目深處劃過精芒,唇角含笑:“就你小子心思多,起來吧,朕準了。”

“多謝陛下!”朱秀叩首,嬉笑著爬起身。

曹翰跟隨柴榮在澶州多年,那段時間是柴榮最為苦悶的日子,如今熬過頭了,曹翰受到重用只是遲早的事。

與朱秀不同,曹翰是柴榮的絕對心腹,只要皇帝一聲令下,曹翰可以眼睛都不眨地當場赴死。

朱秀和柴榮的關係則要複雜得多,既是君臣,也是連襟親戚,又是相識多年的知己好友。

朱秀不是一個人,他身上牽扯太多利益糾葛,曹翰則簡單許多,除了依靠皇帝,他別無選擇。

武德司獨立於司法之外,只聽命於皇帝,是名副其實的天子爪牙,朱秀出任使司,說明柴榮對他的信賴和倚重。

讓曹翰來當副使,武德司一舉一動就瞞不過皇帝,如此一來,朱秀安心,柴榮也能安心。

“好了,你退下吧。”柴榮笑道,“去了蒲州替朕好好盡孝,快去快回,路上不許貪玩!大娘子臨盆在即,讓你妻近日多來宮裡陪伴,她們姐妹在一起,大娘子就不會太緊張。”

“臣遵旨!陛下放心,臣祭奠完先帝就趕回來,絕不敢耽誤。”朱秀恭聲告退。

這個時候,就算柴榮讓他出去玩他也不敢啊,北邊的劉崇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打過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柴榮目送朱秀身影消失在殿外,轉過身面對著巨大梓宮,長長嘆口氣,恭恭敬敬跪下,繼續為先帝守靈....

朱秀剛要出右長慶門,身後傳來呼喊聲:“朱縣公留步!”

回頭一看,王令溫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穿一身硃色公服,銀白鬚髮更是惹眼。

“原來是王老將軍!”朱秀忙上前揖禮。

王令溫笑眯眯地看著他:“武德司金令,朱縣公到手了?”

朱秀笑道:“老將軍訊息還是這般靈通!承蒙陛下恩榮,委派在下接任使司一職!”

朱秀拿出金令,王令溫接過,輕輕撫弄:“這東西在老夫身邊三年多,如今終究還是易主了....”

朱秀道:“老將軍放心,在下一定不會辱沒武德司威名!”

王令溫把金令還給他,語重心長地道:“武德司地位特殊,使司雖然只是正四品官階,但在朝臣眼中,無異於洪水勐獸。

這使司不好當啊,上承皇帝,下臨百官,權力大得驚人,卻也是如臨深淵,兇險難測!

這其中的分寸,你可要把握妥當!”

朱秀輕笑道:“老將軍放心,在下已經奏請供奉官曹翰出任副使,陛下跟前的第一關,我算是過了!”

王令溫一怔,捋須哈哈大笑:“朱縣公有一顆七竅玲瓏心,難怪得兩朝皇帝寵信!若是老夫有你一半頭腦,也不至於年屆六十還要外放藩鎮,唉~~人之命途,都是天定啊!”

朱秀略帶同情地看著他。

王令溫在朝中的地位其實很尷尬,一方面,他的確是郭威心腹重臣,這些年執掌武德司沒少得罪百官,對大周忠心耿耿。

另一方面,他的功勞又不足以支援他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加之上了年紀,可以選擇的餘地其實不多了。

柴榮即位,武德使如此重要的職位肯定要安排可靠之人,王令溫跟隨郭威起家,和柴榮交集不多,不可能讓他繼續留任。

想留在京中也較為困難,畢竟他這些年得罪的人太多。

外放陳州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州就是後世周口,距離開封不遠,也算富庶之地,看得出這是柴榮感念他過往功績,讓他去個好地方安享晚年。

王令溫一把年紀,對榮華富貴看得開,走近幾步,低笑道:“當年朱侯爺在江寧的所作所為,老夫可是按照約定,一個字都沒向先帝透露。老夫別無所求,只希望朱侯爺今後,能在我王家人遭難之時,出手幫襯一把,不求富貴綿延,只求子嗣不絕。”

朱秀微微一笑,鄭重揖禮:“老將軍放心,在下答應的事,絕不食言!”

“如此,老夫就能安心去陳州赴任....這或許,是老夫仕途最後一站了....”

王令溫幽幽感慨一聲,二人相互作別揖禮,朱秀目送他走出長慶門,乘坐馬車往宮城右掖門而去。

朱秀心裡也不禁生出感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王令溫這樣上了年紀又不受新君青睞的舊臣,註定要被邊緣化。

他們只會離國家的權力核心越來越遠,直至終老故去,成為見諸史書的一個名字,留下一段過往,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