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5章 弄得他都不敢預測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5章 弄得他都不敢預測了

接下來就是鳳凰科技公司旗下的網際網路企業,目前業務做的最大的就是鯤鵬資訊科技公司,他們的業務也是最雜的。

去年他們幾乎全面進行了商業化,全體系內的賬戶注冊量為2億,根據大數據分析去除重複註冊,用戶數量實際擁有1.8億個。

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網際網路使用者,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除了技術先進之外,就是他們做得早,如果接入了網際網路不使用他們的平臺,好像沒什麼事情可幹。

網際網路使用者不就是為了看新聞、看影片、聽音樂嗎,至於其他社交和遊戲,也是兄弟企業在做。

去年他們一共獲得8450億元的營收,其中音樂平臺營收為1800億元,這部分收入來自音樂分成和廣告收入。

流媒體平臺是他們目前發展最好的業務,去年為他們帶來了4000億元的收入,主要來源是會員收入、廣告收入和增值服務。

他們的流媒體平臺已經不侷限於電腦,藉著家庭遊戲機和智慧電視的東風,幾乎做到了凡是有網際網路的家庭,就有他們的流媒體平臺。

流媒體平臺使用者擁有1.8億,數量上可能比不上一些傳統的強勢傳媒平臺,例如央視,但是憑藉著網際網路靈活性和個性化服務,使用者黏性非常大。

他們不僅為使用者提供影視劇播放服務,還為使用者提供新聞播報服務以及個性化影片服務,他們的流媒體平臺佔據使用者觀看電視時間的70%以上。

像這種平臺,就是為了爭奪使用者觀看電視的時間,佔得越多收穫的利益就越高,所以他們的用戶數量不一定最多,但是獲得收益卻是非常巨大。

這裡面又離不開智能化廣告服務,和盛世廣告公司的數字廣告平臺合作,簡直就是天作之合,讓使用者對他們的廣告不僅不反感,而且好感度很高。

特別是情景化廣告內容,使用者更加具有代入感,流量轉化非常高,讓很多企業願意花費更高的價格購買這樣的廣告內容和展示。

不過就算是如此,葉子書覺得以1.8億使用者就能做到4000億元的營收,確實超出了他的預期,沒想到人工智慧在這方面也能發揮出如此強大的能力。

如果流媒體平臺的使用者達到了18億,那收入估計就不是簡單的乘以10那麼簡單了,光是一個平臺就能秒殺大部分巨頭企業的營收。

相比起他們的流媒體平臺的強勢,新聞門戶的用數量就要稍微少些,全球只有1.5億個,而且佔用使用者的時間並不算很高,平均每天只有30分鐘。

所以他們的廣告收入並不算很高,只要區區200億元,不過隨著智慧耳機的出現,他們的會員業務卻給他們帶來了巨大收入。

基礎會員服務每個月需要支付39.9美元,如果要使用他們的私人新聞秘書服務,升級版會員服務每月需要59.9美元。

他們現在一共擁有各種會員使用者2000萬個,平均每位會員的月費為50美元,光是這一項服務就能給他們帶來年收入1000億元以上。

雖然去年下半年推出了這項服務,但是也給他們帶來了500億元的收入,去年一年他們的新聞門戶平臺一共創造了700億元的收入。

最後就是他們的搜索引擎,之前一直都沒有進行商業化,去年算是全面商業化,給他們創造的廣告收入為1000億元。

這個收入並不高,一方面是目前使用者不算很多,另一方面是有些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搜索引擎廣告的價值。

除此之外,鯤鵬資訊科技公司也相當剋制,儘量平衡使用者和廣告,避免使用者對廣告厭煩,導致用戶流失。

他們的電子郵箱業務也推出了收費服務,雖然個人郵箱是免費的,但是企業郵箱和一些增值服務卻是收費的。

雖然在他們的郵箱出現之後,也陸續出現了不少經營電子郵箱服務的企業,打著免費的旗號推廣,但是依然難以撼動鯤鵬資訊科技公司電子郵箱的地位。

這個優勢的形成,除了他們的技術優勢之外,他們旗下各個平臺的助力也必不可少,擁有他們的郵箱賬戶,幾乎成為每個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必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去年郵箱業務獲得的營收為900億元,企業郵箱使用者貢獻最大,特別是出現了鳳凰軟體公司被黑客攻擊之後,使用他們企業郵箱的使用者增長速度更快。

主要還是他們認為換成鯤鵬資訊科技公司這樣的大企業服務,安全更有保障,越大的企業越在乎安全性。

除了這些正兒八經的業務之外,他們還有一些其他業務,例如幫助鳳凰特效公司賣版權、小說網站等,這些零碎的業務也為他們創造了100億元的收入。

青鸞資訊科技公司主營業務是社交平臺,旗下有類似QQ軟體、YY軟體、部落格、微薄、臉書等平臺一共十幾個。

有些是模式差不多,但是卻是不同的平臺,因為要根據當地法律法規,不能完全照搬,同時也會對一些社交平臺進行本土化經營。

他們沒有採取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這樣雖然可以減少經營成本,但是卻無法為使用者提供最好的服務,只能享受同質化服務。

一旦當地有本地化服務做得特別好的企業起來了,可能會對他們的業務產生嚴重的挑戰,所以一開始就制定了本土化服務策略。

反正對他們來說就是多耗費人工成本,而他們恰恰不用擔心人工成本高昂,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效率非常高的生產工具。

如此經營,也只有鳳凰科技公司旗下的企業敢這麼幹,其他軟件或網際網路公司,人工成本就能讓他們感覺受不了。

去年也是他們全面商業化的一年,不過他們卻比鯤鵬資訊科技公司要謹慎很多,投放的廣告頻率很低,希望給使用者一個適應的過程。

所以去年他們所有的平臺,獲得的廣告費一共也才200億元,今後會每年逐步提高廣告的頻率,直到達到一個平衡點為止。

對於他們的謹慎態度,葉子書雖然認為過於謹慎,但是也沒有提任何建議,主要是目前網民人數不算特別多,割韭菜也弄不了多少錢,還不如慢點下刀。

不過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操作,也讓全球的資本意識到網際網路賺錢的秘訣,廣告就是網際網路企業存在的價值。

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湧向網際網路領域,他們可能無法對這些鳳凰科技公司佔據優勢的領域下手,但是毫無疑問,很多細分領域將會成為他們角逐的戰場。

不過做一個平臺並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鳳凰科技公司旗下的網際網路企業將技術拔高到這麼高的高度,再想以前那樣弄個破網頁就掛出來,就有點丟人。

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為了能夠儘快推出自己的業務,不得不使用鳳凰軟體公司的程式語言、程式設計工具、網際網路軟體服務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鳳凰軟體公司在這些領域去年獲得了巨大發展的原因,因為市場需求非常大,大家都一窩蜂擠進網際網路領域,至於能剩下幾個,就不知道了。

丹雀金融服務公司,葉子書不在意他們能賺多少錢,因為當前階段,就算是發展得再好,也不會賺多少錢,和普通的網際網路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

現在他們的目標就是讓全球的銀行金融機構和他們的平臺進行深度繫結,因此在交易的時候,他們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利益全部讓出去了。

所以去年他們的營收依然是零,如果考慮到投入的成本,總體上是處於虧損狀態,去年一共虧損了50億元。

這種虧損狀態可能要持續好幾年,直到他們的平臺融入到了大家生活當中去,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有可能會選擇收取一定的利益。

去年從他們平臺進行資金往來規模達到了5萬億元,最大的貢獻還是來自他旗下的各個集團公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建議客戶使用這個平臺來進行資金支付。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其他企業也越來越接受這樣的支付方式,至少比去銀行或者是和銀行打電話要方便得多,速度還更快。

和他們合作的銀行已經覆蓋了全球主要銀行,他們下一步就是將更多的銀行拉近這個體系內,不過對於中小銀行,他們需要更謹慎一些,可能花費的時間更久。

不管如何,丹雀金融服務公司的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成為了全球舉足輕重的金融服務平臺,能做到這一步,他們已經不容易了。

接下來就是鵷鶵電子商務公司,去年他們推出了直營電商平臺,不過由於推出的時間在年末,實際經營時間只有兩個月的時間。

所以業務量並不算很大,營收一共也才200億元,這還是多虧了他們先進的倉儲技術和配送服務,不然還做不到這麼多營收。

由於前期倉儲和物流投入非常大,一共花去了1800億元,因此去年總虧損為1600億元,成為鳳凰科技公司旗下虧損唯一虧損的企業。

當前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穩定提升直營電商平臺,繼續加強倉儲和物流體系的建設,短期內不會採取多線作戰的模式。

因此後面很多平臺今年不會推出,就算是推出,也要到年底或者是明年初,因為增加平臺必然會消耗他們的精力。

去年只能說是試探了一下市場,能夠有200億元的營收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還是得益於自營平臺的利潤率較高,不然還做不到這麼高的營收。

至此看完了鳳凰科技公司的年報,總營收一共是3.98萬億元,整體淨利潤率為65%,淨利潤額為2.58億元左右。

這還是因為鳳凰科技公司繼續加強了雲計算平臺建設,這是一個持續投資的過程,每年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資金。

不然的話,他們的淨利潤還能更高一些,不過去年一年的營收是前年的6倍,去除匯率因素,依然屬於爆發式增長。

就連葉子書現在都不敢隨便預測鳳凰科技公司的營收了,他之前還預測大概在2.4萬億元左右,現在發現他完全錯了,比這高太多了。

剩下的就是分配利潤,準備將他們2.58億元的利潤中拿走2萬億元,剩下的5800多億元,足夠他們運營所需和進行資金儲備。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