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五章 燕然之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五章 燕然之戰(一)

正在籌劃北上對突厥太魯部戰爭的李錚也是敏銳了發現手下大部分兵士,開始變得低落迷茫之事,對此李錚倒也是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是將全軍召集起來,再宣揚一次復興帝國的榮耀,但這些豪言壯語倒是激起一些安西軍士兵的戰鬥熱情,但效果並不明顯。

李錚有些著急,但過後卻是灑然,他手下的安西軍只不過是短暫的丟失目標而失落,並非是因為畏懼敵人而心生膽怯,所以不必執著的去宣講宣揚的去提高全軍的戰鬥力或是戰鬥決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等到李錚將來率領他們深入帝國內部,讓這些安西士兵看看經過玄黃教起義這場大浩劫後,滿目瘡痍的國土,還有軍閥諸侯混戰,民不聊生的局面後,這些安西軍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覺悟必定不再侷限於自身的安樂,而是會跟李錚一樣擁有拯救家國,拯救民族的使命感,會比以往更為熱情的跟隨李錚而戰的。

但為了振奮士氣,好應對接下來的對突厥太魯部的戰爭,李錚也是想出一個能夠一下子就振奮士氣的方法,他可是勒石記功,學著漢軍先輩那樣,在河西走廊的諸多名山大川,還有東征以來所有安西將士曾奮戰過的地方,全部都是放上雕刻有,在東徵中立下大功,或是犧牲將士的石碑。

李錚這一招自然是極大的振奮了安西軍的士氣,所有名字上了石碑和沒有上石碑的安西將士,一想到如他們的大都護所說,這石碑能儲存千年,他們的後代子孫甚至千年後的人都能看到他們在現在立下的豐功偉績,個個都是激動不已,渾身顫抖,甚至連靈魂都在抖動,士氣自然是高漲,迫不及待的尋找下一個敵人。

李錚略施小計,就讓安西全軍為其效死命,但他不可能滿足雲集在張掖郡的二十多萬現在求戰心切的安西軍的要求,一同北上,他必須得在新征服的河西走廊東段留有足夠的守備力量,即便現在能夠威脅河西走廊的勢力,除了他正要率軍對付的突厥太魯部外,已經沒有其它,南部的南安羌部被安西打殘,東面的大漢涼州軍閥和朔州軍閥,也都未展現出來敵意,但李錚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要在河西走廊留下足夠的守備力量。

一番分配後,李錚將二十多萬大軍中的大半,都是給分配出去,駐守在河西走廊東段三郡的各地,其中在南部至關重要的撥谷關是李錚格外注重要守衛之地,不僅給撥谷關增派一萬餘,剛剛從西線調撥過來的生力軍焉耆軍中兵士,還將老成持重,善於防守的焉耆軍軍主張公瑾給派了過去,將王孝傑給換了出來。

一千都準備完畢後,李錚在武威的李賽為總留守,負責河西走廊東段三郡的防禦工作,而後親自率領十二萬步騎大軍,還有兩萬回鶻附庸軍北上,要與突厥太魯部一決雌雄。

在李錚率軍北上同一時刻,在北部草原的姑且水,安西軍先頭部隊韓文鴦和段寄奴所率領的三萬精銳騎兵,還有禿髮部的七萬大軍,正在西岸堵截突厥太魯部軍的渡河。

這河西北部草原,其實是很大的一塊,但現在安西和突厥太魯部相爭的,其實是其東部的一大塊,這塊草原因為有一座燕然山的存在,所以又被稱為燕然草原。

燕然山是一座了不得的山,從此山發源或是間接發源出三條大河流,從東到西分別是蒲奴水、姑且水和匈奴河,這三條河流和從它們身上發展出來的支流,滋養著燕然草原,讓此地成為亞歐大陸北部大草原中比較富足的一塊,而且戰略地位也很是重要,幾乎就是在河西走廊的腰眼上,那個遊牧部族佔據此地,那麼就有極大可能能夠橫掃河西走廊。

自古以來,要想完全佔據這燕然草原,就必須完全據有這三條河流,還必須佔下南部的浚稷山和逐邪山,所謂三河兩山,就像遊戲一樣必須一關一關的過,必須一條和一條河的去攻,一座山一座山的去佔。

突厥太魯部的遠征部隊,從東面而來,所以他們自然是要從最東面的蒲奴水來攻,在李錚攻打張掖城時,韓文鴦率領的安西部隊,夥同禿髮部軍,還有禿髮部糾集和征服的原本位於燕然草原上的部隊,就是已經在蒲奴水打了一仗,結果自然是眾志成城矢志收服原本突厥汗國土地的太魯部軍,擊敗了倉促糾集組合起來的聯軍。

雖然那一仗中韓文鴦率領的一萬安西精騎因為都是裝備好馬,見識部隊撤退的也是迅速果決,所以並無多少損失,但禿髮軍卻是被對它恨之入骨的突厥太魯部軍狠狠的咬下一口,起碼一萬禿髮騎兵在蒲奴水命喪在突厥騎兵的馬蹄和刀劍下,另外還有三萬餘禿髮部糾集強徵而來的原本生活在燕然草原上得到其它遊牧民族士兵,也是在蒲奴水一役中或是或降於突厥太魯部。

蒲奴水一役的失敗,最大的惡果還不是損兵折將,而是原本因為見禿髮部和安西軍組合勢大,而來投靠或是乖乖聽話的那些燕然草原的原住部族,紛紛反戈相向,站到突厥太魯部那邊,與同樣是外來者的禿髮部和安西軍為敵。

現在在姑且水,被禿髮太魯部當作炮灰,為試探安西和禿髮聯軍這一方防禦深度,被驅趕下河的就是燕然原住部族處機部的士兵,這燕然草原雖然因為水流眾多,所以水草很是豐美,但因為原來湧入此地的部族太多,而且相互廝殺,戰亂不停,所以其實在燕然的原住部族,都並不富裕,從被禿髮太魯部趕下河的處機部人多是身穿皮甲,拿著鏽跡斑斑的武器作戰,就可見一斑。

雖然武器裝備窳劣,但不知是因為常年參與內鬥的,還是因為這燕然的確是一塊生養人的好地方,那些處機部的士兵每一個都是有非常強健的體魄,在雖然只沒到腰,但水流格外湍急的姑且水中,竟然能穩步向前行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