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遼東風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遼東風起

旅順口。

圍繞著二o三高地的攻防戰已經進入了徹底的瘋狂狀態。

日軍似乎覺察到了華軍在北線的增兵行動,由於擔憂華軍將北方方面軍的部分部隊轉用到遼東,日軍內部圍繞下一步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以兒玉元太郎為首,隱晦地提出放棄旅順攻略,迅速收縮兵力保住鴨綠江防線,並提請歐美方面進行斡旋;但大山岩卻堅持認為中國人絕不會同意媾和,如果退守,那就是徹底放棄旅順,最後的一點挽回局面的機會就會喪失。帝國方面財政已經難以支援,即使用盡全力在朝鮮據守,也守不了多久,反而自己陷入了被動。只要加大對旅順的壓力,即使攻不下來,也可以逼迫華軍艦隊出戰,只要殲滅華軍艦隊,戰爭形勢就可以扭轉。

為了避免動搖軍心,保持軍部的團結,這個爭執僅限於日本陸軍的最高層。為了應對華軍在岫巖一線越來越大的攻擊壓力,滿洲軍司令部被迫從後方抽調守備部隊和預備兵員,原本駐紮在丹東,新義州乃至漢城和平壤的守備部隊不斷被抽調。

與此同時,滿洲軍第五軍接到了各方面的嚴令,必須馬上拿下二o三,不惜任何代價

第五軍的組織的進攻,每每彷彿勝利在即,卻無一例外在最後化為泡影

天皇雖然始終保持沉默,但不滿之情已經溢於言表。對此,第五軍上下都已經誠惶誠恐。

儘管連日來不分晝夜的攻擊已經讓第五軍的戰鬥兵員損失高達兩萬人,但面對嚴酷的局勢,第五軍只能把瘋狂的攻勢進行到底。

第十四師團師團長東條英教已經斷指盟誓,喊出了最為響亮的口號:“用人肉拼鋼鐵用肉彈拼子彈用刺刀壓倒機槍”

儘管被很多高階軍官批評為過於瘋狂,但自軍長伏見宮貞愛以下,對這種敢戰的精神還是給與了正面的肯定。

自此,日軍的攻勢進入了徹底的癲狂。

更加猛烈的炮擊,瘋狂到極點的土工作業,日軍以恐怖的速度挖掘坑道,試圖爆破作業,甚至採用了毒煙等各種手段,配合不分晝夜的步兵強攻。

華軍也以牙還牙,抓住一切空隙向二o三補充兵力,並最大限度調動了火力,以密集炮火對日本的叢集步兵進行殺傷。

以二o三為中心,旅順的陸地已經變成了世界上密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停屍房。

白天和黑夜,在二o三的戰場上已經沒有差別。無休止的炮擊,掀起漫天的煙塵,在二o三的上空幾乎形成了一個土黃色的巨傘。二o三的地表陣地幾乎已經被猛烈的炮擊徹底埋滅,只剩下堅固的半埋和地下防禦要塞,藉助花崗岩地貌,以鋼筋混凝土構建,甚至加固了鋼板,構成華軍防禦的核心築壘。

在重重防護之下,華軍的炮火和自動火力噴吐著密集的鋼鐵,收割著戰場上源源不斷而來的生命。

訓練有素的日本老兵早已損失大半,現在的日軍,原本的精銳步兵強襲戰術已經無法貫徹,變成了徹底的肉彈攻擊。缺乏訓練,被天皇御駕親征和皇軍在大陸的“輝煌戰果”刺激得熱血沸騰的日本農兵,吼著南腔北調的軍歌衝上戰場,隨後就被無比恐怖的殺戮所驚呆,惶恐,畏懼,麻木,死亡,一條條原本鮮活的生命,在各種各樣崇高的理念,激昂的口號之下,變成最為廉價的貨物,流水一般甩賣給了死神。…,

戰場,已經變成了徹底的屠宰場。

面對著這些歇斯底里而缺乏經驗的菜鳥,華軍的要塞防禦,坑道體系,自動火力,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大工業化戰爭機器的威力。前有瘋狂的敵人,後有冷酷無情的絕殺令和督戰隊,華軍守備部隊已經變成了徹底的殺戮機器。

原本面對著如此震撼人心的決死衝鋒,很多心如鐵石的中國軍人也有了迷茫和惶恐,但經歷了這麼多的殺戮,現在已經只有麻木和冷酷。不殺人,就被殺。

每一個華軍士兵,生命之中似乎只剩下了兩個信念:服從命令,殺死敵人。在殘酷到極點的殺戮之中,袍澤情誼遠遠超越了戰友的範疇,變成了某種血肉相連,靈魂相依的東西。這個陣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了另一個人毫不猶豫地去死。

由於軍官陣亡太多,邱海陽已經被提拔成了團長,帶著只有九百多人殘缺不全的團,守衛著東北方向對著赤坂山的陣地。對面的日軍已經從十四師團換成了海軍陸戰第一師團,後來又是近衛師團,然後是新調上來的各種番號的獨立旅團。一個又一個聲名顯赫的聯隊被打垮,留下遍地屍首,然後又是重振旗鼓捲土重來。邱海陽手下的兵也換了幾茬,從開始堅持到現在的老兵,居然連一個整編的步兵排都編不滿了。

後方的主要塞區,利用各種手段,冒著巨大的損失,把兵員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打定主意要守住這塊至關重要的陣地。從渤海灣沿岸起飛的華軍飛艇,旅順口的炮兵校射氣球,在旅順上空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空中支援。日軍的校射氣球被華軍飛艇的機槍摧毀,導致日軍的炮戰威力下降,又進而影響了對華軍遠端火力的壓制。

大炮兵主義,密集機槍火力,複雜坑道防禦,二o三,成了日本陸軍的傷心地。

太多的陣亡,太過震撼的損失,最終讓這個高地得到了日本方面一個響噹噹的稱號—“爾靈山”。

---------------------

遼東北線。

為了便於指揮戰鬥,朝鮮方面軍司令部直接扎在岫巖,前線後面三十公裡。鄭宇直接就住到了司令部。

這一仗,與其說是鄧寧指揮,倒不如說是鄭宇親自指揮。

作戰部署是鄭宇和許凡早先提出,大本營參謀班制訂,並根據最新戰局進行了全面修訂,又由鄭宇率領大本營軍事幕僚團與朝鮮方面軍方面進行了勾兌,最終敲定:

計劃代號—落日。

對面日軍的防禦態勢如下:

整個防線由北向南綿延一百二十公里,最北面面對華軍東北警備第二師的是戰鬥力最差的第四師團,也就是號稱“小販師團”的大阪師團。往南一點是第三名古屋師團,戰鬥力很強,面對當面的海軍陸戰隊第二師。再往南是第二師團,即所謂勇師團,戰鬥力最強,正面對著海軍陸戰第一師;再向南對著陸戰隊第三師的是九師團,也就是金澤師團,由騎兵第一旅團負責與南面滿洲軍第六軍的聯絡,再後面是預備隊第十二師團,也是日本少有的強軍。

華軍的攻擊策略是避實擊虛,一線部隊以猛烈攻勢牽制當面敵軍,北面以第十一軍負責側翼包抄,擊潰第四師團,從北面卷擊其中央叢集;南線的攻擊任務由皇家禁衛第四軍的三個師負責,雖然這三個師的編制和裝備實際上遠遠達不到禁衛軍的標準,最多相當於國防軍甲等師,但也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這個軍將從日本滿洲軍第一軍和第六軍中間那個巨大的空隙猛插過去,率先向北卷擊第一軍。…,

華軍戰役第一階段的企圖就是殲滅或重創日本滿洲軍第一軍的五個師團,隨後向東截斷遼東半島,並配合海上發起的登陸作戰,最終圍殲東北-朝鮮的日本陸軍主力兵團,底定東北大局。

---------------------

日軍岫巖陣地前,一片狼藉。

連續幾天的炮火轟擊,反覆的步兵攻擊,已經把日本工兵和苦力們辛苦構築的前沿障礙物,雷區,前沿火力點損毀無餘。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鐵絲網,機槍零件,殘肢斷臂和損壞的步槍隨處可見,塹壕裡殘存的“皇軍”多半都是表情麻木,如同行屍走肉,早先初踏遼東,躊躇滿志的樣子早已灰飛煙滅。

先是進軍,然後受阻,然後久攻不下,現在乾脆就是被動挨打。對方的炮火越來越稠密,進攻越來越兇猛,自己這邊炮火越來越凌亂,後邊乾脆是一露頭就被對方一頓猛揍,害得步兵指揮官乾脆抗議,要求炮兵“不要再惹不必要的麻煩”了。炮兵也很鬱悶,你們挨了炸讓我們反擊,我們反擊了,引來更猛烈的炮火,責任又是炮兵的,那以後還打個屁?

拂曉。

值哨的日本軍曹,猛然看到西面的地平線上,山嶺層疊的夜色中,陡然亮起了絢麗的光芒,彷彿無數個太陽升起,一時還以為自己花了眼。直到爆炸聲響起,他才歇斯底里一般地嘶吼了起來:“炮擊隱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華軍一千二百四十門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包括兩門從蒙古方面機動過來,風塵僕僕的三o五列車炮,由帝國軍工新出爐的重炮裝備起來的三個重炮旅,以最為猛烈的火力,揭開了朝鮮方面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要戰鬥。

華軍把主要支援火力集中於北線的第四師團防線和南線的第九師團防線。

從丹東一戰開始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的第十一軍,這一仗是憋足了力氣,發了狠要報一箭之仇。之前,這些老兵利用飛艇的偵查優勢,繞過了日軍的哨探,以一個加強團和一個騎兵團的尖刀兵力翻山越嶺抄小路滲透到了日軍側後。

戰鬥打響,這支部隊如同天兵下凡,直接敲了第四師團的兵站後勤,炮兵陣地和司令部。師團長冢本勝嘉開始還以為是漏網的中國游擊隊,結果稀裡糊塗就做了俘虜。

指揮部的淪陷,讓慣於服從的日本部隊頓時陷入了混亂。面對對面突如其來的總攻,優勢的兵力火力,前線的各路日軍紛紛撥動電話,請求“戰術指導”,而師部卻已經渺無音訊,這讓各旅團,聯隊和大隊紛紛陷入了困境。由於不清楚其他陣地的情況,又無法得到上一級的指令,各部隊只能各自為戰。兩個旅團互相缺乏呼應,都在向對方求援,叫喊著自己才是中國人的主攻方向。

趁著日本方面的混亂,華軍的步騎兵從日軍防禦體系的薄弱環節快速強襲滲透,大膽穿插,而缺乏組織,一片混亂的日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到了下午,第四師團有組織的抵抗基本已經瓦解了。這些大阪小販也確實沒有太多為天皇犧牲的愚忠,打順風仗還可以,真到了形勢不可為的時候,乾脆各奔前程。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真正抵抗到最後的連兩成都不到。

在另一邊的南線,第九師團的日本軍人們,見到了他們永世難忘的恐怖場景。

天崩地裂一般的炮擊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暈頭轉向的士兵們被連排長們驅趕出了隱蔽部,陣地上早已是一片狼藉,如同廢墟。…,

很快,耳尖的人已經察覺到了異樣。大地顫抖,恐怖的聲音,彷彿有萬千不知名的恐怖事物正在逼近。日本軍人的心臟攫緊,著了魔一般看向對面。

硝煙漸淡,清晨的薄霧中顯出了一個個鋼鐵猛獸,挺著大炮,向著己方陣地滾滾而來,不知道有多少

鋼鐵猛獸開始了射擊。

爆炸,火光,硝煙,殘肢斷臂,密集的機槍火力從猛獸上射出,而己方的子彈和手榴彈根本無法損害這些猛獸分毫

這還不是全部。

空中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大批的中國飛艇,雨點般的炮彈落向後方指揮部和炮兵陣地的所在

電話線被炸斷,後方和炮兵都失去了聯絡,而面前是一群刀槍不入,**著兇猛火力的鋼鐵巨獸

這是上天給日本降下的神罰嗎?

“南無八幡大菩薩”

“修羅道的惡鬼現世了”

驚惶的日本步兵再也顧不上軍紀,也不再理會曹長的棍棒,扔下武器四散奔逃。

事實上,衝殺在前的華軍鬥犬輕戰只有不到一百輛,其中還有二十多輛陸續趴窩,後面跟著的更多是裝甲汽車,徒步步兵和隨行的拖曳機動火炮。

但這對於當面這些被連日來的激戰搞得精神疲憊,在異國的土地上充滿惶恐和驚懼的日本農民兵,已經足夠了。

空地一體化的立體打擊,機械化突擊群的震撼登場,這些超越時空的存在,對於這個時代愚昧而淳樸的農民軍人來說,心理上的衝擊不亞於挨了兩枚原子彈。

在一個月前囂張至不可一世,在遼東的土地上驕橫馳騁的日本陸軍部隊,終於如同雪崩一樣瓦解崩潰。

華軍裝甲車隊追亡逐北,在遼東平原之上展開了一場追擊戰。

華軍的裝甲部隊這一次採用了突擊群戰術。

在達成突破之後,華軍裝甲部隊進行了混編,即以鬥犬輕戰為核心,編組裝甲汽車,卡車,拖曳火炮,搭載大批步兵,組成一個個小型突擊群,對日軍後方猛烈穿插,破壞其兵站,炮兵,通訊,屯兵點,摧毀其指揮體系,切割其各部聯絡,徹底動搖其防禦態勢和信心,並直接階段該部日軍的退路。

這一戰術帶來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

華軍編組的多個小型突擊群,四面出擊,各有職司,終於動搖了日本守軍的信心。

在他們看來,華軍無疑擁有了超越時代的超級兵器,而且更很重要的是,他們無處不在各個兵站,指揮部,炮兵陣地,集結點,各地都在呼喊發現了華軍搭載裝甲車輛和機動車的快速部隊,火力強大,難以抵擋,並且隨後都斷絕了聯絡。

到了這個時候,即使是抵近指揮的兒玉源太郎也已經坐不住了。坐鎮丹東負責物資供應的大山岩已經焦急萬分地詢問前線情況,而滿洲軍前指的回覆只有一個:我軍兩翼遭猛攻,作戰艱苦,準備轉進

這個時候,日軍的撤退無疑艱難無比。

在其正面,華軍海軍陸戰隊部隊已經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牽制了日軍大量的兵力火力,防線已經是勉力支撐。側翼的第四,第九兩個師團潰敗,兩翼華軍正在反捲,還分出了大批兵力向日軍的退路兇猛穿插

判明了形勢的兒玉源太郎第一時間提出,滿洲軍必須馬上展開轉進作戰,留下少量部隊拼死防禦,大部隊必須全速縮回鴨綠江防線。大山岩立即提出質疑:如此以來,南面的第五軍和第六軍怎麼辦?在旅順的天皇陛下怎麼辦?

兒玉源太郎直截了當地提出,陛下可以乘軍艦走那些部隊,都可以坐船離開。只要第一軍守住鴨綠江,用船團把遼南的部隊運回來,還可以一搏如果丟失了鴨綠江,那就徹底完蛋了

大山岩權衡再三,還是同意了兒玉源太郎的計劃,向各部做了戰情通報,並且直接了當的要求遼南的部隊馬上撤退

不過,就在這一封電報發出的同時,發生在東亞海上的一場規模宏大的戰事,再次令整個戰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