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德合作(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德合作(一)

鄭宇表情嚴肅地看著海因裡希親王:“中德合作,是先父在世之日與朕反覆討論過的國策。兩國雖相隔千山萬水,然皆有志於維護世界和平,公理正義。既然威廉皇帝陛下與貴國政府正式提出,就請具體說一下合作條件。會談相關的一切資訊,都將絕對保密。”

海因裡希親王對著身邊的德國上校點了點頭,這位上校起身,對著鄭宇鞠了一躬,以德國總參謀部軍官那種刻板講了起來。在每一位高級官員的身邊,外交部歐洲司的高階翻譯低聲講解。鄭宇就免了,他說的不算流利,聽大致沒問題。不過,為了避免誤解,還是安排了一位翻譯。

“帝國政府,正式向貴國提出以下建議:”上校嚴肅地說道,“第一,德意志帝國,希望與中華帝國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締結中德商務合作條約,內容涵蓋貿易,技術合作,投資,金融互信四方面,並懇請中華帝國政府對德國資本給與採礦方面的優先權。敝國總參謀部提出的物資購買清單將於稍後提出,具體的商務合作項目清單將由敝國商業協會代表提交。”

“第二,德意志帝國,希望與中華帝國本著保密原則,就歐洲和亞洲民族疆界的問題達成一致諒解,以共同致力於維護世界各民族之和平發展;”

“第三,德意志帝國,希望與中華帝國依據互助合作之關係,於安全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包括軍事裝備採購與許可證授予,軍事技術交流,情報互換,互派軍事留學生,觀察員和實習軍官等。”

“第四,德意志帝國,希望就……”這位上校頓了頓,表情更嚴肅了幾分,“未來貴國於西伯利亞和中亞之軍事行動大體目的,與貴方達成諒解,以便德意志帝國採取善意之相應行動。”

中國方面,人人心頭都是一震:來了

鄭宇壓抑著心頭的喜悅,依然是不動聲色。

“第五,德意志帝國請中華帝國相信,以帝國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長期友好之合作關係,我德意志帝國陸軍中將戈爾斯男爵長期就任土耳其陸軍總司令,土耳其陸軍元帥,於土耳其奧斯曼之國政有絕大影響。我帝國之商業機構更掌握土耳其經濟命脈,以及土耳其的鐵路交通線之運營。”這位上校繼續說道,“如果中華帝國有意,德意志帝國將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對俄開戰問題上給與相應的支援,以促使土耳其帝國行使其於南高加索行使領土要求。”

似乎還嫌不夠,這位上校繼續用一如既往的刻板聲音說道:“羅馬尼亞國王,前普魯士陸軍軍官,我德意志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王室後裔,卡爾?埃特爾?弗里德里希?澤菲林努斯?路德維希?馮?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陛下及其軍隊,與帝國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屬於羅馬尼亞原摩爾達維亞公國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在1878年被割讓給了俄羅斯帝國,羅馬尼亞王國有意提出領土要求。如果中華帝國政府能夠與德意志帝國政府達成緊密合作,帝國有把握促使以上兩國與貴國聯合作戰。”

到了這個時候,鄭宇也忍不住有些動容了。

這位威廉二世,不愧人稱“瘋子”在另一時空,這位德國至尊利用與尼古拉二世沙皇的親密關係,極力攛掇沙皇向東擴張,等俄國戰敗後又誘使俄國簽訂德俄軍事盟約,如果不是德皇皮洛夫認為德皇擅自修改的條文“導致德國無法利用俄國進攻印度”而…,

勸說德皇將此條約封存,德國幾乎成功地避免了一戰的兩線作戰,改寫二十世紀歷史。

在這個時空,眼看俄國有些泥糊不上牆,中國的戰力則遠遠超出預期,尤其是海上力量已經獨霸西太平洋,開始直接威脅到英帝國的統治秩序,威廉二世,終於決定要拋棄俄羅斯,孤注一擲,和中國一起瓜分和削弱俄國了

事實上,對土耳其和羅馬尼亞,甚至伊朗,阿富汗,鄭宇早就安排情報和外交部門下了功夫。

不過,儘管這些國家對俄國大多是恨之入骨,即使是羅馬尼亞,對於俄國佔領其固有領土,並動輒以宗主國指手畫腳很是不滿,但要說對俄國開戰還是疑慮重重。

說白了,你中國在東邊可以放手大打,畢竟俄國本部距離還遠,我們這可是臥榻之側。真打了起來,你們那不一定什麼時候就停手了,最後把我們這些小的晾到俄國人面前,到時候真是哭都來不及。

故而,一直到中國在蒙古方面痛殲俄國後貝加爾方面軍,雖然不少國家有些心動,卻始終擔心中國過河拆橋,沒有鬆口,只是暗暗開始加緊軍事準備。

可如果有德國居中聯絡呢?

說到底,德國在歐洲與俄國接壤。這些國家可能對中國提供的安全承諾舉棋不定,卻無法質疑德國的保證。德國的態度,可以看作是中-德在俄國問題上的事實同盟,如此一來,形勢就變成了打太平拳。

“此外,敝國政府認為,芬蘭大公國一直以來的獨立要求應予以鄭重考慮。”上校繼續說道,“如得貴國政府諒解,德意志帝國願與貴國攜手,支援芬蘭大公國恢復合法之獨立地位,並對其獨立提供外交和軍事保證。”

這就是赤luo裸的叫價了。

到了現在,鄭宇也知道,德國人知道中國在芬蘭做了手腳,而且顯然想要“摘桃子”,把芬蘭接過去。但在鄭宇看來,芬蘭本來就是牽制和削弱俄國的棋子,不過是為了在亞洲戰爭中爭取最大利益的一個棋子。

一旦中俄停戰,俄國緩過一口氣,難免要對芬蘭秋後算賬。而中國鞭長莫及,又要休養生息,很難僅僅為了萬里之外的芬蘭和俄國打聲打死。德國人願意把芬蘭這個燙手山芋接過去,鄭宇是絕對的求之不得。

因為這固然是德國獲得一個牽制和控制俄國的有力臂膀,但也同時意味著德國將很難與俄國人和解

有德國對俄國的牽制,戰後中國在北方的壓力會小很多,反過來對俄國人的壓力又會大很多。即使英法要在南面和東面對中國做些手腳,有德俄矛盾在,俄國也不太好呼應。

而且,一旦德國成功攛掇起了土耳其,羅馬尼亞這些國家,再控制了芬蘭,甚至可能再以“解救被壓迫的日耳曼兄弟”等理由佔據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那英國對德國的警惕一定會達到空前的高度。

只要英德進一步仇視下去,而中國這個變數又牽制了英國的力量,並且極大地削弱了俄國,降低了德國兩線作戰的危險,還隱隱給德國增加了一個潛在的強大盟友,那麼德國在未來發動歐洲戰爭的機率,恐怕比另一個時空就要大得多,而不需要寄希望於巴爾幹發生某種特殊歷史事件,把幾大國在某種稱得上“突然”的狀態之下捲入戰爭。

在鄭宇看來,如果不能一步步把歐戰推向必然,並且使各國在此前就做好準備,發生意外結果的機率就很大。畢竟歷史已經改變,一旦一戰變成了啼笑皆非的速決戰,比如法國戲劇性地快速崩潰,而英國人又無心和德國人拼老命,那原本計劃中的黃金x年也就成了痴人說夢。歐洲得不到嚴重削弱,鄭宇計劃中的一連串安排也就無從下手。…,

想到這裡,鄭宇越發懷念起那位留著普魯士大鬍子,神態矜持,傲慢自大的日耳曼大叔。

威廉二世,真是厚道人哪。

當然,鄭宇也不會天真到認為威廉二世已經對自己亮出了全部底牌。

其實大家骨子裡都一樣:讓對方看到自己希望對方看到的東西。

“對於德皇陛下維護歐洲民族自決,和平共處的宏圖偉略,在下非常欽佩,並且真誠地希望,可以以本次討論為起點,把中德兩國的戰略合作推向縱深。”鄭宇點了點頭,盯著這位一年沒見的歷史名人,“非常感謝,埃裡希?馮?魯登道夫上校。”

----------------

持續了一整天的初步談判,德國人終於亮出了自己龐大的胃口。

農產品,重要的有色金屬,石油,機油,中國最新型的戰艦,飛機,戰車,乃至軍用卡車,摩托車,什麼都要。對於軍工產成品,他們不光要產品,還要圖紙,生產許可證,準備自建生產線。

在海軍方面,德國人獅子大張口,一下子就要訂購六艘保定級和六艘廣州級,其中各有兩艘在中國國內建造,另四艘授權在德國建造。此外,他們還要求購買和生產戰刀級輕巡洋艦,春雨級大型驅逐艦,甚至還要求參觀中國最新型的潛艇。

在空中武備方面,大型硬式飛艇,路基飛機,水上飛機,德國人都要。而陸軍的各種摩托化裝備是德國人最感興趣的。在這方面,那位另一時空的“德國軍神”魯登道夫上校談得非常具體。鄭宇甚至懷疑,這位參與制定“史裡芬計劃”的德國總參謀部二處處長,是不是受了中國的啟發,準備利用摩托化部隊對法國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如果再加上飛艇和飛機,“閃電戰”會不會提前出現?

在工業原材料和農牧業產品方面,德國人的激進表現出了他們對英法等國可能的封鎖,至少是貿易控制的強烈憂慮。而鄭宇也很清楚對方的小算盤。一旦英德發生衝突,德國的海上運輸勢必被英國截斷,而陸上運輸不得不透過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這樣一來就會殃及中國的貿易,從而刺激中國國內的戰爭情緒,乃至把中國拉入德國一方。

在德皇對鄭宇的私人信件中,這位德皇極力稱讚鄭鷹和鄭宇提出的“東亞新秩序”理念,認為這與德國一貫的“按照實力劃分勢力範圍”,“分別由幾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承擔起責任,以維護和平,促進資源合理利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民族世界原則”是非常一致的。

對於目前的問題,德皇幾乎是毫不隱諱地提出,“德國認為,歐洲和亞洲一系列問題的兩大推手,首先是法國,其次是英國……在對於法國的問題上,德國認為,德意志與中華帝國可以進行建設性的探討”,並直接提出,“對德國來說,法俄同盟是極大的遺憾和不信任,而法俄同盟實在是俄國侵略中國的重要推手”,德國將採取“有力措施”敦促沙皇陛下修正這一“錯誤”。

對於英國,德皇一方面高唱“德國無意與大英帝國發生軍事衝突,並高度尊重中英同盟的神聖效力”,但也試探性地提出,“世界和平的保障,有賴於大國之間達成廣泛的同盟協定,並就主要問題提出諒解,而這一同盟和諒解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所謂公平,來自於各文明大國的勢力範圍需要與其國力相稱”,而德國“對於某些國家佔有與其國力相比過多的土地和資源,控制了太多非本民族的人口,乃至無法行使有效的開發和管理,導致巨大的資源浪費”表示“極大的遺憾”。…,

德皇認為,“如德意志帝國和中華帝國這樣高度文明,歷史悠久,擁有強大力量的國家,對其各自主體民族獲取合理的生存空間具有某種責任”,對德國來說,“坐視德意志族裔在一些國家作為二等公民而蒙受苦難和屈辱是無法被接受的”,而“把德意志民族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經濟資源交給某些對德意志抱有敵意的國家手中是不負責任的”。

德皇認為,中華帝國在東方,德意志帝國在西方,擁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開明統一的中央政府,聚集全民族的力量,致力於本民族的強大與繁榮,並承擔起對各自區域和平與正義的責任”,而兩國“有能力,也有信心承擔起歷史賦予自己的使命”。德皇進一步提出,“德意志與中華帝國在重要原則上達成諒解,不僅僅是兩國人民的福音,更是世界人民的福音”,必將“推動人類的正義事業向前邁出一大步”。

海因裡希親王轉達了德皇最新的賀電,對中國幹淨利落地拒絕了英法美的聯合調停表示“衷心地欽佩”,並且提出,“如果需要,德意志及其盟國將對中華帝國提供包括外交和其他手段在內的有力支援”。

當中德之間的商務,軍事合作確定了原則上的大體意向之後,海因裡希親王提出了德皇政府的全球政策,力圖透過把中國的利益訴求納入這一瓜分世界的框架,把中國拉入德國的同盟體系。

在德國人提出的世界勢力版圖劃分中,英法等國家成為最大的受害者,而其他小國則不得不接受由大國殖民,或者納入其保護國的命運。

在歐洲,德國露骨地提出“以烏拉爾山,土耳其東部為界,以西地域從廣義和原則範圍上來說屬於德國,奧匈和義大利目前和潛在的勢力範圍,但德國對中國在此地區的經濟活動採取平等開放的態度,並將給與便利條件”,同時,“德國尊重中華帝國在此領域以東的合法權益,尤其對於東北亞中國傳統勢力範圍,德國給與承認,對中國於日本,朝鮮,琉球的行政,軍事和經濟指導,德國完全認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德國還居心叵測地提出,將“堅定支援中華帝國對於中太平洋地區,包括但不限於中南半島,婆羅洲,爪哇,呂宋,巴布亞紐幾內亞,乃至馬來亞和暹羅等地域和海域擁有某種特殊的,天然的和合理的利益訴求,並將對中國在此區域承擔起自己的天賦責任給與支援,而未來德國之遠東艦隊和駐軍,將於想關事務上積極主動地發揮作用”。

進而,德國還表達了將美國拉入此一體系的設想,“德國認同美利堅合眾國在美洲的天賦責任,並對美利堅民族表現出來的使命感,對於合眾國勇敢地承擔起對於西半球諸民族指導和監督責任,維護合理秩序,德國表示欽佩,並希望在此問題上與中華帝國保持一致”。

鄭宇清楚,這一切,與德國另一時空從一戰到二戰的世界政策大體上是一脈相承的。在另一時空的一戰之前,為了抗衡英法俄協約,德國曾經試圖建立“德中日美”同盟,但最終由於英日同盟,以及美國的孤立主義而無法成功。

到了這個時空,眼看著中國表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潛力,在軍事,經濟等領域與德國又有廣泛的互補性,尤其是這個國家新近表現出了強烈的外交獨立自主,半公開地提出在東亞建立勢力範圍,甚至無視英法美的干涉威脅,一直在英法俄包圍之下的德皇一定會欣喜若狂。

根子上,還是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