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德合作(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德合作(二)

對於德皇的脾氣,鄭宇早已摸得門清。在高度稱讚了德皇陛下“對人類社會和平與正義事業表現出來的責任感”之後,鄭宇認為,“德意志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合理的,也是充滿了‘男子漢的氣概’,代表著人類社會積極和進步的一面”。

鄭宇提出,“人類社會的發展,目前陷入了一種不良的傾向,即某些文化上表現出因循守舊和腐化的國家佔據了人類社會的權力頂端”,這種格局,“顯然不利於人類社會以積極進取的姿態走向文明進步”。因此,中華帝國對德國表現出的“男子漢的姿態”表示欽佩,並願意與德國就這一“關乎全人類發展方向和整體福祉”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鄭宇感謝了德國對於中俄戰爭,外交斡旋等問題上表達的支援,並基本認可德國提出的“各大國在各自勢力範圍內行動自由”的原則,反對“某些大國從本國利益出發,對其他大國公平合理的訴求和利益表達指手畫腳”。

鄭宇也認同,“世界各國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有能力在其文明輻射範圍內維護和平與正義的大國,他們是維護其勢力範圍之內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石,其佔有所必須的資源,是符合人類進步要求的合理訴求;第二類是具備足夠的文明力和成熟度,可以自主照料其內部事務,發展文明的國家,但沒有能力在更大範圍內承擔自己的責任,這類國家,需要與區域性大國合作,共同維護本區域內的合理秩序;第三類是文明度不夠,缺乏足夠的自我發展能力乃至意識,需要由基石大國對其政治,經濟,文化給與全面指導的國家,這些國家構成了區域性文明圈的外圍和附著物,依附於基石型大國。”不過,鄭宇對於中華帝國對亞洲勢力範圍的要求出言謹慎,“中華帝國基於歷史傳統和目前的現實條件,堅持對於東北亞和中亞,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合理訴求”,而對南洋的現狀,“中國表示總體滿意”。

此外,鄭宇重申,“中國無意吞併日本這樣開化文明的主權國家,對於朝鮮和琉球要求歸附的請求,中國也始終保持謹慎,中國尊重中華民族之外亞洲其他民族的自決權利,並願意分享中華民族發展文明的一些經驗”。

顯然,海因裡希親王對於中國有些含糊其辭的表態,尤其是在對南洋的領土訴求上的謹慎態度並不是太滿意。不過,身為一個資深國務活動家,他也知道不能急於求成,因此也沒有在這些問題上爭辯。

經過一天的初步討論,雙方交換了各方面合作的框架意見,總體情況很是融洽。

散會之後,雙方當然都不會閒著。

鄭宇這一邊馬上就召開了御前會議。

這不僅僅是討論中德外交的國策問題。鄭宇一開始就定了調子,那就是從中德關系延伸到下一步的整體國策。

總理大臣劉定一,對於和德國的合作始終有些疑慮,在他看來,英國始終是中國的傳統盟友,而無論是金融財力,自身的市場,國際影響力還是對中國現實的軍事威脅,英國都是最有價值的盟國。目前英德在歐洲的利益爭奪正在激化,尤其是德國擴充套件海軍和商船隊,已經觸犯了英國傳統的海上霸權。如果和德國過於接近,勢必對中英關系造成直接損害。…,

這位內閣首腦憂心忡忡地提出,之前英法美的聯合斡旋,已經顯示出英國對於中國在亞洲擴張政策的憂慮。目前中俄戰事還在進行,並不清楚什麼時候能夠結束。即使再獲得更多戰果,中國也很難指望一戰而滅俄國,終究還是要以和平協定來鎖定勝局。到了那個時候,能夠發揮最大影響力的還是英國,其次是美國。至於德國,對亞洲鞭長莫及,實在難以發揮實際的助力。

此外,劉定一也提出,中德合作,如果導致英法對華貿易制裁,反而得不償失。畢竟帝國需要外匯,需要海外市場,需要貸款,而這方面能夠對中國提供最大助力的只有英法,尤其是英國。至於德國,其與中國的交通,在陸上要依靠俄國,海上則很容易被英國截斷,不足以作為憑恃。

總之,劉定一認為,中德合作不是不可,但還要慎重。尤其是目前這個時點,英國已經受到了相當的刺激,進一步激化中英矛盾,很可能得不償失。

對這個問題,外相李經方有支援,也有保留。

在李經方看來,英國目前處於政策轉折期,傳統的自由主義帝國政策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對此,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英國的政策走向產生微妙的影響。

不過,鄭宇對李經方實在有些無奈。

此人一方面坦承,中國目前提出的東亞獨佔勢力範圍,等於直接推翻了英國一直維持的東亞勢力均衡,也破壞了美國的門戶開放,必然會導致中國與列強的矛盾,中國要避免矛盾,就只有放棄這一要求,“而這在目前的情況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中國目前最緊要的任務是“爭取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因此“不能過分刺激英國的帝國主義情緒,把中英推向戰爭或者貿易封鎖”。

可要說道具體怎麼解決這個看似矛盾的任務,李經方也坦承“自己拿不準”。關於英國目前複雜的政治博弈,外交部“正在進行周密研究”,後來被逼急了,乾脆就用一句“最後的結論,也許只是一句話,也許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但具體結論還需要時間”來搪塞。

對美國的態度,李經方還是說了些有價值的東西。在他看來,只要中國不表現出對美國的敵意,只要中國繼續對美國資本開放,美國“不可能重新採取排華政策,也不可能真的發動武力干涉”。而中德合作,李經方認為,只要中德不結成正式的軍事盟約,美國不太可能因此而與中國翻臉。

但李經方也提出,中國對德的外交,不能明確地以英法或美國為物件,一定“不能讓他們認為自己被中德兩國孤立,並且是敵意的孤立”。

他提出,未來十年,中國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堅持等距離原則”。對德外交,除了目前對抗列強干涉,完成東北亞獨佔勢力範圍的構建這一目標,也是現實主義經濟利益的選擇。但最大的風險在於過於政治化,甚至帶有軍事聯盟的色彩,這樣就會引發美國對國家安全的恐懼,並且直接刺激英法保守主義和沙文主義的情緒,導致中國外部環境的惡化。

對李經方的意見,鄭宇其實在很多方面是重視而且認可的。不過對他來說,劉定一也好,李經方也好,固然說出了不少實在的道理,但這些並不都是他需要的資訊。…,

財政部長唐紹儀第三個發言。

最近,唐紹儀的臉色明顯多雲轉晴。

原本做好了豁出去打十二到十八個月的準備,現在剛半年就已經奠定了勝局,乃至徹底控制了日本,再加上戰時管制體制運用得力,尤其是皇室居然隱藏了很大一塊生產能力,這導致國家戰爭開銷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唐紹儀看來,對德外交問題,說白了只是策略。而採取什麼樣的策略,關鍵是看國家的需要和國家的實力。總體

他首先講了目前國家的經濟形勢。

雖然國家因為戰爭出口受到一定影響,居民消費因為戰爭而受到一些影響,但藉助擴軍和戰爭的龐大訂單,在戰時體制的統一調配之下,帝國經濟依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以國內生產總值的口徑計算,農業產值預計從前一年的八十六億六千四百萬華元上升到八十九億元以上,不過主要是年內農產品價格上升比較快。工業產值從五十四億兩千八百萬華元預計上升到六十八億華元,其中還計算入了由於戰時管制強制定價導致的工業品總體9.5的價格下降,其增長主要是強有力的戰時經濟管制,規劃投,優惠信貸,充分地動員了國家工業潛力,大量閒置產能被啟用,勞動力和勞動強度大幅度增加。加上其他產業,國內生產總值從一百八十一億華元預計增加到二百億華元以上。

在國內生產總值構成上,戰爭影響了出口額,預計出口從前一年的十億七千三百萬華元下降到七億餘華元,同時為了彌補國內的生產力不足,以及為國內的農業,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進口額從前一年的六億七千九百萬華元上升到超過十三億華元,貿易逆差預計接近六億華元華元,而前一年是三億九千五百萬的貿易順差。

居民最終消費從前一年的一百一十九億萬華元預計下降到一百一十億華元,主要是因為戰爭期間居民增加儲蓄,購買國債和捐款,以及民品轉產軍工導致部分非必須性消費品供應不足;各產業私人部門總投資從前一年的二十六億四千一百萬華元,年內將上升到二十九億華元以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包含戰費中的物資採購在內的物料消耗,包括消費和投資達到了四十九億華元,其中包括了信貸槓桿。

接著是財政底子。

在收入方面,國家今年目前根據戰時管制估算的流水如下:

稅收:預算收入十三億華元,預計實際實現財稅收入十六億華元左右,超預期的原因首先是物價總體上漲幅度較大,導致稅收名義額增加,其次是是戰時體制下徵稅執行率提高了,企業產值在戰爭訂單下也高了,再次是戰時特別稅率較高;

國有資產投資紅利:預算內兩千八百萬華元,實際實現三千萬華元。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

安南猶太自治區的政治獻金兩千萬英鎊合一億四千五百萬華元;

查抄貪腐官僚資產,包括現金,存款,外匯,有價證券,計提養老金回撥,非法資產拍賣等兩億五千萬華元;

各種罰款,文物拍賣和國有土地房產拍賣等,歸屬中央財政的部分八千萬華元;

從日本索要的第一期戰爭賠款(主要是貴金屬和外匯儲備),一共兩億八千萬華元。

除此以外,還有大批尚未拍賣的沒收房產,土地,文物等,以及繳獲的日俄軍軍事物資,未來還將擇機變現,其中一部分已經直接補充軍用。…,

此外,還有海內外募捐所得的六億兩千萬華元。

至於美國對中國提供的三億美元貸款已經花了一點五億,主要是就地支付在美國購買的軍艦和輔助船隻的剩餘款項,購買美國生產的軍用物資,以及緊缺的民用物資,補充生產力缺口等,剩下的一億五還在美國的中資銀行賬上,用於後續採購和支付尾款。

中-美第二期戰爭債券所得的五億美元扣除承銷費,已經全部轉入央行,而央行則對財政部支付了相應金額的華元,等於增加了財政部手中的紙幣發行權。

在開銷方面:

除了戰爭之外,其他方面的開銷如下:

戰費是大頭

打到現在,包括戰前的動員,今年軍費的正項開支,戰爭相關的開支,總共花掉了二十八億華元,比年度預算還超了七個億。開支固然有採購價格低於預期,內線作戰為主的戰爭方式節約開支,總體戰體制節約成本等方面的支援,但也有戰爭規模超預期的因素在,而多條戰線出境作戰和大規模修建戰備鐵路公路,動員軍夫都加大了開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確保勝利,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鄭宇大大增加了禁衛軍,陸戰隊的參戰序列。此外,隨著猶太人,美國方面的資金到位,中國方面也開始放鬆了軍事開支的控制。尤其是進入戰略相持和反攻階段之後,為了抓住時機,儘量在西伯利亞寒冬到來前奠定勝局,中國方面放開了原本縮手縮腳的彈藥基數控制。再加上幾個戰略決戰叢集的消耗,摩托化部隊的開支也超過預期,再加上冬季的西伯利亞-遠東作戰,儲備和消耗的物資規模超過預期的影響。

此外,由於原定的造艦計劃實際超支,再加上造艦計劃又進一步擴大,原本指定劃撥的稅項不足,又向造艦方面一次性調撥了四千萬華元,一共是一億兩千萬華元。

其他方面,利息開支一億七千三百萬元;

財政貸款貼息五千萬;

公租房投資六千萬;

教育經費一億三千三百萬;

行政辦公開支一億二千萬;

事業單位補貼四千萬;

外交警政六千萬;

政府承擔的社保繳納三千三百萬;

對國有銀行增資兩億元以增加資本金。

透過增資國有企業的方式,進行股本性固定資產投資七億兩千萬;

計算一下,國家年度全部財政收入三十億元,全部開支總計四十三億元,年度財政預算赤字預計三億元。

融資方面,年內增加了五億美元合七點二五億華元的中美國債二期,三億美元合四點三五億華元的美國財團貸款,以及在國內籌集的十億元愛國公債,德國貸款摺合二點八億華元,共計二十四點四億華元。

全部外幣債券都以外匯存入央行,並獲得央行在政府賬戶中增加等金額的華元。

在外匯儲備方面,累積的黃金,英鎊,美元,金法郎,金馬克等硬通貨已經摺合四十一億華元

到了現在,唐紹儀有如此雄厚的家底,說起話來也是中氣十足。

“……目前國家財政狀況總體還是健康的,雖然本年度開支驚人,但藉助很多其他專案的收入,總體上的赤字水平仍屬合理。目前中樞政府內外債總和在五十八億華元,雖然偏高……”

“……對明年的財政規劃,僅就戰爭而言,鄙人認為,全年純戰費開支在十億元以下,都不會影響帝國財政的靈活度。”…,

“……就帝國財政而言,支援對俄的繼續作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即使英法想要利用進一步的融資限制來威脅帝國,也無法動搖帝國的態勢。”

唐紹儀氣定神閒地坐下,四下已經是一片讚譽。在鄭宇看來,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此複雜,又沒有後世的計算機和因特網,又攤上國戰這樣千頭萬緒的事情,實在夠人喝一壺。這唐紹儀,雖說沒有什麼神來之筆,可能把國家財政理得如此井井有條,也已經實在算得上非常稱職。

鄭宇又點了總參謀長江勝。

一系列的陸上勝利,讓總參謀長江勝這位原本持重的老將也開始逐漸轉向鷹派,說話也越來越有底氣。

江勝首先回顧了開戰以來陸軍的戰果和損失。

截至昨天,在本次戰爭中,中華帝國陸上兵力,包括皇家禁衛軍,國防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累積擊斃俄軍軍事人員三十二萬六千人,俘虜六十一萬二千人,擊斃日軍軍事人員二十萬二千人,俘虜四十萬三千人,擊斃暹羅軍事人員四千八百人,俘虜六萬二千人,擊斃各國叛亂分子六萬八千人,俘虜三十八萬六千人,共計消滅敵對軍事人員二百二十七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