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作之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作之合(一)

《世紀帝國》

……德國就是我們的天然朋友。這一點無須否認,也無可否認。”

鄭宇繼續說道“所以,在朕看來,對德國的利用,是很真誠的利用,也是雙贏互利的利用。他們在西方有領土和利益的要求,我們在亞洲要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秩序,這種要求是基於現實的天然匹配和互補,而且也有共同的敵人作為基礎。它就是牢固的,現實的,是可以長期存在的。”“我不否認,等距離外交是很有吸引力的提法,而且表現了一種以我為主的態度,對於列強來說,也至少不會讓他們基於外交親疏對我們生出某種敵意。

”鄭宇繼續說道“但請各位注意:作為一個小國,可以在大國的夾縫中玩弄等距離外交,利用大國間的矛盾獲取利益。而帝國這樣的一等強國,在這個時代,玩弄等距離外交,一口吃好幾家,只會越發讓其他強國覺得危險和不可靠。最終的結果,是本來能成為朋友的也變成了敵人,或者至少是三心二意疑神疑鬼的夥伴或中立者。”“國際政治博弈,就好比下棋。”鄭宇繼續說道“棋子有棋子的邏輯和智慧,棋手則有棋手的邏輯和智慧。我們這個突然崛起的東方國家,對所有的列強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變數。他們mo不清我們的路數,也容易出於某種心理,對我們產生出本能的恐懼和妖魔化。我們有強悍的力量,如果再讓他們感覺mo不清我們的真實態度,那就讓所有列強都很難放心地和我們打交道,最終的結果就是帝國被孤立和邊緣化,並被幾乎所有列強視為危險的敵人。”“德國已經表現出了極大的合作誠意,而且是對於一個有sè人種國家的特殊對待,甚至說,是完全平等的一種訴求。如果我們漠視或者敷衍這種訴求,那必然導致傲慢的德國皇帝和他的大臣們對我們產生某種敵意,把潛在的盟友變為敵人。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徹底扔掉等距離外交這個工具。”

這個時候,一些人聽得已經有些糊塗。

“一個問題: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如何把等距離外交,暫時的朋友,長期的朋友,明面的朋友暗裡的敵人這些東西正確地處理,擺正各自的位置?”鄭宇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要明確一點,就是我們的外交政策是針對某些國家的某些階層,傳達帝國想要傳達的資訊,並儘量影響和說服他們。”

“比如,對於德國,我們最重娶的就是讓德皇及其政府,軍部,感受到我們真誠的合作態度,感受到我們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全面的盟友”鄭宇說道“要實現這個目標,德國也必須以真誠的態度幫助我們。所以,我們對德國的關鍵只有兩個字:“誠意”而且絕不能搞單純的等距離外交。”“對英國,不要指望我們能真的糊弄住那些政治精英。中英同盟,從現在開始已經只是幌子,是緩和雙方衝突的工具,雙方都需要這個東西,對內安撫某些民眾,防止民意失控,對外嚇阻某些潛在敵國。”鄭宇說道“帝國真正要影響的,是英國的大眾,是中下階層和上層中的一部分人。所以帝國要表現出對英國“盟友,必要的,至少是表面上的足夠尊重,不要過於刺傷他們的面子,甚至經常要做出些實際的表示,給些好處。只要籠絡住英國的民心,英國上層即使有些精英想要對帝國敵對,也是投鼠忌器。”“對美國,帝國在未來十年,還是要表現出坦誠的姿態,合作的姿態,一定要把美國作為朋友來對待。”鄭宇繼續說道“但我們也要明白,這種關係只是暫時的。而我們利用美國人,最終是為了建立起為我們的利益所服務的國際秩序。”

“等距離外交原則,在很多時候,是我們用來自我保護的工具。”鄭宇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當德國人要求與我們簽署正式的軍事同盟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想籤,那等距離外交就是藉口,我們要搬出中英同盟,要講先來後到:當英國人要與我們擴大中英同盟,延長期限,我們要用德國人來做工具,用等距離外交,保持中德合作關係來平衡英國人:當美國人要獲得經濟特權,我們一樣要用等距離外交這個工具,用英德來牽制美國人的要求。”…,

“總之,婁們的一切外交政策都要基於我們對於自身利益與對方利益的關係,而等距離外交就是我們避免在某個方向走過頭,落入對方訴求陷阱的工具。”

此言一出,李經方,劉定一等人也不禁點頭稱是。

鄭宇環視全場:“既然如此,朕的意見,就以此為我帝國未來十年中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以德國為長期和實際的盟友,以英國為表面上的盟友,以美國為這個階段可利用的盟友,以等距離外交為牽制各國非分要求的工具。各位有什麼異議?”“同意。”

全體舉手。

“很好”鄭宇點了點。。”那下面就說一說戰爭的最終目標,以及帝國下一步的策略……

中國在北方的勝利,在北京東交民巷的“公使團”掀起了強到反響。

作為俄國的傳統盟友和主要債主,法國人最近在北京四處串聯,很是活躍。由於中國對俄國打擊的猛烈,俄國越來越慘痛的失敗,尤其是這一次“西伯利亞寒冬”和“遠東西伯利亞要塞群”兩大“神話”被上烏金思克和赤塔兩大要塞的陷落變成了痴人囈語,俄國國債更是跌得一塌糊塗。

當然,法國人並不很清楚,這裡邊中國的幾大投資機構和財閥,華資銀行起了多大的推手,在其中又賺了天量的法郎,英榜和美元。但他們很明白,如果放任中國人這樣打下去,俄國一旦出了問題,法國在俄國上百億盧布的債券和投資都要打水漂。

那將是法國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體的滅頂之災。

因此,法國公使現在簡直成了俄國使節,所到之處或是講述俄國一旦倒下,失去牽制,一家獨大的中國將如何威脅西方的遠東秩序,要麼就是計述法蘭西和俄羅斯的偉大友誼,拍著xiong脯保證“法國會與俄國站在一起”“幫助俄國就是幫助法蘭西,也是幫助你們自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真說到法國能有“有多少戰艦和兵力來作為貴國外交政策的後盾”“法蘭西是否願意為了俄國承擔對華軍事責任”的時候,法國公使田貝頓時顧左右而言其他。

“虛張聲勢的高盧公雞、”這是最近風光無限的德國大使布勞恩si下里對田貝的評價,並很快在公使團中傳揚開來。

美國的威廉羅克希爾最近很忙。

現在他最主要的任務,首先是和中國方面商討商務合作,尤其是遠東開發的細節,再就是為美國的商務代表團訪華做安排。

中國方面已經丟擲了足夠有吸引力的籌碼:東北開發計劃,西北開發計劃,méng古開發計劃…,遠東一濱海開發計劃,甚至是中亞開發計劃。

一切都可以商量。

龐大的工農牧也規戈,巨大的鐵路公路網建設計劃,一切的一切,中國人什麼都需要:資金,人員,技術,裝置,物資,城市規劃,大農場和牧場的運營經驗……

而這一切,美國都有!

大白艦隊已經抵達日本東京灣,即將訪華。不過,當中國機動艦隊以戰鬥隊形前出“迎接”的時候,按照大白艦隊上美國海軍軍官的原話“我毫不懷疑,只要對方想,就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把我們整個艦隊沉入海底”。而當華軍的數艘潛艇突然在美艦附近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浮出水面,打出“歡迎”的燈光訊號之時,美國艦隊的軍官在望遠鏡中看著這些潛艇艦首烏沉沉的魚雷發射管,只感到心頭一陣寒冷。

登上中國海軍戰艦的美國海軍軍官,很快就被這種剛剛經歷大戰,冷峻而嚴整的氣勢所震懾。如果說這是一群槍林彈雨殺出來的特種兵,那美國艦隊不過就是一群健身房裡練出點腱子肉的壯漢。

華軍戰艦管理的嚴格,各個角落的情結,艦內功能設施的細緻與人xing化,還有海上操練演示的精確,讓這些驕傲的美國海軍軍人也只有自嘆不如。…,

天xing浪漫,鼻拜英雄的美國海軍,又主動提出要在東京灣接受許凡元帥的檢閱,對這位剛剛打贏了一場決定xing大海戰的指揮官表達敬意,得到了批准。

在那一日,整整十六艘美國最新型戰艦,美國海軍的幾乎全部精華,以單列縱隊魚貫透過擔任檢閱艦的福州號戰列艦,並以全部主炮發射空包彈致敬。

這是全世界海軍的最高禮節,而能夠接受如此之多異國戰列艦如此致敬的,縱觀世界海軍史,只有許凡一人而已。

這個記錄,直到後世也沒有被打破。

羅克希爾很清楚地感受到,白宮對華態度已經在發生某種微妙的變化。

很顯然,羅斯福總統也好,新任國務卿伊萊和魯特也好,合眾國國會的精英也好,逐漸也在意識到,中國的強勢崛起,正在西太平洋形成一種對美國擴大影響不十分有利的“單極”態勢。

之前,固然由於日俄聯盟實力上的“優勢”使美國採取了支援中國,崛起戰後經紀利益,並維持西太平洋勢力均衡的策略。但隨著日俄快速的戰敗,甚至日本已經完全淪入中國的手裡,即使是取消對中國的支援,都已經無法再挽回勢力均衡的局面。

沒有了這個,門戶開放如何保障?

羅克希爾已經和英法從事過一次“翰旋”結果卻是毫無疑問的受辱。

那一次,李經方的表現給了這位自認為是“親華派”的漢學通,美利堅合眾國外交精英極大的刺ji。他並不認為這是李經方缺乏修養。

他很明白,這是在對他,也是對所有列強傳凝視一種資訊!這裡的事情中國做主,而中國沒有任何義務傾聽你們的指手畫腳!

這樣強悍而赤luo的表白,讓習慣於中國式妥協的羅克希爾根本無法接受。

但不接受又能如何?

他也參加了那一場小規模的閱兵,就站在明治天皇身邊眼睜睜地看著那些踏平了東北日軍的中國禁衛軍凱旋,看著他們精良的武備,訓練有素的面貌,看著那些絕對讓人不寒而慄的摩托化部隊,飛機,飛艇,………,

他很清楚,以美國目前剛剛苦心打造的一點海軍,十萬人的“袖珍”陸軍,尤其是以美國國民百年來形成的和平主義和孤立主義情緒,他根本沒法想象美國會發動大軍,渡過太平洋,對這個東方帝國發動一次新十字軍,迫使對方接受美國的意志。

而白宮還在要求他“務必迅速結束中俄之間的戰爭狀態,並盡力使中國人不要獲得太多好處”在羅克希爾看來,這種要求壓根就沒有可能實現,而徒勞無益的強行推動,不但達不到預想的結果,還會導致中國人的反感。

羅克希爾被逼無奈之下,也曾經隱晦地試探“合眾國還有一點五億美元的貸款沒有發放”而中國的態度卻很明確:如果你們違約,那我們雙方之前在商務合作商達成的一致……

羅克希爾只能轉換話題。他知道,目前國內的工商業為了中國的開發計劃已經亢奮成什麼樣子。

威脅,別人不怕,打又打不了,那乾脆還是回到現實中來:以善意的姿態謀求在華更大的外交和政治影響,並獲取實在的經濟利益。

對此,羅克希爾表面上坦然自若,依然是那個“中國人的老朋友”表現得誠懇而熱情,另一方面,他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說服白宮的“老爺們”放棄他們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最近明顯“多雲轉陣雨”。

原本對於中國的勝利,他在震驚之餘,還是很有些“與有榮焉”。

但和平翰旋的失敗,讓他猛然警醒了過來。

這個原本被視為東方杜賓犬的國家,現在很顯然已經不需要過分在意大英帝國的意志。而更可怕的是,隨著日本和俄國的快速倒下,英國人已經沒有什麼籌碼來制約對方。…,

為此,朱爾典陷入了痛苦的糾結和矛盾。

如果堅持中英同盟,乾脆站在中國一邊,鐵了心拉攏中國,勢必就是養虎遺患:即使是最弱智的國際觀察家也可以看出來,華人勢力無處不在的荷屬和西屬東印度,未來一定會是中國擴張的下一個目標。他們會等待時機,甚至主動尋找時機,一口吞掉這個廣闊而肥沃,西方勢力又很薄弱的區域。這樣一來,馬六甲一澳洲一印度就面臨著被中國人攔腰截斷的危險。

可破棄中英同盟,轉過來拉攏俄法,甚至美國人共同絞殺中國人呢?

要杯敗這個國家,英法需要多少兵力?德國人會做什麼?萬里遠征,要huā費多少戰費?

當德國軍事觀察團訪問西山,而且回來之後,德國在華團體越發活躍地開始與中國接觸之後,朱爾典已經打消了武力解決的念頭。

很顯然,德國人已經在強力拉攏中國人,巴不得中國把俄國人打殘之後,直接南下找英國人的晦氣。屆時,德國人就會在歐洲提出他們的要求,不接受,就會發動戰爭!

有德國這個怪獸和中國人走在一起,那個xiong脯拍得山響的“高盧公雞”根本不可能派出什麼兵力跑到亞洲來對付中國人!

一旦英法和德奧意兩大陣營之間爆發戰爭,最後很可能就是歐洲列強兩敗俱傷,而這是倫敦方面一直在竭力避免的狀況。

想來想去,朱爾典已經只剩下一條路:繼續維持中英同盟,而且必須宣傳,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否則,推動這一同盟的自己,就會成為大英帝國的千夫所指!更重要的是,只有這樣,才能穩住中國,爭取時間。

朱爾典相信,經過了幾百年的歐洲均衡政策,把挑撥離間玩到爐火純青的英國,一定可以在中德之間尋找到突破點。

當年英國挑動荷蘭反對西班牙,然後挑動法國反對荷蘭,接著又挑動普魯士奧地利荷蘭反對法國,再之後又組織多次反法同盟,然後是利用法國奧地利反對俄國,接著又是利用普魯士反對法國。

在英國一手金錢,一手外交挑撥之下,歐洲大陸的近代史充滿了形形sèsè的yin謀,背叛,殺戮。這些被稱為第一流國際政治家的英國政客,一直到另一時空的二十一世紀,還在秉承著傳統的歐洲均衡政策,在歐盟內部挑撥策動,不遺餘力地破壞歐洲的統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