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國家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國家戰略

中華宮。

“……,根據情報綜合分析,由於幾次國債事件,帝國從歐美市場抽血過多,歐美的股票債券投機熱潮因資金被抽水而明顯降溫……我們認為在兩到三年之內,美國和德國經濟將在帝國與俄國內戰,乃至戰後的重建刺ji下持續高速發展,並對股票和債券泡沫形成支撐最終的泡沫破裂預計會在此後,當帝國與俄國的需求降低,產出加速提升,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歷史上10906-1907年美國經濟復甦演變為投機狂潮,

並導致利率在1907年5月達到高點,引發新一輪經濟衰退)

我皇室在美投資資金之前已進入之造船,軍工,重化企業股票還將繼續持有,此外,還將進一步增持美國各大銀行的股票,以迎接這一次的投機泡沫“…”

“綜合產業研究所和總情局,陸軍情報局,海軍情報局各方面的情報,我們研判,shijie範圍內的造船競賽將以更加猛烈的姿態展開。目前英法雖然處於經濟收縮的狀態,但面對中德兩國咄咄逼人的姿態,也肯定會有所反應。我們yijing在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市場買入各國主要的重工業股票,並且利用帝國戰勝,信用良好,歐洲經濟依然沒有擺脫不景氣的機會,協助帝國財政部發行了兩批總額摺合六億華元的十五年期國債,收益率百分之四點五。”

““目前倫敦和巴黎市場由於對俄沙皇政府提供鉅額貸款的原因,資金yijing出現緊缺跡象。目前我們判斷,英法的資金緊缺將增加其經濟恢復的實際困難,除非兩國政府仿效帝國,以自身央行直接認購其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也就是直接採取印鈔策略。”

“……,根據這一判斷我們提議,進一步加大對歐美剩餘資本的“吸水”加重其資金鼻缺,提升其經濟恢復的難度,並為此等國家擴軍備戰追加難度……”

皇室產業投資業務負責人鍾自強抑揚頓挫地唸完輕輕合攏了記事本,深深一躬。

“陛下,以上是我們在投資領域階段xing的工作總結,供審閱。”

對於投資方面的這些安排,很多本身就是鄭宇的授意,現在這些人能做到舉一反三,鄭宇實在也沒有多少不滿意之處。

對鄭宇來說,金融不僅僅是經濟的潤滑油,本身也是一柄可以致命的武器。尤其是經過了幾次國債戰爭,鄭宇嘗到了甜頭逐漸也找到了一些後世所謂“金融戰”的感覺。

這個時代,貨幣還是貴金屬本位,並非完全的信用貨幣,各國的貨幣發行要依賴於儲備金,並不能無限印鈔其匯率也主要視其含金量。

儘管各國大多有了中央銀行(美國以摩根銀行代行央行職能),但多數仍然是si有,貨幣工具也比較單一,對國家經濟的調節能力有限。

最致命的,是這個時代作為經濟指導的總體經濟思想依然停留在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古典經濟學的水準,一些爭論也無非是重商主義和自由市場機制的爭論,至於馬克思《資本論》,在歐美更因為其意識形態問題帶有了政治sè彩,被大部分統治階層視為邪說。

這個時代還沒有宏觀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學術,一直到三十年代大蕭條之後才會發展起來其鼻祖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去年才從劍橋畢業,剛剛跟隨英國未來的戰爭經濟學鼻祖庇古學習經濟學碩士課程,也還沒有經歷第一次shijie大戰的經濟管制以及戰後的經濟蕭條,更談不到發展出宏觀調控和反週期理論之類的宏觀經濟理論。

在這一方面,曾經親身經歷了後世“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又親身體會了國家反週期調控的鄭鷹幾人自然就成了超越時代的經濟先知。

而他們一手打造出來的國家統治機器,在經過了1娜一1鴨年shijie經濟危機的洗禮之後,也對反週期調控的各種手段有了直觀的認識。

在貨幣政策責面,中國央行yijing可以熟練地利用利率調解經濟熱度,並利用公開市場操作控制貨幣流通量。在應對上一次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央行甚至離經叛道地直接“認購”中國財政部自己發行的國債,也就是相當於直接印鈔,從而確保了中國財政部可以有足夠的資金來實行擴張xing的財政政策,刺ji經濟復甦。,

在中國學術界,儘管沒有冠以《宏觀經濟學》的大名,但對於國家干預經濟,反週期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研究卻yijing有了十多年的歷史,並且隨著實踐而不斷發展完善。

同樣,在中國皇室下屬的經濟研究所中也有專門的秘密小組專門負責制定旨在“削弱敵人,強化自己”的經濟戰。

目前中華帝國方面制定的經濟戰模式包括:第一,資源戰。利用遍佈全球的情報收集網路整理全球資源分佈情況,對一些關鍵xing資源進行佈局在一些中國富產的關鍵資源上還要採取一定的策略,加強各國對中國壟斷資源的依賴:第二產業戰。

搶先在部分關鍵產業完成佈局,並利用收購專利,低價傾銷,收購競爭對手等手段達成實質壟斷,扼殺海外競爭,也可以用於破壞目標國家特寶產業上的佈局:第三,文化戰。培養和包裝一批“外銷型”專家,對某些特定國家的經濟政策進行誤導,以短期利益為you餌you使其喪失長期發展潛力:第四,金融戰。用各種手段吸收別國剩餘資本,以降低中國經濟擴張的實際成本,並加大境外產業融資的成本,即所謂“金融海綿”。

第五,偽鈔戰。

在必要的時候,以海量偽鈔套購敵國物資,並瓦解敵國貨幣信再,造成嚴重的信用危機,促使其經濟崩潰或社會草命。

利用這些超越時代的經濟戰爭思維,中華帝國在亞洲戰爭中瓦解了俄國經濟,並直接引發子俄國草命。

早在俄國最終戰敗之前,中國方面yijing完成了未來國家戰略的制定,最主要的假想敵轉向了英法”其次就是美國。

按照皇家產業所屬天演小組進行的戰略推演,未來十年,歐洲的英德競爭將引發一場決定xing的大戰。而中國在這一場戰爭中的歸屬將決定戰爭的勝負。

最主要的邏輯出發點,其實是原有shijie格局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和俄國的瓦解出現崩潰,固有均勢被打破,而隱約出現的中德軸心yijing開始逐漸壓倒英法協約,對於現有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國家來說,必須透過軍事和經濟手段加以改變,而新起國家會傾向利用自身實力的優勢爭取利益劃分上的優勢,最終導致矛盾無法調和。

英法兩國作為既定的shijie格局中主要的受益者”與中德這樣的後期國家之間有“天然的矛盾”。

根據推演的結果,天演小組認為,被嚴重削弱之後的俄國很可能在結束內戰後採取中立政策,並實際上逃避俄法同盟的義務,以避免“近在咫尺的德國或中國給與其毀滅xing的打擊”。如此一來”德奧土為首的陣營不但獲得了豐富的原材料和農產品供應,還可以把兵力集中在西線。缺乏俄國支援的巴爾幹諸國根本無法與德奧陣營對抗,將不得不面臨被幾大強國瓜分的結局,而這將進一步改變兩大陣營的實力對比,並促使義大利放棄兩邊下注的策略,站在德國一邊。

以此為起點,法國在陸地上的國防態勢就瀕臨崩潰,為了改善國防態勢,除了要極力拉攏俄國之外,法國人將不得不與英國達成全面合作,並極力拉攏美國,同時大力加強自身的戰爭實力,展開大規模的擴軍備戰。

這種擴軍,也將在歐洲引發連鎖反應,最終把所有強國捲入一場全面的軍備競賽。要擴軍,就要加稅,而要降低社會輿論的反對,就不得不進行民族仇恨宣傳,在人民內部散播各種仇恨敵人的言論,煽動種族情緒”最終這股風潮也就推動著幾大強國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無法回頭。

一具戰爭爆發,中國幾乎不可能透過站在英法一邊而獲益。

而英法陣營之中,法國與中國有宿怨,英國的命門印度則位於中國百萬大軍的臥榻之側,英國掌控的馬六甲海峽是歐亞交通咽喉,最終會令中國“無法忍受”。,

而無論從經濟還是國家文化傳統,地緣政治的角度,中國全面控制南洋都只是時間問題。但中國控制南洋”就意味著截斷了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和澳大利亞,紐西蘭乃至太平洋上各英屬群島的聯絡。

此外,中國作為有sè人種的唯一強國”對亞洲乃至非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具有天然的號召力,也是對英法殖民秩序最直接的威脅。

無論從哪個角度,英法陣營都必須遏制中國的擴張,尤其是在其以軍事或外交手段解決了與德國陣營的矛盾之後,中國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下一個目標。

另一方面,如果中國與英法兵戎相見,在亞洲呼應德國的歐洲攻勢,固然可能佔據優勢,但美國很可能會提前動員參戰,並導致中美在太平洋上爆發戰爭。由於太平洋的阻隔,這場戰爭必定是曠日持久,而且最終演變為雙方工業力的比拼。

以目前雙方的實力對比,中國並不能穩操勝算。更重要的,一旦德國佔領了法國本土,取得了對英法談判的關鍵籌碼,戰爭又由於英國海上優勢演變成消耗戰。面對中德夾擊,英國可能被迫向德國低頭,

透過犧牲法國的一部分利益以及部分英國殖民地,各日耳曼蠻族國家可能重建白人的神聖同盟,獲得了大片殖民地的德國人反而就會把中國這個擁有五億人口的有sè人種強國視為威脅,進而與英美法聯合對華孤立。這些國家甚至並不需要進攻中國本土,只要在海上取得優勢,破壞了中國的海貿,再配合國內的**liliang,就可能達成對中國的顛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大部頭的報告得出結論,就是中國應該採取一切手段強化自身實力”並努力促使德國相信自己擁有戰勝的把握,或至少是戰爭不可避免,因為“英法作為既得利益者不會主動攻擊實力相當的敵人”。另外,中國還要大力推動法國快速擴軍,以避免法國在早期戰爭中快速戰敗。此外,中國還要避免過早捲入戰爭,即使要參戰,也必須是“歐洲各國實力消耗殆盡”的前提下,站在其中一方收割最大利益。

在列強內部,報告認為帝國唯一可能“對其政治傾向產生決定xing引導”的物件是美國,並建議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強化與美國的經濟協作和政治軍事互信,甚至幫助美國擴充套件在亞洲的利益,在美國和英法之間打下檳子,避免美國單方面靠近英法,乃至形成真正的英法美三國對華同盟。

報告提出美國同樣是現行shijie秩序的潛在“反對者”如果能夠推動中德美三國在很多行動上步調一致,將大大有利於破壞潛在的英法美協約,並避免中美之間的大規模戰爭。

這份報告令鄭宇滿意之餘,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現在的中國yijing和某些國家在利蓋上產生了難以調和的衝突,並且無法回頭。國家走到這一步,yijing不可能去玩什麼韜光養晦之類自欺欺人的玩意。這個時代不是後世的一超格局,單極shijie,而是幾大強國處心積慮勾心鬥角的角逐。

打垮了俄國,控制了日本,開疆闢土,中國的地緣政治格局固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也因此成為了眾矢之的。尤其是作為有sè人種,在清一sè的白人強國之中中國實在是鶴立雞群。對於殖民地半殖民地天然的示範效應,也自然會讓鼻有的殖民強國如同芒刺在背。

相比較而言,英法德等歐洲國家,乃至美國,早已習慣了彼此的存在。儘管在近代史中各國之間紛爭不斷,但由於共同的基督教文明,文化的近似xing,經濟結構的互補xing,族群間的通婚,王室的親密血緣讓他們幾乎不可能進行種族滅絕式的戰爭。

在歐洲歷史上,兩國之前前一刻打得你死我活,轉過身來馬上握手言歡,甚至與之前的敵人聯合對之前的盟友開戰,這類事情屢見不鮮。德意志的三十年戰爭,法國路易十四的對外戰爭,弗雷德裡希大帝的七年之戰,拿破崙戰爭,普魯士的三次戰爭無不是如此。,

中國作為聯盟的一員捲入未來的歐洲大戰,無論是lu出過於強悍和富於攻擊xing的一面,還是lu出後繼乏力的一面,都有可能刺ji原本敵對的英德轉而共同對付中國。而這個急速擴張快速轉型的國家,新秩序的穩固還需要時間以強力確保的統治權威還需要時間來演變為“傳統”在十年後進行這樣一場前途莫測的冒險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但問題在於,在這一場具有“站隊”xing質的shijie大戰之中,中國有選擇的餘地嗎?德國要開戰,就必然徵求中國的意見,如果公然欺騙德國,未來如何立於國際社會?失去了最後和最可靠的朋友,會不會動搖到己方的陣營?即使選擇了中立,最終又如何面對戰勝者的陣營?

戰爭之後如何參與到戰後的shijie秩序之中?

鄭宇對這些問題也無法馬上下結論,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歷史走勢,但有一些原則是肯定的:加強自己的實力,弱化潛在對手的長期增長潛力,促使歐洲戰爭長期化,ji烈化,這個肯定有利於中國。

也是基於這個信念,他在加速推動東亞一體化程序的同時,啟動了“經濟戰”的步驟。

“我的意見有四集,第一,請進一步加強於貴金屬方面的徵集。”鄭宇說道”“帝國的經濟建設,必然伴隨著紙幣發行量的擴張,固然帝國有充足的硬通貨儲備,但外幣總不如黃金靠得住。請諸位注意,如果歐美國家提前採取印鈔策略,包括停止貴金屬自由兌換,我們的外匯就可能出現貶值。對帝國來說,黃金,白銀,鑽石,都是很重要的硬通貨,而外匯方面沒必要拿那麼多,畢竟帝國的出口態勢很好。”

“第二,請擴大對與德國之間的信貸往來,儘量增加馬克借款或長期公債。

德國對我們借貸越多,破棄盟約進攻我國的危險就越少,對我國就更加傾向支援xing策略。此外,德國海上liliang易被封鎖,國家財富儲備不如英法,也沒有南非和澳大利亞那樣的黃金鑽石產地,貴金屬儲備不足,一旦開戰,很可能採取惡xing印鈔,馬克貶值幾乎是板上釘釘:”

“第三,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以後還要尋求進一步增加英法美對我國的借貸尤其是五年後,那個時候借入的款子,開戰前是不可能到期了。帝國不怕負債多,借雞生蛋是我們的一貫策略。而他們對帝國借款越多,未來就越是投鼠忌器。帝國一句不還錢,他們馬上就是金融崩潰:”

“第四,買股票不僅僅是獲得投資收益,也要看一看能否獲取一些技術和業務上的好處。這方面多和產業方面聯絡,股票買的少了只是投機者,買多了就是大股東了。作為大股東,總要有些發言權有些公司不錯的,我們能控制下來也好。現在中美還是合作為主嘛……”

一條條說下來,連鍾自強這樣的老牌金融玩家也是心悅誠服,最後也只能恭恭敬敬地一鞠躬:“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