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東帝國與西帝國(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東帝國與西帝國(三)

>  “有貴國強大的海陸軍在東方的配合,有摩托化叢集和空中力量的突擊,脆弱的法國人必將重蹈色當的覆轍,丟失了巴黎的法國人會和從前一樣迫不及待地發動革命,推翻他們的共和政府。~喪失了歐洲大路上的盟友,遠東殖民地又被東方帝國摧毀,本土被德意志水面和水下的強大力量所封鎖,孤立無援的英國人將不得不投降。”

說完,威廉皇太子看著鄭宇,隱隱透出了期盼。

“我的看法和殿下略有不同。”鄭宇沉默半晌,輕輕地搖了搖頭,“也許貴國有希望在短時間內確立對法國的優勢,但作為一場世界級的決戰,這場戰爭註定不可能在短期之內結束,而必將演變為消耗戰。”

“英國的艦隊,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歐亞之間糟糕的陸上交通,復雜多變的地形,法國人的頑強及其北非廣袤的殖民帝國,都決定了德國初期可以確定優勢,卻不能保證徹底擊倒敵人。”鄭宇說道,“更何況還有美國。不要忘記,那個新興的工業化強國不會容許歐洲變成德國的單極世界。無論是基於與英法之間的歷史淵源,民族血統的紐帶,還是基於商業利益,乃至國家政治的考量,美國最終都會站在英法的一邊。依託兩洋,獨霸美洲,美國人會成為英法的堅強後盾,源源不斷地提供工業品,原材料,農產品和人力。”

“這樣的一場戰爭,將決定世界未束的秩序,也是幾大民族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鄭宇嚴肅地說道,“如果德意志不能儘早動員全體國民的力量,為一場全民戰爭做好一切準備,中國方面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將不得不慎重考慮自己的立場。”

威廉皇太子看著這位已經在世界面前證明了戰略眼光,在近期的接觸中也在不斷衝擊著自己固有理念的中國皇帝,心中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安。

作為德國未來的統治者他清楚地知道德國固有的不利態勢。現代戰爭已經越來越轉變為國家工業能力的比拼,而國家工業力的根基卻是資源。德國國土狹小,工業力卻過於發達,大部分戰略性資源無法自給自足,又缺乏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和強有力的遠洋艦隊,其海岸線狹小出海口又在英國皇家海軍的臥榻之側,很容易遭到封鎖。一旦陷入一場長期的消耗戰,德國勢必難以和土地廣袤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英法兩大殖民帝國相對抗,最終因失血過多而首先瓦解。

德國的一切策略,建立德奧軸心也好,拉攏土耳其也好,推動中德結盟也好,都是力圖透過軍事政治同盟擴大德國的實力,以力爭透過外交手段迫使英法出讓一部分殖民利益。如果不得不作戰德國的策略也只能是速戰速決,絕不能陷入持久戰的泥潭。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地變成幾大帝國之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威廉皇太子的眼前彷彿出現了無邊亢際的血色,化作廢墟的中歐城鎮,屍橫遍野的平原······這一切,就是德國爭取合理利益所必然付出的代價嗎?

這位在另一時空的一戰後期力主對協約國談判甚至因此與軍部發生衝突的德國皇儲,心情也開始沉重起來。~

“中國,除了一些不得不接受的戰爭,在決定開戰前都需要首先衡量成敗。“鄭宇平靜地說道,“請允許我首先分析一下德國的狀況;”

“德國的地理位置,處於法國,奧匈和俄國之間,地形以平原為主。其海岸線較短且被丹麥中間截斷北海出海口也很容易被封鎖。這種地理狀況決定了德國長期處於易受攻擊的不利地位。儘管透過德奧結盟部分解決了南線的問題,但東西兩線處於法俄同盟的擠壓之下海上又處於隨時被英國封鎖的狀態,德國的戰略態勢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尤其不利於長期作戰。”

“德國的農業產品和工業原材料大多不能自給自足。德國每年要進口一百萬噸以上的小麥,飼料的五分之二需要進口·進口量高達每年八百萬噸。德國輕工業的亞麻大部分需要進口,羊毛和棉花全部依靠進口,製作鞋子和馬鞍所需要的皮革需要進口五分之四,鐵礦石每年也要進口五百多萬噸,尤其是瑞典的優質鐵礦石。德國自產的銅只能滿足五分之一的需求量,鎢,鉻,銻,鎳,鋁,錫幾乎全部要依靠進口。錳礦石也全部依賴進口。對農業和炸藥工業至關重要的硝酸鹽,幾乎完全依賴南美。”…,

“德國的人口已經超過六千萬人,但相比英法兩國合計接近六億的人口總額,德奧陣營相差甚遠。在工業力方面,儘管德國差不多接近英法的總和,但如果英法方面獲得美國的支援,德奧陣營就處於絕對的下風。在海軍兵力方面,英國一家的戰鬥艦艇噸位數超過德奧總和的兩倍以上。”

“英國控制著世界的主要水道。除了波羅的海,美洲和亞洲之外,英法掌握了世界主要域和航線要衝。英國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蘇伊士運河,又透過南非掌握了好望角,在亞洲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從各方面來看,如果現在開戰,德國都沒有把握避免一場消耗戰,而消耗戰方面德國卻沒有勝算。”鄭宇輕輕搖了搖頭,“如果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我不得不擔心德意志未來的前途。”

“陛下,請您不要忘記,俄國已經被貴我兩國扼住了喉嚨,未來的俄國將是德意志工業原料的大本營,甚至是盟國。”威廉皇太子忍不住說道,“另外,只要貴國與德意志堅定地站在一起,無論是陸海軍力量,人口,工業力,英法都不再佔有優勢,甚至即使美國加入他們,也依然可以一戰。”

“可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不是嗎?”鄭宇輕輕搖了搖頭“我說過,未來的戰爭必將是幾大民族你死我活的存亡之戰。~這樣的戰爭,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又怎麼可以輕易賭上國運呢?”

“那您的意思······”

“貴國要增強勝算,就需要改變戰爭的思路。”鄭宇緩緩說道,“正如我之前所說把全體國民的力量動員起來,從精神到物質,打造一個堅不可摧的鋼鐵帝國·以全民族統一的意志來從事戰爭,把一切資源動員起來為戰爭服務,這將是把有限實力發揮到極致,從而大大提高勝算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要在基礎實力上下功夫。”鄭宇說道,“俄國能否為我所用並不完全取決於貴我兩國。英法美這些強國,都不會心甘情願地讓俄國落入我們的控制。貴國固然目前掌握了波蘭,立陶宛,甚至芬蘭,乃至羅馬尼亞但這些地方依然無法解決貴國工農業面臨的物資需要。他們的人口·在戰爭中到底能夠起到多大作用依然還是需要懷疑的事情······”

“而我中華,作為德意志的朋友,很希望與德意志一起為了構建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而努力。但作為中國的皇帝,我不得不坦承,中國還需要持續加強實力。在我們對潛在敵國具備壓倒性力量優勢之前,中國不會貿然投入這樣決定性的大戰。”

威廉皇太子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巨大的失落。

“殿下,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每一個決策都必須首先從中國的未來出發。”鄭宇說道,“中國剛剛結束一場艱苦的戰爭這個民族已經恢復了歷史傳統上的一切光榮。他目前擁有全世界第二多的領土,他的疆域從裡海直到太平洋的中間線。他已經恢復了東亞的藩屬國和朝貢國,他的艦隊是西太平洋的主人,而他在南洋的特殊話語權得到各強國的背書。他的人民感到滿意,他們的注意力正在轉向經濟建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英國有著廣泛的殖民地,整個英帝國目前是帝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在進口和出口兩方面都是。美國是帝國目前最大的單一貿易實體。更不要說帝國與英國之間長達三十年的戰略合作關係······要與英法美開戰,本身已經面臨著巨大的障礙,更何況缺乏勝算·····

“皇太子殿下,要說服這樣一個國家幾年後再次投入一場你死我活的世界大戰,我需要更加充分的論據。”鄭宇一攤手,“我需要說服我的人民,也需要說服我自己。”

威廉皇太子默默地看著鄭宇。

鄭宇之前一番有關文明與戰爭關係的表述,對公平的世界秩序的表述,一度讓他認為已經接近了目標。可從總體戰開始,分析了德國面臨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的不利態勢,又講述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威廉皇太子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對面這位皇帝並不肯輕易被綁在德國的戰車之上。…,

這是一個深謀遠慮,而且喜歡把一切事務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統治者。儘管對方才十九歲,但在這些問題上卻老練成熟得不亞於文明世界的任何一位老牌政客。不,他甚至比那些圓滑事故的政客們還要可怕!他有堅定的意志,廣博的知識,宏大的構思,深刻的思想,銳利的眼光,但更重要的,是他對這個人口眾多土地廣袤軍力強悍的國家擁有令西方國家領導者望塵莫及的掌控力和影響力。

到了這個時候,威廉皇太子不得不承認,自己對面的這個人,確實就是那一場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的真正操作者,而不是一個被頂在前面的象徵。

面對這樣一個理智到冷酷的統治者,吹捧,小恩小惠,自我吹噓,無疑毫無意義。唯一能夠打動對方的,只有力量,只有對客觀事實冷靜而深刻的分析。

威廉皇太子表情嚴肅;“陛下,我想我已經清楚了您的意思··…··您對德意志秉持的善意,對我們友善的提醒,對於人類世界公正秩序的期待,都讓我深感欽佩。請允許我代表德意志,代表偉大的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對您表示真誠的感謝。”

威廉皇太子深深一鞠躬。

“●下,■總體戰的相關事宜,本人將與代表團各位仔細探討希望能夠和貴方的有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以起草報告,遞交威廉二世皇帝陛下聖裁。您所言的提升實力方面·無論是製造業,礦業,農業,航運,航空,化工·教育,技術培訓,各個方面,兩國都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

“我相信,只要中德兩國加強合作,互補互利,上述的問題也必將得到圓滿解決。”威廉皇太子說道,“請陛下放心,德意志帝國是中華帝國最為真誠的朋友·而這種友誼是基於兩個偉大民族從歷史到現實的共鳴,從思想到物質的共性,而不是簡單的政治需要。對待朋友,德意志是慷慨的,也是值得信賴的。”

“我完全相信這一點。”鄭宇微微欠了欠身·“在一年前,我曾經對您的父親,偉大的威廉二世陛下表達過對中德友誼的期待,這一觀點至今未變。在過去的一年中,德意志和中華帝國的友情經受了考驗,並且結出了累累碩果。現在,儘管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但這種真誠的友誼卻沒有變色。這是歷史的囑託·也是現實的責任。”

威廉皇太子到了這個時候·對於把中國拉入德奧軍事同盟已經不再抱有太大希望。但總算知道了對方的顧慮所在,也清楚了對方對英法主導的現行國際格局抱有不滿·剩下的事情就是在具體方面進一步細化和深化各項合作,然後爭取一步步打消中國的顧慮,促使中英決裂,最終實現中德同盟的目標了。

可緊接著,鄭宇的下一句話卻讓他目瞪口呆。

“為了鞏固中德友誼,維護兩國的主權和利益,作為東亞各民族的引導者,我代表中華帝國,正式向貴國提出,締結一份為期十年的防禦性軍事同盟協定。”鄭宇緩緩說道,“這個約定的範圍,將包括整個歐亞非大陸。”

威廉皇太子的訪華,在整個亞洲和歐洲,乃至美洲,都激發起了報界的競相熱評。

在德國,為了配合這一出訪,德國文化界開始競相介紹東方的神奇國度,在整個中歐掀起了一股“東方熱”。

一位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在這個時候發表了一篇文章,頓時震驚了東西方世界。

該文名為《失落的文明》,從歷史學和人種學的角度論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來歷,公然提出,古華夏族起源於高加索山脈,是雅利安部落東遷的後裔,經過與當地馬來人種多年的混血·從白種人變成了黃種人。

這位名為漢斯=斯塔特的教授提出,“······高加索人種中金髮碧眼的諾迪克亞種和黑髮黑眼的蒙古利亞人種都是高加索人種中黑發白膚的暗白人種(伊比利亞亞種)分別向西北方和東方發展而產生的兩個分支,為了適應西北歐當地寒冷的森林環境,和東北亞的風沙環境,而各自產生了後來的體貌特徵上的差異······根據施萊赫爾的著作,印歐語言同源,我們大膽地假設漢藏語言也來自古雅利安語······”…,

“··…··雅利安人的大遷移有兩次,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四千年,他們向東,南,西三個方向擴充套件,遠遠離開了高加索和南俄草原,這也可以解釋芬蘭語中大量的詞根與伊朗語和北印度語同源,北歐神話與婆羅門神話如此相似······眾所周知,古雅利安人居住的區域在新疆與中亞地帶······”

“······中國古書《大荒西經》提到,‘西北海之外,赤水西,有(先)(天)民之國,食谷,使四鳥。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所謂西北海,說的應該是裡海,赤水,應該是紅海。紅海之西,說的應該是兩河流域和東歐··…··”

這篇大作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

德國報界爭相轉載,駐華記者紛紛採訪中國各界要人,詢問“如何看待中德兩個民族的血緣關係”,“中國人是否有雅利安人的血緣”,甚至提出“中國古代的很多皇族被稱為‘黃須兒,,‘碧眼紫髯,,是否是雅利安血統”云云。

對此,中國方面最終也不得不由外交部一本正經地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中國方面尚未有考古證據支援這一論點”,重申“中國文明史俱有明載,尚未發現有中華族裔出自雅利安部落的內容”,但中國官方“並不反對人種學和歷史學的學術研究”。

在德國,有關中國的一切再次被人們從故紙堆裡翻了出來。

萊布尼茲的《微積分》與中國的伏羲八卦“殊途同歸”,在德國流傳甚廣的《道德經》,黑格爾哲學與道家哲學的關係,中國發明的炸藥,造紙術,指南針秕活字印刷對知識傳播,大航海時代以及火藥武器的進步作出的貢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