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好商品,中國造(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好商品,中國造(上)

(24點)

北京會談開始正式討論“控制軍備擴張”的訊息,瞬間引爆了歐美亞的各路媒體。

英法的左翼,以及美國根深蒂固的孤立主義傳統之下的中下階層,對於戰爭始終抱有警惕。正如報刊上娓娓道來的一樣,他們堅信戰爭是掌握國家和控制生產機器的財閥政客們的盛宴,而流淌的首先是工人農民子弟的血。

在歐美,反戰最為積極的左翼陣營首先掀起了“支援中國”,“和平萬歲”,“要麵包不要大炮”,“要貿易不要戰艦”的熱潮,而中國的形象,也從右翼民族主義者們精心打造的“斯巴達式軍事帝國”搖身一變成為了“致力於恢復傳統光榮的古老文明”,“世界和平的虔誠祈禱著和忠實維護者”,“彌合文明社會裂痕的負責任的新成員”。

無論“北京和會”之上各方如何心懷鬼胎勾心鬥角,至少鄭宇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在歐美民間的聲望與日俱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從戰爭的危局中走出來的歐洲各國,終於可以松一口氣,恢復到原本的紙醉金迷之中。

以精心策劃的皇帝婚禮為引爆點,中國商品的熱潮在世界各地此起彼落,經久不息。

大婚之後不久,國際奧委會宣佈,由於1908年奧運會的主辦方義大利羅馬市出於財政困難放棄承辦1908年奧運會(史實),經過友好協商,中國北京將接替羅馬市承辦1908年奧運會。

與此同時,國際奧委會還欣然宣佈,已經與中國皇家智勝廣告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未來一百年的全部廣告代理權轉讓與智勝廣告,而後者向國際奧委會每年支付十萬英鎊,並將廣告總收入的百分之十支付於國際奧委會作為運營資金,百分之二十支付於召開奧運會的城市。

這個時代的國際奧委會還是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角色。

1904年的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受到了空前的冷遇。開幕式和閉幕式上,舉辦國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都沒有出席,而參加本次奧運會的國家甚至只有十四個(歷史上是十三個,多了一個當然是中國),也是奧運史上最少的一次。美國的聖路易斯市政府原本承諾派船接送歐洲選手,結果隨著經濟危機的蔓延變成了空頭支票。

遠隔重洋,旅費昂貴,再加上亞洲三國對峙,戰爭隨時爆發,歐洲只有七個國家,共41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甚至很多國家的選手只是僑居美國的僑民或者留學生來代表本國參賽。

聖路易斯當局對比賽的態度也很草率,比賽場館過於簡陋,而見錢眼開的市政府更希望把奧運會辦成滑稽討喜的雜耍,以便其同時舉辦的商品博覽會銷售商品。比賽場上觀眾寥寥,連主會場的田徑比賽觀眾都只有兩千人。比賽過程中,甚至還發生了馬拉松選手中途搭乘汽車,騙取了金牌的事情,讓人哭笑不得。

這個時代的奧運會實在缺乏影響力,國際奧委會的運轉甚至只能依靠主席顧拜旦的個人財產,而舉辦國也沒有多少經濟利益可言,反倒要承擔過於高昂的費用。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1908年奧運會由於羅馬市政府財政緊張而突然沒了主辦地,最終還是富甲天下的英國接手,把奧運會和1908年世界工業博覽會一起舉辦,並從此大大提高了奧運會的影響力。…,

現在,由於中國的加入,捉襟見肘,落魄不堪的國際奧委會終於有了底氣。

中國方面承諾,19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將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並將“向全亞洲直播”(如果有收音機,且能收到遙遠的無線電訊號)。

中國還宣佈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將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板球,馬球,馬術,散打,刀術,拳擊,摔跤等專案加入奧運會,並承諾比賽場館將“非常專業而現代化”。

足球納入奧運會,引起了國家足球聯合會的注意。

這個由比利時、法國、丹麥、西班牙、瑞典、荷蘭和瑞士倡議,1904年成立於法國巴黎的國際體育組織,現在還沒有多大影響力。儘管1905年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足球協會宣佈加入國際足聯讓其聲勢一震,但還不過停留在一個組織些國際比賽交流的鬆散組織上。

由於和法國關係微妙,中國之前並未加入國際足聯,而是一直獨立運作自己的中國足球聯合會,組織國內比賽,並且在戰後迅速成立了亞洲足球聯合會,總部設在上海。

作為“和平”攻勢的一部分,中國足聯提出了“改組計劃”,即原國際足聯改組為歐洲足聯,和亞洲足聯一起成立“國際足聯”,總部設在中國。

英法自然不會同意這樣一個方案,但對於歐亞兩大足聯合併的提議卻很感興趣,堅持在已有的“國際足聯”基礎上吸收亞洲足聯,總部還是放在瑞士。

扯來扯去,最後選擇了一個折衷方案:國際足聯改名歐洲足聯,兩大足聯聯合設立一個協調機構,暫名為國際足聯,主席由兩大足聯輪流提名,集體表決,每八年輪換一次。在中國商界的銀彈攻勢下,國際足聯的第一任主席由原中國足聯副主席趙家麟出任。在趙家麟的主持之下,國際足聯透過了一系列組織規定,國家足球比賽分級體制,裁判體制,並成立了專門小組,對國際足球比賽規則進行統一規定。

在趙家麟等人的倡議之下,也是響應中國方面的“和平”口號,國際足聯決定在1910年召開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地點安排在中國。

有鄭鷹等人在,自然不可能再讓籃球和另一時空的歷史一樣,一直到1892年初才由美國的詹姆斯?奈斯密斯博士發明。早在安南時期,鄭鷹等人已經在其割據地區推廣足球,籃球,排球,棒球和橄欖球等運動,由於所需場地和人員較少,籃球在軍中和民間都最為普及。

到了南洋時期,籃球比賽已經成了重要的娛樂活動,並於1886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籃球錦標賽”。成立於1885年的中國籃球聯合會,在1906年正式升格為亞洲籃球聯合會,下屬成員包括中國籃聯,朝鮮籃聯,日本籃聯,琉球籃聯等,聲勢浩大。

趁熱打鐵,中國方面拉著德國,奧地利,義大利,芬蘭,瑞典等國成立了國際籃球聯合會,體制仿照國際足聯,也是輪值主席制度,總部在北京和柏林之間輪換。

第一屆國際男籃錦標賽定於1909年在北京舉辦,各成員國也都開始摩拳擦掌選拔隊伍。對此德皇信心十足,因為自從此人第一次親自上場試驗比賽之後,就直接宣佈這項運動“非常適合日耳曼人”。

道理也很簡單,任何人看一下日本人和德國人的身材,幾乎已經不需要再看比賽就可以預知結果了。…,

幾個國際性體育協會的成立,國際體育比賽的敲定,中國風越刮越勁,某些歐美右翼試圖妖魔化中國,煽動*禍恐懼的努力也自然走向破產。

按中國方面的表述,“以體育比賽分勝負”,“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對其他民族的妖魔化宣傳,都敵不過面對面的交流。

這一股國際體育運動熱潮之後,緊接著就是文化交流的熱潮。

在鄭宇的理念中,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力,根源在於文化上的親和。前邊的組合拳,目的是逐漸消融中國猝然崛起在傳統列強中引發的恐慌,透過各種媒體上的文宣,生活中的滲透,讓歐洲人接受中國的存在,使他們習慣於中國的聲音。而接下來的文化牌,目的則是使這些或明或暗地相信“歐洲文明中心論”,“白人至上論”的白人們逐步接受“中國是文明先進的國家”,“中國人是文明人”,“中國是文明社會中的重要成員”這些事實,從而把“敵我矛盾”逐漸轉變為“同陣營內部摩擦”,以消餌歐美對於中國的本能敵意和疏遠,打消他們在仇華宣傳之下對中國商品的抵制。

在歐洲推廣中國文化的先鋒,正是那位著名的辜鴻銘。

辜鴻銘本名辜湯生,字鴻銘,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英國種植園,父親是福建華僑,母親是葡萄牙人。由於種植園主布朗夫婦沒有子女,就將辜湯生收為義子,並且將他帶回了英國。辜湯生自幼聰明,尤其在語言和文學領域甚有天賦,先後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和萊比錫大學,後來又回到中國苦學國學經典。自1883年開始在《字林西報》上宣傳“中國文化”以來,他撰寫《中國札記》,翻譯中國國學經典,在西方引發了極大轟動。

1895年中華帝國肇建,中國開始走上國際政治舞臺,歐洲開始用混雜著恐懼與好奇的複雜目光注視著這個東方大塊頭。儘管嘴上喊著*禍,但利益卻是實實在在的。很多歐美精英分子如飢似渴地吸收著有關那個新帝國的知識。儘管英文教師出身的鄭鷹也做過很多引進來,走出去的文化交流工作,但他的身份決定了他並不能直接投入太多精力,而精通東西方文化歷史的辜鴻銘就是最好的載體。

秉承來自帝國皇帝的意志,辜鴻銘成為東方文化的形象大使之一。

擊敗法國,收復安南,蘭芳,收回主權,統一國家,戰勝日本,讓這個國家的上上下下在面對歐美之時更加自信,也更加從容。

鄭鷹提倡的華夏新學,本身就包含了辜鴻銘的心血。這位才華橫溢的文化守衛者,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自然也不必再以近乎滑稽和可悲的方式,以狂傲來掩飾內心的失落與悲痛。

有了一整個強大帝國作為後盾,辜鴻銘在國際文化舞臺上越發從容不怕,妙語連珠。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中國文化中符合人文精神,充滿智慧和辯證的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放大,並與西方諸哲人交相輝映,而華夏新學的務實精神,更成為中國幾十年滄桑鉅變的最好註解。

這一場亞洲戰爭的大勝,讓辜鴻銘更是心醉神馳。以其為首,中國的一大批文化名人或是著書立說,分析解析“中國模式”的成功經驗,或是遊歷歐美,與西方學界交流心得,說白了也就是帶著政治目的的公款吹牛。…,

按照辜鴻銘的解釋,中國的成功在於務實,進取,創新和秩序。而這一切的基礎,在於中國人固有的“博大、深沉、淳樸和靈敏”。他認為,美國人博大、純樸,但不深沉;英國人深沉、純樸,卻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而不純樸;法國人沒有德國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國人心胸博大和英國人心地純樸,卻擁有這三個民族所缺乏的靈敏;只有中國人全面具備了這四種優秀的精神特質。也正因如此,辜鴻銘說,中國人給人留下的總體印象是“溫良”,“那種難以言表的溫良”。在中國人溫良的形象背後,隱藏著他們“純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鴻銘寫道,中國人“過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種心靈的生活”。

在辜鴻銘的宣傳之下,“春秋大義”迅速風靡歐美。在中國方面動員一切力量進行的全方位包裝宣傳之下,辜鴻銘這個名字在歐洲已經隱隱具有了某種魔力,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他的演講更成為歐洲名流互相吹噓的資歷。在上流社會的酒會和沙龍,如果你不懂點春秋大義,簡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經過這樣一番功夫,在歐美,中國的形象成功地得到了轉變。從野心勃勃,對西方充滿仇恨,斯巴達式冷酷無情的軍事帝國,逐步轉變為擁有光榮的歷史傳統,燦爛的文明,卻在命運的安排下遭遇了野蠻人的入侵和壓迫,暫時淪入黑暗,而最終奮起復興的偉大民族,擁有與西方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很多方面更為優勝的文明。

這個國家的秩序,來源於他們的淳樸,而非滅絕人性的高壓統治;這個國家的快速發展,來源於他們的靈敏,而非無恥的剽竊和抄襲;這個國家對東亞的影響力,在於他們文化的博大,與民族性的深沉,在於如歐洲文明於西方一般,在東方擁有天賦的領導責任,而非擴張成性。

這個國家是迷人的。

它傳奇一般的強國經歷,輝煌的軍事勝利,經濟上的突飛猛進,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提醒習慣於叢林法則和進化論的歐洲社會:無論他們承認與否,請願與否,這個國家在東方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

文化的感染力,也許看不見摸不著,也許需要隨著時間來持續顯示它的作用,但其效果卻是最堅實,也最持久的。

亞洲戰爭的殘酷,讓本土長期未經戰火,在經濟文化的繁榮之中習慣於歌舞昇平的歐洲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對未來的大戰有了一種本能的恐懼。

出於商業利益,政治前途,以及大國沙文主義的虛榮,他們會高喊激進的口號,發表充滿火藥味的言論,但發自內心,他們更希望以外交和威懾來解決問題。眼看著以威懾為目的的擴軍演變成了死亡螺旋式的軍備競賽,而歐洲列強間,尤其是英法與德奧意之間的戰爭味道越來越濃,各國精英也不得不著手尋求一定程度的降溫,避免擦槍走火。

利用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煽動起來的民族仇恨,混雜著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因素,要化解,轉移注意力就是最佳手段。

無疑,中國,這個萬里之外,散發著神奇東方魅力的國度,就是最好的“新玩具”。

在英法德美上層的默許,甚至有意識的推動之下,中國文化在歐洲掀起了越來越猛烈的熱潮,逐漸分散了國民對於鄰國擴軍的注意力,而民間那些歇斯底里的戰爭言論也逐漸退居二線,幾大強國內部的躁動逐漸平息。…,

對新文化和新商品的追逐,讓各國民眾逐漸找回了對和平生活的依戀,對中國的觀感自然也上了一個臺階。

有了文化的滲透,承載著更多文化元素的華造高階消費品在歐美頓時成為搶手的俏貨。

首先是製衣。

在這個時代,成衣製造業還遠遠不成規模,主要的紡織品進出口主要是生絲,棉紗,棉布之類,而製作衣服的主要是裁縫和家庭婦女。

鄭鷹作為穿越者,比任何人都知道成衣製造業的利潤有多麼恐怖,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市場是剛需,且涵蓋了從高階到低端的各個檔次,甚或可以很大程度上抵禦經濟危機的衝擊。

早在南洋時期,鄭鷹已經開始了規模化成衣製造業的嘗試。當中國第一條流水線上開始源源不斷地生產出縫紉機之後,生產裝置成本的大大下降終於引發了第一次成衣製造**。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中國的成衣製造業規模企業就業人數從五萬人迅速膨脹到六十萬人,而隨著備戰開始,軍需被服需求暴增,各大成衣企業紛紛訂購機器,增加僱員。到了1906年底,中國的成衣製造業從業人數已經超過一百二十萬人。

藉助遍佈歐美的華裔裁縫鋪,中國的經濟研究所收集到了最全面的歐美各國各民族身材資訊,並據此制訂了標準型的衣裝規格,也同樣分為s,m,l,xl,xxl,xxl等。從1906年中國與英美法等國簽署貿易協定之後,中國的標準規格成衣開始了海外拓展。

與另一時空的手段類似,鄭宇主打的是“時裝”牌。

這個時代,歐美的傳統設計師,如沃依等人,主張的是“塑形”,即衣服要達到塑造人形體的目的,歐美的淑女階層也在這個理念之下飽經衣服的“荼毒”。

鄭宇繼承鄭鷹時代的遺澤,在文藝復興的大本營義大利,以及法國等地蒐羅了一批不滿舊權威的新派設計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理念,即“開啟人體的束縛”,提倡自然。

鄭宇麾下的商業團隊,照例為這些“新派時裝”注入了眾多“文化元素”:從中國傳統黃老之學的“天人合一”,到古希臘斯多葛學派的自然法體系,一股“回歸自然”,“復甦人本”的“文化革新”以服裝為載體,開始在西歐掀起了風潮。

華興三年元旦,中華帝國的一批主力服裝設計團隊開始在巴黎,米蘭,維也納和倫敦舉報時裝發佈會,並破天荒地引入了t型臺,舞臺燈光和超模團隊。這些精心挑選的東西方美女,在迷離的燈光下演繹著曲線美和服飾之美,盡情發散著魅力。

塑像一般的面孔,寶石一般的眼睛,按照黃金分割比例精心挑選的上下身比例,完美的s曲線,以及帶著後世風格的化妝,這些超模的登場,讓應邀來訪的各國名流頓時目眩神迷。這其中,一位來自法國的超模獲得了很多掌聲。她體態優雅,表情冷豔,充滿了迷離的魅力,混合著天使的聖潔與魔鬼的誘惑。

她的名字,叫加布裡埃?香奈兒。

時裝發佈會的成果是驚人的。

發佈會剛剛結束,幾大服裝公司的商務團隊辦事處已經擠滿了前來下訂單和要求代理的各路商家,甚至還有不少浪蕩子弟甚至世家公子找到模特公司要求“結識”某個甚至某幾個模特。不過,這些人都和中國皇室下屬的模特經紀公司簽署了長達十年的工作合同,並設定了鉅額的違約金。

整個一月,中國服裝設計團隊的發佈會隔三差五,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將中國服裝文化熱潮推向白熱化。

到了二月,男裝發佈會開始,帥氣的男模身著各種服飾走上t臺,盡情展示著雄性魅力,讓前來捧場的各國貴婦心動不已,而男士也是兩眼放光,幻想著自己穿上這些時裝之後的帥氣模樣。

女裝方面,t臺表演開始走向民間。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美國第五大道,中國的服裝公司搭起了t臺,配以音樂,以最為直觀的方式展示著中國服裝的風采。

超模,舞臺燈光,精心設計的音樂,聲光配合,精緻的海報,一切的一切,對仍處於嚴肅,傳統和保守漩渦的歐洲社會,構成了極大的衝擊。這些自然,時尚的元素,混雜著中國文化的傳統厚重,也給東方文明增添了更多神奇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