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華夏社會主義(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華夏社會主義(下)

很多人瞠目結舌地看著周明根。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所謂商品的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一定數量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這是完全錯誤的。”周明根繼續說道,“首先,商品的價值根本不是由其中凝聚的勞動衡量,而在於其能夠滿足人類某種需求的特性,即使用價值。單純的勞動毫無意義,能夠滿足人類某種需求的勞動才有價值。購買者願意出多少價格購買商品,根本的原因從來不是這個商品耗費了多少勞動,而首先在於商品對於購買者的使用價值,即滿足其某種需求的能力;其次,人與人之間才能稟賦和努力程度的差距很大,勞動也是千差萬別,根本不存在無差別勞動的說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可互相替代,體力勞動內部,鉗工和車工,焊接工人和衛生工人也不是一回事。熟練的技術工人更不可能和背麻袋的力工等量齊觀。受過嚴格教育和培訓,技術熟練高超,有特定專長的工人,與懶惰而不求上進,只能進行簡單體力勞動且效率低下的工人,也根本沒有任何無差別勞動可言。”

“張力揚,我問你,你讓一個只會掃地的清潔工接替陛下來來做皇帝,你認為他能和陛下做得一樣好?你認為他們是無差別勞動?你認為皇帝陛下付出的勞動和清潔工掃掃地付出的勞動是無差別的,一般的人類勞動?”

張力揚張口結舌,好半天說不出來話。

“如果按照馬克思的理論去指導實踐,只會把社會生活導向災難。”周明根說道,“商品價值只是由於勞動的投入而產生,只有勞動有價值。而這種勞動無差別,勞動的價值在於勞動的時間,勞動的時間決定了商品的價值……結果就是沒有人願意主動學習知識,學習技能,也根本不會有什麼技術進步和創新。勞動者從根本上來說沒有進步動力。也不會高效地勞動。每天只要幹滿時間就應該拿同樣工資,他們不會有任何提高勞動效率的動力,整個社會只能生產出一些一成不變缺乏進步的劣質商品,而所有人都由於低效和沒有進步的勞動處於貧困的狀態。政府也不得不依賴於簡單的指標化和命令式管理,對完不成指標的給與殘酷的懲罰。利用這種高壓恐怖統治來管理社會生活。可惜靠指標和命令來管理是無法帶來創新和進步的,也無法解決人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與社會管理簡單化教條化的矛盾,社會只能在低效率重復勞動和簡單勞動中走向衰敗……”

“勞動者是有覺悟的!”張力揚面紅耳赤地嚷了起來,“他們會主動地學習知識,推動社會進步,主動提高生產效率,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社會的主人!他們是在為自己生產!”

“社會實踐是嚴肅地,客觀的,不是你拍拍腦袋幻想出一個新世界。然後就興高采烈地拿國家民族去做實驗。”周明根盯著這個“正統派”,“馬克思還講究唯物主義,講究客觀,你自己想想。你喊的這些玩意是不是客觀的?是不是唯物的?你憑什麼就認為勞動者都會主動自覺地做這些,而不求針對他們個人的回報?”

“那你憑什麼……”

“因為人性。”

一個平靜的聲音傳來。

眾目睽睽之下,皇帝放下茶杯,好整以暇地開了口。…,

“不需要很多勞動者偷懶。每個人都在看著別人怎麼做,當你發現一些人不費這些心思,拿得和你一樣多的時候,當你發現這樣做沒有任何懲罰,不受損失的時候。不會有幾個人能堅持做‘傻瓜’。”皇帝淡淡地說道,“一切社會理論都來自實踐。而社會實踐也必須在符合實際的理論指導下才有意義。空想是毫無意義的……”

“你要說實踐,朕就給你講實踐。”皇帝環視全場。“布爾什維克為什麼組建‘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也就是契卡?怠工怎麼來的?所謂取得了革命勝利的工人們,面對反革命力量的反撲,怎麼還會大面積怠工?為什麼蘇維埃清除了那麼多工人才恢復了生產秩序?為什麼蘇維埃打著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旗號,卻不得不依靠暴力來維持秩序?農民們為什麼被強制徵收餘糧?為什麼發生那麼多鄉村暴動,武力對抗徵糧隊?為什麼他們沒有自覺地犧牲自己一些利益來維護蘇維埃?”

“因為工農們覺悟不高,需要教育,需要無產階級政府不斷地幫助他們,提高他們,清楚怠工分子是正確的,這些壞分子必須堅決鎮壓,否則會影響越來越多的無產階級工農大眾……”

“所以就不再把他們當人民了,必須把這些‘**’成分清理掉,然後誰不服從就幹掉誰,讓人民像奴隸一樣接受改造,強制勞動,再一次又一次地洗腦,把他們從心靈到**徹底封閉和固定下來。強制生產,限量消費,文化管制……”皇帝淡淡地說道,“這套玩意就是所謂的正統社會主義?就是共產黨宣言要實現的美麗新世界?

“階級鬥爭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對於階級鬥爭必須殘酷無情……”張力揚話一出口就有些後悔,但已經開了頭,就只有硬著頭皮咬牙往下說,“只有消滅和改造了敵對階級,才談得到社會進步……等到公有制了,沒有階級衝突了,經過充分的教育和改造,就不會需要依賴暴力……”

“如果你滿腦子都是這種荒誕不經的思想,我勸你不要加入社會黨,也不要去試圖參加甚至組織任何政黨。”鄭宇平靜地說道,“所謂消滅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根本就是一個空想,就和人世間不存在任何黑暗與罪惡一樣荒誕不經。既然人生而能力有差別,後天努力有差別,既然人生而**有差別。那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無可避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社會進化的方向從根本上就是越來越複雜,分工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簡單,重新回到原始社會的單一生產模式。作為一個社會。天然會有人群之間的差別。而階級也好,階層也好,利益團體也好,就必然存在,也就天然會有矛盾衝突。”“正所謂人性本私。妄圖透過消滅和改造其他階級,人為創造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以此來消滅所有的罪惡,天然就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相違背,也是必然無法成功的。即使真的透過所謂的生產資料公有,或者說政府所有建成一個‘無階級’社會,掌握一切政治經濟權力的政府官僚們也就自然成為了更加可怕的特權階級,社會則以權力層級為基礎成為一個更加不公正的等級社會。”

“所謂階級鬥爭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不能說完全沒有任何道理,但要看什麼樣的鬥爭。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從來不是你死我活的暴力流血。而是全社會在妥協的基礎上達成了共識,由各主要階層一起推動而進行的改革。中國的歷史,一次又一次的治亂迴圈,所謂的農民起義一次又一次。卻從來沒有推動社會有什麼進步,只是帶來更多的混亂,流血,相似的過程,同樣的結局。推動社會進步的,是秦漢的郡縣制度,是隋唐的科舉,是造紙術。是水車,是農具發展。是藝術上的成就。”…,

“階級的對立純粹是社會的病態而不是常態。我們這個國家之所以在三十年中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原因不是由於我們進行了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而在於我們透過文化,制度的改革,把社會各個階層都納入到了社會進步這個過程中。全社會達成了共識,一起推動改革,把社會推向進步。”

“所謂的覺悟,從來不是屬於某個階級的覺悟,不是屬於某些所謂落後分子敵對分子的覺悟,而是整個國家在正常秩序之下在思想文化上的整體進步。所有的階層,所有的群體,都積極參與這個進步過程並且受益,反過來又一起推動這個過程。”

鄭宇看到張力揚面色蒼白,呼吸艱難,並沒有絲毫快意,只是平靜地打量著屋內的每一個人。

劉紫夜眼神迷醉地看著自己的丈夫,彷彿永遠也看不夠。

“我之所以要組織你們建立社會黨,不是讓你們去從西邊找到某些聖人,或者聖賢遺作奉為圭臬,拿中國做試驗品。也不是讓你們按照書本上的聖人之言,在中國劃分階級,分清敵我,對社會進行手術式的清洗。我讓你們下基層,搞調研,寫報告,做研究,為的是讓你們從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來考慮問題。”

鄭宇微微嘆了口氣,神色有些悵然:“現在看來,朕還是過於樂觀了……你們的思想上頭還是不夠成熟,還缺乏足夠的政治頭腦。現在朕倒是有點後悔……”

“陛下……”

“說來說去,這個黨的思想,看來還是要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鄭宇對著周明根點了點頭,“既然說到這裡了,朕也不得不做些拋磚引玉的工作。”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地看著這位最高統治者,社會黨幕後的實際控制者和真正的締造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中華社會黨透過為勞工爭取合法合理的權益,實現社會發展的公平公正。他不僅服務於勞工階層,也服務於國民整體。他的理論來源於東西方尤其是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並以這些實踐對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成果進行了檢驗和揚棄。中華社會黨認為實踐是檢驗一切的唯一標準,反對任何形式的教條主義。”

“中華社會黨認為,評價社會政策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推動華夏社會的整體進步,而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綱領都要服從於這一標準。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下一個階段。社會主義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不存在一個靜態的,絕對的定義。社會主義本身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從不平等到越來越平等,從不自由到越來越自由,從缺乏法治到越來越法治,從不公平到越來越公平。從依賴暴力到越來越文明的過程。”

“中華社會黨認為,社會主義不是中華社會黨的目標,而只是手段。中華社會黨以提升國民整體福祉為目標,並透過實踐來檢驗並完善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中華社會黨反對以一個終極目標來作為最高信仰,反對以人作為工具來為目標服務。中華社會黨認為。人本身就是目標。”

“中華社會黨認為。社會主義這個過程是動態的,發展的,也是因國家民族的差異,因當時國內和國際實際情況而有明顯不同的。在現階段,中華社會黨相信。君主立憲體制,私有制和公有制並存的混合經濟,民族主義,市場體制,勞資協商對話,國家和社會共同建立的社會保障體制,以國家干預為主的社會財富再分配,保障國民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允許不同思想的存在和交流,鼓勵創造。在法律框架內解決矛盾,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須條件。”…,

很多人都是聳然動容。

“各位有什麼問題?”

“陛下,私有制……”汪兆銘囁嚅著說道,“是不是還是強調一些以公有制為主體?”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公有制為主體?”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覷。

“剝削……私營企業主自私……”

“剝削是不可能被消滅的。”鄭宇搖了搖頭。“如果說私有制條件下是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剝削勞動者,那公有制就是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剝削勞動者。”

“可國家是全體國民的……”

“真正掌握國家的,還是政府,或者說,官員。”鄭宇平靜地說道,“他們也是有私心的……政府需要掌握一些產業,但不應該是主體。政府進入的領域太多,在民營和國營之間。政府又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市場的公平就會被破壞。市場機制被扭曲,變成低效戰勝高效。並且滋生**。”

“如果國家未來要逐步走向民主法治,公有制就更加不能進入競爭性的領域。”鄭宇說道,“公有制在**背景下演變為官僚經濟,而官僚只能依靠行政管制和強制壟斷才能應對市場競爭;公有制在民主背景下則演變為無效率的民主,因為公有制企業的管理者既沒有**背景下的特殊權力來確保決策高效,也沒有動力去提升效率。在這種民主加公有制的體制下,公有制會演變成真正的大鍋飯,最後就是在沉重的負擔和無所不在的低效之下變成福利社,然後走向崩潰。”

“不要把私有制想象成某個大亨殘酷壓榨幾萬勞動者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鄭宇笑了笑,“那種曼徹斯特式的資本主義早已是過去時。恩格斯本人說過,股份制的發展讓這種實際上的公有制主導了資本主義。透過股份制,工人和其他勞動者同樣可以享有很大一部分產出剩餘。國家的再分配調節,民眾參與的立法,都是對私有經濟的制約。”

“最關鍵的,公有制無法解決效率和進步問題。”鄭宇坦然地說道,“生產資料國家所有,說到底就是政府所有,從管理者到勞動者都沒什麼歸屬感。在一個公有制官僚社會裡,管理者唯一的動力是升官,那樣他只會注重完成上級安排的生產任務,而無須關心長遠的發展,也就談不到持續創新,持續提高效率;在一個民主體系的公有制社會裡,公有企業管理者做好了也升不了官,利潤是國家的,也自然沒有動力把企業做好,沒有持續創新的推動力。自然也談不到效率。”

“公有產業適合在一些新行業中作為榜樣,為私營企業的進入提供參考和激勵。”鄭宇說道,“再就是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關係全社會總體效率的公共事業,適合公有制。不要指望公有制來解決效率本身,他只能為發展效率提供輔助,而不能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

“以私營企業,尤其是股份制企業的利潤衝動去進行市場競爭,實現效率提升,而以公有制為其提供保障和支援,再以政府,民意機關的立法和社會組織進行二次,三次分配,在效率提升的同時實現公平。”

“讓最合適的組織形式去做最合適的事情,這樣才能持續提升全體國民的福祉。”鄭宇坦然說道,“不要迷信所謂的金科玉律,更不要迷信一個建立在錯誤基礎上的理論大廈。皇產搞了這麼多年,公有制的效力和問題,如何綜合發揮兩者間的互補性,彌補其對立,我想我比你們都有發言權。”…,

眾人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中華社會黨認為,未經實踐檢驗的社會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以讓國家發展為了某些政治目標服務。社會黨反對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化,反對以簡單粗糙的方式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反對以暴力推翻合法政府的手段來實現所謂的公平和正義。社會黨反對以消滅對手作為解決國家內部矛盾的做法,社會黨堅持認為勞工階層和其他一切階層都應該不斷進步,並透過合法手段爭取合理合法的利益才能夠獲得越來越大的自由。”

“中華社會黨認為,社會內部的階層差異是正常的,也是無法消滅的。矛盾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人為地試圖消滅矛盾,把不同階層對立起來,用強制消滅的辦法來扼殺矛盾是不可取的,而且只能導致社會發展的停滯不前。”

“中華社會黨認為,政府的責任不是消滅社會內部矛盾,而是把矛盾引導到有利於社會進步的軌道上。在國民內部,中華社會黨堅持在法治的框架內,依據科學理性的精神,透過協商和對話的手段加以解決,並持續提升國民的整體利益。”

“中華社會黨認為,人最基本的自由是思想自由,沒有自由的思想,就不會有社會的發展進步。中華社會黨尊重一切國民的思想自由,而此自由的行使以不損害其他國民的合法自由為前提,並服從於社會黨的最高信仰:國民整體福祉最大化。”

鄭宇一條條地說下去,旁邊幾個人運筆如飛,奮力做著記錄。

“中華社會黨認為,帝國境內凡合法註冊,合法行動的政黨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並願意與一切主張以國民整體福祉最大化為宗旨的政黨展開合作……”

“中華社會黨認為,華夏的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國民內部的民主,法治和公平基礎上,並服務於華夏國民。這裡的國民既包括抽象的整體,也包括具體的個體。華夏社會主義以民主確保民權,以民權保障民生,以民生作為實現民主和民權的基礎。中華社會黨的路線就是走有華夏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無論對內還是對外,堅決維護華夏國民的整體利益……”

劉紫夜越聽越驚訝,實在想不出來這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稀奇古怪偏偏聽起來又很有道理的想法!

“黨的組織原則,可以參考復興黨,要把紀律性和黨內的民主生活結合起來。”鄭宇繼續說道,“社會黨與復興黨在組織上的區別,就是社會黨要更加民主,更能夠起到教育勞動者和組織勞動者的作用,把勞資關係的協調引導到良性對話,共同發展,實現整體利益最大的軌道上來,避免激化矛盾和暴力衝突。”

“社會黨和原本的復興黨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原本的復興黨是一個超階級的全民政黨,並不代表特定的某一個階層,並且主要是從整體效率入手發展國家生產力;而社會黨首先以支援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入手,從實現社會公平入手來推動效率的提升。未來的復興黨,要逐漸轉變為以中上階層為主要基礎。這兩個黨是對手,也是夥伴,共同服務於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並且將長期共存。”

“這就是我的初步建議。”皇帝環視全場,“我希望各位可以多花些時間,我們在這裡把黨章,內部組織,行動綱領,乃至初步的人員安排都敲定下來。一個月之內,黨必須正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