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七二章 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七二章 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朱仲梁想明白了朱靖垣的狀態,又躺回了自己的躺椅上:

“除了收贈予稅和遺產稅之外,你還有沒有其他的可以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想法?

“我再過幾年,可能就真的不能動彈了,你爹也該退休了。

“趁著這幾年儘量多做點事情。”

朱靖垣愣了一下,然後下意識的搖頭:

“不用……不用……”

朱仲梁馬上擺手下壓:

“你別跟爺爺客氣了,為子孫鋪平道路,本來就是長輩的應有之義,你以後也是一樣。”

朱靖垣沉默了幾秒鐘,然後嘗試著說:

“要說什麼犯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還能這幾年就辦好的事情,那大概有這幾項。

“除了收稅之外,就是建樓、遷都、修歷,就這麼幾件大事……”

朱仲梁本來還認真的聽著,聽到後面就忍不住再次坐直了:

“幹什麼?你要幹什麼?建樓和修歷還好說,你要遷都是什麼意思?

“你準備另外找個地方修宮殿,然後遷都過去嗎?”

朱靖垣直接點頭說:

“是的,我想在應天府城江北岸造一座新的宮殿,同時修建一套新的中央衙署設施。

“以此取代南北兩京的紫禁城,作為新的大明皇室和朝廷的官方宮殿以及行政中心。

“這樣就相當於將大明實際的國都,從北京順天府舊城再次遷回到南京應天府。

“同時繼續疏浚長江下遊河道,保證十萬噸的海船可以逆流直上應天府。”

朱仲梁聽到這裡稍微松了那麼一口氣。

還都應天府,比遷到別的地方去,刺激性稍微小了那麼一點。

不過朱仲梁仍然有很多的不解:

“為什麼要還都應天府?你這腦瓜子裡具體是怎麼想的?

“遷都這麼大的事情,你要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我和你爹是不可能支援的。”

朱靖垣當然知道這件事情影響重大,所以也已經自己一個人思考了很久了。

現在就不緊不慢的向爺爺說明自己的想法:

“成祖他老人家將京師放在北方,最初的原因就是為了方便就近處理北方的邊患。

“在北京處理北方邊境事務,響應速度比南京高了一個大級別。

“北方的邊患徹底消除之前,大明的國都只能放在北方。

“雖然是不得不選,但在崇禎以前的大明,北京也是最合適的首都。

“工業化之前,朝廷對地方上的控制能力有限,只能有選擇的直轄部分地區。

“北方是大明本土的‘武德高地’,掌握了北方就掌握了刀把子。

“只要朝廷掌握了刀把子,南方的錢袋子就得乖乖聽話。

“反過來的話,如果只是掌握了南方錢袋子,對北方的刀把子就沒有強有力的約束力。

“南方的士大夫只能用道德來約束北方的刀把子。

“一旦北方的刀把子放棄了沒有強制性的道德約束,南方的錢袋子就只有挨搶的份了。

“崇禎朝之後,安康朝以前,北京也是比南京更合適的首都。

“這裡是中原大地與北方草原的邊界。

“本身位於華北平原之上,可以方便的控制北方內陸。

“但是它同時距離草原和遼東都非常近。

“透過這裡,可以同時掌控北方草原、中原大地、遼東平原。

“再加上武力壓制,富裕的南方也得乖乖聽話。

“這些就是大明本土最關鍵的幾個區域,控制了這些地方,就掌控了大明本土。

“工業化完成之後,大明尚未達到真正領袖全球之前,北京也是相對合適的首都。

“因為這裡還是陸地與海洋的邊界。

“既是最靠近海洋的內陸地區,也是最靠近內陸的沿海地區。

“這裡在華北平原上,距離大同只有不到三百公裡,距離歸化城只有四百公裡左右,歸化城已經是蒙古草原了。

“但是與此同時,順天府城區距離海岸也只有不到一百五十多公裡。

“關鍵是,它雖然非常靠近海洋,但是卻位於渤海、黃海北部、黃海南部、東海這樣四層巢狀起來的內海之中。

“只要大明的海軍不是拉胯到一碰就碎,外來力量就很難突破這四道海上防線。

“這裡可以同時兼顧對神州大陸和大明洋的控制,掌控世界最大的陸地和最大的海洋。

“海權和陸權兼顧,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朱靖垣上來就吹了一遍北京,朱仲梁聽得忍不住點頭又搖頭:

“那你還要遷都?這麼好的地方你不要?”

朱靖垣笑著說:

“現在這不是時代變了啊,北京的優點已經基本失去意義了。

“我們現在掌控著鮮卑荒原,又肢解了露西亞,大明的北方邊患已經根除了。

“我們接收了南天竺之後,大半個大明洋和小西洋上都已經沒有敵人了。

“把國都繼續放在幾層內海之中,在防禦上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反而會阻礙交通。

“與此同時,新一輪的工業革命,讓軍事裝備和戰爭的複雜度都上了一個大階段。

“再加上內燃機的普及,北方的馬匹在戰爭中的作用無限降低了。

“北方的武德高地對南方的威脅也就逐漸失去意義了。

“現在早就不是聚集足夠的農民,打造好簡單能用的刀槍棍棒,鼓起一股勇氣就能對抗甚至打垮正規軍的時代了。

“朝廷對軍隊的掌控,除了對人員本身的直接控制和影響之外,掌控後勤的重要性也再次上升了一個數量級。

“現在這些機械化的部隊,只要後勤一斷,很快就直接癱瘓了。

“關鍵是可以被有後勤的部隊迅速擊潰。

“複雜的戰爭後勤,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系統,才能生產出來整合在一起並維持供應。

“這個系統的中心,無論放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影響遠在天邊的龐大部隊。

“再加上有線電報、有線電話、無線電、傳真等裝置的普及,距離不再影響通訊效率了。

“所以北京的優勢就被抹平了,反而是南京的優勢開始越發凸顯了。

“江南地區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也是大明本土最大的工業中心。

“南京位於長江下遊,掌控著長江大明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內河航道。

“這條內河航道又可以直達世界最大的大洋。

“如果長江是一條巨龍,那南京就在這條龍的顱頂或者咽喉的位置。

“南京以下的長江航道,只要稍加疏浚,就能通航十萬噸的海船。

“這個出海口與天津和廣州的距離基本相當。

“與海參崴和海南島的距離基本相當。

“與江戶和呂宋的距離基本相當。

“與流鬼(勘察加)和獅城的距離基本相當。

“與北方的遼東工業基地和南方的廣東工業基地的距離也基本相當。

“這裡就是整個大明本土的黃金海岸線和工業系統的真正中間點。

“大明要以自己的本土為基礎掌控全球,這裡就是最合適的地方。”

朱仲梁安靜的聽完了朱靖垣的說明。

沉默了幾秒之後,非常嚴肅的點了點頭:

“確實,現在時代又變了,我們不需要把國都藏在幾層內海底部了。

“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外向型的國都,也需要一個掌控天下財富的國都。

“這樣看的話,應天府確實比順天府更加合適作為新的國都。

“松江府更加靠近海洋,但是又過於偏離陸地了,應天才是江淮地區的核心。

“廣州的港口環境也許更好,也更方便控制小西洋,但距離北方核心區又太遠了。

“關鍵是,廣州和珠江的內部腹地的條件遠不如應天廣闊。

“咱們得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確實舉世無雙,應天府的位置也確實關鍵而且險要……

“至於說到遷都,應天府本來就是大明的南京,地位始終沒有變過。

“現在把辦公機構遷過去,雖然影響肯定仍然巨大,但也算不好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為了和順天府舊城一樣,把中央朝廷的辦公辦公區域與工商業區域隔離開,在應天府江北重建一片宮殿,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關鍵是,你不是把這個宮殿當做行宮,而是要用這個新宮殿取代紫禁城,作為大明朝廷的正式禮儀用的宮殿的話,那確實影響巨大……

“在文華殿上早朝,在武英殿處理軍務,在奉天殿舉行重大典禮,都已經形成傳統了。

“而且順天府紫禁城的奉天殿中線還是本初子午線的基點。

“整個紫禁城就是天下官吏和學者們心中的聖地,甚至可以算是全世界的中心。

“你現在為什麼要改變這件事情?單純是想要個更舒服的辦公室?

“那也不需要改變紫禁城的地位。

“另外選個更加舒適的地方,用於上朝和辦公就行了。”

朱靖垣撓了撓頭:

“我就是覺得,就是紫禁城的意義太重大了,所以才想要換一個更加合適的。

“它的設計可以說是很不合理的,關鍵是有點對不起它的地位。

“這已經不只是舒服不舒服的問題了……

“而我又不想拆掉原有的建築重建,不想改變原有的維持了幾百年的佈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就準備另尋地址重新設計建設。

“去建設一座能夠配得上大明乃至世界最高權威的特殊地位的宮殿。”

朱仲梁聽到這些話就有點疑惑,然後本能的繼續追問:

“世界最高權威的象徵?你到底想要幹什麼?你別說是要造個奇觀出來!”

奇觀這個詞很早就有了,可以用來形容景象和自然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建築。

但是造奇觀這個日常化的應用,大概是來自世祖皇帝的影響。

朱靖垣頗為鄭重的回答說:

“我確實想要造個奇觀出來,把最大的大殿搞到一百米甚至兩百米高。

“正是有這樣的想法,我才會覺得建樓這件事情也可以算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畢竟,反對朝廷大興土木本來就是士大夫們的愛好。

“朝廷把新的大殿搞成奇觀級別,那在民間的反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是他們不在朝堂上講,在民間也肯定會討論,報紙上也肯定會有評論。”

紫禁城的地位非常特殊,它當然是大明皇帝的宮殿,但同時也是大明朝廷的象徵。

另外還兼具了一部分泰西教堂的作用。

在泰西大陸,最高大和最宏偉的建築,肯定是大教堂,而不是國王和皇帝們的宮殿。

教堂是神的房子,追求儘可能的高大,以顯示神的崇高和神性。

這種房子在設計和建造的時候,通常是不會考慮人在裡面居住的是否感覺舒適的。

也只有這種用於供奉神的建築,才能讓泰西人持續建設幾百年。

泰西國王和皇帝們的宮殿的情況就反過來了。

國王和皇帝們當然要追求居住的舒適性,順便考慮處理朝廷事務的便捷性。

所以泰西國王的宮殿基本都只有少數幾層。

而且通常只有一層是用於王室成員的日常居住和娛樂以及辦公的。

其他層基本都是儲存物資的倉庫。

不只用於儲存食物和日用品,通常還有軍械庫以及護衛軍營甚至是監獄。

不追求神性功能的情況下,泰西的國王們試圖將所有需求在一個大房子裡面解決。

神州方面的純宗教建築,主要就是各種道觀和寺廟了。

最高的建築通常是供奉佛骨的佛塔。

佛塔同樣是不追求居住舒適性的,甚至可能完全沒有生活起居功能。

和尚和道士通常會住在寺廟中的其他房屋裡面。

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的人,可能想象不到一個巨大的建築不能住人這種事情。

關鍵問題是,泰西人基本都是教徒,而且宗教長期凌駕於王權之上。

無論世俗社會是否動盪和改朝換代,神的教堂都要持續建造。

戰爭也很少會影響到教堂這種地位超然的建築。

深州人卻基本都不是教徒,本土宗教還要受到皇權的壓制。

宗教勢力一旦影響到皇帝的權威和利益,就可能會出現各種“滅佛”事件了。

所以神州古代的寺廟雖然是宗教建築,但是在規模上通常是無法與泰西的教堂相比的。

皇帝的紫禁城才是所有神州人共同供奉的具有一定宗教意義的建築。

所以紫禁城要滿足儀式或者說神性需求。

但是紫禁城同時也是皇帝正式的家,其他的宮殿都只能是行宮,相當於旅遊度假用的地方。

所以紫禁城同時也要滿足皇帝和家人生活起居上的需求。

眾所周知,如果想要在設計上兼顧兩種不相干甚至相反的需求的話,最終的結果通常是兩種需求都不能很好的滿足……

再加上,在神州傳統文化中,磚石材料只能用來修地宮,活人是要用木頭造房子的。

高大的木材隨著耕地的開拓而不斷減少,關鍵是一把火上去就直接沒了。

越是往後的朝代,建設宮殿的時候能找到的大木材就越少。

神州的臣子們還有反對皇帝大興土木的政治正確。

神州的皇帝建造宮殿不可能和泰西人造教堂那樣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大明紫禁城的宮殿建築,不但本身不夠威武宏大,住著也絕對算不上多舒服。

嘉靖就喜歡住西苑,乾隆日常生活在圓明園,紫禁城誰愛住誰住。

在這個世界,世祖皇帝改造過的紫禁城,在增加了各種工業產物之後,相比原來的設計已經舒適和合理了很多。

但是仍然保留著兼顧兩種需求的目的,舒適性當然仍然比不上行宮。

所以朱靖垣現在就想要放棄紫禁城,重新設計建設一座……

將儀式用的部分建造的儘可能宏大,而居住部分則規劃的儘可能的舒適。

雖然可以放在同一個大院子裡面,但是兩部分完全分開設計建設。

世祖皇帝時代開始,可以講混凝土用於正常宮殿的建築了,這樣破除了材料方面的限制。

現在的大明財政和技術水平,也能夠支撐這種奇觀級別的宮殿的建造了。

所以朱靖垣就有了真的去搞一個奇觀出來的想法……

大明皇帝是全世界權威最大的人,沒有之一。

要維繫和強化這份權威,除了切實掌控的各種資源和金錢以及十幾力量之外,社會影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奇觀當然是能增加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