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逃情參賢尋己道,三十三年修行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1章 逃情參賢尋己道,三十三年修行歸!

元清小道童開始說故事,但卻沒有開口。

師子玄莫名其妙道:“小道友,為何不講了?”

元清小道童道:“有些事,嘴巴是講不出來的。你且看我的眼睛!”

師子玄聞言,看向元清小道童的眼睛,忽然發現這小道童的目光,深邃不見底,彷彿是一個幽潭一樣,深不可測。

師子玄一個恍惚,驀地被拉進了一方世界。

這種情況,與師子玄平日入定觀法,十分類似,但又不同。入定觀法,是可進退自如。收放隨心。而此時師子玄,卻是被元清小道童,不知用什麼法子,給拉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相對於三千世界,是不存在的。但在靜觀之中,又是切實存在的。

師子玄進入了這個世界,看到了這樣一處景相。

這不知是何年何月,不知是何方天地。這是一處奇山景地,山石林立,草木茵茵,百獸喜鬧歡跑,奇珍地寶漫山。

在這山中,有一個草屋。草屋外面,有一個花圃,裡面栽滿了無數奇花異草。在花圃中,有一個草廬。

草廬之中,坐著一個羽衣仙人,長髮垂腰,神情祥和。在他的面前,跪著一個年輕人。

羽衣仙人開口問道:“如今你已徹悟,明白痴纏愛苦,累世糾纏。如今可有所悟?”

年輕人道:“數世輪轉。知紅塵多苦,於渾噩矇昧之中,難以自拔。我如今雖徹悟,但卻難以超脫。敢問仙家,如何才能超脫輪轉?”

羽衣仙人道:“你這是求道嗎?你因何求道?”

年輕人道:“唯知苦向樂。”

羽衣仙人道:“好。這是你修行發心,也是你修行。修行人,都有道號,我為你取一個道號如何?”

年輕人喜道:“仙家所賜,如何不授?還請老師賜名。”

羽衣仙人道:“我與你有點化之緣,卻無師徒之緣。你迷情難脫,幾世輪轉,神識不消。如今因情苦自知,如此生出離情修行之念。我便給你取個號,喚作‘逃情’,你看如何?”

年輕人心中默默品念了一下,點頭道:“逃情……好,就叫這個道號。昔日輪迴種種我非我,如今唯有逃情歷世!”

這年輕人得了道號,心中將這羽衣仙人視為老師,便隨羽衣仙人修行。

羽衣仙人帶他修行,並沒有傳他什麼仙法道術。

羽衣仙人說:“若說修行。要知道什麼才是修行。修行,修行,修的是自己的行止,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並做到表裡如一,並且日日如一。如此才能談得上修行。”

逃情問道:“老師,那我應如何修養自己的行止?”

羽衣仙人道:“入世訪賢。這世間,一切道法,莫過於自然。自然無分善惡,但人心有善惡。如此人間法,便有善法惡法之分。雖實際無別,但因人心不同,而法成善惡。

你想入道尋本我而超脫輪轉,需近善遠惡。但紅塵世間,入世行走,一應善行,很容易被人欺負。所以你要這麼做。心中守善念而不失,行善道的同時,也要學會在世間保身的本領。我給你一個建議,你去向世間的賢人問道。問的不是大道,而是每一個人為人處世之道。莫問他是善是惡,但問他心中的堅持之道,你不必都去認同,但可以留作印證。”

逃情問道:“我明白了。多謝老師指點修行之道。可是老師啊。這天下誰人才是賢人?我如何訪賢?”

羽衣仙人道:“這世間能稱為‘賢者’,少之又少,的確難尋。但此賢非比賢。而是取長處為賢。你若有一顆能夠明白正邪,觀通善惡的眼睛,則這世間處處是賢人。”

逃情問道:“老師。那我如何能夠練就這樣的眼睛?”

羽衣仙人道:“無他,觀人如我,唯心所見。”

逃情若有所思,聽明白了羽衣仙人的意思。

羽衣仙人道:“入世訪賢,就是你修行之道。我在這裡等你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你應該修行有成了,再回山來。”

逃情叩謝了羽衣仙人,告辭離山。去了人世間。

逃情此世已無牽掛,數世記憶未消。入世遊歷,卻是手到擒來。很快做出了一番事業。

羽衣仙人讓他訪賢,要他有一顆明辨善惡是非的心。但何處才是歷練的最佳之地呢?

想了想,逃情想出了一個辦法。

就做官。

若說人世間是五濁惡地,那官場就是這惡地之中,最大的染缸。

在這裡,你分不清忠奸善惡,分不清真話假話。

在這三十三年中,逃情混入官場,並且一路順風順水,入朝做了京官。這其中,幾次浮沉,官越做越大,功名利祿,財色誘惑,接踵而來。

逃情在其中打滾,但卻沒有忘記最初的修行之念。歷世而做觀,卻守住心中最初的願心。

正如羽衣仙人說的一樣,這世間每一個人,不分善惡,不論好壞,都有他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觀諸道於心,明辨真假,善惡自知。

如此三十年,逃情心中已有七竅,做個玲瓏道心。

如今觀人,但見此人於面前,開口不過兩三言,便知此人如何。

這便是羽衣仙人所說,那明辨之眼。

這眼不是肉眼,而是心眼。非是神通,而是一種人世間經歷太多之後,自然而然所形成的能力。

七竅玲瓏心修成。逃情漸感修行將成。但如今距離三十三年圓滿,還有些時日。

眼看三十三年歷世修行即將圓滿,誰知卻出了一件大事。

那時一位廢太子,與幾位重臣勾結,試圖逼宮造反,謀朝篡位。興兵起討,開始了兩年的內亂。最終,謀反失敗,無數官員,都被卷進去,結果自不必多說。

逃情雖然沒有參與謀反,但他有一位至交好友,卻是親手書寫了反賊討伐的檄文。而朝廷徹查之時,查出了兩人曾經的書信往來。

兩人書信,其實也沒有什麼,只不過是朋友之間,互訴衷腸。

當時查繳的一位酷吏看了書信,淡然說了一句:“若非同黨,如何會有書信往來?若無勾搭,這才是奇事了。”

當即請了旨,將逃情抓入牢中。開始誘供。

逃情被捕入獄,見酷吏將認罪的文書放在他面前時,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當即也沒有喊冤,也沒有求饒,而是十分老實的畫押認罪。

逃情認罪,酷吏卻驚訝非常,問道:“老大人,因何如此痛快認罪?”

逃情道:“明人不說暗話。我問你來,若我不認罪,你當如何做?”

酷吏笑眯眯的說道:“老大人是明白人。我也不與你胡說。這刑房一百八十餘種刑具,總有一種能夠讓你認罪。”

逃情道:“老夫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這百般酷刑,一樣也受不了。與其活受罪,索性就認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酷吏呵呵笑道:“好。好。老大人卻是個明白人,既然如此。這刑罰也省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犯人認了罪,自然什麼都好。只等羅織的罪名全部上稟,請下了旨意,就是動刀砍頭之時。

在監獄的日子裡,逃情終於有時間閒暇下來,回顧這三十餘年的經歷。

他歷世訪賢,觀道煉心。七竅玲瓏心已成。直至如今,卻又多出了一番感慨。

“圓滑世故,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卻也抵不過世間風雲變化。人能為己心之主,但為心外,人身所在,卻不能為己主。奈何,奈何!”

逃情心中生出感慨,忽然想要回去問一問老師。心若能超脫,此身若是不得超脫,修行又有何用?

時間一晃,春去冬來,四季輪轉。

逃情行刑的日子來了。

也許是老天相助,就在行刑當天,牢房內忽然起了一場大火。

眾獄卒忙著撲火,卻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獄卒正悄然無息的進了逃情的牢房內。

“老大人,我來救你了。”

這獄卒說道。

逃情驚道:“你是何人?為何要救我?”

獄卒道:“老大人不認得我了,我卻認得你。我一家六口人,曾在老大人治下過活,受過老大人大恩。今日見老大人遇難,若不相救,怎能心安?老大人莫要說了,快快隨我離開。”

當下,開了牢房,趁著混亂,一路逃離了大獄。

這獄卒曾經受過逃情大恩,得知他受難入獄,並領了死罪,於是便想要解救。但想要救人容易,送出去卻難。

於是這獄卒潛心策劃,謀算了一年多,終於在今夜將人救了出來。

這一路逃難。幾經波折,數次險死還生,但終於是有驚無險。

在這獄卒一路相送下,逃情終於回到山中,見到了羽衣仙人。

逃情重新踏入山中時,正好是離山三十三年!

再見羽衣仙人,逃情感慨萬千,跪地拜道:“弟子三十三年修行歸來,拜見老師。”

羽衣仙人問道:“三十三年修行,有何感想?”

逃情道:“感慨萬千,話有千千萬萬,但卻不知如何講來。”

羽衣仙人道:“不急,不急。仔細說來,我洗耳恭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