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逃情醉情終忘情,以人為師可自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2章 逃情醉情終忘情,以人為師可自鑑!

逃情說道:“我這三十三年之中,閱人無數。但有三個人對我影響最大。”

羽衣仙人說道:“那是什麼樣的人?”

逃情說道:“第一個人,是一個歌妓。”

羽衣仙人問道:“什麼是歌妓?”

逃情道:“算是一個行當,賣弄歌藝和色相,取悅與人,以此為生。”

羽衣仙人點頭道:“明白了。她如何影響你?”

逃情道:“我有一次隨友人去聽曲,與這歌妓結識。她名叫小芍。小芍的歌聲很美,每天來聽曲的人也不少。我曾問過她因何流落風塵。她答我道,若是可以,誰不願做良家女子,誰願意流落風塵?但人在世間,萬般不由自己,她為何流落風塵,終日賣笑賣身為生,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羽衣仙人道:“然後呢?”

逃情道:“淪落風塵煙花之地的女子,我見的也不知多少。誰知她會不會是逢場作戲。這種可憐話,誰人都能說的出來。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街上遇見她,正在給四個孩子買書看。我心中好奇,便上前打聽。才知道這姑娘家,竟是私下供養著四個貧窮孩童去唸私塾。她平日賣藝所賺的錢財,有大部分都花在了這些孩童的身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羽衣仙人贊了一聲,說道:“大善。後來如何?”

逃情道:“我當時很震驚。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子,每日所賺錢財,累計下來,尚不足讓自己在年老色衰之時,安度餘年。她卻沒有將這些錢勤儉用度,為來日打算,卻將這些錢財,慷慨施捨出去。她怎麼會這樣做?她是怎麼說服自己的?

後來我去歌樓的時候,當面問她。她卻顯的十分慌張,似乎被我發現,她感覺很難堪。但她還是對我說。她供養那幾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時,並沒有指望他們報答,也沒有想著日後他們會給自己養老送終。她這麼做,有兩個原因。第一,她自幼喜歡讀書,但因家裡窮,讀不起書,而女兒家讀書,也沒有用武之地。但這一直是她的想做的事情。可她做不到,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她希望在他的幫助下,那幾個孩子能夠完成她讀書求學的夢想。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她在幫助那些孩子的時候,會收穫一樣東西,那就是幾個孩子發自真心敬重感激的微笑。這些微笑,是她平日得不到的,比萬貫金錢還要吸引她。”

逃情露出了一個複雜的神情,說道:“她說完自己的故事。然後求我不要把自己的身份告訴那些孩子。她怕自己的身份,會讓那些孩子疏遠她,鄙視她。就讓她偷偷的做自己的事。留下一個完美的形象,在那些孩子的心中。”

羽衣仙人嘆道:“賣笑之人,但求他人真心一笑。這是個讓人心酸的故事,也是值得品味的經歷。那你有何所得?”

逃情道:“有所得,但說不出來。疑問還有許多。如今想請教老師。”

“你有何話要問?”

逃情問道:“人這一世。所行所願,都難如意。這一世經歷,是否都是註定?”

羽衣仙人搖頭道:“何來註定?未來不可知,不可測。”

逃情道:“既然如此,何來因果之說?一世福祿財壽,又從何而說?是否太不公平?”

羽衣仙人說道:“無從說。我也不說與你聽。我道家師法自然,不說因果。只說天地自然。且問一句,人從何來?”

逃情道:“天地生養,自然從天地而來。”

羽衣仙人道:“然也。眾生一切,精血,穀物,萬物養人之食,都來自天地。若人生有憾,你有,我有,世人都有。但遺憾是誰造成的?怪他人?怪老天?還是怪誰?怪他人,他人會替你做選擇嗎?最多是影響你,但你可以選擇不被影響。怪老天嗎?老天是否不公?是與否,都不重要,因為人不應該也沒資格怪老天。”

羽衣仙人的話很無情,但逃情卻點了點頭,道:“不怨天,不尤人。”

羽衣現人問道:“說的很好。那你從這小芍身上,學到了什麼嗎?”

逃情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人皆有遺憾。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有。而修行的發端,就是讓自己不重複這樣的遺憾。”

羽衣仙人道:“好。好。就如你修行發願,是要逃情苦而明真我。修行不是斬情絕性。而如我給你取的道號一般,逃情中明悟世情,看破,堪破之後,得大道情懷,醉而忘情,如此才是修行有成。你明白了嗎?”

逃情叩謝道:“我明白了,多謝老師點化。”

羽衣仙人道:“何必謝我?我並沒有說什麼,這些也是你自己的感悟,我只是替你說出來。如果要謝,你應該感謝那位女子。”

逃情道:“是應該謝謝她。只是二十多年沒見,也不知她如今身在何處,是否安然。”

逃情嘆了一聲。

羽衣仙人道:“人人都有自己的機緣。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太過掛牽。即便一世輪迴難見,日後終有再見之日……這是第一個人。第二位是什麼人?”

逃情道:“這第二個人,是一個賣燒餅的人,他叫武大。這武大身高力大,但為人卻很懦弱。平日賣燒餅,總是被人欺負。但他做的燒餅很好吃,買的人很多。”

羽衣仙人問道:“那他日子應該過的很好,生意興隆啊。”

逃情笑道:“老師猜錯了。他生意很好,但日子卻過的很艱難。”

“哦?這是為何?”羽衣仙人問道。

逃情道:“因為做生意,不是你買我賣收錢就行。還要交稅。”

羽衣仙人道:“我也在俗世行走過。交稅似乎很是平常不過。”

逃情道:“是。但這個稅,不是官府所收,而是被私人所收。有人仗勢欺人,收黑稅,而且收的比官府還要狠。”

羽衣仙人點點頭,問道:“原來如此。難怪他日子過的艱難,生意再好,畢竟是小本買賣,所賺錢財有限,還要交與兩家,自然不容易。”

逃情點頭道:“正是。我與這武大結實,還是因緣巧合。那時我初為一方父母官,掛印入城。便在路邊遇見這武大被人毆打。正是因為那幾日生意不好,繳納的錢不夠,所以被人找上門來,又無錢給,便給了一通好打。

我見狀,將他救下。問過他前因後果,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他當時知道我是一方父母官,便開口說了自己的難處。說那些收私稅的不是人。簡直就是在他們的身上吸血過活。求我整治這些人。”

羽衣仙人問道:“那你答應沒答應?”

逃情道:“我沒有答應,也沒有否決。我告訴他,我初來乍到,還摸不清狀況。什麼事,都要慢慢來。而我見他身強力壯,有一副好身板,就問他,看你過的辛苦,何不換個營生?賣燒餅既然不能溫飽,為何不去出些氣力?當挑夫,或是當長工,溫飽不難。”

羽衣仙人問道:“他是如何回答的?”

逃情道:“他猶豫了一下,就問道,大人,我一家三代,都是賣燒餅的。不知做別的事,能不能做好。我對他說,為何會做不好?沒有做,怎麼知道你自己做不好?等我為你介紹一個營生,你若好好做,一定比賣燒餅賺的多。”

羽衣仙人好奇問道:“哦?你給他介紹了什麼營生?”

逃情道:“我當時想來,是想了很多。若給他介紹一門過活的營生,自然不難。但這不是長久之計,若能讓他先賺錢,同時還能再學一份安身立命的本事。如此才是正道。”

羽衣現人點頭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做的沒錯。”

逃情道:“我將他帶到了一個工坊。裡面的雕工師傅,是遠近聞名的老手。如今正缺一個長工,平日的工作,就是打打下手,搬些木料,作些雜活。工錢雖然不多,但足夠生活,同時可以在旁觀看雕工師傅的手藝,只要平日多學,多看,多用心,不難偷得一點半點,到時若能悟出一些門道,我可以出面讓那雕工師傅收下他做學徒。”

羽衣仙人問道:“雕工,這可是個細緻功夫啊。他答應了嗎?”

“答應了。在那裡做了一個月的工。但等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卻離開了。”逃情苦笑道:“我去問過那位雕工師傅,他說,這人只做了一個星期,就辭工了。原因他也不知道。我帶著疑惑,去找那武大。見了面,就問他為何辭工。

武大說,這營生雖然賺錢多些,但卻是寄人籬下。要學點東西,還要伺候好師傅。我賣燒餅雖然苦些,但好歹還是自家生意,什麼都能自己做主。這位大人,我覺得,我還是賣我的燒餅好了。”

羽衣仙人聞言樂了,說道:“這倒是個妙人。你又有何感想?”

逃情道:“是有感想。我在想,以武大的氣力,還如此年輕。若肯努力,上進一些,一定會比現在過得更好。但他總放不下現在,對未來未知充滿恐懼。做事瞻前顧後,猶猶豫豫,最終放棄了未知的機會,而選擇安於現狀。”

羽衣仙人道:“那你又有何收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