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章 孔明憂心忡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1章 孔明憂心忡忡

司馬先生走後,崔州平和石廣平以及孟公威那三個年紀老的人都講書院的老師們太貪錢財了,本來推薦不要收學生的銀子的,因為我們學生所交的學費已經太多了。推薦費應該從學生的的中拿一些去開支的。

徐庶就問道:“你們這樣講了,是不是想不參加推薦了?”

崔州平那三人講,他們年紀差不多過半百了,孫子都有了,還有哪個王侯肯聘請他們去做官的呢?

諸葛亮勸他們不要那樣的悲觀,年大了也不要緊的,以前古時候的姜子牙還不是到了八十多歲了才等周文王來聘請他出山去當軍師的嗎?

崔州平三人都認為姜子牙八十歲才去當官的事,有頭腦的人稍微一想,都知道那是文人杜撰出來的故事。按照人生的規律來講,人活到了五六十歲了,人就衰老得走路都不穩了,手腳都顫抖了。再到了八十歲,人都行將如木了,兩說話都不清楚了,那樣的情況之下,還有誰來聘請老態龍鍾老弱病殘的老朽去當軍師的呢?

徐庶講,人家姜子牙平時保養身體得好,所以到了八十多歲了,身體還硬朗還能行動如年輕人一樣。

石廣平說:“即使姜子牙八十歲了,他還能走得動,周文王也不會有人來聘請他去當軍師的。”

諸葛亮說:“人家姜子牙會包裝自己,所以周文王就來聘請他去當參謀嘍。”

崔州平就笑了說:“孔明,不,應該叫你為臥龍先生,那你為什麼還不學姜子牙自我包裝,讓那些當王的人來請你去當軍師的呢?”

諸葛亮說:“時候未到,我就暫時不對自己包裝的。”

徐庶問道:“你們三人不想參加推薦了,那你們來讀書院的目的又是什麼的?”

崔州平他們三人都講,他們來讀書院的目的是想取得一張書院的文憑,拿回去,就掛在堂上,讓來訪客人一進堂就見到那張文憑,知道他們曾經是書院的學生就行。給子孫後代人做個榜樣,激勵子孫們也像他們那樣去努力讀書爭取考上書院去當大學生。死後好讓子孫們在他們的墓碑上刻上他們曾讀過書院的事蹟。最重要的是能在墓碑刻這樣的的事了。

(花錢去買虛名,從古到今,都有此類人。今天仍有人花錢去讀那些三流四流的大學,畢業了,拿到了文憑了,卻不出門去找事幹,窩在家裡專讓父母親供他吃的穿的。此類人被社會稱啃老族。)

徐庶仍在勸他們去參加推薦,他講他們已經花了數十兩金子來讀書院了,還在乎這兩金條嗎?

崔州平他們講,他們認為所謂推薦只不過是老師掛著這樣的招牌晃子來騙學生索要金子的。老師拿到了金子,也不一定給學生找得到職的。到時候學去問老師,老師就講已經將你推薦出去了,但是人家君王不用你,那老師也沒辦法的呀。現在如其把金子拿去白送給老師,不如把那筆金子留下那些費用來給孫兒讀書用呢?

他們還講,他們原來是黃承彥做主招進來讀書院的,不像徐庶和諸葛亮兩人是書院裡第一第二把手招進來的那樣得力,龐先生和司馬先生會給自己招進來讀書的學生寫極好鑑定評語的。還是徐庶和諸葛亮去參加推薦吧。

徐庶講他肯定要參加推薦的嘍。

崔州平見到諸葛亮在旁邊微笑著,就問他要不要參加推薦?

諸葛亮就講他還沒有考慮好,等他想好再決定。

崔州平說:“孔明你還沒有老婆,你拿金銀去花,是沒有人反對的,你就去參加一次試一試吧。我們有了老婆,花錢就得跟老婆講一聲才行的。老婆不同意,她還要整天嘮叨的呢。我們不幹了。”

其他的人都慫恿諸葛亮去交金子。他們這樣哄諸葛亮就是想讓諸葛亮花冤枉金子的。因為他們都認為諸葛亮腳瘸了,即使老師把諸葛亮吹得能昇天,也沒有哪個君主來聘請他去做官的。

其實,諸葛亮心裡是很想參加推薦活動了,只不過是他是很巴望參加推薦的人數越少越好。如果同窗們都不參加推薦了,只剩下他一人去給老師做推薦的話,那他被聘用的機率就大得多了。所以他就在一直在笑徐庶的傻去力勸這幾個年老的同窗也跟著去參加推薦。對於徐庶這樣的勸說,他狠不得扇徐庶幾巴掌的呢。

雖然諸葛亮小的時候就聽到他的父親曾因為找老師幫推薦,被老師騙得傾家蕩產,但是他仍想要去參加推薦的。因為他的父親是偷偷摸摸自己求老師幫推薦的,沒有別的人知道,這才被老師弄得傾家蕩產的,而他現在是老師來找學生去參加推薦活動,又在大眾面前公開講了這樣的事來了,老師想弄得學生傾家蕩產的,是可能的。再說以前他父親去求老師時,老師開口要數十兩金子,而現愛老師只要手兩金子。諸葛亮跟弟弟分家財自管賬分到他名下的就有了很多財產的了,兩金子對他來說,是不足掛齒的。他也懂得推薦是不一定是成功能出去當上官的,但是,他是想透過一次的推薦,看一下社會對他的學問是如何認可的。其次就是他想透過給老師們一次甜頭嘗了,給老師們一個好的印象,好得以後再去求老師們再幫他做推薦。他是懂得這些來教授在社會上說話很有份量的,可以講他們老教授講的話,真的一句頂他自吹自擂的一萬句。

諸葛亮就是在第二天就拿金子去交給司馬先導生。他還特意的多交了一兩金子——四兩金條。

司馬先生問他為什麼要多交一兩金子的呢?

諸葛亮不是老實的講他是專門多送給先生,而是講他給先生拿去打通衙門的關節之用,讓先生能順利的走到君主面前,替他多美言幾句。

司馬是明知諸葛亮是有意的多送給他一兩金子的,但是,他一聽到了諸葛亮這麼一講了,心裡很滿意諸葛亮的回答。於是他為了對起那一兩金子,他就對諸葛亮說:“孔明你真會做人了,也難得你有對前途的執著的追求的誠心,我呢,我也決定要幫你到底的,要是這一次推薦你不成功的話,下一次有機會,我還是再竭盡全力來幫你的。希望你要努力下去!”

諸葛亮心裡說,我就是要聽到你老師講的下一次的這句話,我就知道這次的推薦,我的成功是把握不大的了。但是,我還是決定交金子參加,我參加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一下,你們老師是怎樣為我們學生進行包裝的,怎樣去宣傳我們學生的才能的,懂得門路以後,我再來自我進行包裝,自我推銷。我之所以多送給你司馬先生一兩金子,就是你司馬先生拿了不起別人的錢,見到了銀錢就眼開,就竭力去幫人幫到底的性格。我也是為了以後再交你幫我一下的。

諸葛亮接住先生的話說:“先生,我這次參加推薦能有幾成的把握?”

司馬先生說:“我們當老師的就是想讓自己教出來的學生都能走上社會上去當官的。就看你們學生的運氣如何的了。”

司馬先生說完了話,他就拿來老師給學的鑑定評語看諸葛亮看。原來書院的老師早就為每一個學生寫好了評語了,就等看學生交不交金子。誰交了金子,他們就將誰的推薦書送去給劉荊州景升拿定,決定用誰的了。可是到了今天,只有徐庶和諸葛亮兩個學生來交金子。按照誰交了金子,誰就能看到自己的鑑定評語的原則,司馬先生就給孔明看個人的評語一下。

諸葛亮看到他的個人評語的`主要點是:該生天賦聰敏,胸懷大志,謀略超人,為人忠誠,世上之罕有的治國安邦的奇才。

由於司馬先生同時那來了徐庶的個人鑑定評語,所以諸葛亮也看到了那份評語:此生忠勇兼備,文武雙全,左可為相。右可為將,四海難見到的棟樑之材。

諸葛亮覺得他的鑑定評語太抽象空洞了,他想要改一下,加進一句:才比管仲樂毅,謀勝姜太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司馬先生講,此評語是書院裡的老師門開會討論透過的,他一人是沒有資格亂來修改的。

諸葛亮只好認可了,他有覺得他的評語中還有“世上之罕有的治國安邦的奇才。”的這麼一句。這一句還好過徐庶的“四海難見到的棟樑之材。”的那一句。不過,他就是輸了徐庶的“文武雙全”的那一點了。如果他也會武功的話多好呀。

諸葛亮想到他身無武藝這一點,他不由憂心忡忡,他不會功夫,劉表肯聘用他的嗎?

後人有詩云;

先生鑑定看金銀,

學生花金買優評。

先生腰包裝滿滿,

學生個個優等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