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章 人吃人的隆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章 人吃人的隆中

諸葛玄告訴諸葛亮的那件事,就是關於隆中幾年前發生過的恐怖事件。

六年前,隆中這個地區,曾經發生了一場大瘟疫,隆中這個大村和周邊的很多小屯,十有八成的人口都死去。那些倖存者都逃到別的的方,直到四年前,逃離出去的原住民,才有個別年老的人返回來,試看這兒的瘟疫氣散盡了沒有,人住下來,還生病不生病。他們住了住了幾個月,覺得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於是這些年老的人又叫那些年輕的人回老家來。隆中就算在這幾年,人口才漸漸的增加起來。

蒯公就是怕瘟疫氣還沒散盡,他才低價的賣給我們諸葛家。諸葛玄這次下來就是告訴諸葛亮以後多加小心,一看見有人得了瘟疫病,就馬上跑回荊州城。荊州城裡有高明的郎中,他們會有很多藥方防治瘟疫病的。

諸葛亮聽了這話,他才懂得,蒯公原舊的茅房之所以腐朽,就是多年沒有人來居住,沒有維修而造成的。蒯公雖然是諸葛家的親家,但是為了賣掉有瘟疫氣的隆中地區拿到錢財,居然隱瞞事實,不告訴親家。要是諸葛家的人下來居住,而瘟疫氣還沒有散盡的話,那諸葛家的人不是染上瘟疫病的嗎?還有他叔叔卻沒有先下來,卻叫他諸葛亮先下來試探。多險呀,要是他諸葛亮一下來就染上了瘟疫病,他諸葛亮就馬上夭折了。多虧老天爺有眼,早就把瘟疫氣吹散盡完了,他諸葛亮到這兒來才平安無事。

從蒯公為人的言行,諸葛亮完全懂得人與人之間,只有講利益,沒有講親戚關係,真是人心叵測呀。以後處事處人,都要多加小心。

諸葛亮送走了叔叔,他就想瞭解隆中地區有多少人丁。但是由他一個人一戶一戶的登記造冊,不知用多少天時間才完成。再說他是剛來不久,這兒很多小路,他都不懂,而且他又沒有保鏢,到下邊的各個小屯走,不被壞人打傷也被也夠咬傷的。他挨家挨戶盤問人口太艱苦了。怎麼辦?

諸葛亮突然想到村裡的甲長。誒,何不叫甲長們來幫做調查人口的事呢。

諸葛亮派家裡的僱人去叫來了村裡的一個甲長。

諸葛亮先問他的姓氏。

此人講他姓馬。

諸葛亮又問馬甲長如何當上甲長?

馬甲長講,他是不怕死,先回來看老家能不能住得人,後又返回眾鄉親暫居的的方,把情況講給眾鄉親們聽,又帶鄉親從外地返回老鄉來。他人長的牛高馬大,擲石頭擲得很遠有打得準,每次他的那族人跟別的族人打架,他都是衝在前面,加上他又值幾個字,因此眾鄉親們一回到老家了,就公推他做甲長。

諸葛亮又問,在這兒當甲長,一年有多少收入?

馬甲長講,在這兒當甲長完全跟其他地方一樣,沒有得到官府任何的俸祿跟補貼,甲長年收入只能得到所管的人家捐出來的一些米亮糧。

諸葛亮追問,具體是多少?

馬甲長說,就是向每戶索要一斗或者是半鬥穀子。豐年就是一斗,歉年就是半鬥。

諸葛亮說,那就是甲長管的戶頭越多,他的收入就越多,是嗎?

馬甲長說,是。

諸葛亮心裡想,當甲長也有不錯的收入。

馬甲長問裡正大人,傳叫他來有何吩咐。

諸葛亮說:“我派你去叫隆中所有的甲長,到我這兒來一趟!”

馬甲長說:“大白天叫小人去叫人,難喲。現在人人都下地去幹活了。而且找見人了,叫他們來開會,他們會說,耽誤我的工夫,你給錢嗎?他們是不肯來的。裡正大人若不信,就跟小人一起去?”

馬甲長這樣的語氣,明顯就是違抗他裡正的指揮,不服從裡正的管轄,要跟裡正索要錢的。

諸葛亮心裡很氣憤,他心裡說,下欺上,這個現象不改變,我這個裡正今後就難管得住這些甲長。不行!我一定想個措施來改變這個現象。裡正一定要掐住家長們的財源命脈才行。今天就先給甲長們嘗一下甜頭,以後在從他們頭上索要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葛亮不能跑得遠路。他說:“你去跟他們說,凡是來裡正家參加開會的,都領到五吊銅錢。”五吊銅錢可不小,十吊銅錢能換得一兩銀子。

馬甲長去了小半天,就叫來九個甲長。他們一聽到去聽新來的裡正訓話一次,就能領到半兩銀子,很高興的跑來了。

諸葛亮請他們喝了茶,有發給每個家長五吊錢,然後講,根據上峰的指示,隆中需要普查人口。甲長就是管各家各戶人丁的長官,普查的事就交由你們去完成。限你們十天內完成,誰完不成的,就要撤換,讓有能力的人上來當甲長。

接著,諸葛亮話鋒一轉說,上峰還有行文下來,以後的甲長不再是下邊民眾推選了,而是由裡正任命。

諸葛亮就是欺甲長們無法見到公文,而亂編造出來的。他這樣宣佈,就是要牢牢的掌控這些甲長,讓他們乖乖的聽從他的指揮。哪個甲長不愛聽話,他諸葛亮就馬上撤他的職,掐斷了他額外的收入。而那些在位的甲長想繼續當甲長的話,他就得拿錢財來行賄裡正。這就是弱肉強吃。而甲長們為了給裡正送錢,不得不跟手下的民眾索要錢糧。這就變相人吃人。

在座的甲長都說,歷來甲長都是平民百姓自己推選的,怎麼現在就變成官指定的呢?

諸葛亮說:“社會要實行仁治,只有管任命下邊的裡正,才能做到仁治。而由百姓亂選出來的甲長,不能百分之一百的做到仁治。不管你們怎樣想,我都要執行上邊的命令!哪個甲長違抗的,我就撤換他!”

後來別的地區的裡正聽到隆中推行裡正任命甲長制度之後,也紛紛仿效諸葛亮這樣做。於是社會上地方的縣官員就興起行賄之風。直到後來的後來,世界很多社會都施行長官指定下級官員的制度,於是行賄腐敗之風刮遍天下。

諸葛亮又說,普查人口,只能如實登記,不能弄虛作假,報多報少都不行,因為以後要徵收人頭稅的。比瞞報少了,官府就少收到人頭稅,你冒報多了,人頭稅收不起來,你得補交上來!如果發現哪個甲長在普查當中作假了,就要追究他的責任,輕者免職,重者送官府治罪!

甲長們很快就把普查人口冊交上來,諸葛亮已統計,整個隆中地區僅有兩百多戶人家,人丁八百九百人。人丁太少了,今後得要發展人口才行。不過,他懂得當務之急就是他先把自己的田地弄好,有收成,只有自家收成好了,家裡的財富才能逐漸殷厚起來,才能有足夠的錢財供弟弟讀書,才有錢財留下來給自己以後去讀書。

諸葛亮開始招僱農夫來當佃農。史書講諸葛亮為出山之前是在隆中親耕,其實並不是他親自下地去勞動,而是去隆中當地主的,因此他才有錢來請人當他的書童諸葛亮不但管轄兩百多戶的佃農,還要管家中的幾十個僕人。平時他要不單要處理好佃戶之間的糾紛事,還要安派好家裡的農事人事,其中有好多的治理地方和興地方的措施,都是諸葛亮那時想出來的。諸葛亮就是在輟學的那5年間,他治理隆中得來經驗體會,以及何如理財等等技術,在他以後管理荊州或者巴蜀國,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後人有詩云;

孔明聲聲喊仁治,

實是心想撈貨幣。

當官哪個不貪財,

最笨田螺會吃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