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307.西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7.西夏

高俅很快被押上殿,此時的他,面容枯瘦,一臉頹喪。身上佈滿了血跡,不過看上去似乎不是他本人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沾染來的。

看到坐在皇位上的曹巖,高俅一臉驚恐,再看曹巖身邊的林沖,臉色更是一片灰敗。

“逆,逆賊,你犯上作亂,不得好死,遲早有一天會有人替我報仇的,遲早有一天……”

“恐怕那就和你沒關係了,高俅,你為惡已久,今天就是你的末日,你還有什麼想說的趁早一次性說完,同時也不必幻想其他不可能的事情,我不會放過你,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等待你的,只有死亡而已。”

“哼!成王敗寇,我無話可說!”

高俅微微仰頭,冷哼一聲說道。

他的這個表情倒是讓曹巖略微意外,看了對方兩眼,曹巖點點頭,“行,真是沒想到你還有這種骨氣,不錯,既然如此,你可以下去了。”

曹巖揮揮手,懶得再說什麼,高俅已經被重新押下去了,和他一起離開的還有林沖。林沖跟著去做什麼,這已經不用多說了,是個人都知道,曹巖看著林沖的背影,好一會兒才收回目光。林衝大仇即將得報,報了仇的他,算是放下了一塊巨大的心病,也不知道解開了心結的林海從,到底能不能爆發和原時空不一樣的一面。

大梁十一年,經過一年的休養之後,剛剛平靜下來的大梁再次行動。第一軍以汴梁為起點,開始一路朝西北方向挺進,其他軍團也紛紛或北上或南下,開始對長江以北的地區進行清繳。所過之處,無不開門而降,罕有寧死不屈的。對於這種人,曹巖也給予對方一定的優待讓其死得其所。

北宋的原北軍在這一次的圍剿之中是最重要的目標,幾十萬人的北軍被大梁幾大軍團團團圍住,左衝右突的,卻無論怎樣都衝不出這張巨大的網。

不僅如此,包圍網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縮越小,終於,在大梁十一年底十二年初,童貫所率領的北軍在北京大名府被徹底擊潰,不僅大名府丟了,童貫也死在了亂軍之中。至此,北宋四大奸臣,除了楊戩是早就病死了的以外,高俅、蔡京、童貫三人已經盡皆伏誅。

而北宋朝,也宣告徹底滅亡,大梁完全接管了江北地區。

同樣地處北域的大遼,此時只剩下半口氣,之前圍攻大金的戰役他們雖然也用兵了,但此時的遼主已經被連年的征戰給搞怕了,只派出來一支五萬人的部隊,僅僅佔了小城兩三座,那又什麼用呢?已經近乎崩潰的大遼,又豈是這兩三座小城就能挽救回來的?

於是乎在剿滅了童貫之後,大梁馬不停蹄,直接轉而進攻大遼。經過半年的猛攻,於大梁十三年秋,大遼滅亡,除了西夏,大梁已經佔據了江北的絕大部分區域。

而西夏,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小國而已。

但就是這個小國,卻是不能小瞧的,起碼從戰略上,大梁必須重視對方。要知道西夏沒有遼的廣闊國土,沒有金的凌厲鋒芒,更沒有宋的豐饒殷實。這個割據在華夏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四面被四大強國包圍環繞,但卻還能存活近200年不倒!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西夏能在強鄰環伺中,堅持了近兩個世紀呢?

西夏的歷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蹤到唐初。党項是羌族的一支,隋書上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唐朝初期,党項羌開始崛起,史書上說:“東至松州,西接葉護,南界春桑,北臨吐渾,有地三千餘裡”。後來透過兼併,党項羌形成了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拓跋氏等8個部落,其中拓跋氏最為強大。

到了唐朝後期,藩鎮坐大,党項羌作為藩鎮的一支,卻一直是唐朝聽話的小弟。唐僖宗時,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復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唐朝還賜封党項軍隊為定難軍,統領夏、綏、銀、宥、靜五州,這是党項發跡的開始。

開啟地圖,能很清楚的看到,西夏佔據甘肅陝西內蒙一帶,很是狹小。而周邊四大強國環繞,北邊是蒙古,東邊先是遼國,後來是金國,西邊是西遼,南邊是吐蕃和宋,西夏就跟夾心餅乾一樣,被徹底包圍。而西夏絕對是最弱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西夏當時佔據的土地本身就是荒涼的所在,而且三分之二的土地那都是沙漠地區,十分的貧瘠。主要的經濟是農業,外貿基本被隔斷。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人口也是最少的,根據《華夏人口史》記錄,西夏鼎盛時期人口在300萬左右,最低谷的時候只有120萬不到。而周邊的遼國、金國、宋那都是幾千萬上億的人口,就連北方的蒙古人口都比他多,而且蒙古人作戰更為勇猛,可謂豺狼虎豹環伺。

在弱肉強食的當時,為何小小的西夏不僅活的很好,而且還不斷的大敗遼國、金國、宋。而且還逼迫宋朝每年賠款給它歲幣,簡直是不可想象。西夏從立國到滅亡,先後有10位皇帝,國祚有近200年,比周邊的大國都要高,可謂是奇蹟中的奇蹟啊。那麼西夏靠什麼呢?

首先是左右逢迎,低調世故。

這應該是西夏建國前期成功的一大法寶。西夏的立國是真正在夾縫中求生存,作為一個長時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勢力,党項人一直默默無聞。907年,契丹建國。也在這一年,唐朝崩潰,中原大地陷入藩鎮割據的狀態。党項的機會來了,但是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還是低調一點好。於是對於走馬燈式的政權,党項開始了走馬燈式的逢迎。

西夏早在夏州政權時期就奉唐朝、五代諸國與北宋為宗主國,以維持自身勢力。後來北宋併吞夏州政權,李繼遷舉兵再起。此時他採取事奉遼朝、連遼抗宋的策略,多次擊退宋軍,並且擴張勢力。並且於990年被遼朝遼聖宗冊封為夏國王。

金朝崛起後滅遼朝與北宋,西夏為了自保,放棄遼夏同盟,臣服於金朝。金朝包圍西夏的東方與南方,掌握西夏的經濟力,所以夏廷對金朝不敢輕舉妄動,最多只有小規模的戰事。蒙古崛起後,多次入侵西夏,破壞金夏同盟。夏襄宗與夏神宗改採取聯蒙攻金的策略,多次與金朝發生戰爭,然而此為錯誤的方針。到夏獻宗時才改連金抗蒙,但不久就在蒙夏戰爭中於公元1227年亡國。金史稱西夏“立國二百餘年,抗衡遼、金、宋三國,鄉無常,視三國之勢強弱以為異同焉。”

然後是全民皆兵,樂於戰死。

西夏人口在300萬左右,軍隊卻有50餘萬。西夏的民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即“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備弓矢甲冑而行”,基本全國成年男子都是軍人。這種全民皆兵的狀態保證了西夏的獨立自主。再加上長期在沙漠地區喝風,練就了党項人強健的體魄。縱使不能消滅大國,也休想讓大國隨隨便便消化。

史料記載,党項族“民俗勇悍,其民習於用兵,善忍飢渴,能受辛苦,樂鬥死而恥病終。此中國(宋朝)之民所不能為也。”樂於戰死,恥於病死。這是何等剽悍的民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西夏的男人都不願意窩窩囊囊在家老死,病死,都願意打仗戰死,因此,戰場上那是無比的驍勇善戰。而且党項人的復仇意識很強烈,據《舊唐書党項羌傳》党項人“尤重復仇,若仇人未和,必蓬頭垢面,跣足蔬食,要斬仇人而後復常。”也就是說,你要惹了党項人,那麼他會想方設法,不惜蓬頭垢面、吃糠咽菜也一定要殺了你。所以,党項人能夠立國200年,靠的就是不怕死,靠的就是這種狼性。

然後是位置優越,獨享天險。

西夏能存在如此長的時間也不單單在於党項人很能打。西夏的國土地形有高山黃河作為險阻,戈壁沙漠作為隔絕。想進攻西夏的對手,難以解決要命的軍隊後勤問題。黃河百害,唯利一套,西夏佔據黃河前套。青唐產甲,鹽池產鹽,牧場產馬,完全保證了自給。西夏的國土,東西長而南北狹窄,對付宋帝國,遼帝國,金帝國可以集中兵力防範東方的進攻,把有限的兵力集中起來,利用地形的便利產生“區域性優勢”。

正是有了以上這些原因,西夏才能在群敵環飼之下求得生存,明明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卻讓周圍的大國家都拿他沒有辦法,尤其是這些大國之間還得相互防備,相互制衡,結果就讓這麼一個小國家一支生存了足足兩百年的時間,不過,如今曹巖已經不用面對這些問題了。

因為大遼大宋大金都已經被滅國,南宋雖然已經建立,但因為北宋時期軍隊損失慘重,所以南宋目前軍隊數量只能保證防守,想要探出頭來主動進攻,或者影響大梁的戰略,幾乎是沒什麼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