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美利堅的誕生(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九章——美利堅的誕生(1)

在1492年10月12日這一天,一支由三條船組成的小探險隊發現了美洲的聖薩爾瓦多島,從此揭開了神秘新大陸的面紗,自此之後,美洲融入到了世界當中,自然會受到歐洲對“新世界”的衝擊,雖然美洲大陸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但是在洶湧澎湃的衝擊之下,美洲的抵抗被粉碎了,美洲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都被納入到了世界軌道當中。

在美洲大陸被發現之前,在美洲大陸上是有著本土居民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土著。對於這些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經過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論,但是流傳比較廣的是這兩種,一是外來說,美洲大陸上的居民是從歐亞大陸上搬家過來的。原先,在阿拉斯加和歐亞大陸之間的白令海峽露出了陸地,出現了大陸橋。位於亞洲東北方的人類隨著動物群的遷移也跟著遷移到了美洲大陸,但是後來氣候發生了變化,海平面上漲,淹沒了原先的大陸橋,一下子就把這群人的退路給斷了。就好像是一個小狗,一直追著眼前的骨頭,結果追著追著,發現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自此之後,這些遷移過來的人類開始在美洲大陸開枝散葉。二是美洲土著的土生說,也就是說美洲土著也是慢慢發展過來的。反正不管是哪種原因,在歐洲人踏上美洲的土地之前,美洲的土著居民在美洲大路上快樂的生活著。

這些人在美洲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分佈和社會結構。在北美洲,當地土著的社會結構是部落及部落聯盟的形式,這些部落的人數都不太多,少則數百,多則數千,一旦部落人數上萬,那就是數一數二的大部落。在歐洲人發現的大西洋沿岸,這些地區的部落是以耕種為主,也會採集果子,進行狩獵。在北美洲中部的大平原地區,則主要以放牧為主,是遊牧民族。各個部落之間彼此獨立,有部落聯盟也有彼此之間的血仇。北美洲這種鬆散的社會結構對於之後來到美洲大陸上的移民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有利的條件,如果美洲也是如同咱們中國一般的大一統王朝,這些殖民地能不能發展起來還真的是兩說,可以參照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但是也只是居住權,還是需要向大明政府交稅,服從大明政府法律的,即使一時偶然得逞,也會被打得落荒而逃,參照荷蘭人。

中美洲和南北洲的秘魯地區,形成了一種較為嚴密的社會結構,無論是柯爾特斯征服的墨西哥,還是在其之後不久踏入其後塵的秘魯,都是如此,對於這種機構,西班牙人的手段就不是移民了,而是蠻橫的武裝殖民,暴力征服,血腥掠奪。而中美洲和秘魯的這種社會結構,也方便了西班牙的征服統治。後來,西班牙的征服者踏上了菲律賓的土地,但是很不幸,西班牙人被當地土著打得落花流水,後來,西班牙人轉變了策略,開始用蘿蔔加大棒的方式,重金收買了當地的首領,輔以武力征服,最終佔領了菲律賓。

當初,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時候,一直堅信自己發現的是印度,於是把當地的居民稱之為印第安人,意為印度的居民。可是那並不是印度,也不是遍地黃金,也沒有漫山遍野的香料,更沒有富裕的城鎮,只有一片原始的大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繼哥倫布之後,陸續有人來新大陸淘金,但是紛紛滿懷希望而來,帶著失望而歸。到後來,美洲逐漸從人們的眼中淡去。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人們才重新注意起這片新大陸。在當時,統治英國的是都鐸王朝,在都鐸王朝的統治之下,英國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長,英國的土地和空間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而且,在宗教改革發起之後,大批的新教徒不堪迫害,希望去新大陸去建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新大陸。在殖民公司的努力之下,英國在北美洲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詹姆士敦。

當時,殖民公司宣傳的口號非常的好,各種海吹,各種牛皮,說的不是遍地黃金也差不多了,只要你去了,你就能發大財,然後在加上了幾個包裝好的例子向面前一亮,於是大批大批的人就被忽悠到新大陸去了,結果滿腔的熱血和希望在到了新大陸之後,立馬就冷了,冰涼冰涼的,因為現實太過於殘酷了,說好的遍地黃金呢,說好的隨隨便便就能發財呢?!這是赤果果的騙鬼阿!而且,跑過遠路,在很遠的外地生活過的人應該知道,當我們從我們一直生活習慣的地方搬到另一個完全陌生而且非常遠的地方,都需要一個服水土的過程,如果水土不服的話,輕則身體虛弱,重則喪命,在當時,一半的移民沒能看到第二年的太陽。

當最初的淘金夢想消散之後,人們對新大陸的熱情消散了。但是到後來,人們重新開始熱切的看著新大陸,這次主要是因為歐洲大陸的對新教徒的迫害。在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我們都學到過一艘著名的船,以及與之相關的著名的公約,還有那建立的殖民地。

這艘船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月花號”,在1620年9月16日,“五月花號”載著102名乘客駛向新大陸。經過66天的艱苦航行,最終抵達了大西洋彼岸。在上岸之前,“五月花號”船上的自由成年男性公民商定了一份公約,這份公約就是我們學到的、體現了人民自治精神的、也奠定了之後美國精神的《五月花號公約》,,並建立了第二個英國殖民地普利茅斯。

這些殖民者也碰上了之前那些前輩相同的問題,水土不服,而且當時登陸的時間已經是11月底了,已經過去了耕種的時間,而且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冷的冬季,這些殖民者可謂是一籌莫展,就在這時,當地的印第安人伸出了他們的援助之手,真的是雪中送炭。憑藉著當地印第安人的救濟,這些移民者艱難的度過了他們在新大陸的第一個冬天,在這個冬天中,很多人沒能熬過去,去投入了上帝的懷抱。在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倖存下來的人這部分人卻又要為接下來的生存而發愁,他們腳下的土地都是當地土著部落的,他們的力量又無法打敗他們,用劍去取得,而且,就算是有個土地,在當地這種氣候情況下,應該種那種作物。這時,印第安人第二次幫助了他們,他們給他們劃出了一塊土地讓他們耕種,而且還教給了他們如何種植玉米。經過移民們一年辛苦的耕種,上帝也很垂憐這些受苦受難的子民,這一年風調雨順,移民們取得了大豐收,滿載豐收喜悅的移民們為了感謝一直幫助自己的當地的印第安人,也是表達自己對於上帝的感恩之情,他們在收穫之後特意邀請印第安人舉行了宴會,這也是歐美感恩節的由來。現在坐在一起分享美食、其樂融融的印第安人和歐洲移民們,他們應該想象不到,他們之後的情景會是腥風血雨。

繼詹姆士敦和普利茅斯之後,英國又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塊殖民地,這些殖民地也是美國的前身。這些殖民地在建立過程中,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北美洲是一個龐大的陸地,而英國的13殖民地分佈在大西洋沿岸的狹長地帶,最北方和最南方的氣候有很大的區別,這些氣候的差別,也是之後美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的種植園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原因,也是後來南北美分裂的原因之一。

美國南方氣候炎熱,尤其是在加勒比海地區,從英國這樣一個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國家到南方、加勒比這種炎熱的氣候環境之下,再加上疾病的流行,移民的壽命普遍不長,很多時候就是自己的孩子還沒長大呢,結果孩子的爹媽就先走了,這種情況下,就讓這些地區的移民人口增長非常慢,而當地的氣候,又適合從事種植業,比如說甘蔗種植園,菸草種植園以及之後的棉花種植園等。這些種植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移民人口的增長滿足不了這急需的勞動力。有需求就會有供應,奴隸貿易應運而生,這是臭名昭著、血林林的三角貿易。大批的黑女被賣到美洲的種植園當中,讓黑奴佔據了當地人口的很大的比重。

而北部的殖民地則不然,當地的氣候較南方而言比較寒冷,與英國當地的其後較為符合,在北部殖民地的移民壽命普遍要長的多,這樣情況下,當地的白人居民數量,在不斷增加,從而讓白人佔據社會的主體。而且因為當地不適合發展大規模的種植業,人們從而把他們的精力放在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上,從而讓英國殖民地地區出現了兩種經濟制度,為以後埋下了伏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