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美利堅的誕生(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二章——美利堅的誕生(4)

當萊克星頓的民兵們得到訊息之後,並沒有被嚇破了膽,而是選擇了面對,決心給驕傲自大的英國駐軍一點顏色看看。當然,民兵的實力畢竟太弱,如果英軍真的來硬的話,那軍火庫肯定保不住,所以,人們在第一時間就轉移了軍火庫,也讓領導人到別的地方避避風頭。

在4月19日當天,當這個天剛矇矇亮的時候,800名全副武裝的英國“紅蝦兵”開出了營地,在少校史密斯的帶領下,悄悄地前往萊克星頓,很顯然,這是想“打槍的不要,悄悄地進村”阿,想打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就在他們準備摸進村子的時候,他們發現情況有些不太對,好像當地人老早就知道了自己要過來,幾十個民兵就在村前的草坪上列隊呢,各個手裡都拿著槍,而且表情都有些猙獰,似乎並不是來歡迎自己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英軍一看這樣了,知道自己原來的想法肯定是落空了,就想著光明正大的開進去,不相信這些“刁民”敢攔自己,但是民兵也不是好惹的,寸步不讓。雙方在交涉的時候,兩邊的火氣都越來越大,這人一旦開始生氣了,就有可能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做出點出格的事。雙方在僵持的時候,互相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聲槍響。英軍和民兵一聽見槍響了,都以為對面先開的槍,早就在火頭的兩方人立馬就開始了火併,一時間槍聲大作。

雖然戰鬥很激烈,但是結果是不難預料的,一方是全副武裝的800名士兵,另一方是只有幾十人的民兵,除非這些民兵們都化身蘭博基尼,全都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特種兵,否則肯定是輸定了。由於敵眾我寡,英軍很快就粉碎了民兵的抵抗,衝進了村子。可是即使衝進去,也沒啥收穫,因為軍火庫和領導人都已經轉移了。英國人除了砸點東西出出氣之外,啥也幹不了。

英軍指揮官在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在聯想到剛才那些嚴陣以待的民兵,不禁打了個寒顫,很顯然,這些人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計劃,提前已經做好了準備。想到這,他立馬命令手下的士兵們趕緊撤退,因為再不撤退就來不及了,美國人很顯然早有準備,沒準現在就正有大批的民兵趕過來呢。有一句話說得好,你越不想出現的,往往就會出現。還沒等英國人出了鎮子呢,大批的北美民兵就已經到了,四面八方都響起了槍聲,樹林中,屋頂上,草叢中,到處都射出復仇的子彈。身穿醒目的紅色軍服的英國士兵就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地倒下。看到這讓我想起了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剛開始在外邊的時候拼了命的想進來,等進來之後,又在拼了命的想出去。民兵們打得英軍抱頭鼠竄,狼狽不堪的退回了波士頓。這一來一回,就有247個士兵品嚐到了民兵們的子彈。

萊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在獨立戰爭勝利之後,美國人民將萊克星頓作為美國自由獨立的象徵,盛讚它為“美國自由的搖籃”。在萊克星頓的中心,樹立了一座美國獨立戰爭的紀念碑,在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槍,頭戴草帽的民兵形象。在碑的正面,刻著這樣一段銘文:“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之前,不要先開槍;但是,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麼,就讓戰爭從這裡開始吧!”

萊克星頓的槍聲很快就傳遍了北美殖民地,殖民地人民對於英國的不滿爆發了,在人民反英武裝鬥爭和高漲的革命熱情的推動下,在1775年5月10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再一次在費城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大陸會議決定成立大陸軍,由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之所以選擇華盛頓到不是因為華盛頓身具主角光環,在一見之下就讓旁人納首便拜,之所以選擇華盛頓,是因為華盛頓實實在在的武功。在華盛頓年輕的時候,他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英國陸軍的軍官,在七年戰爭的北美殖民地戰場,華盛頓積極參戰,並表現出了自己的指揮、領導才能,雖然華盛頓有著充軍的夢想,但是在1959年的時候,他還是辭去了軍職,這倒不是因為他不想當兵了,而是因為他想成為英國陸軍的軍官,而不僅僅是當一個業餘選手——做一名殖民地民兵的軍官。華盛頓的從軍經歷和其在戰爭中的武功,以及在英軍中的經驗,讓人們最終選擇華盛頓當部隊的統帥。其實說起來,華盛頓的從軍履歷真的說不上有多麼豪華,多麼亮眼,相比於歐洲大陸發生的戰事,北美殖民地的戰爭就如同小孩過家家。但是沒辦法阿,誰讓其他人還不如華盛頓呢,矮子裡面拔將軍,湊合著用吧。

除了成立大陸軍,在10月,大陸會議開始組織一支海軍。在11月,成立了海軍陸戰隊。在第12月,在大陸海軍“阿爾弗雷德”號艦艇上第一次升起一面用13條橫道代表13個殖民地的旗幟,這也是美國國旗的雛形。

在1775年5月,北美民兵主動進攻,先後攻佔了泰孔德羅加堡克朗博因特等地,並且還陳兵波士頓城下,當時的波士頓是北美地區的第一大港,經濟、軍事、政治意義都非常重大,英軍承擔不了丟了波士頓的後果,於是,在1775年的6月17日,英軍統帥蓋奇將軍派了2200名援軍,準備為波士頓解圍,但是沒想到解圍的英軍在民兵的陣地上碰了個頭破血流,多次進攻均被民兵擊退。雖然民兵們守住了陣地,並且給與了英國人以重大殺傷,但是他們現在要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而不得不撤退,那就是沒彈藥了,沒彈藥了,這槍就成了燒火棍了。無法,民兵們只得撤退,放棄了陣地。

北美殖民地人民為了給自己找盟軍,決定派兵進攻英國的加拿大,打算將革命的火種傳向另一片土地。美軍兵分兩路,進攻加拿大。在1775年11月,美軍左路軍攻佔了蒙特利爾,並隨後與右路軍在聖勞倫斯河下游匯合。

在1775年12月底的時候,美軍準備利用天氣來一場突襲,攻佔在七年戰爭中法國割讓給英國的魁北克。當時,天空正下著暴風雪,大約1000名美軍士兵在這種情況下艱難的向魁北克前進。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攻佔魁北克,之後,美軍改進攻為圍困。

美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不斷攻城略地,打得英軍是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這讓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英軍也不過如此。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因為美軍沾了英國政府的光,因為英國政府沒想到北美殖民地居然敢這麼幹,居然說打就打了,居然還就真給打了,居然有膽子真打了!!!當初英國政府之所以派兵過來,到不是真的想跟當地人火併,純粹是想用槍桿子嚇唬嚇唬殖民地人,讓他們老實點。但是英國政府忘了這些之所以敢拋家舍業、面對一無所知的前景來到新大陸,怎麼可能是逆來順受的主?

殖民地這一打,打了英國政府一個措手不及。英國政府徵集軍隊,並且組織運力運輸部隊,這些都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是大陸英軍最虛弱的時刻。當英國政府真的認真起來,並且將歷經歐洲大陸戰火的部隊派往殖民地的時候,殖民地的考驗開始了。

不過在英軍的增援帶來之前,美軍還是佔據著戰場的主動性。在1776年3月,美軍佔領了波士頓。隨著美軍的節節勝利,大陸會議也沒閒著,在1776年的7月4日,由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獲得了透過,從而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了英國而獨立。《獨立宣言》*的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其與生俱來的、不可剝奪的權力,包括財產權、追求幸福的權力等。《獨立宣言》的發表,標誌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是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檔案之一。後來,費城為了紀念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在此簽訂宣佈,把一支籃球隊起名為“76人”,這也是NBA中的“費城76人隊”名字的由來。

美國獨立戰爭打響以後,美國也知道僅憑自己的力量似乎打不過自己原先的母國英國,於是在國際上積極尋找盟友,例如英國的老對手法國。雖然美國人說的天花亂墜,但是法國等國家不為所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件事就是個賠本的買賣,雖然現在看起來節節勝利,但是那是在英國沒在發力的情況下,一旦英國稍微認真起來,按照美國那不足5的戰鬥力,鐵定立馬就跪了,沒必要給自己找這麼個麻煩,自己在旁邊嗑瓜子看熱鬧就好。

結果證明了這一點,就在《獨立宣言》發表之後的下一個月,英國遠征軍抵達了北美大陸,並且在長島戰役中,讓業餘的大陸軍見識了一把什麼才叫做專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