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飄揚的三色旗(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八章——飄揚的三色旗(1)

法國是歐洲大陸上的一個強國,而且封建專制的傳統歷史悠久,相比於歐洲其他國家,法國是中央集權程度最高的谷國家之一。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前,波旁王朝的統治已經維繫了幾百年的時間,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被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有這麼一副描述路易十四的油畫:路易十四騎在一匹戰馬上,手拿權杖,在天上有一個天使正在為他戴上桂冠。之前提到過,在路易十四長達半個世紀的實權統治過程中,他動用法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在和全歐洲打仗。有人稱他為“太陽王”,有人稱他為“歐洲之主”,也有人把他叫“敗家子”。確實,他為法國掙得了無上的光榮,被法國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之一,但同時,也把殷實的法國國庫花了個底掉。路易十四的名言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朕即國家”,我就是國家,任何法國人如果不服從於我,那麼就是叛國,就是違逆上蒼,就是瀆神。在歐洲如果在你腦袋上扣上這麼個罪名,那你死個七八十遍都行了。

這樣一個專制君主維持了長時間的統治,法蘭西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滄桑。慢慢地,法國開始走向盛極而衰的道路,也有人把路易十四的統治叫做一個分水嶺,法國確實有點後繼乏力了。

路易十四之後戴上王冠的是路易十五,但是路易十五可不是路易十四的兒子,也不是路易十四的孫子,踏實路易十四的重孫子,也就是說,七十年的國王當下來,路易十四把自己的兒子、孫子都給熬死了。當他終於死了的時候,傳位給路易十五,這小孩從小就生活在祖爺爺的陰影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如果一個小孩的爹媽都非常強勢,那這個小孩有出息的機率並不太高。因為超過他們太難了,當你認為絕對不可能超過你的老師、你的父母的時候,你努力幹嘛啊,所以,這也是往往名人的後代經常以搗亂出名,正經事都幹不大成。路易十五從小養尊處優,繼承了他太爺爺集權的慾望,但是卻沒有繼承祖先這種行政統治的能力,他是法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昏君之一。

路易十五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最高權力只屬於我。立法權完整不可分地由我一人掌握。整個公共秩序都是我定的,國民的權利和利益與我的權益必然地結合在一起,而且只掌握在我手中。但是專制制度要起到一點好的作用,取決於專制君主是不是一個精力充沛、智慧過人的人,如果統治國家的是一個既昏且暴的昏暴之君,那這個國家一定會陷入無妄之災。路易十五把用專制權力斂集的鉅額財富都用來驕奢淫逸、吃喝玩樂上了。你可別忘了,路易十四已經把法國國庫花空了,路易十五除了斂財之外就是借債,到最後,他把法國國庫發成了負數了。但是這位爺都是不大在乎,因為他還說過另外一句名言:我這一生就這樣過下去吧,讓我的後人盡其所能去擺脫困境。也就是那一句話,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路易十五這樣的造,這樣的折騰,造成的結果,就是他的兒子——也就是路易十六即位以後不久,法國的政局就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法國的等級制度是出了名的,共分為三個等級,法國的特權階級(也就是統治階級)是第一等級的教士和第二等級的貴族,他們佔有大量的土地,把持政權,而且還不用納稅。在當時總人口在20萬人左右,而當時法國的總人口是2400萬,這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佔據著全國大部分的財富和幾乎全部的權力。而第三等級佔的人口超過百分之九十九,新興的資產階級有錢,但是他們沒有權;工人和城市平民既沒權也沒錢,他們首先想要的是改善生活;而佔法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兄弟呢,那跟中國農民兄弟也差不多,願望就一個,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想要土地。那政權在誰手裡,錢在誰手裡,土地在誰手裡,答案就是一個,在特權階級手裡。所以,當路易十六的統治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法國百分之九十九點的人把鬥爭的矛頭、把怒火指向了不足百分之一的那一小撮人,中國老話講叫“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啊,你被2390萬左右的人指著後脊樑罵,你想好好過日子,不大容易吧。

可是光罵街還不行,你如果有破而無立,也就是說你想打爛一個舊制度,而又沒有一個新制度來替代的話,那麼情況可能會越變越壞,而不是越變越好。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經歷了200年左右的啟蒙思想的傳播,而法國顯然是啟蒙思想的一個中心,法國出現了很多啟蒙大師,不但掃淨了法蘭西的土地上的霧霾,而且對於世界都有傑出的貢獻。

法國資本主義經濟在發展,資產階級在壯大,啟蒙思想在法國傳播得最廣泛、最深入,而同時,法國的中央集權又是歐洲出了名的強化,所以,社會中的這種衝突是相當相當尖銳的。在20世紀初,人們將巴爾幹半島稱作*桶,因為巴爾幹地區情況複雜、矛盾尖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完全也能將法國大革命之前、路易十六統治的這段時期稱作另一個*桶,只要一點點的火星就會劇烈的爆炸開來。星星之火尚燎原,更何況是熊熊烈火。

現在,這顆火星出現了。

路易十六發現自己口袋裡沒錢了,這倒沒什麼奇怪的,因為他一繼位就沒錢,他不但沒錢還得還錢,這都得拜他老爹所賜......當時他要維持一個差不多體面的國王的生活都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他需要更多的錢,那錢從哪來?徵稅,他需要多徵稅來解決財政危機。為了徵稅,他召開了三級會議。法國的三個等級是可以在一塊開會,討論國王的稅收的命令的。路易十六認為三級會議就是我的御用會議,因為你別看三個等級中第三等級人口眾多,代表人數也多,但是三級會議的表決原則是按照等級投票,換言之,第一等級、第二等級、第三等級各自找地開會,然後討論結果出來以後,每個等級一票然後到國王面前重新投。你自個琢磨,這投票表決的結果通常是2:1,你別管我百分之一不百分之一,你甭管我人數少不少,只要教士和貴族達成默契,第三等級你想翻天啊?你休想!我永遠在投票中佔據優勢。你看人家這制度設計的。但是第三等級當然不幹啊,三級會議開幕以後,按照老規矩還要到各自地方去開會,第三等級這回就不幹了,他們中的一些精英在巴黎的網球場宣誓,宣誓要改造法國,要讓法國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要限制國王的權力,要把法國的三級會議改成立憲會議。而且,這些人在宣誓中明確提到,為了避免世人的這種誤解,我們所有人在完成君主立憲的改革之後,我們將全部隱退,不會當選為立法議員。這種大公無私的態度,讓世人很震驚,我們看到在中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人民革命之後都是要掌權的。革命的目標就是掌權啊,只有掌握政權才能說以後有什麼新的發展,才能談到如何鞏固革命成果。但是,這些法國人,可能是浪漫主義藥水喝多了吧......他們一致的認為,如果我們為了自己掌權而革命,那麼這個革命就有著相當大的自私的因素,所以我們不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網球場宣誓表明了人民的態度,但是國王的腦筋根本還沒到急轉彎的地步。他仍然固守著:“二比一、二比一、二比一嘛,二比一我就贏了,你們給我撥錢不就完了嗎,我看三級會議幹嘛的啊,不就是要錢的嗎。”路易十六的做法使得人民的怒火越來越高漲,如同內部聚集了大量能量的火山一般,最終,火山爆發了,人民用攻佔巴士底獄來作為對國王的回答。

1789年7月14號,當法國國王拒絕妥協,人民的怒火再也不能壓抑的時候,巴黎人民第一次起義,巴黎人民是有起義的傳統的,動不動就抄起武器,築起街壘,跟敵人打一仗。這次起義沒有大規模的殺戮啊、戰鬥啊,就是攻陷了法國專制王權的象徵——巴士底獄。這座巴士底獄素來是關政治犯的,早年曾經人滿為患,但是這次,當人民開啟巴士底獄的大門發現,整個的、這個大的監獄、這個恐怖的堡壘裡邊一共就關了七個人,後人也為路易十六鳴不平,路易十六大概是法國波旁王朝幾百年裡邊最開明的國王了,可正因為其開明,所以,人民群眾的反抗就越激烈。這什麼道理啊,專制的厲害的時候,反抗不激烈,這都開明了反倒激烈了。其實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你到犄角旮旯裡面壁思過的時候,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這樣,所以有的時候專職君主他不敢開明你知道嗎,他一開明他就完蛋了,但是我們很歡呼他的完蛋。

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在首都發生這麼大的事的時候,路易十六幹嘛呢,路易十六不知道這回事,因為他根本就沒在巴黎,他在法國巴黎北部著名的皇家園林、度假勝地凡爾賽宮玩呢,那是他祖祖爺爺——也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建下來,原本是為了宣示王權、籠絡諸侯的(也是德皇威廉一世加冕稱帝的地方),那地方漂亮著呢,如果有機會去的話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路易十六在那小日子過得喜洋洋嘛,結果有人慌慌張張地跟他報告巴黎出事了,巴士底獄被攻陷了,她一撇嘴:這算個毛吶。後來,在他的日記裡邊,路易十六是這麼記錄1789年7月14號這一天的:無事。沒事,沒發生過什麼事,直到第二天,一個伯爵從巴黎飛馬趕來告訴他出了大事了,巴黎已經不是我們的了,路易十六才覺得誒,有事!但是他仍然覺得那也沒事,那是因為我不在,我不在你們折騰是吧?好,我現在就回去,我回去只要在巴黎街頭一露臉,我是誰啊,我是國王,是上帝派到人間的使者!只要我一露臉,說一聲“不許動”,大家群都放下武器投降,暴民就被鎮壓了,革命也就呵呵了。想的挺好,可是回來之後發現劇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寫的,而是按照人民來寫的:路易十六一回到巴黎之後,就被人民群眾控制起來了。巴黎人民、法國人民是被啟蒙運動、啟蒙思想洗過腦的,換言之,人家腦子裡邊,充斥著各種近代化的思想,包括“國王與我是平等的”,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是深入人心的。你是國王,你是貴族,你是擁有者很大的權力,但是如果你用這些權力恣意妄為的話,人民可以根據契約推翻你,也就是啟蒙運動中的社會契約論。

路易十六被抓住了,國王被人民抓住了。歷史上被人民抓住的國王中最著名的就是英王查理二世,這位倒黴的國王最終死在了斷頭臺,那路易十六呢,他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法國大革命又將何去何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