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二章——鋼鐵煉獄:一戰(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二章——鋼鐵煉獄:一戰(3)

1911年看來是一個打架、搶東西的好年頭,前腳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來了一次“實彈演習”,差一點就變成互拍,結果等到了下半年,還真的就打起來了,義大利和和土耳其打起來了。

義大利的經歷跟多差不多,自從輝煌的羅馬帝國之後,義大利就陷入到了分崩離析之中,因為義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深入到了地中海,在地理大發現之前,歐洲和東方之間的貿易基本上是透過自漢朝以來的“絲綢之路”,在與阿拉伯商人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地中海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而亞平寧半島獨特的地理位置,則為其商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條件和強大的助力,因此發展起來了很多類似於雅典、斯巴達這樣的城邦式國家。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囊括城市周圍的地區,組成一個政治實體。

義大利地區很富有啊,即使在地理大發現之後,義大利地區依舊是非常富庶,當初拿破崙的剛開始獨當一面,成為義大利軍團的指揮官的時候,跟士兵們的演說中就曾以富饒的義大利倫巴第地區進行激勵。義大利這種富而不強的情況,使得義大利成了兩大強鄰法蘭西和奧地利爭奪的物件,甚至連阿拉貢也來摻和一腳。

但是,統一是歷史的發展趨勢,就在德意志再以普魯士為中心完成統一的過程中,義大利也開始了自己的統一之路,在1870年,也就是德國統一的前一年,義大利終於完成了統一。義大利在完成統一之後,因為工業實力、經濟實力等不像德國那麼強大,結果其他列強瓜分世界的時候,義大利連口湯都沒喝上。這讓義大利怎麼甘心?可是,如果讓義大利去和別的大國搶他們手中的地盤,義大利顯然也知道自己沒那個本事。但是,別擔心,在那個時代,如果有人打了你,不要哭,找一個比你還弱的打一頓就是了,義大利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比自己還弱的,能讓自己咬上一口的,那就是成了萬人捶的破鼓的土耳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1911年的9月28日,意大利政府以意大利人在土耳其的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和昔蘭尼加地區受到不公正待遇為由,向土耳其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你們不管的話,那我可就直接派人管了。

土耳其人怎麼不知道意大利人是什麼心思,這分明就是要打自己的徵兆啊!於是土耳其開始向歐洲的各個列強呼籲,你們趕緊制止義大利的行為,他現在的行為很危險!但是,其他列強的反應讓土耳其很受傷啊,因為不但同為“三國同盟”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支援義大利,甚至就連其他國家也不幫著土耳其。義大利很得意啊,看見沒,這都是我兄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在1911年的9月29日,向土耳其宣戰。

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年的時間,在這場戰爭之中,後來成為影響戰場結局的決定性力量之一的空軍,開始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之上。只不過當時空軍的貢獻跟現在相比把可就不是雲泥之別了,在科索沃戰爭中,空軍成了戰場是唯一的主角,這場沒有地面部隊參與的戰爭,又被稱為“非接觸戰爭”,聯軍僅僅靠轟炸就使得巴爾幹半島上的強國南斯拉夫解體。

義大利在戰爭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如既往的差,當初打衣索比亞的時候,作為歐洲列強之一,居然被非洲上一個封建國家給打得大敗虧輸,而衣索比亞也成為當時歐洲僅存的獨立國家之一。這次也不例外,在意大利政府已經多土耳其宣戰了,義大利的軍隊卻還做好戰爭準備呢。義大利軍隊在1911年10月3日才開始轟炸港口,在這之後,義大利1500人的先遣隊就已經佔領了重城的黎波里。這場輕而易舉的勝利,使得義大利國內的主戰派熱情十分高漲,看看,我早說了吧,土耳其就是軟柿子,再不下手的話,估計之後就沒咱們什麼事了。

在看土耳其,當初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現在的版圖已經大大縮水了,而且,隨著英國對埃及的佔領,使得戰區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和土耳其本土之間的聯絡被切斷了,也就是說,土耳其的援軍能不能透過陸路抵達戰場,那得看英國人的臉色。雖然實況艱難,但是土耳其仍決心保衛自己的領土。土耳其國際和國內兩方面雙管齊下,國際上,土耳其的使者在歐洲各國之間跑斷了腿,極力呼籲國際上能對義大利的侵略行為進行制止,另一方面,則大力組織當地的阿拉伯人和貝都因人,抵抗意大利人的入侵。

可能是剛開始太順了,以至於讓義大利上下普遍對勝利充滿了盲目的樂觀,十分看輕自己的對手。但是毛主席曾經說過,在戰略上要藐視對手,在戰術上要重視對手,而義大利這種無論戰略還是戰術都藐視對手的這種行為很快就嘗到了苦果。當時,義大利以為只要自己20000人的部隊,就足以征服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自從輕取了的黎波里之後,隨後的勝利又加劇了義大利的驕縱。但是10月23日的一場敗仗,給了義大利當頭一棒。當日,一支站位不對的部隊幾乎被來去如風的阿拉伯騎兵所包圍。義大利部隊被打得是潰不成軍,雖然在義大利囯內,這場攻擊被形容成了一次土耳其人微不足道的反抗,但是實際上基本上回來的沒幾個活人。

雖然意大利政府極力向國內傳遞取勝易如反掌的印象,但是意大利政府內部還是重新審視了戰爭的難度。因此,意大利政府決定增兵,這一增兵不要緊,一下子就把20000人擴充成了100000人,而他們所面對的對手,只有大約20000人的阿拉伯軍隊和8000人的土耳其正規軍。

在12月4日,義大利的援軍登陸了北非重鎮託布魯克,二戰之中,被稱為“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就和英國名將蒙哥馬利之間就曾在託布魯克發生過激戰。援軍在登陸之後,隨即向內部進軍,但是他們想不到的是,在他們面前,正有一尊大神等著他們,這尊大神就是後來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雖然當時凱末爾還沒有現在那麼大聲譽,但是能力肯定是槓桿的,在大神面前,作為一個連衣索比亞封建軍隊都打不贏的麵條軍隊,怎麼可能會是大神的對手,大神帶著一支土耳其的小部隊以及利比亞的先遣隊,就把意大利人打得大敗。凱末爾也憑藉著軍功,得到了重用。

在這之後,在1912年3月,意大利人和土耳其軍隊由展開了激戰,雖然意大利人武器先進,人數還對,但是還是跟人數、裝備都少於自己的對手達成了僵局。可以說,這一點又表現出了義大利軍隊麵條軍隊的本質。因為義大利掌握著制海權,而且英國人還不允許土耳其人經過自己的埃及,也就是說,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的抵抗就只能靠當地人自己了,而意大利人的補給通道可是暢通無阻,軍備物資,人員裝備,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進入戰場。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還是僅僅打了個平手。

意軍在擁有較大優勢的條件下,取得了初戰勝利。但戰爭的發展卻與義大利的願望相反,進入了僵持狀態,並使意軍花費了巨大的代價。這主要不是對付土耳其軍隊,而是遭到當地人民的強烈抵抗。1911年10月23日,的黎波里居民舉行武裝起義。義大利遠征軍增兵9萬人,對佔領區的人民進行殘酷鎮壓。到1912年春,才勉強守住了已佔領的沿海地帶,但始終未能深入到內地。

這期間,意軍於1月10日使用飛機向當地投撒了數千張傳單,企圖勸阿拉伯群眾投降,使飛機又增加了一項進行空中宣傳的任務。2月23日,皮亞扎上尉又首次嘗試了利用固定在飛機上的照相機進行空中照相偵察。意軍入侵北非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反對,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游擊隊和志願軍與入侵者展開了英勇的鬥爭,使意軍損失慘重。

5月,意軍把步兵增至10萬,並調來35架飛機,部分飛艇和其他技術兵器,採取了更大的軍事行動。佔領了贊祖爾和萊卜達綠洲,艦隊炮擊了達達尼爾海峽和貝魯特防禦工事及土耳其的其他港口,迫使海峽關閉,並攻佔了羅得島、科斯島和多德卡尼斯群島。5月2日,意軍第二航空隊隊長馬連戈上尉首次進行了30分鐘的夜間偵察。月11日黎明前,又憑藉固定在飛行帽上的手電筒,對土耳其營地進行了首次夜間轟炸。

當時,雖然義大利佔據了優勢,但是還沒有大到能夠讓土耳其放棄這兩塊地盤的時候,但是這時候,國際上又出現了新的變局,巴爾幹半島上又開始不太平了,巴爾幹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味已經濃烈到瞎子都能看出來了,再加上國內的反對浪潮,使得土耳其有一種難以為繼的感覺。而義大利則抓住了時機,跟土耳其進行談判,最終讓土耳其放棄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這兩塊地盤。在1912年10月15日,雙方正式簽訂了《洛桑條約》,意土戰爭落下了帷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