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盛世危機(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七章——盛世危機(1)

1929年10月24日,美國歷史上的“黑色星期四”,紐約證券交易所突然出現狂拋股票的風潮,共交易近1300萬股票,超出每日正常交易量十多倍,在金融投機集合泡沫經濟中,狂漲上去的股票價格,現在一瀉千里,以致於行情報價跟不上跌價的速度。許多人頃刻破產,負債如山。當天就有8人自殺,以死抵債。如果看過哥倫比亞公司的大片《黑衣人3》的話,應該記得這樣一個鏡頭:當J探員穿越回過去的時候,就有一個正在跳樓過程中飛舞的人,他抓住一張報紙,這張報紙上的時間就是1919年10月24日。金融恐慌開始了。

然而這只是資本主義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破壞性最重的經濟大危機的發端。此後的4年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陷入了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全局性的危機狀態中,資本主義制度受到重大衝擊,風雨飄搖。

黑色星期四,中午12點,一批金融巨頭在華爾街摩根財團辦公室緊急會晤,決定籌集巨資救市。隨後兩天,局面暫時穩定下來,但是到了28日,星期一,股票拋售風潮再起,有925萬股股票如潮水般丟擲。金融巨頭們終於財窮力竭,無力抵擋。他們在夜晚發表聲明,放棄救市行動。大恐慌,無可阻擋的到來了。

29日,星期二,上午10點,股市開盤大鑼剛剛響過,巨量,甚至可以說是海量的股票不顧一切的丟擲,甚至不及價格,因為現在情勢已經非常明朗了,連金融大佬們都對現在的局勢非常絕望了,那還拿著股票幹什麼?又不能花,還不如趕緊賣了,換成綠油油的紙幣,而且早麥早好,誰知道什麼時候,股票就跟廢紙差不多了呢!卻沒有多少人想買進,想買的估計腦子都有點不正常……場面十分混亂。開盤剛剛半個小時,就有300萬股的股票被拋售,要知道在昨天,全天也就900多萬股股票的交易量,現在半個小時就已經達到了300萬股,可見人們的恐慌。到了中午12點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800萬股股票,等到了下午一點半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1200萬股股票,估計沒賣出去的中午也沒時間吃飯了,趕緊麥。等到了當天收盤的時候,總股數就已經達到了1641萬股股票。

到現在,誰都能看出來股市已經崩潰了,股票行情下跌了12.82%,股票已經變成了廢紙一張,上百億美元的財富頃刻間化為烏有,經濟大危機的序幕拉開了。在這之後,美國的股票就如同瀑布一般,一路暴跌,以1926年股票指數為100點計算,1929年11月份的時候,股票指數為145點,上升了將近50%,,等到了1930年12月的時候,跌到了102點,基本上被打回了原形,但是你升上去的時候用了3年,你下降可就只用了1年。但是股市並沒有之主,而是以一種依然非常迅猛的速度繼續下跌,等到了1931年12月的時候,就已經只剩54點了。兩年時間,跌了91點,將近三分之二的市值憑空蒸發。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但是如果你以為已經差不多了,那就太小看這次經濟大危機了,等到了1933年的時候,情況更為嚴重,在當年6月,股票指數竟然跌到了34點,幾乎五分之四的財富灰飛煙滅,近千億美元的資產如同肥皂泡一般破滅地消失了,如果當時鄧紫棋能唱她的成名曲《泡沫》的話,估計得大火特火,畢竟說出了人民的心聲啊!在這說一下,不要以為看上去千億美元不多,畢竟咱們中國動輒上萬億美元的GDP,別忘了年代,當時可是90多年前,那時候的美金可是實實在在的美金,拿到手之後可是能到銀行換黃金的,當時的千億美元放到現在估計得百倍。

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30種工業股票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直降到了62.7,美元,下降了82.8%,20種鐵路股票,從平均每股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下跌了84.4%。股市狂跌像瘟疫一般蔓延,迅速擴散,其他國家的股市也紛紛“染病”,也都開始暴跌,就比如當時還在維持霸權的英國,英國的股票指數從121點下跌到了73點,已經衰落了的法國的股票指數從465點下跌到了225點,而遭到一戰殘酷剝削,好不容易恢復過來的經濟,則受到了嚴重打擊,股票指數從107點下跌到了45點。美國的鄰居加拿大離得近,受到了波及也就越嚴重,股票指數從209點下跌到了49點。股市危機如同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起了連鎖反應,最終變成了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

作為經濟大危機的發源地,大危機首先沉重的打擊了美國,成千上萬的工廠和銀行倒閉。在1930年的時候,美國有26400家公司和934家銀行宣佈破產倒閉,隨著經濟危機的持續發酵,等到了1931年,又有28300家公司和1440家銀行堅持不住,倒在了大危機的波濤中。等到了1932年,更多的公司和銀行也加入到了破產大軍,共有34300家公司和1453家銀行破產倒閉。等到了1933年,悠悠20300家公司和1783家銀行破產倒閉。

銀行的大批倒閉,使得人們很驚慌啊,因為人們不可能隨身攜帶,或者在家放著大筆的鈔票,如果錢多的話,美國人肯定也忽選擇把錢放到銀行啊,而要是萬一銀行倒閉了,而且還好巧不巧的正是自己存錢的那家銀行,那恭喜你,你的錢也就打了水漂了。為了保證自己的錢還是自己的錢,不至於一眨眼的工夫就沒了,人們開始驚慌地湧向銀行,趕緊把自己存的錢給取出來,要知道美元還是跟黃金掛鉤的啊,老百姓是拿現金也行,那黃金也行,而黃金顯然更靠譜,於是就造成美國儲備的黃金大量流失。人們為了保值,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都把錢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裡,沒人願意花。而既然沒人願意把錢拿出來,錢又是資本,這就造成資本屬於一落千丈,幾乎完全就停止了。

1933年初,美國全國的銀行基本上都趴窩了,因為銀行的功能就是協調資本流通,讓有錢的人把錢拿出來,然後銀行把這多餘的錢拿去做投資,或者借貸給需要錢的人。現在人們都不存錢而是開始取錢了,銀行沒錢了,自然也就幹不下去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又是現代經濟的神經中樞,現在銀行癱瘓了,金融業癱瘓了,肯定會導致整個國家國民經濟的巨大破壞。美國的經濟幾乎崩潰,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持續劇烈下滑,早1929的時候,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031億美元,等到了1933年的時候,直接降到了556億美元,在三年中,一半的國民生產總值揮手說了拜拜。在1933年經濟危機過後,才開始緩慢回升,直到1940年,才恢復到996億美元,才基本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經濟大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但是在這之前,人們卻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在20世紀2年代,特別是在1924年——1929年之間,資本主義世界基本上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繁榮”一時。

當時,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也就是政府不對市場進行監管,讓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來自主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壟斷資產階級盲目擴大生產,因為買的越多,賺的錢越多啊。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創歷史新高,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鋼鐵工業和建築工業都出現了高漲的局面。美國的汽車數量在十幾年裡,幾乎翻了三番。工廠的電氣自動化程度也大大提高,。20年代的美國,收銀機已經相當普及。冰箱、洗衣機、吸塵器、電話等也開始進入家庭,有聲電影也問世了,從而告別了無聲電影的時代。

雖然工業跑得很快,生產量大增,但是人民卻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水平,或者說應該是人民的購買力沒能跟上工廠的生產力。東西生產出來了,但是人民買不起,就只能形成產品積壓。但是美國的企業和政府也是有辦法的,為了鼓勵人民消費,使用了大量的刺激手法,比如故意壓低貸款利息,借了錢不用還那麼多;或者一下子買不起不要緊,我們可以進行分批付款,從而讓廣大的消費者可以“早麥早享受”。而公司的老闆,則拼了命的慫恿投資者來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在危機爆發前,美國的汽車工業和建築業就已經停滯不前,有的人已經預感到了生產過剩所引起的危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要說這次經濟大危機,雖然它是在某一天突然爆發,但是卻並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私人佔有性的矛盾的惡性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這就要求各個生產部門必須密切協作、步調一致,進而形成社會化大生產。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少數壟斷資本家佔有大部分生產資料,他們為了無限制地追求利潤,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時期,不斷地擴大再生產。這就勢必打破平衡,引發惡性競爭,激化社會生產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新的經濟危機爆發。

首先,美國20年代的繁榮建立在不穩定的基礎上,少數壟斷組織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造成國民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高額利潤,20年代,國民收入的1/3為佔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佔有;另一方面,廣大勞動人民日益相對貧困,1929年,約60%的美國家庭收入僅夠維持生活,他們的收入在全國總收入中尚不足24%。這就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造成市場的相對狹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20年代後半期,美國市場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來刺激消費,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繁榮不是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提前消費的形式,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消費的疲軟。而資本家為眼前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市場的矛盾日益尖銳。第三,無限制的股票投機活動。當時美國的股票投機活動非常猖獗,不但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股票的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結果造成這一時期股票價格被大幅度哄抬,發展到令人難以相信的極端,股票以其帳面價值的3倍到20倍的價格賣出,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為貨幣和信貸系統的崩潰埋下了隱患。1929年10月,以紐約股市的崩潰為開端,引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可見,股市投機活動掩蓋了生產和銷售之間本已尖銳的矛盾,使矛盾激化,直接引發經濟危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