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六章——終章:二戰(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六章——終章:二戰(1)

第二IC世界大戰,是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俗稱的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這三個法西斯國家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所發動的,以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世界大戰。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作為二戰中一個分戰場的中國戰場,僅僅中國一個國家就在二戰中付出了3500萬傷亡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請注意,這裡的美元可是當時70年前的美元,要知道剛不久的經濟大危機也只是造成了2500億美元的損失,而且這就比一戰要多得多多,現在直接就是上萬億了,4萬多億美元,這是一筆天文數字的財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涉及地區最廣、傷亡最慘重、損失最巨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國際戰爭。而這場戰爭的序幕是在波蘭拉開。

德國之所以選擇波蘭作為第一個開刀物件,並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而是有著很多複雜的因素在裡面。首先,波蘭的獨立是建立在德國廢墟之上,在一戰中德國所失去的領土,絕大部分都給了波蘭,成為了其復國領土的一部分,甚至還將但澤市——這個96%的人口都說德語的城市割讓給了波蘭,再加上“波蘭走廊”使得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的聯絡被切斷,成為了一塊飛地,重要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也就是普魯士大帝腓特烈打了慘烈的七年戰爭拿命換來的土地,也作為戰敗的懲罰給了波蘭。希特勒上臺之後,作為種族主義者,他自然希望把原本屬於德國人的土地都拿回來。但是,希特勒當時並不是想訴諸於武力,而是想著透過“蘇德臺模式”來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是波蘭人很硬氣,給拒絕了。不過在這說波蘭硬氣,但不如說波蘭是自負,因為作為一個軍備弱國,雖然波蘭軍隊總兵力達到了100萬,但是裝備落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極其的自信,相信絕對能把德國給打回去。一戰的歷史遺留問題,再加上波蘭本身的態度,使得德國隊波蘭的厭惡程度甚至還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波蘭簡直就是自帶嘲諷buff。

波蘭為了贏得獨立,保護自己,也是在尋找盟友。在1939年的3月21日,德國向波蘭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割讓但澤(格但斯克),有權在“波蘭走廊”修築公路、鐵路,但被波蘭拒絕。也就是在波蘭拒絕德國的同一天,英國和法國正式締結軍事同盟,並且在10天之後,也就是3月31日,正式給予波蘭以安全保障。波蘭一看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大哥都挺自己,自然是更加不把德國放在眼裡。不過雖然英國和法國保證了波蘭的安全,但是英國和法國的心思是不一樣的,英國依然秉持著“大陸均衡”政策,不希望過度的削弱德國,從而讓法國一家獨大,所以並不怎麼上心。而法國是真想和波蘭站到一起,因為一戰結束了,法國在東邊的盟友俄國也沒了,換成了一個紅色帝國,這下如果和德國在打起來的話,就沒人和自己一起扛了啊,於是法國想讓波蘭來代替俄國,分擔自己的壓力。但是法國和波蘭的同盟並不是對等的,因為法國的實力和地位要比這個藉著一戰才獨立的波蘭要大得多,高得多。很多時候,法國也會來損害波蘭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而且波蘭也太不會做人了點,換句現在的網路流行語,那就是太作(讀一聲)。波蘭和蘇聯的關係也不好,因為波蘭的土地除了德國的之外,就是蘇聯的,或許這麼說部隊,應該說是屬於蘇聯的前身沙皇俄國的;繼承了沙皇俄國的蘇聯做夢都想著恢復之前的版圖。再加上波蘭剛獨立,就派兵參加了干涉軍,來干涉俄國的革命。雖然之後蘇聯一直以經濟建設為重心,但是並不是說明蘇聯就忘了波蘭這一茬了。

一戰結束之後,在三大帝國的廢墟上,誕生了一些新生國家,這些新生國家,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獨立,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是選擇了抱團取暖。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三國結成了同盟,又被稱之為“小協約國”。當時波蘭在準備尋找小夥伴的時候,本打算也加入進來的,畢竟都是小國,而且大多數還都是新生國家,在一起也是有共同語言,但是在申請加入的時候,捷克斯洛伐克,對,就是那個後來被出賣的那個捷克斯洛伐克,還不同意。結果從此之後,波蘭就記上這茬了,既然你不讓我好過,那我就給你找找別扭,煽動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內的少數民族斯洛伐克人,而捷克斯洛伐克也煽動波蘭境內烏克蘭人,充分的詮釋了那句網路流行語:來啊,互相傷害啊。

現在看看波蘭的周圍,波蘭的鄰國裡有蘇聯和德國這兩大強國,然後還有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這些國家,波蘭除了和羅馬尼亞關係比較好之外,其他的關係都很差。

就這樣一個實力不行,國家關係又差,再加上德國和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也使得德國少了一份顧慮,所以,德國才會選擇波蘭來開刀。為了取得一個開戰的藉口,在8月31日,德國的武裝黨衛軍偽裝成波蘭士兵,進攻並佔領了德國邊境一座小城的電臺,並在電臺中用波蘭語大罵德國。在這之後,希特勒向德國宣稱德國受到了波蘭無恥的侵略,德國將不得不投入戰爭。9月1日,希特勒正式向德軍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戰爭開始。

波蘭戰役,在中國又被稱作“德波戰爭”,在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就已經制定好了相對應的作戰計劃:《白色方案》。

1939年9月1日凌晨的4時45分,滿載著*的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幾分鐘後波蘭人便第一次嘗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與毀滅的滋味。邊境上萬炮齊鳴,炮彈如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約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戰列艦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燬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在這之後,德軍以裝甲和摩托化部隊為先導,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總兵力887000人的強大兵力對波蘭展開了快速進攻,蘇聯軍隊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這也是世界第一次領略到了“閃電戰”的威力。

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佈,帝國軍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宣稱,“從現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不管希特勒是不是謊話連篇,但是這一點他確確實實是完成了,自從波蘭戰役開始,到最後窮途末路中在地下室飲彈自殺,希特勒從未脫下過軍裝。

德國現在按著波蘭一頓暴打,這讓之前一直保證要罩著波蘭的英國和法國很為難啊,一方面,又不想和德國打起來,另一方面,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小兄弟被打,那樣的話就太沒面子了。於是在9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即將向德國宣戰。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麼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英國和法國一看,這沒法了,要是再不出手的話,這臉可就被打得啪啪響了,沒法,英國和法國只得相繼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當時,德國的主要兵力都調集到了東線戰場,來攻打波蘭,在德法邊境上的部隊數量很少,完全就不是法國陸軍的對手。在整個波蘭會戰期間,西線法軍83個師面對德軍23個師,其中德軍只有11個師較精良,其餘都是預備役部隊。但法軍司令甘末林只是在西線作了一個援助波蘭的姿態,以搪塞世界輿論。當時,希特勒甚至做好了當法國大舉進攻的準備。但是,很遺憾的是,雖然英國和法國相繼對德國宣戰,但是完完全全還是一副看熱鬧的樣子,相比於一戰期間慘烈的西部戰線,現在簡直是兩個極端。因此,人們起了個相當貼切又十分嘲諷的名字:靜坐戰。(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