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烈日初升(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烈日初升(1)

英國土地上的文明源自於羅馬軍團的征服,羅馬軍團帶給英國的不僅僅是鐵與火,還有先進的羅馬文化,這也是為什麼英國人對德國人總是有種心理上的優越感:你看,在我文明開化的時候,你還在當野人吧。

當羅馬軍團撤離後,羅馬時代在英國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時代,入侵的日耳曼人在英格蘭的土地上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史稱“七國時代”,這個時期也是英國民族形成階段。

在這個階段之後,迎來的是北歐海盜入侵時代,為了抗擊海盜,七個國家最終統一,建立了統一的英格蘭王國。以丹麥為主的北歐海盜橫掃英格蘭,建立了自己的地盤——“丹麥區”,甚至丹麥王克努特大帝還成為了全英之王。但是在這之後,英國人逐漸收回了被丹麥人強佔的土地。

在這之後,由於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一世無嗣,就王位讓與了西薩克森伯爵哈羅德,但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不幹了,因為諾曼底公爵與英王是親戚,他覺得自己才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那個哈羅德趕緊哪來回哪去。但是國王這把椅子一旦坐上去想下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而且哈羅德也覺得對面的是在找茬。在誰都不服誰的情況下,解決辦法就很簡單了,比比誰的拳頭大就可以了,拳頭大即真理。最終的結果證明還是威廉的拳頭更大一點,於是威廉就成為了英王。

在這有兩個特別有趣的點,首先就是諾曼底公爵威廉的身世。威廉的祖先其實和曾經侵略英格蘭的海盜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都是丹麥。英格蘭辛辛苦苦打跑了一夥一直強佔自家土地的,結果又迎來了另一位丹麥人後裔來做自己的國王。至於為什麼法國的公爵會是丹麥人後裔,原因很簡單,你見過只盯著一家打劫的強盜麼?丹麥這不僅僅只是搶英國,當時的歐洲的海岸基本上讓這夥人搶了個遍,有的甚至沿著河一路搶到內地了,這些海盜可以說是當時整個歐洲的夢魘。法國也不堪其擾,為了讓這些討厭的傢伙再搶自己,法王就跟他們談判,說我認慫,願意給你們一塊地盤,咱們和平共處好吧,總是打打殺殺也不好阿。最後海盜同意了,就在法國北部的諾曼底地區定居下來,而海盜頭子搖身一變就成了諾曼底公爵。

其次是當時的語言。我們知道英國人肯定說英語,而法國人肯定說法語。之前各自管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圈子裡都說一種語言還好,可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法國人成了英國國王了!如果這個法國國王能夠說英語也還好,大不了入鄉隨俗一起說英語嘛,但是壞就壞在這個威廉他不會說英語,而且不知威廉,他手底下那群人也基本上不會說英語。這個問題就有點尷尬了,要是國王自己不會可能還委屈點自己,去學學英語,可是要是整個領導層都不會說英語的話你還讓這群人都去學英語?還是手底下的人學法語靠譜一點,這樣就出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在一段時期內,英國政府官員之間用法語交流,而整個英國社會還是用英語。

威廉開創了諾曼底王朝之後,又經歷了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最終英國王位落在了都鐸王朝手中。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國王是亨利七世,我們從他的繼任者亨利八世開始說起。

亨利八世出生於1491年,是亨利七世的第二個兒子,自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他還有個哥哥叫亞瑟。在1501年,他的父親為了與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這兩個國家是西班牙的前身)締結盟約,就為他的哥哥亞瑟求取阿拉貢國王的女兒凱瑟琳,因為當時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是夫妻,他們的女兒就是凱瑟琳,這結婚之後兩家就是親家了,結盟就大大的有希望阿。而凱瑟琳的爸媽對此表示歡迎,於是這兩個人的婚約就這麼定下來,並且很快二人就成婚了。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政治包辦婚姻,在古代,包辦婚姻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很常見。

可是好景不長,結婚四個月之後,亞瑟就死了,史書上記載是病逝,但是絕大多數的英國歷史學家覺得亞瑟其實是被毒死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如果亞瑟是被毒死的,那誰獲利最大?很顯然,肯定亨利,但是我們看看時間,發生的時間是1502年,當時的亨利才是個11歲的孩子,而且自幼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你個受到良好教育的11歲孩子會想到去毒殺自己的親哥哥?!11歲的孩子放到現在也就是個五年級的孩子,一個五年級的、品學兼優的孩子能夠下得去這個手?很顯然不可能,既然獲利最大的已經被排除,那誰能在這件事之後獲得第二大的利益呢?很顯然是英國的敵對國家,因為亞瑟死了之後,英國和阿拉貢、卡斯蒂利亞的盟約就很可能解除,畢竟剛剛締結,完全靠著這層關係作為紐帶。而且亞瑟死後凱瑟琳就成了遺孀,就可以再嫁,如果能夠追求到的話,很可能會連帶著一個強大的盟友。所以,如果是死於毒殺的話,那最有可能就是英國的敵人做的,亨利七世正是出於整個考慮,使出渾身解數讓凱瑟琳又締結了和亨利的婚約。就這樣,五年級小學生亨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老婆。

但是,亨利七世到了1505年,他又覺得這個盟約沒有多大的價值,隨即就宣佈從來都沒有同意過這個婚約。我覺得亨利七世不是覺得要給孩子幸福讓他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同時這個盟約也變得可有可無在宣佈不承認婚約的,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亨利還沒結婚,還有利用他婚姻的價值,不能把他的婚姻浪費在不值得的物件身上,所以才宣佈不承認婚約。現在輪到凱瑟琳家裡邊不幹了,我家丫頭上次是你非要嫁給你們家二兒子的,就等著你們家兒子長大好結婚呢,結果都等了三年了你跟我來這個?!我家閨女大好的青春都浪費你兩個兒子身上了,你說不幹就不幹,怎麼想得這麼好呢。結果在西班牙的外交斡旋下,沒能解除婚約。

在1509年4月21日,亨利的父親去世了,亨利成為了國家新的主人,在同年的6月11日,亨利和凱瑟琳正式舉行婚禮。在王朝中,王后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為王朝誕生新的繼承人,避免王朝絕嗣。雖然凱瑟琳王后確實很能生,一共生了六個孩子,但是除了女兒瑪麗公主外其餘全部早夭。雖然只有一個瑪麗公主,但是作為王位的繼承人也足夠了,畢竟在西方國家中,無論男女是都有繼承權的,但是可能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怪,亨利就想要男孩,可是凱瑟琳生的男孩全都活不長。就在亨利苦惱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他就是安妮博林,他的女士管。

史書中記載這個安妮博林美麗異常,能被亨利看在眼裡也是情理之中,從1525年起,這兩個人就開始廝混在一起,出現了婚外情。亨利和他的新歡是如膠似漆,可是這兩者之間總是有些不自在,畢竟不是合法的,而要讓不合法變成合法,那就需要和原配離婚之後再同新歡結婚這才是皆大歡喜。但是凱瑟琳堅持不離婚,她始終認為自己才是英國的王后,憑什麼要讓位於別人,而且最主要是凱瑟琳非常愛亨利,她實在是不想失去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亨利不能離婚一方面是因為原配凱瑟琳的反對,另一方面也因為教皇的反對。可能有人要問了人家兩口子的事,跟你教皇有半毛錢的關係?事實上還真有,因為當時如果想要結婚、離婚的話就必須得有教皇的許可才可以,如果教皇說不行,那你就不能離,如果你敢離,教皇就會說你不遵從上帝的指示(因為教皇是代替上帝來放羊),我就開除你的教籍。在當時,如果被開除教籍,那就是絕罰,因為人們都是信基督教的,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你們國王們是代替上帝來管理的,如果你連基督徒都不是,你有什麼資格來管理人民?

亨利見教皇不同意,就派人遊說教皇,可是教皇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要是一般人,估計教皇也就同意了,可是這件事,教皇還就真不敢說同意了,雖然凱瑟琳名不見經傳,可是他的外甥可是家喻戶曉,那就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或者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這可是個恐怖的傢伙。你可以不給凱瑟琳面子,但是查理五世的臉面你還是要給的吧,而且當時宗教改革已經如火如荼,教皇這邊正靠著她的外甥去消滅那些“異端”呢,巴結還來不及,還趕上眼藥?

這件事就這麼拖了下來,可是等拖到1533年的時候,這件事就再也拖不下去了,因為亨利的小情人懷孕了。事到臨頭,容不得亨利在這樣拖下去了,亨利心一橫,在沒有教皇同意的情況下,就和博林結婚了。教皇知道之後怒不可遏,還真是反了你了,立馬宣佈婚姻無效並且直接開除了亨利的教籍。而亨利也不是好欺負的主,你不是開除了我的教籍了嗎,我還就不伺候你了,立馬宣佈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緊接著聽命於亨利的大主教克蘭麥宣佈和凱瑟琳的婚姻無效而和博林的婚姻有效。

這就是英國的宗教改革,但是這是下一章的內容,這章最後我想緬懷一下那個痴情的女人,雖然亨利絕情的拋棄了她,但她依然深愛著亨利,就在臨死之前,她還給她的外甥查理五世寫信說我已經原諒了他。

願天下痴情女子最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