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烈日初升(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烈日初升(4)

伊麗莎白一世靈活而又不失原則地治理國家,該圓滑時圓滑,如同潤滑劑,調節對立雙方的矛盾;該靈活時靈活,在瞬息變化的局勢中疼轉挪移,獲得最大的利益;該嚴苛時嚴苛,為了將來的發展,狠下心來接受陣痛;該頑強時頑強,縱使敵強我弱、敵眾我寡,亦決然踏上征程。而英國這艘巨輪也在她的手中劈波斬浪,加速航行。在即位之初,伊麗莎白一世成功地挫敗了不法分子的顛覆活動,成功地保證了國家的統一。即位之後,在她的掌舵之下,英國的國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文化也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了大批影響深遠的任人物,比如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又比如著名的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為了紀念她的功績,人們親切又充滿敬意地稱她為“榮光女王”或“光榮女王”,因為是她帶給了英國前所未有的光榮和榮光。

其實在這裡,我很想給她冠以“大帝”的頭銜,我也知道為什麼人們沒有將其稱為“大帝”,因為她並沒有給英國開疆闢土,而那些古往今來被尊稱為“大帝”的人物,無一例外是打下了廣袤國土的君王,比如中國的漢武大帝,比如建立壓力山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比如彼得大帝,又比如同是女人的俄國女沙皇也卡捷琳娜大帝。其實在人們心裡,土地似乎成了衡量一個君王是否夠格被稱為“大帝”的最重要的標準,似乎只要是這點達到了,其他的內政、外交等等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計,就比如亞歷山大大帝,他是一個偉大的軍人,一位偉大的統帥,但他真的是一個好的統治者嗎?如果達不到這一點,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就比如伊麗莎白一世。但是,開疆闢土是否是真的那麼重要?難道“用我們的劍為我們的犁取得土地”是我們心底最渴望、最祈求的?幾十億年的進化可能永遠也無法改變生命最重要、最深刻的部分:生存下去,並且傳遞下去。生存和延續都需要最基本的資源,如果想要繁盛就就需要更多的資源,而資源是在土地上,所以,一個族群想要生存、延續甚至繁榮,就需要更多的土地,這或許就是人們為什麼獨愛那些開疆萬里的君王吧。

任何人都不可能萬壽無疆,無論你生前是叱吒風雲還是碌碌無為,是福澤蒼生還是生靈塗炭,你都會面對這樣一個永恆的結局,一如伊麗莎白。在全國民眾的祈求中,她還是走到了她這波瀾壯闊的生命的盡頭:1603年3月24日,她永遠的沉睡了。女王離世,舉國同哀!人們在悲痛中等待著新的國王,英國這艘巨輪也等待著新的掌舵人,下一位執掌者,會如何對待伊麗莎白所留下的這個繁榮強盛的英國呢?

因為伊麗莎白終生未嫁,不但使她自己沒有了後代,也使得她成為了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其實這在咱們中國都是一個不可想象的現象,國王還會絕嗣?!不說那些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還有三千佳麗,就是隨便一個有頭有臉的都會有好幾房妻妾,怎麼會絕嗣?!但是絕嗣的現象在歐洲就比較常見了,首先,因為宗教的原因,歐洲是一夫一妻制,沒法廣撒種;其二,在歐洲,女人是有繼承權的,如果女王生不了孩子或者不幸生的孩子都死了都死了,就可能絕嗣,伊麗莎白就是個例子,因為一個人就是在能生也可能一窩一窩的下吧,六七個都非常少見了,可是伊麗莎白就是凱瑟琳六個子女中唯一活下來的。在咱們中國,繼承人就多了去了,比如康熙,就有十七個孩子,基本上是不可能都犧牲的。其三,還跟歐洲的繼承制度有關,咱們中國是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會繼承父輩的一切,但是歐洲則不同,父輩會將自己的財產分給自己的孩子,就比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他就將他統治的土地和稱號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是西班牙王國的國王,另一個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所以,中國的王朝無論經過多少代傳承都是一個個統一的王朝,而在歐洲,就有可能一代代分裂下去,把一個國家或一塊土地,慢慢的分成很多小塊,就會降低整體的實力,不利於國家或家族的生存和發展。

所以,當一個國家絕嗣以後,誰來當這個新國王就成了一個難題,如果繼承順序明確倒還好,不用麻煩,如果有兩個及以上的同等順序的繼承人出現的話,那可就不好玩了,如果是在強國出現的話,很可能會導致戰爭,畢竟,那可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但是英國還好,因為按照繼承順序,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成了英國國王,成為了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英國也正式進入到斯圖亞特王朝時代。

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的經濟發達水平會影響到思想水平,影響到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就好比《紅樓夢》中的著名的橋段“劉姥姥進大觀園”。詹姆士一世原來統治地區的經濟水平遠遠趕不上伊麗莎白留給他的。生活環境的差異就造成了他與新統治地區有些格格不入,在他腦子裡邊,還是“君權神授”,君權神聖不可侵犯,完全理解不了為什麼英國還有個議會,還會有這樣人如同蒼蠅一般嗡嗡個不停,最可恨的還是這群人居然敢跟國王面前指手畫腳!我可是國王,難道你們不應該給我乖乖的聽話?!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用到這可能不太貼切,但是對於思想方面,我覺得放在詹姆士一世和他的兒子查理一世身上是最恰當不過了,因為查理一世和他父親詹姆士一世一樣,這兩個國王採取了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做法。

首先,為了加強君主專制,他們鼓吹“君權神授”,加強宗教的控制,迫害英國清教徒,使得大批清教徒不得不遠走他鄉,著名的“五月花號”移民船上,載的就是這些被迫背井離鄉、夢想到新大陸開闢心中樂土的清教徒。其次,為了收取大量的稅收,增加了很多苛捐雜稅,民國時期的一副對聯放在這就非常應景:上聯是自古未聞糞有稅,而今只剩屁無捐,橫批是民國萬稅。可是在巧立名目、增加了很多稅收之後,他們還是覺得來錢太慢,覺得錢不夠花,那怎麼辦呢,他們就把眼光放在了那些生活用品銷售上,他們下令,任何人不得從事鹽、酒、鐵器的經營,違者重處!可是要是沒人麥的話那老百姓用什麼阿?別著急,這任何人指的是除了國王之外的任何人,國王是可以賣滴!怎麼樣,圖樣圖森破了吧!而且,他們還出售工商業的專營權,只要你交了錢,我就保證只能你賣,其他人都不能賣。就這樣,他們嚴重干涉了英國國內正常工商業秩序,這是其三。

人們一看這樣不行阿,這樣下去自己的小日子就沒法快樂地過下去了阿,國王這是不想和自己做朋友的節奏阿,還真說對了,國王還真沒把他們放在眼裡,這點在議會提交《權利請願書》之後體現得淋漓盡致。在1628年,議會向國王查理一世遞交了《權利請願書》,說國王要尊重我們的權利,否則我們就不幹了,議會就不開門了。查理一世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笑了,正愁不知道怎麼敢你們這群蒼蠅走呢,既然你們自己想走,那可就怪不得我了,既然你們都不幹了,那好,那你們都回家吧,一會關門就關門吧,順勢就解散了議會。這一關。就整整關了11年,在這十一年間,實行無議會統治,查理一世開心了,果然在沒有一群討厭的蒼蠅之後,整個世界都清淨了好多。

這種好日子在過了十一年之後,就沒法再過下去了,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集議會開會,而這,還和蘇格蘭人民起義有關。我們知道詹姆士一世在繼承伊麗莎白的王位之前是蘇格蘭國王,同樣的,他的兒子查理一世也是蘇格蘭國王,說起來蘇格蘭還是查理一世的家鄉,可是就在1638年,查理一世的家鄉蘇格蘭爆發了反對查理一世的起義,而且兩年過去之後,起義非但沒有鎮壓下去,還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為了鎮壓蘇格蘭人民起義,查理一世亟需一筆軍費,畢竟沒錢沒法打戰阿,於是他就想徵一筆特別稅,可是英國規定,你要徵稅就必須透過議會的同意,沒有議會的同意,是不能隨便徵稅的。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查理一世被迫召開由他遣散了十一年的議會。

英國的議員們聽到要重開議會之後歡欣鼓舞,並下決心一定要趁此機會獲取自己應得的權利;而國王也最好了應對議會的準備,想要順利徵稅。但是他們都想不到的是,就在這一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大幕已經緩緩拉開,在英國的大地上,閃電即將劃過長空!(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