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北極熊的咆哮(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北極熊的咆哮(1)

當蒙古的騎兵帶著血與火來到了歐洲,鐵蹄背後一片焦土,繼匈奴王阿提拉之後再一次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蒙古人的征服給絕大部分被征服地區的人帶來了的是血與火,但是卻給了莫斯科一個機會,一個發展壯大並最終統一俄國的機會。莫斯科位於茂密的森林中,蒙古騎兵戰鬥不便,而且在蒙古人入侵時莫斯科又不是大城市,即使佔領了也沒有大多的油水,就這樣,小城莫斯科倖免於難。並且由於莫斯科緊鄰莫斯科河,交通便利,周圍是茂密的深林,林業資源豐富,而蒙古人的統治觸角並沒有延伸到這裡,這些因素給莫斯科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最終以莫斯科城為中心,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大公採取了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在莫斯科大公國發展初期,莫斯科大公抱緊了蒙古人的大腿,並且以蒙古人的力量打擊那些比他強大的國家,同時發展自身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在被統治的斯拉夫人的反抗鬥爭愈演愈烈、蒙古人的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候,莫斯科大公又轉變了自己的外交策略,搖身一變又成了帶領被壓迫人民反抗蒙古人殘暴統治的民族英雄。但是我們無論說他無恥也好,流浪也罷,莫斯科最終還是趕跑了蒙古人,贏得了民族的獨立。民族獨立之後,莫斯科逐漸打敗、吞併其他斯拉夫國家,建立了統一的民族國家。

伊凡四世,又被稱為伊凡雷帝,是俄國統一後第一位沙皇。這個沙皇源自於拉丁語中的凱撒,這個“沙”字就是“凱撒”的轉音,我們中文在翻譯的時候採用了半音譯半以譯的辦法,翻譯成了“沙皇”。可是俄羅斯有自己的民族語言,為什麼要用羅馬帝國的拉丁語作為自己皇帝的稱呼?這倒是俄羅斯人覺得羅馬名頭特響就按在自己的腦袋上,不跟韓國一樣,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只要是好的那都是自己的,比如孔子……這其中是有淵源的,在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克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延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帝國公主被迫背井離鄉,寄人籬下,後來,因為政治聯姻、宗教權益和奧斯曼土耳其的威脅等原因(有興趣可以去查查相關資料,這裡就不多說了),在1472年,拜占庭的流亡公主索菲亞嫁給了伊凡四世的父親伊凡三世。雖然東羅馬帝國(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滅亡了,但是這個東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分裂而來,是正宗的羅馬後裔,而伊凡三世去了拜占庭的公主,從此也就繼承了拜占庭的合法性。在拜占庭滅亡後,俄國就以羅馬的繼承者身份自居,開始稱呼自己的國王為凱撒。

伊凡四世即位時年僅三歲,還在媽媽懷裡吃奶呢,所以國家由他的母親攝政,代為管理。但是當時的情況是主少國疑,一些人心裡的小心思也開始蠢蠢欲動,他們並不把這個名義上的國王放在眼裡,同時不放在眼裡的還有攝政的伊凡四世的母親。大貴族之間開始結成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為了各自的權力開始了激烈的爭權、傾軋和謀殺。人是環境之子,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會對一個人的性格及活動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這種這種波雲詭譎、明爭暗鬥的環境,對伊凡四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見慣了陰謀,他變得多疑,見慣了殘酷的爭鬥,他變得冷酷,這樣一個冷酷多疑的少年,終於在其十七歲時加冕為沙皇,開啟了他自己的時代。

對內,他削弱了大貴族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外,他頻繁地發動征服戰爭,不斷擴大俄羅斯的土地。他即位後的第三年,他就發動了針對喀山汗國的征服戰爭,這個喀山汗國的前身是之前奴役俄羅斯民族的琴察韓汗國(又稱為金帳汗國),後來琴察汗國分裂成了幾個汗國,這個喀山汗國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喀山汗國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經常會到俄羅斯這邊來“打打秋風”,具體情況可以參考咱們中國古代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侵略中原。這一方面是歷史遺留的舊愁,另一方面是不斷產生的新恨,新仇舊恨之下,不打你就沒什麼道理了。從1549年開始,伊凡四世連續三年攻打喀山汗國,雖然前兩年接連失利,但是在最後一年,伊凡終於取得了勝利,把喀山汗國從地圖上抹了個乾淨,並且在那一塊填上了自己的顏色至此之後,喀山汗國煙消雲散。

喀山汗國的滅亡,是俄羅斯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標誌著從此以後俄羅斯力量強於蒙古韃靼人的力量,攻滅喀山之前蒙古韃靼人的力量強於俄羅斯的力量,攻滅喀山改變了俄羅斯人與蒙古韃靼人的力量對比。而且,攻滅喀山汗國,為俄羅斯越過烏拉爾山脈吞併地域遼闊的西伯利亞掃平了道路。可能是民族積怨太深,也可能是因為伊凡本身冷酷的性格,在吞併喀山汗國時製造了針對喀山人民的大屠殺。

在滅亡了喀山汗國之後,伊凡的眼光又放在了另外一隻獵物身上,那就是靠近俄羅斯南方的阿斯特拉罕汗國。很快,阿斯特拉罕汗國就步了喀山汗國的後塵,在1556年正式劃到了俄羅斯的版圖中,俄羅斯的國土又向南擴充套件了許多。在這之後,他有吞併了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使北高加索許多民族歸順俄羅斯,伊凡四世時期,俄羅斯開始成為多民族國家。在1557年,懾服於伊凡四世的赫赫軍威,西伯利亞汗國匍匐於他的腳下,希望年年進貢換取自己的獨立,但是西伯利亞汗國最終也沒能逃脫被吞併的厄運,在1579年,被俄羅斯佔領。

伊凡四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的赫赫戰功,與他的軍事改革密不可分。我們可以發現,凡是在歷史留有赫赫戰功的人或國家,似乎都有改革軍隊的情況,比如大航海之後的首位霸主西班牙,發明了“西班牙大方陣”;捍衛國家獨立的荷蘭奧蘭治親王莫里斯,發明了“莫里斯橫隊”;將瑞典推向高峰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發明了影響歐洲兩個世紀的線式戰術,他的軍事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輪到了俄羅斯的首位沙皇伊凡四世,他又做了些什麼呢?

首先,他完善了國內軍隊的軍事指揮體系,限制了按門第選拔軍官的制度,實行有才者居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同莫里斯一樣,建立了常備軍,為軍隊士兵定時發餉,保證了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

第三,他整頓了俄國地方部隊的勤務並調整了俄國邊境守備與駐紮勤務,他的這項措施,體現在了一款條文中——《貴族會議關於駐紮和守備勤務決議》,這款條文也是俄國歷史上第一部軍隊條令。伊凡四世的軍事改革,奠定了俄國正規軍的基礎,大大地提高了俄國軍隊的戰鬥力,是伊凡手中的利劍,為他征戰四方。

但是並不是每一次戰爭伊凡都會取得勝利,他曾經也經歷過慘痛的失敗經歷。可能之前那一些列的勝利鼓舞了他,在1558年,他決定趁熱打鐵,三面出擊,不但在西方和南方開疆闢土,他將他的劍揮向了東方,他渴望獲得一個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他很小心地選擇了自己的對手,選擇了實力弱小的立窩尼亞騎士團。他的軍隊很快就擊敗了立窩尼亞的軍隊,但是他的做法顯然引起了波羅的海其他國家的不滿,波羅的海不大,容不下另外一個國家。俄國動手之後,丹麥、瑞典、波蘭和立陶宛紛紛站到了立窩尼亞騎士團一邊,而這些國家的救援顯然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在1561年,立窩尼亞騎士團瓦解,國土被撕扯一空。

俄國最終在這場歷時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戰爭中失敗了,在1582年,俄國被迫簽訂停戰協定,被迫割地求和,波蘭和瑞典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波蘭佔領了立窩尼亞大部分地區和波洛茨克,納爾瓦和芬蘭灣全部海岸歸瑞典。

這只是其一,最慘痛的莫過於1571年的克里米亞汗國圍攻莫斯科,擄走了15萬俄國人,屍骸塞滿了莫斯科河。雖然在第二年,伊凡四世就打了回去,報了一箭之仇,單這仍給伊凡,給俄羅斯人民留下了最深重的血色記憶。

他在牢固掌握國家並取得了赫赫戰功之後,他開始了自己蓄謀已久的政治改革,他永遠都忘不了自己小時候所遭受到的一切,驕橫跋扈的大貴族統統都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去償還自己曾犯下的罪孽。在1564年冬,伊凡四世突然攜家眷離開了莫斯科,來到首都附近的亞歷山大羅夫村,並讓人送信回來:“因為不能容忍我周圍的背叛行為,我不再管理這個國家,而是按上帝指引的路去走。”他的行為在莫斯科引起了恐慌,在得到總主教對他的“有權處決任何想處死的叛徒”的許諾之後,他回到了莫斯科。隨後,他在國家推行他獨創的“特轄制”,將國家領土劃分為兩個部分,一為特轄區,主要是俄國心髒地帶的領土組成,由沙皇任命的特轄軍統治;一為普通區,主要為邊遠落後地區,歸貴族領主管理,許多大貴族被從特轄區趕到了普通區,大大削弱了力量。伊凡雷帝同時組建了一支對沙皇絕對忠誠,對臣民冷酷專橫的特轄軍。隨後,一場場屠殺開始了,以1565~1572年實行特轄制期間為高峰。屠殺的物件主要是有實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貴族。在7年間大約有4000多名大貴族被殺。伊凡四世在剷除大貴族的同時,扶植了小貴族和市民的力量,而特轄制的積極作用是消除了地方領主割據的隱患,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也許是俄國歷史發展中必須經歷的一步,雖然採用的方式也過於激烈了。

隨著年級的增大,伊凡四世變得越來越暴虐,以至於幾乎所有人都希望這位為俄羅斯開疆闢土的國王能早些去見上帝。他的性格可能也與立窩尼亞戰爭的失利和莫斯科遭圍攻有關。伊凡的暴虐最終也受到了最嚴厲的處罰,在1581年11月15日,暴怒之下的他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兒子,虎毒還不食子阿,他的屠殺終於在無法挽回的內疚中劃上了句號。

伊凡雷帝最終留下了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但是之後的俄國卻活在了自己無妄的虛榮之中,矇蔽了了自己的雙眼,最終漸漸落後於西歐,直到彼得大帝的出現,使俄羅斯煥發出了更加奪目的光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