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高盧雄雞(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九章——高盧雄雞(7)

結果是喜聞樂見的,是讓人眼鏡碎一地的,是全歐洲睜大眼睛看歐洲的,結果也正如大家想的那樣,弗朗索瓦果然是食言了,他在回國之後,就開始耍無賴了,拒不承認1526年在馬德里簽訂的條約。但是如果直接自己這麼說的話太過於打臉,畢竟也是一個國王,也是要臉了,雖然在這之後我都不知道他到底還剩沒剩下臉,還是臉太多了變成了二皮臉乃至N皮臉。他決定自己演個雙簧,回國之後,他就讓高等法院否定了他之前在馬德里簽訂的條約,原因就是這條約是國王在外界壓力下被迫簽訂的,而不是國王自己在不受外力影響下寫的自己的大名。這讓人聽著都好笑,那個國王願意心甘情願地簽署如此明顯的對自己國家不利的條約,凡是簽訂這種條約的哪一個不是形勢所迫,籤的城下之盟?

在高等法院演完了作出否定弗朗索瓦的條約之後的表演之後,高等法院功成身退,接下來就該輪到我們的國際巨星弗朗索瓦出場了,弗朗索瓦隨即就順勢就宣告雖然自己是國王,但是自己還是要聽從高等法院的決定,雖然我萬分不願意,但是“臣妾做不到阿”。就這樣,在弗朗索瓦自導自演之下,弗朗索瓦成功自以為賴掉了條約。但是,這也就是弗朗索瓦自己自娛自樂,法國之外的歐洲各國誰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麼主意,都在那看笑話,就連法國國內,估計不感覺臉紅的可能都沒幾個。

當查理五世知道這件事之後,氣得不行不行的,跳著腳地嚷嚷著要以騎士的名義和弗朗索瓦決鬥,要用讓這個根本沒有半點騎士精神的傢伙接受懲罰,但是估計弗朗索瓦也知道是自己理虧,畢竟白紙黑字寫的東西結果都成放屁了,也就沒敢答應查理發出的戰書。從此之後,法國基本上就成了整個歐洲的笑料,哪有一個國家的國王如此的言而無信。

不過,雖然弗朗索瓦沒敢接下查理的個人挑戰,但是他在國家層面依然帶領著法國與查理酣戰不休,不過他這一次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不是一味地硬幹,而是學會了運用智慧,用戰場之外的手段來達到在戰場之上沒有達到的目標,開始用外交手段與查理爭奪義大利。

之所以弗朗索瓦能夠運用外交手段,是因為義大利的實際情況給了他施展外交手腕的舞臺,他還得感謝義大利這如同拼圖一般的政治格局。

雖然義大利本身四分五裂,但是當時的義大利國家似乎都有這樣一種理念:義大利,是意大利人的義大利。雖然因為自身的不團結招致臨近強國法國、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爭奪,但是他們依然在向著這方面而努力。比如在1494年義大利戰爭開始的時候,法國在義大利佔有優勢,意大利人在教皇的牽頭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西班牙結成了對抗法國的“神聖同盟”。在成功把法國人驅逐出去之後,自己又開始內鬥,結果又給了法國人進入義大利的機會,並且能征善戰的法國人有一次成為了義大利的主導力量,為了把法國人趕出去,義大利各國之間再一次摒棄前嫌,結成了反對法國的“神聖同盟”,並最終再一次將法國趕出了自己的家園。在弗朗索瓦即位之後,法西兩國戰端又起,在查理五世之前,法國成功地佔領了米蘭。但是在查理五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後,查理的力量明顯要大於法國,從此之後,兩者之間對義大利的爭奪開始變得有利於查理,甚至弗朗索瓦還成了查理的階下囚,在簽訂了屈辱的條約甚至連他的兒子都為了換回弗朗索瓦而身陷囹圄。此時,法國似乎沒有了和查理繼續競爭的力量,義大利似乎將要成為查理的後花園,這時意大利人不幹了,既然在法國勢強時,我們可以聯合西班牙、皇帝對抗法國,現在集皇帝和西班牙於一身的查理強勢時,我們也自然可可以聯合法國對抗查理,義大利,是意大利人的義大利!

在1526年5月,教皇克萊芒七世和米蘭、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國和法國結成同盟,共同反對查理。為了鞏固和教皇之間的同盟,他讓法國的繼承人娶了教皇所在的美第奇家族的凱瑟琳,這是一樁不打折扣但是也非常常見的政治婚姻,透過這場婚姻,他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查理聽到教皇和弗朗索瓦開始穿一條褲子的時候,那是氣不打一處來阿,別忘了,當時可是1526年,可不是康布雷同盟的1508年,在這期間可是產生了一件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事件,那就是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之後,教皇的權威就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他可不是唯一的、公認的上帝代言人了,馬丁路德的新教直接就把教皇給踢一邊去了,要不是查理本身是個狂熱的天主教徒,沒準現在整個神羅裡邊就沒多少信天主教的了。就在查理辛辛苦苦地為了天主教、也就是為了教皇鎮壓宗教改革的時候,教皇居然打算背後捅刀子,擱誰誰不生氣阿。

皇帝一生氣,那後果很嚴重阿,在1527年查理率軍再度攻入了義大利,在義大利北部打敗了法國的軍隊之後,開始向羅馬開拔。當皇帝的軍隊來到羅馬城下之後,整個羅馬的噩夢開始了。

因為囊中羞澀,查理又發不起手底下這幫僱傭兵的工錢了,僱傭兵幹的可是高危職業,沒準哪一天、哪一刻、哪一秒自己就去可以和上帝面談了,幹這麼危險的活兒結果還不給工錢,這些殺才不得自己想法去掙點外快?而且這些僱傭兵裡邊有很多都信了馬丁路德的新教,在他們心裡邊,這個羅馬根本就不是什麼神聖之都,而是萬惡之源,正好可以藉此機會來一票大的,搶劫這座富得流油的城市,他們覺得這些錢反正都不是合法得來的,都是透過兜售“贖罪券”這樣的骯髒的手段得來的,甚至以為這些錢都是從他們的德意志家鄉搜刮、欺騙來的,這些錢本來就是自己的,現在自己只不過是來拿回本應該屬於自己的錢而已。

在這種心態的作用下,再加上本來就沒領軍餉,士兵們一路劫掠,一路搶到了羅馬城下,在5月5日看到羅馬城之後,士兵們沒有一點的崇敬之心,反而是躍躍欲試。攻打羅馬的準備工作準備的很快,第二天這幫人就開始打羅馬,而且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不給教皇面子一樣,重點進攻羅馬城西北部的梵蒂岡,也就是教皇所在的地方。

羅馬城雖然守城兵力較少,但是能做教皇親衛、保障教皇安全的這些人,信仰那絕對是沒話說,忠誠度更是百分百,打起仗來那絕不含糊,抵抗的異常激烈。同時,藝術家切利尼也在羅馬城中幫助羅馬軍隊守城,他發揮的作用和阿基米德差不多,他精通機械和戰術,也正是他給了帝國軍隊統帥查理公爵的致命一擊。但是死了統帥的帝國軍隊依舊在攻打羅馬城,雖然堅定的信仰可以大幅增加守城軍隊的戰鬥力,但是在帝國軍隊絕對的實力面前,羅馬城還是被攻破了。沒有了主帥的士兵更加放縱不羈,在有主帥的時候,可能還會管管手底下,不至於太多分,但是沒了主帥,那這些殺才所做的可就沒下限了,兵災兵災,從這個詞裡可見一斑。

這些瘋狂的士兵無所不作,無所不為,他們將守護教皇的1000名瑞士兵全部處死,然後大肆搶劫、焚燒,他們把羅馬城內的教堂、修道院基本上燒了個乾淨,城內的比較高大、富麗堂皇的宅邸也難逃厄運,城中一片混亂,所有的人都在逃命,就連平時衣冠楚楚、前呼後擁的貴族和主教也在此列,教皇則倉皇逃進了聖天使堡。士兵們已經瘋狂了,他們已經進入到了群體癲狂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如果誰敢與他們為敵,他們就會如同洪水一般將一切阻攔者衝個乾淨。整個羅馬城火光衝天,在火光掩映下,到處都充斥著發狂士兵的大笑聲、建築物的倒塌聲、普通人的叫喊聲、女人聲嘶力竭的嘶喊聲、孩子的哭聲、男人的怒罵聲、臨死的慘叫聲,羅馬已經成了惡魔的樂園。軍隊的將領已經無法控制部隊,就連皇帝查理對此也無能為力。

羅馬城自建立以來,遭到的劫掠屈指可數,每一次羅馬城遭劫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經過此次災難,羅馬共計有萬人被殺,死難人數加上逃亡人數,使整個羅馬城的人口數減少了五分之四。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隨之而來瘟疫又死了一大批人。城破半年之後,軍隊把地皮颳得實在是刮不出油水之後,這群瘟神才終於走了,在他們背後,曾經輝煌繁盛的羅馬已然成為了一座死亡之城。曾經輝煌的文藝復興時代就此結束。

這次劫掠對教皇而言是奇恥大辱,教皇不僅自己被困在聖天使城堡達半年之久,不得不交納大筆的金錢才獲得寬恕,還把手裡的地盤丟了不少,威尼斯也趁火打劫,把教皇手裡的義大利東北部地區吃到了自己的嘴裡。

此次羅馬城坡,影響遠非如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