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太陽王(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太陽王(1)

當黎塞留去世之後不久,他的老夥計路易十三也緊跟著他而去了。1643年5月14日,也就是黎塞留去世之後的第二年,路易十三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斯人已去,餘音繞樑,路易十三在我們心底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

路易志向遠大,立志要將父親創下的偉業發揚光大,這也是為什麼他看見他老媽瑪麗懦弱無能的、唯唯諾諾地治理國家,會那麼的痛心疾首、怒火中燒。當他對瑪麗的政策由希冀、到憤怒再到失望最後到痛恨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親情紐帶已經不能在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了,走向破裂成為必然。自此之後,骨肉至親、血濃於水成了不共戴天、分外眼紅,他為了自己的國家,犧牲了彼此之間的親情。

但是當他親自管理國家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玩不轉,眼看著父親留下的基業在一點點崩塌,自己卻無能為力。他現在除了國家,已經一無所有了,現在連國家似乎都要離自己而去了,當時,他可能體會到了絕望的滋味。就在這時,一個人出現了,他用他自己耀眼的才華照亮了整個法蘭西,也照亮了路易,讓路易看到了法國復興的希望,路易毫不遲疑地將權力交給他,而他也不負路易所託,帶領著法國一步步走向強大。這個人就是黎塞留。

就是這個實現了路易夢想的人,帶給了路易悲劇的一生。黎塞留簡直太強大了,簡直無所不能。為了更好的讓更有能力的黎塞留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他甘願放棄手裡所有的權力,甘願被架空,甘願“輔佐”黎塞留。這樣路易就成了一個擺設,整日裡做的不外乎打獵、吃飯、睡覺、跟皇后冷戰外加談個戀愛。別說,他還真有兩段情投意合的感情,但是黎塞留說了:不許!這倒不是黎塞留強人所難,是因為國王的戀愛那不他自己一個的事,而是整個王國的大事,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康熙大帝》中有一句臺詞十分恰當的說明了國家和國王之間的關係:整個大清國都是朕的,但是朕也是大清國的,不單我是大清國的,包括你,我們一家都是大清國的!所以,為了國家,黎塞留強行中止了路易的這兩端純貞的感情;為了國家,路易含著淚放棄了自己的真正的愛情。到了晚年,他的寵臣馬爾斯居然打算造路易和黎塞留的反,推舉自己的弟弟為法國國王。

這就是路易十三,他志大才疏,他沒有親情,他也沒有愛情,甚至都沒有朋友,他所深愛的國家,也不在自己的手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臨終禱告時卻說:上帝阿,我已經死而無憾了!為什麼這樣一個在我們看來無比悲劇的一生,在他看來,卻已經死而無憾?那是因為他完成了窮其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振興法國。父王,您的事業在我的手裡愈加強大,法國已經重新站了起來。父王,我沒有愧對您對我的期望,當初將這大好河山交到我的手上,現在我還給您一個蒸蒸日上的法國。父王,我好想再活三十年阿,好看著我們心愛的國家一天天的強盛起來,但是我不行了,我不能再看了,帶領法國走向輝煌的重擔,就交給我的兒子吧,相信他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路易十三走了,將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年僅四歲的路易十四。估計誰都不會想到,這位年僅四歲的小國王,將來會是大名鼎鼎的“太陽王”。“太陽王”的傳奇,就讓我們從他的降生開始說起吧。

上邊提到過,路易十三和自己的老婆因為是政治婚姻,沒有啥感情基礎,結婚之後就經常鬧彆扭,到最後倆人眼不見心不煩,直接就分居了。這一分居不要緊,一分就是二十多年。結果這兩位舒坦了,但是其他人不樂意了,借用國產古裝電視劇中常出現的一個場景:在皇帝的議政大殿、或是書房或是什麼地方,一群大臣跪在地上,異口同聲、痛心疾首地說道:“陛下,國事為重,請立太子吧!”電視劇中的情況跟路易十三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沒個接手的。你再這麼也不要緊,好歹給我們一個留一個人接您老人家的位子阿。結果,路易為了國家,在二十多年後又去找了王后,然後才有的路易十四,這也是為什麼路易十四和他老爸年齡相差這麼多歲。路易十四出來也是不容易阿,如果不好好幹的話,對得起救了他的法國人民嘛。

在1638年9月5日,路易出生了。如果路易十四的傳記讓同時代的我國史官來寫的話,估計是“滿室異香”“紅光遍地”“驚雷炸響”“有龍吟之聲”等等反正是不正常的現象出現,要不然怎麼能證明這個人的不一般呢。小路易慢慢地長大,在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他的爸爸就已經去世了,四歲,能記住什麼,從此,爸爸就只是一個名詞,而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或許在長大之後,他已經完全忘了自己的爸爸長得什麼樣子了吧。

在他父親死的時候,他的媽媽對小路易說了這樣一句話:將來要像你的爺爺,不要像你的爸爸。路易不理解為什麼媽媽會這樣說爸爸,他的媽媽安娜告訴她:當你爺爺死的時候,整個法國都在哭泣,可是當你的爸爸死的時候,整個法國卻都在歡笑。小路易一臉懵懂,這麼小的他怎麼會理解其中的道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時,法國的大權掌握在主教馬薩林手中,在黎塞留臨終前,被其推薦給了路易十三。路易十三言聽計從,並讓其成為他的兒子路易十四的“顧命大臣”。在馬薩林的帶領下,法國繼續三十年戰爭,但是當時的法國財政已經支撐不起這場龐大的戰爭的,在黎塞留死前,國稅就已經預支了三年,民間財富基本上已經被榨的乾乾淨淨,可是眼看著就要勝利了,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打下去,之前的本錢可都白瞎了,那可就太虧了,那從哪才能搞到軍費呢?最終,馬薩林想到了辦法——向金融家借款。金融家有錢是有錢,可是人家為什麼要借給你阿,萬一你不還不久虧大發了,怎麼也得有個東西作抵押吧,現在銀行貸款還得抵押呢。於是接下來,他的選擇就有些不太高明、甚至是愚蠢了,他把國家的稅收當成抵押品抵押出去了!這在馬薩林看來可能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一方面有了用來打仗的錢,另一方面反正稅也沒多少,整個國家都被颳得差不多了,正好讓被人來背這個包袱。結果,讓他想不到的,這些包稅商從中獲得了鉅額等利潤,又把地皮刮了三尺,看來不是國家沒錢,而是馬薩林刮地皮的本事比不上這群唯利是圖的商人而已。

馬薩林幹的這一出,讓整個國家都非常的不高興,不論是老百姓還是貴族,老百姓非常的憤怒,你們這是不給人活路走阿,生生把人往死路裡逼阿。貴族也很不高興,按理說貴族不應該不高興才對,因為貴族屬於特權階層,是不用納稅的,不用交那份錢,可是為什麼他們還要生氣嘞,因為這差事油水太多了,這麼好的差事居然不給我們而交給外人,你馬薩林是怎麼想的?!這就是*裸的嫉妒…

可是戰爭還是沒完,馬薩林還得需要更多的錢。經過國家和包稅商的吸血,法國的外省已經被搜刮的民窮財盡,真的是一點油水都沒有了,這可怎麼辦阿,戰爭總得打下去吧,結果,馬薩林有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他開始把手伸向了巴黎的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有錢嘛,還把手伸向了高等法院,在1648年4月,宣佈停發各地高等法院法官4年的俸祿。這一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資產階級可不是鄉下那些“泥腿子”那麼好擺平的,那都是見過世面的,就算資產階級馬薩林好擺平,課高等法院這一塊就不好過了,高等法院的法官那可是手中握有實權的。俗話說的好,當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現在你都準備讓這些法官喝西北風了,那人家還不得給你拼命?高等法院的反應也夠快的,1648年4月命令下發,到了5月份高等法院就還擊了,巴黎高等法院聯合各地法院,,以整肅政府弊端為名,提出27條建議,宣佈國王派往各地的監察官違憲,並要求厲行財政改革,保障人身自由。

局面暫時陷入了僵局,但是到了1648年8月,事態發生了變化,年輕的孔代親王(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孔代”)取得了朗斯大捷。馬薩林和太后決定趁著大軍的軍威,強勢鎮壓一切反對力量,下令逮捕高等法院領導人布魯塞爾等三人。

可能馬塞林將自己當成了黎塞留,也可能是這幫傢伙在黎塞留的五指山下翻不出個浪花,被管的服服帖帖的,讓馬薩林看輕了他們從而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是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舉動,葬送了法國的霸業,讓法國重新陷入到了內亂當中。

這場內亂,就是法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投石黨運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