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太陽王(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太陽王(5)

觀眾朋友們,在杜倫尼和孔代親王之後,接下來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磨利法蘭西之劍的偉大功臣、法國的戰爭部長盧福瓦侯爵登場!盧福瓦侯爵,本命叫弗朗索瓦米歇爾泰利耶,生於1641年,跟路易十四是同一時期的,而且看他的姓氏弗朗索瓦,他的家族那也是聲威赫赫,之前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弗朗索瓦二世可也是姓弗朗索瓦的。泰利耶從小就表現出了很高的天賦,很年輕的時候就幫他老爸幹活,他老爸就是當時的法國的戰爭部長……年紀輕輕的就幫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戰爭部長的夥計,如果不是這個國家太過於兒戲,那就是這個人確實是天賦異稟。雖然馬薩林的能力確實是不如他的前任紅衣主教黎塞留,但是既然作為黎塞留的託孤之臣,那能力肯定也是槓桿的,不會出現這種那國家大事當兒戲的行為,那既然不是兒戲,那就只能說明這個名叫泰利耶的年輕人確確實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因為和路易是一輩人,都是一起長大的,路易也十分欣賞泰利耶,在1666年,當泰利耶當戰爭部長的老爸去見耶穌之後,路易十四就讓他子承父業,讓年僅25歲的泰利耶擔任法國的戰爭部長。

泰利耶上任之後,對法國軍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法國的戰爭部長也翻譯為軍備部長,顧名思義,那就是管後勤的,什麼槍支彈藥、被服補給、尋找兵源、新兵訓練等等基本上就是這個戰爭部長的活。所以說,這個戰爭部長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制定作戰計劃、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那是後來總參謀部的活,直到拿破崙時期的貝爾蒂挨,才有了參謀雛形,普魯士的總參謀部將其發揚光大。所以,有的時候顧名思義、想當然會害死人的。

他為那些為國征戰但衣食無著的軍人建立了巴黎榮軍院,當然,也是奉了路易的旨意,路易當初下令修建的敕令充分的反映了這座建築的初衷:將那些用生命和獻血來保衛他們的君王的將士們安置在這裡,讓他們在安靜祥和的環境中度過他們的餘生。巴黎榮軍院的建立,讓那些為國浴血奮戰、甚至傷殘犧牲的軍人充分體會到了作為軍人的驕傲,雖然巴黎榮軍院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是他象徵著國家沒有忘記他們這些為國流血犧牲的人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大大激發了軍人的士氣,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也使更多的年輕人原意投身到軍隊中。

同時他強迫所有的貴族進行登記,你們這幫人想一直頂著貴族的名頭不幹實事,之前你們還能混下去,但是現在輪到我了,對不起了各位,醒醒吧,該幹活了。

他重組了法國軍隊,到處尋找兵源,孜孜不倦地訓練士兵。在他的努力下,發軍士兵總數達到了四十萬,而且兵精糧足,太陽王正是靠著這支軍隊,贏得了“太陽王”的殊榮。

而且,在他的任上,法國軍隊進行了大換裝,用更先進的隧發槍取代了之前的火繩槍。之前的火繩槍,裝填繁瑣,射速緩慢,精度那得靠信仰,而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射速和精度,雖然精度也得靠信仰……而且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成本還低,有錢沒錢都能用得起,非常方便大量生產。不但有了更先進的火槍,也出現了結合式刺刀。這種刺刀能夠非常方便地裝卸到火槍上,這種刺刀的出現,也讓長矛兵失去了最後的作用——保護火槍兵,之前火槍兵近身搏鬥能力幾近為零,當時的火槍離近了也就是是一燒火棍,只能當棍子使。這種刺刀的出現,讓火槍兵也成了兼職的長矛兵,從而長短皆宜、家常必備,簡直是摧城拔寨、殺人放火的不二選擇。

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鏡廳稱帝的祝酒詞中曾經如此評價德國的統一的兩大功臣陸軍部長羅恩和總參謀長老毛奇:“你,羅恩,磨利了寶劍;你,毛奇,正確使用了寶劍。”德皇威廉一世的話用在泰利耶和杜倫尼、孔代親王身上也很貼切,只不過主角需要換一下:“你,泰利耶,磨利了寶劍;你,杜倫尼、孔代,正確使用了寶劍。”

如果說泰利耶是出色的鐵匠,鍛造出了絕世寶劍,那麼接下來出場的這一位,就是為泰利耶提供原材料的;如果說杜倫尼、孔代親王是絕世劍客,但是也得吃飽了,人是鐵飯是剛,那接下來出場的這一位,就是保證他們能吃好吃飽的。他就是法國的財政大臣柯爾貝爾,法國的總管家。

柯爾貝爾出生於1619年,在1651年,路易十四等的宰相、法國的實際控制者馬薩林開始任用柯爾貝爾處理私人財物。馬薩林任用柯爾貝爾之後,發現這真是個人才,把自己的財產管理得井井有條。所以,當馬薩林即將侍奉上帝的時候,他向國王推薦了柯爾貝爾。柯爾貝爾得到路易十四的重用之後,也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法國的財政。當時,法國因為連年的戰爭,財政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可怎麼辦呢?首先,他起訴那些貪官汙吏,讓這些社會的蛀蟲開始大放血,吃了國家的都給我吐出來。可是這錢也不夠阿,那邊的銀行也追著要債呢,那怎麼辦呢?對於柯爾貝爾來說很簡單,那都不叫事,直接賴掉不就行了嘛……可是貪官總是有數的,銀行也不能是傻子你總不還還總結給你錢,還得自己賺錢才行。於是,柯爾貝爾採用當時流行的重商主義,這個重商主義指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出口額大於進口額,通俗點說,國家就是一個商店,出口額就是賣出去商品之後獲得的錢,進口額就是進貨時候所花的錢,如果賣出去的大於進貨的,那商店的錢就會越來越多。同理,國家的錢也就越來越多。

為了讓國家的錢越來越多,柯爾貝爾大力發展本國的工商工商業,為了保護本國的工商業,還採用了一個各國都常用的辦法:關稅壁壘。用高關稅保護本國工商業。中國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顯然柯爾貝爾也深得其中三味,在他的領導下,法國修建了道路和運河系統,從而使法國的工商業更加繁榮。

正式由於柯爾貝爾的努力,讓杜倫尼、孔代和泰利耶免去了後顧之憂,能夠全心全意地幹好自己的工作而不用擔心第二天會不會發不出軍餉,物資會不會供應不上。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爆發了四場大規模戰爭,正式有了柯爾貝爾,才讓法國的戰爭機器隆隆地運轉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後來,人們如此評價柯爾貝爾和盧福瓦侯爵:在準備(戰爭)的年月裡,柯爾貝爾尋找金錢,盧福瓦尋找士兵。

介紹完這位傑出的大管家之後,接下來出場這位有些特別,他是法國的元帥,但是沒有在戰場上直接指揮過一個軍去作戰,他的元帥軍銜是靠他軍事築城方面的天才。他的一生中指揮過40多次攻城戰,全勝,無論是什麼樣的要塞,無論是高的,還是低的,是薄的還是厚的,無論是在高山,還是在平原,只要碰上了這哥們,那統統都完蛋。他就是沃邦。他在攻城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發展了一種新兵種——擲彈兵,擲彈兵,也就是用手投擲小型*的士兵,也就是用來仍*的,*肯定扔得越遠越好,所以擲彈兵也不是一般人都能當的,能當擲彈兵的那都是身高體壯的棒小夥子,沃邦也因此被稱為擲彈兵之父。

沃邦不但攻城厲害,本身也是一位及其優秀的築城大師,一生中修建了33座新要塞,改造了300多座舊要塞。

沃邦不但能築城、能攻城,這位仁兄還是個知識分子,工作之餘還寫了幾本書,也成了傳之後世的經典,包括《論要塞的攻擊和防禦》,《築城論文集》、《圍城論》等。

沃邦在進行攻城戰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離奇的特點,那就是每逢攻堅戰,都會帶著龐大的“參觀團”,有的時候路易十四還客串個“參觀團”的團長。當攻城戰開始的時候,這支特殊的觀摩團就在選定的高地上大飽眼福。看著沃邦元帥帶領著他手下的士兵變身建築工人,在要塞的四周構築壕溝和曲曲彎彎的通道。每天都有專門的人騎馬飛馳實時報告戰況,做實時轉播,觀摩團的人們還就攻城戰的戰果來打賭,讓整個營地異常興奮。到最後,當沃邦成功攻下要塞,要塞守軍放下武器投降之後,這群人還前去觀看戰俘行列。說白了,這幫人就是吃飽了沒事幹,來找刺激。

以上,就是我們到場的所有嘉賓,當然,還有很多的優秀嘉賓沒有到場,到場的這幾位嘉賓將代表他們為我們講述“太陽王”的光輝歲月。現在,讓我們再來呼喊一下他們的名字,鐵血雙雄——杜倫尼、孔代親王!王國的鑄劍師——盧福瓦侯爵!整個法國的大管家——柯爾貝爾!攻城大師——沃邦元帥!

*即將到來,精彩還將繼續!不要走開,廣告之後,馬上回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