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太陽王(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太陽王(6)

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的路易十四帶著這幫能幹的小兄弟,為了法蘭西奮鬥著,套用《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裡的那句經典臺詞:親,還記得我們的大國夢麼?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在這幫人的帶領下,法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國庫日漸豐盈,軍隊一天天擴大,士氣越來越高,士兵越來越精銳,裝備越來越精良。

就在路易十四看著法國越來越好,看著自己手裡的板磚越來越多,越來越硬,心裡現在就盤算著是不是招誰練練手,看看手裡的板磚到底好使不好使。就在這時候,那個被練手的物件出現了,又是那個跟法國相愛想殺了N久的西班牙。

在1665年,路易十四的那個便宜老丈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駕鶴西遊了,路易十四在聽到他老丈人去世之後,那是相當的興奮阿,這是上帝要給我的地盤阿。大家別忘了,路易十四的老婆可是腓力四世的女兒,在歐洲那是有著繼承權的,而且如果是嫁女兒的話,那一般都是得有嫁妝的,這個嫁妝不但有真金白銀,還有腳下的土地。看到這,讀者細心的話,就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初腓力四世不得不嫁女兒的時候,為了不讓這個“倒貼的女婿”沾自己的便宜,還特意說明白了,女兒嫁給你,可以,是我這個國王沒本事,我可以把我女兒賠給你,誰讓我是國王呢,不但國家是我的,那我以及我的一家都是國家的,女兒攤上這麼一個不爭氣的老爸,那是她命不好,但是她可以賠給你,但是國家不行,哪怕是一丁點的土地都不行,這個女兒是沒有繼承我的土地的資格的。路易十四回答說可以,只要你把那50萬金埃居的嫁妝給清了,那我就承認我的這位王后沒有西班牙的繼承權,但是如果這嫁妝給不清的話,那就別怪我自己去拿土地湊數了。腓力四世當時一咬牙就答應了,以為勒緊褲腰帶,忍個幾年就過去了,但是結果沒想到無論怎麼省就是省不夠,省到了他死的時候,這錢都沒還清。所以阿,就這樣,路易十四就有了繼承西班牙土地的機會,或者說,藉口。

經過兩年時間的準備,路易十四覺得時候到了,於是,他向腓力四世的兒子,現任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提出,我要為我的王后拿回他應得的那一部分,西班牙的尼德蘭應該作為嫁妝給了我的王后。當時,這個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才剛剛六歲,國家的大權是掌握在他的老媽手裡。這個老媽顯然不是治理國家的好手,整個西班牙困頓不堪,看那樣子,似乎一陣風就能把他給吹倒了。而且,法國在歐洲那是有著很多盟友的,比如說荷蘭、瑞典以及一些德意志諸侯。在這,大家有沒有發現,法國這個天主教國家,結成的盟友卻基本上都是信新教的,這還得拜黎塞留所賜……眼看著以往威風凜凜的西班牙成了現在的病夫,在看自己身強體壯,還有著一票兄弟,路易十四覺得自己這是手拿把攥了。雖然西班牙不行了,但是顯然誰都不願把自己嘴裡的肉吐出去,卡洛斯的老媽十分乾脆地就把路易的使者打發回家了。路易一看,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阿,小的們,給我上,削他丫的。於是,法國的鐵血雙雄杜倫尼和孔代親王帶領著盧福瓦侯爵訓練的士兵就出發了,十分幹淨利落的就把西班牙打了個落花流水,三個月,基本上就達成了戰爭目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法國揪著西班牙的領子就是一頓胖揍,把圍觀的小夥伴們嚇得不輕,我去,法國這傢伙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猛了,怎麼把西班牙都打成了孫子了!驚訝過後,這群人就開始琢磨,這麼下去不行阿,如果真讓法國有了西班牙的尼德蘭,那法國不還得上了天。就像當初大家一起打哈布斯堡家族一樣,現在這群人開始盯著法國。當時,離法國不遠的英國和荷蘭正打仗呢,一看法國這麼猛,也不打了,直接議和,然後就摻和進來了,而且就連在北歐、八竿子打不著的瑞典也過來刷刷存在感。就這樣,在各國的共同摻和下,法國和西班牙簽訂了《亞琛和約》,西班牙服軟,割地求和。路易十四雖然沒有獲得整個尼德蘭,但是也是獲得了部分尼德蘭的土地。

這場發生在1667——1668年的戰爭,因為原因是路易十四為其妻子要求繼承權,所以也被稱為“遺產戰爭”。在當時的歐洲,戰爭基本上就沒有打得這麼快的,比較有名的戰爭基本上都得打上個十幾年。這次戰爭,充分證明了法國的強大,也變相證明了西班牙的衰落。遺產戰爭之後,路易喜歡上了這種榮耀的感覺,有的時候,這種榮耀感就像是毒品,也是會讓人上癮的,很顯然,路易就是重度上癮了,他很喜歡這種感覺,喜歡鮮花、歡呼、沸騰的人海,並從此已發而不可收拾,開始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路易的第二個目標就是曾經並肩作戰的荷蘭。因為在遺產戰爭中,法國軍隊在攻佔了大片領土之後,路易十四打算一鼓作氣把整個的西屬尼德蘭給吃進嘴裡,這個時候,荷蘭站出來了,因為如果真讓路易十四得逞的話,那以後法國就和荷蘭靠在一起了,雖然現在法國還是自己的兄弟,看起來哥倆好,但是沒準哪天自己這個兄弟看自己不順眼了,自己這小身板可禁不起法國的兩拳頭。看來還是算了吧,別讓法國挨著自己了,太心驚膽戰了。於是,荷蘭便聯合剛剛還跟自己互捅刀子的英國和瑞典組成了“三角同盟”,這個同盟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遏制法國,別讓法國在戰爭之中吃的太多。“三角同盟”威脅法國,給法國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法國不在1668年和西班牙議和的話,我們就打你,而且我們覺得你法國拿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不放回點的話,我們還打你。路易沒想到自己的盟友會給自己來這麼一出,在當初進行戰爭準備的時候,壓根就沒打算還得跟荷蘭、瑞典他們打仗,結果荷蘭還真就給自己背後捅刀子。路易被迫答應了荷蘭的要求,返還了大量到手的土地之後和西班牙議和。這個結果在荷蘭看起來相當的圓滿,但是在路易眼中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恥辱和背叛。一般人都不會容忍背叛,就更別說路易了,路易發誓要讓這個背叛自己的小丑接受最嚴厲的懲罰。

就在法國國內加緊進行戰爭準備的時候,法國的外交部長李奧納也開始了自己的縱橫捭闔。他首先分析“三角同盟”中三個國家的具體情況,然後針對每個國家不同的情況來逐個擊破。他把他的第一個目標選擇了瑞典。因為在這三個國家當中,瑞典是利害關係最小的,瑞典地處北歐,跟法國隔著八丈遠呢,就算法國在怎麼哪吒鬧海,也鬧不到瑞典的家門口來。他先收買了瑞典國會,讓瑞典脫離了“三角同盟”,並保持中立。在搞定瑞典之後,他把目光放在了英國身上。雖然英國和法國之間基本上恩怨不斷,從諾曼底親王“諾曼遠征”成為英國國王之後,英國就和法國剪不斷理還亂了,沒事就來個全武行。雖然英國和法國歷史糾葛很多,屬於就恨,但也不是說就拿英國一點辦法都沒有。別忘了,英國課剛和荷蘭打完了第二次英荷戰爭,而且說起來英國還算吃了點小虧,這可是新仇,除此之外,英國和荷蘭可是海外貿易、殖民爭奪的競爭對手,這就是仇上加仇。如果再給英國畫一個大餅,那舊恨跟新仇一比那就什麼都不是什麼了。法國外交部長李奧納變向英王說,你看荷蘭不順眼,我也看荷蘭不順眼,要不這樣,咱倆一起打他丫的,奪得的地盤咱倆分,怎麼樣?英國國王一聽,表示甚合我意,與法國一拍即合,雙方在1670年簽署多佛秘密條約,兩國結盟,並商量好兩年之後一起出兵攻打荷蘭。與此同時,法國還收買了荷蘭的鄰居明斯特大主教和克隆大主教,這兩位答應路易,只要法國出兵了。那我們一定追隨在路易之後,並且提供交通和後勤支援。就這樣,在荷蘭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張針對荷蘭的大網就悄無聲息的織成了,荷蘭,躲得過這一劫嗎?

時間匆匆而過,眨眼之間,兩年時間飛逝而過,戰爭隨著時間的腳步在慢慢地迫近,法國的軍隊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刺刀已經擦亮,戰馬已經餵飽,士兵們枕戈待旦,就等著路易的一聲令下,就殺進荷蘭。最終,時間走到了1672年,走到了約定的時刻。路易十四等這一天已經等得太久了,他向荷蘭遞交了戰書,向軍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戰爭,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