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太陽王(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太陽王(7)

1772年,路易十四決定報復荷蘭,派出了規模龐大的軍隊,人數多達十二萬,而統帥這支大軍的,則是久負盛名的杜倫尼和孔代親王。四年前,西班牙所遭遇的一切,現在都落到了荷蘭人頭上了,而且荷蘭人面臨的情況比西班牙還要糟糕,因為不但有法國,還有英國,這兩個國家分工明確,法軍負責陸地,陸地之上誰與爭鋒;英國則激戰大海,同荷蘭的海軍炮火連天,而且自己周邊的那些鄰居們還被路易收買了,都倒向了路易一邊。荷蘭所面對的,真的是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大圍攻。這種情況下,荷蘭就是鐵砧上的雞蛋,一把巨錘已經轟然而落。

當法軍進軍之前,作為法國雙壁的杜倫尼和孔代親王曾向路易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決定充分利用明斯特和科隆所提供的交通和後勤支援,利用法軍的強大兵力,繞過荷蘭邊境的堡壘群,單刀直入,直搗黃龍,閃擊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從而一擊擊潰荷蘭人的抵抗意志,從而迅速征服荷蘭。但是,正如同不被人理解的才是天才,早先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理解的也是寥寥無幾,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數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定理之後,興奮的向別人開講座,但是現場能聽懂的也只有同場的大數學家。杜倫尼和孔代親王絕對是當時軍事界的扛把子,他們兩個人提出的作戰計劃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啊,高手寂寞啊,知音難尋啊,高山流水啊,俞伯牙和種子期啊,沒人能理解,就連路易十四也覺得這兩人的計劃太過於大膽和冒進,因為之前根本沒出現過這種情況,怎麼能在不拔掉釘子的情況下就冒進呢,這不是把自己的後路時時刻刻交給敵人嗎?這怎麼能行?!結果,他們的作戰計劃沒被採納,被當成廢紙扔進廢紙簍了,也把勝利一同扔進了廢紙簍。

路易十四最終採納的計劃還是一般的戰術思想,那就是步步為營,一個要塞一個要塞的進攻,當成壓路機,一路平推過去。而且為了保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要塞不被對面輕易地奪回去,還在每個攻下來的要塞都留下了數目不小的守軍,這就導致法軍打下的地盤越多,用於進攻的力量就越少。看到這個畫面之後,讓我不禁想到了解放戰爭初期階段,國民黨軍看上去節節勝利,不斷攻城略地,看似前景光明,勝利指日可待,但是呢,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計劃中,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最終,國民黨勝利越多,地盤越大,他也就越虛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一個場面會接連不斷的發生,而我們自己,卻還在抱怨“天日照汝不照我爾”!

雖然路易採用的策略會使進攻的速度非常的慢,但是法軍實力強橫,在加上杜倫尼、孔代的指揮,以及偉大的工程師、專業的攻城專家沃邦元帥地攻城戰略,短時間內就攻佔了荷蘭的大部分領土,荷蘭的七個省中已經有五個省握在了路易手中。戰爭的巨大失敗,讓整個荷蘭陷入了恐慌,他們沒想到自己原本號稱“最強防線”的荷蘭要塞一擊即破,全面崩潰,自己馬上就要面臨成為亡國奴的風險了,似乎下一刻,戰無不勝的法軍就要踏進阿姆斯特丹城,飲馬萊茵河了。

當一個人陷入恐慌的時候,他就需要發洩,可能一晚唱K,大醉一場就沒事了,但是當一個國家的人陷入恐慌的話,拿這個發洩就不是簡單能解決的。最終,荷蘭人找到了宣洩口,那就是在遺產戰爭中干涉法國的荷蘭大議長維特,維特成了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如果當初不是你在四年前沒事找事,讓路易不自在,那路易怎麼會懷恨在心,怎麼會在四年之後帶著軍隊,把血與火帶入到我們的家園裡!都是他,都是這個目光短淺、沒事找事的混蛋,讓我們遭受到現在的苦難!最終,激憤的民眾讓維特下了臺,可是這樣還覺得不過癮,覺得太便宜這個混蛋了,他都不配活在這個世上!最終,維特被這幫人活活打死,也是當初這群人,把維特推上了大議長。

現在人們發洩也發洩完了,火也下去了,也該想想怎麼去面對這個棘手的情況了,畢竟,如果接著鬧下去的話,那荷蘭就真的是沒救了。在這危難時刻,人們想起了當初率領他們為自己的獨立而戰的奧蘭治親王,想起了在他的帶領下,荷蘭最終贏得了獨立。於是,在這危難時刻,人們把希望放在了領導獨立戰爭的奧蘭治親王的曾孫威廉三世身上,希望他能像他的曾祖父一樣,挽救荷蘭於危難之中。

威廉三世時年22歲,正是建功立業時。首先,他知道單憑荷蘭一國的力量,是無法抵抗英法聯軍的,雖然荷蘭人英勇作戰,但是當實力相差到大於士氣的時候,英勇只不過是平添了傷亡和一股子的悲壯。所以,尋找盟友,共同抵抗,成了威廉的重中之重。雖然尋找盟友這件事非常重要,但是也得有命去結盟,如果在結盟之前就把阿姆斯特丹丟了,沒有哪個國家會為了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家和法國死磕,所以,如何保住阿姆斯特丹,就成了當務之急。

面對來勢洶洶的法軍,面對“要塞殺手”沃邦,似乎阿姆斯特丹就要步之前那些要塞的後塵,只不過是一個比較有名的陷落城市而已。那怎麼才能保住呢?最終,荷蘭人決了大壩,滔滔的水流漫過了城市周圍,四周一片汪洋,成了澤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日軍南下的時候,國民黨決了黃河花園口大壩,阻擋日軍進攻;在阿姆斯特丹,荷蘭人決堤,阻擋法國人的進攻。最終,荷蘭人保住了阿姆斯特丹,當路易得知荷蘭人為了保住阿姆斯特丹不惜決大壩的時候,不知道他心中作何感想,如果當初採納了杜倫尼和孔代親王的作戰計劃,阿姆斯特丹城恐怕已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威廉不但成功的保住了阿姆斯特丹,而且也成功的拉到了不少的小夥伴。首先,西班牙和奧地利肯定是擼袖子上了,因為奧地利和西班牙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法國和哈布斯堡之間的樑子那是死的不能再死了。除了這兩個法國的來對手,普魯士、曾經到巴黎打秋風的洛林公國等國家結盟。荷蘭的盟友開始發兵進攻法國,路易被迫分兵抵擋,總不能看著他們糟蹋自己的院子吧。在此之下,威廉三世的壓力就減輕了,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威廉雖然人不大,但是也是一個出色指揮官,再加上盟友的給力,最終在1673年把法軍完全逐出了荷蘭,而威廉也憑藉著自己的赫赫武功,聲望達到了頂點,被荷蘭人民稱為“護國英雄”。

戰爭陷入到了僵持階段,雙方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就在法國和其他人在陸地上打得正嗨的時候,英國不幹了。因為按照當初的約定,法國負責陸地,英國負責海上,法國海軍配合英國海軍作戰,俗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法國海軍跟英國同行一比,那簡直就成渣了,在和海上立國的荷蘭海軍大戰的時候,總是拖英國海軍的後腿,如果是一次兩次的話,估計英國也就忍了,但是架不住這傢伙次次都這樣啊,最終,英國實在是忍無可忍,在1674年和荷蘭議和了,要了荷蘭一筆錢了事,你們愛怎麼玩怎麼玩,老子不伺候了!

法國一看英國不玩了,自己就要獨自承擔戰爭壓力,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不行啊,不能這麼著啊。你荷蘭不是叫人麼,哼哼,老子也會喊人,而且老子不喊人則以,一喊人就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法國花重金把瑞典拉到了自己這一邊,當時的瑞典可不是大北方戰爭之後的那個瑞典,那還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北方雄獅古斯塔夫的威名還在歐洲大地上迴盪,面對著瑞典軍隊的進攻,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輕心,普魯士和奧地利與何蘭依依惜別,雖然我們也舍不得你,但是現在我們的老家馬上就要被瑞典人燒了,我們沒辦法啊,只能回去了,您老就先自己扛著,等我們打發完可惡的瑞典佬,我們馬上就回來幫你。就這樣,荷蘭的援軍離開了,荷蘭又將自己面對強大的法軍。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援軍離去之後,荷蘭又將面臨法國戰場以外的進攻。之前提到的柯爾貝爾,向路易十四提出了貿易戰,透過對荷蘭商品徵取高額關稅,試荷蘭商人損失慘重,這一招太狠了,別忘了荷蘭可是商業立國,就靠著做生意呢。再加上法國的絕代雙壁杜倫尼和孔代親王的組合,戰爭形勢又開始對法國有利起來。

這次,荷蘭還能不能再扳回一城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