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鐵血王國(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章——鐵血王國(12)

當腓特烈在接到奧地利的回覆之後,他又向維也納宮廷派出了使者,這不過這一次他深知自己這次做的依然是無用功,那個瑪利亞怎麼可能放過自己?於是,他幹了一件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就已經非常為人所不齒的事——不宣而戰,他帶領著他的鐵血軍隊,踏入了薩克森的國界。這一天,是公元1756年8月29日,普魯士的涅槃考驗開始了,他是否能涅槃蛻變,還是最終喋血收場?都是未知。

腓特烈本來還打算策反一下奧地利的小夥伴薩克森,但是腓特烈的名聲實在是太差,頂風都能臭十里,薩克森看不上他。腓特烈一看自己的熱臉貼上了人家的冷屁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部隊衝鋒,大炮開路。人數劣勢又疏於戰陣的薩克森軍隊怎麼可能是經過嚴酷訓練的普魯士軍隊的對手,被普軍追著屁股跑,不但丟了首府德累斯頓,而且基本上把整個薩克森都丟了,只殘存了最後的據點皮爾納。

腓特烈的大軍包圍了皮爾納,但是只是圍而不攻。一方面,守衛皮爾納的薩克森守軍還有一萬八千多人,實力強大,再加上牆高城深的皮爾納要塞,如果真要強攻的話,那個損失可是普魯士所承受不起的,普魯士只有區區450人口,可不是法國的1800萬,沒那麼多的後備兵源。除了不願承受巨大的損失之外,腓特烈還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圍點打援。我就圍著皮爾納,這可是薩克森的最後一個據點,我看你奧地利來不來,你要是不來,我看看全歐洲的小夥伴都怎麼看你;你要是來的話,我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這就是*裸的陽謀,陰謀雖然防不勝防,但是好歹還能想辦法,如果對面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的話,那種明明知道不能這麼做卻不得不做的感覺,真的讓人十分抓狂。

最終,奧地利不得不踏進腓特烈的陷阱,在9月14日,瑪利亞派出了一支東拼西湊的援軍,人數大約在三萬五千人左右。這支匆忙拼湊的軍隊,其組成既有帝國的正規軍隊,又有地方二線部隊。組成時間匆忙,組成成分複雜,由此可見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奧地利指揮官布勞恩也很無奈啊,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我也是沒有辦法啊。這支可能可以勉強一戰的部隊向著皮爾納前進,並試圖在前進過程中與另一支大約三萬人的部隊會和,從而合併成一支人數在七八萬人的雄厚大軍。腓特烈在得知奧地利的行動之後,一看地圖知道要壞,不能讓這兩支部隊碰面了,要在他們會和之前,就擊潰他們。

腓特烈親自率領兩萬五千人迎擊布勞恩的部隊,在算準了奧地利軍隊的行軍路線之後,在羅布西茨埋伏。當奧地利的前衛部隊來到了羅布西茨的羅波許山時,遭到了早已經埋伏好的普魯士軍隊的進攻。這時候,這支拼湊的紙老師現出了原形,在遇到襲擊之後,一下子就蒙了,然後掉頭就跑,腓特烈首戰贏得乾脆利落,旗開得勝。

在接到前軍敗報的布勞恩知道硬點子來了,普魯士軍隊佔據著地利,如果仰攻羅波許山的話,那基本上和自殺軍隊沒什麼區別。於是,他率軍在羅布西茨扎下了營盤,背靠易北河而列陣,準備背水一戰。

雖然布勞恩手中的兵力有三萬五千人,而腓特烈卻只有兩萬五千人,但是勝面還是腓特烈這邊比較大,因為戰爭並不是簡單的比大小,還有訓練、士氣、裝備、指揮等等,而奧地利這邊能佔到了,似乎就只剩下人數這一點了。於是布勞恩決定來一個防守反擊,擺開了一個防守陣型,為了更好地穩固中央陣線,他還在羅布西茨鎮的前方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又修建了一條防禦工事,並排四千名士兵進行守備。腓特烈則針鋒相對,擺出了進攻陣型,並且把進攻的拳頭放在了左翼,準備給奧地利軍隊來一記兇猛的左勾拳,一拳下去把布勞恩ko了。雙方在9月30日的夜裡進行各自的準備,天空中烏雲密佈,似乎預示著戰鬥的慘烈。

當時針指向了10月1日的凌晨四點鍾的時候,腓特烈的大腦重新看試運轉。在經過簡單梳洗之後,親自帶著近衛騎兵向奧地利陣地悄悄前進,準備趁著人最疲勞的時候來一次火力偵察,弄清楚奧地利人的軍事部署。可是腓特烈正走在半道上,離著羅布西茨還有一公里的時候,突然自己的前面就開始交火了!這是個什麼情況?腓特烈不解,既然自己不知道,那抓個舌頭不就知道了,他派出了騎兵部隊滲透進這突然出現的奧地利陣地,並成功的獲取了他想知道的情報。在知道了布勞恩的計劃之後,腓特烈知道眼前的這條陣地是非奪不可了。這陣地,就是雙方的勝負手,腓特烈攻佔了,那奧地利軍隊基本上就就難逃失敗的厄運,如果布勞恩守住了,那奧地利人就守住了,只要等到另一支部隊過來,那腓特烈就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腓特烈心情很焦急,因為濃霧太大,就差伸手不見五指了。等島早上七點多,那霧終於散了,腓特烈馬上派出軍隊開始進攻。面對著普魯士軍隊的進攻,布勞恩的做法相當的簡單:小的們,把我的大炮拉出來!在大炮的火力下,普魯士的第一波攻勢被瓦解了。

布勞恩看見普軍的注意力已經完全集中在這了,就想著趁著腓特烈不注意的時候,抽冷子給他一下,他將他的騎兵部隊悄悄地轉移到了戰線右側,準備從普軍左側發起進攻。但是別忘了,腓特烈可是把寶壓在了左翼,本來還想著給奧地利一下,這下倒好,這倆人想到一起了,結果就有點尷尬了,本來都是打算著來個突然襲擊,結果走到不路上卻發現對面和自己想的是一樣的。於是,偷襲就變成了遭遇戰,最終,普魯士軍隊擊敗了奧地利的騎兵,將他們趕出了戰場。

在第一次進攻失敗之後,腓特烈在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又組織了一次進攻。這次進攻同樣以失敗而告終。兩次進攻都失敗了,而且查點還搭上一個指揮官的性命,腓特烈有點不想打了。因為本來他的打算是發動一場奇襲,趁著奧地利軍隊鬆懈的時候,給他來一個狠的,結果因為奧地利人的防禦措施做得非常好,導致這項想法已經失敗了,如果還要打下去的話,那就是純粹在白白地浪費士兵們的生命。雖然腓特烈是這麼想的,但是其他人可不這麼想啊,他們覺得,如果現在撤退的話,那這支奧地利軍隊就將能解酒皮爾納的薩克森軍。一方面,奧地利這一方又多了一萬八千的士兵,而自己去多了一萬八千的敵人;另一方面,這對奧地利一邊的來說,是個非常振奮人心的訊息,腓特烈也是會失敗了,也是會打敗仗的,腓特烈也是人,不是戰勝,我們以後肯定能打敗他!所以,與其退出戰場,還不如直接將錯就錯,猛攻奧軍陣地,為自己的奇襲部隊爭取時間,等自己的奇襲部隊到達指定位置,開始從奧地利的薄弱環節開始進攻的話,拿自己就可以趁勢發起總攻,一舉攻破奧軍陣型。腓特烈一聽,也是這麼回事,於是接接受了將軍們的建議,一方面將自己的龍騎兵團在自己的左翼待命,另一方面,加大進攻力度,為奇襲部隊創造時機和贏取時間。

顯然,奧軍被普魯士的聲勢給欺騙了,布勞恩不斷抽調部隊加強自己的中央陣線,使自己的兩翼越發薄弱。下午兩點半左右,老天還向著普魯士,開始下起了雷陣雨。鴉片戰爭中的八裡橋人民抗英之所以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公作美,下雨了,讓*發潮,不能用了,才被裝備大刀長矛的中國人民擊敗。在這裡,天下雨了也一樣,*不怎麼能使了。如果奧地利軍隊和普魯士軍隊在開始打仗的話,就只能拼刺刀了,拼刺刀和玩“排隊槍斃”比起來,很顯然還是白刃戰聲響更小點,更容易普魯士軍隊達到奇襲的效果。

當普魯士的奇襲部隊出現在奧地利軍隊的面前的時候,奧地利人都傻了,這些人是怎麼過來的?!而且為了拿槍舒服點,奧地利的士兵很多都把刺刀給卸下來了,這下可就是作死了,你連刺刀都沒有,那什麼玩白刃戰,用牙咬麼?很快,奧地利的右翼就潰不成軍,右翼統帥約瑟夫伯爵也戰死沙場。在約瑟夫伯爵死後,北翼奧地利軍發生了徹底的崩潰,他們驚慌地往南方逃走,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忙中出錯,結果發現前邊的不是自己的部隊,而是波濤洶湧的易北河,這些人很悲劇的成為了魚飼料。

在下午三點的時候,正是布勞恩最得意的時候,看著普魯士軍隊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然後又一次又一次的敗退,除了在陣地上留下了滿地的屍骸之外,半點別的收穫都沒有。此時的他那是非常自信啊,看來腓特烈也沒有那麼厲害嘛,也就一般般啦,就在他正高興地時候,噩耗傳來了。(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