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匠營重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匠營重組

“魯犁,你來分糧,每人五斤糧。”

稱量工具是鬥,一個很大的,上方下方,上寬下窄的木頭量具,裡邊外邊都還畫著刻度,但是沒標字,李孟羲不知鬥該如何用,只能交給魯犁來。

李孟羲不知漢朝的度量衡,這算是一個秘密,除了劉備關羽兩人知道,外人是無論如何也不信智計百出的李孟羲會不會用鬥。

因此,李孟羲讓魯犁來分糧,魯犁除了有被重視感覺以外,還有點緊張,李孟羲就在一旁看著,魯犁生怕自己多分了或是少分了糧,被李孟羲呵斥。

於是,魯犁儘可能的做到公正不倚。

魯犁往糧袋裡用鬥裝了一些糧,然後晃了晃鬥,把鬥裡的麥子晃平,然後認真看是多了少了,多了就往外抓一小把,然後再把鬥晃平,若是少了,就往裡放一把。

魯犁認真的過分了,分完一個人的糧,他得增減好幾次。

李孟羲覺得魯犁有點扣扣搜搜的,張了張嘴巴,李孟羲不好說什麼。人家這麼認真,怎麼好意思說他。

給五十個人分糧,分了一半,糧袋就空了。

李孟羲無奈,又去領了一袋。

“營正,糧分完了。”魯犁分糧分的直緊張,鼻尖都冒汗了,分完糧,魯犁直接把糧袋的口一擰,就要用繩子拴著。

“還沒完,魯犁,你自己的糧還沒分呢。”李孟羲笑著提醒。

魯犁低頭看著一愣,然後突然被感動到了,眼睛一熱。

“我……我……”魯犁結巴了起來。

“拿糧啊,你的糧,五斤。”李孟羲再次笑著提醒。

魯犁有些忙亂的用鬥去往袋子裡裝糧,給別人分的時候,魯犁手很穩,給自己分糧了,魯犁手有點抖了。

魯犁裝好了糧,卻發現沒帶盛糧的東西。

正當魯犁無措,李孟羲看出了魯犁的窘迫。

“你們誰還有空袋子,借魯犁用用。”李孟羲幫魯犁向別人借了褡褳,給魯犁裝糧用。

魯犁裝完了糧,

“魯犁,這次分你糧,下次分糧,可沒你的了。”李孟羲說到。

魯犁立刻就愕然了,他沒能反應過來。

“魯犁你管著木匠營,還得每日整訓這五十多人的木匠,你還哪有時間再去做木工?

這樣如何,魯犁,你日後不做木工活了,幫別人忙可以,但是車做好,就不分你糧了。

每月,給你十五斤糧,每十天五斤,你看如何?”

李孟羲給了魯犁另外的分糧方式,另外的安排。

魯犁愣了好一會兒,“全……全憑營正安排!”魯犁有些激動

的說著。

魯犁這人情商有點低,跟李孟羲的另一個副將比,魯犁比軍醫田卜差遠了。

人家田卜問李孟羲喊的是將軍,帶有一點恭維,魯犁只喊營正這個奇怪的官職。在大漢軍制之中,根本就沒有營正這一職。

營正這個官職,是劉備為了安排李孟羲掌管木匠營而特設的。

魯犁要管整個木匠營,要盯著進度,每天早晨還要訓練木匠們戰陣之法,而且還要頻繁來往木匠營和李孟羲之間,向李孟羲彙報木匠營的情況。

這樣以來,魯犁雜事很多了,就不太方便再作為一名普通木匠參與進製作板車的工作。

義軍現在是沒有糧餉的,軍中大小將官,不管是百夫長還是什長伍長和普通士卒,口糧的份額是一樣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口糧的基礎上,李孟羲額外給魯犁每月十五斤糧,不是很多,但是這個數字很合適。

木匠營不同於其他鄉勇,做板車能換糧,要是別的木匠把板車做好,一次次的換到了糧,因為要管雜事而不能參與製作板車的過程,換不到糧,這一比較,別人有糧,反而辛辛苦苦的管雜事,一點糧也沒有,魯犁心態很容易不平衡了,然後消極對待。

所以,李孟羲決定給魯犁一定數量的糧食作為“薪水”。

十五斤糧,這個數字很巧妙。

按板車的製作速度來看,木料不缺的情況下,十個人做七天,能做一輛板車,一個月也就是最少四輛車,也就是普通木匠每人最少能換到二十斤糧。

普通木匠能得到的糧食,比魯犁多了五斤,這又避免了因為魯犁沒幹木匠活卻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糧,而引起普通木匠的不滿。

魯犁的十五斤糧剛剛好,比普通木匠少了一些,把已經晉身管理層的距離可能的普通木匠之間產生的矛盾消弭於無形了。

因為魯犁確實少幹了很多木匠活,相應的,他的糧就沒有普通木匠多了。

又因為魯犁前後忙著到處跑,別人也看在眼裡,所以魯犁又分到了十五斤糧,別人也沒多大意見。

要是有人因為魯犁沒幹活卻拿了糧而心生不滿,不用管,這種天生心理狹隘的人,管他幹嘛。

給魯犁十五斤糧和二十五斤糧,雖然只差了十斤,但產生的後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十五斤,比普通木匠少了五斤;二十五斤,比普通木匠多了五斤。

就是這五斤糧的區別,人情世故,拿捏的恰到好處。

李孟羲本沒有如此心思細膩,是跟劉備學到的。

更何況,魯犁的性格就不是當了官就甩手不幹活的人,雖說魯犁就算做了木工活,車做好

了,魯犁也分不到糧了,但魯犁肯定還會熱心的有忙就幫。

如此,魯犁會收穫一大票尊敬人情。魯犁於是就成了一個能服眾能號令眾人的合格副將。

那李孟羲呢?李孟羲還是個孩子呢,好意思讓他事事親為嗎?

木匠營管理上有些問題,與李孟羲之前的設計有些出入。

李孟羲把所有木匠叫到一起。

“魯犁,列隊。”李孟羲向魯犁說到。

“聽我令,列隊!”魯犁一聲令下。

人有些呆的魯犁,有些氣勢了,他下起命令來,沒了絲毫生疏。

在魯犁的命令下,五十多個木匠們排了長長的兩排。

“我說一下。各伍長把人重新分一下,每兩伍合成一隊,每隊十人,以後再做板車,十人為一隊,分糧也按隊來分,也就是十人做好一輛板車,每人分糧五斤,十人也就是分糧五十斤。

每個十人隊,各做各的。各做自己的車,分自己的糧,聽明白沒得?”李孟羲問。

木匠們剛分得了糧,士氣高昂,大聲回應聽到了。

李孟羲滿意的點了點頭。

剛好,新做出了一輛大板車,再加上之前的五輛車,有一輛牛車拉滿了幹木頭,其他四輛放著工具還有木匠們的鋪蓋帳篷等雜物。

現在多了一輛車,五十多人,分成十人隊,五隊有餘。

再多一輛車的話,剛好夠。

以前是大家所有人一起做板車,現在“分家”了,木匠們爭強著斧頭鋸子等東西,還有人爭著拿做好的半個車輪,幾根木輻條。

都說親兄弟還明算賬呢,這些天南地北的木匠們,爭著爭著就鬧出矛盾了。

有人不知為什麼吵架了。

李孟羲就要上前看看是怎麼回事,然後想了一下,決定不管,交給魯犁去管。

“魯犁,你去看看咋回事。”

魯犁領命去了。

拉開鬧紅臉的兩個人,魯犁問何事爭辯。

原來是為了半拉車輪,車輪是兩個木匠一起做的,可是兩個木匠分到不同隊了,都想把車輪拿到自己隊去。

車輪是一輛板車最難做的部分,哪隊多了半個車輪,就佔了大便宜。

爭執於是產生。

魯犁聽完爭執不休的兩方,沉默了片刻。

車輪是用鉚隼結構安死了,不好弄開。

“都是自家弟兄,為了半拉車輪鬧紅臉,就這一點氣量,也不嫌丟人,嗯?

這樣吧,你們兩個看誰拿車輪,沒拿車輪的,我這有前幾天刨好的十幾根輻條給他,誰拿車輪?”魯犁看著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