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軸承設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九章 軸承設想

魯犁要把自己刨好的木輻條送給兩人,鬧矛盾的兩人不好再爭執了。

又不是什麼深仇大恨,一笑可過,明日又是談笑風生。

矛盾解決了,年長的木匠把半個車輪讓給了年輕的木匠,魯犁自己刨好的木輻條也送出去了。

搶車輪只是一個小插曲,木匠們搶別的東西更有趣。

“老趙,仨鋸子你全拿走了,你他娘的拿走吃的啊?”一個沒搶到鋸子木匠伍長笑罵著另一個伍長。

扛著鋸子就跑的老狗被說的不好意思了,送回來了一副鋸子。

李孟羲的先見之明,在那個村寨裡採購了一堆木工用具,現在木匠營斧頭鋸子刨子錛子等工具,很充足,根本不缺的。

木匠們搶了一會兒,又各自交換自己隊裡沒有的東西,很快風平浪靜來了。

每個木匠都有了不止一把斧頭,每個十人隊都有鋸子錛子。

有一個細節,現在木匠營五十餘人,官職最高的木匠也只是伍長而已,沒有任何一個什長,有些不合理。

這恰是李孟羲有意而為,木匠營的建立在文安縣攻城戰論功行賞之後。官職也是稀缺資源,若是一下把所有官職全給出去了,下次再遇戰事,木匠營再立功就沒什麼可賞了。

人都不夠,再強行晉升官職,很快就就會出現五十多個木匠人人是什長的情況了。如此,官職晉升就成了笑話。

木匠營不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本就不多,所以李孟羲把什長一職卡著,等有人再立功了選出什長。

末了,李孟羲揹著剩了不多糧的糧袋要走了,“弟兄們,加把勁,車做好了來換糧。”

李孟羲笑著勉力木匠們。

木匠們大聲的應和。

李孟羲一個小娃娃,年不過十歲,他和木匠們稱兄道弟的,木匠們沒有任何被冒犯了感覺。

往往,木匠們都忽略了李孟羲的年齡了。

李孟羲揹著糧袋回去了,即,回到自己的車上。

弟弟見李孟羲揹著大個袋子,“哇,這麼多枸杞嗎?”正開心的一個個吃著枸杞的弟弟眼睛都亮了。

吃貨屬性初顯的傻弟弟顯然誤會什麼了。

“不是枸杞啊,是麥子。”李孟羲跳上了車,把糧食袋子朝車後丟去。

“是麥子嗎?”弟弟鑽到了李孟羲懷裡,睜著大眼睛問。

“嗯。”李孟羲低頭看了弟弟一眼,“你省著點吃啊,吃完可沒有了。”

枸杞子就那麼一丟丟,吃完了哪裡找去。

李孟羲突然感覺有點累,奇了怪了,又沒怎麼幹體力活,竟然累了。

李孟羲很順手把弟弟按倒,然後輕輕的虛枕在弟弟的肚子上。

弟弟被逗的咯咯直笑,“哥哥我咋成枕頭了,哥哥我咋成枕頭了。”

弟弟不想被李孟羲枕著,他也要枕在李孟羲身上。

弟弟想鬧騰,而李孟羲感覺有點累,任由弟弟往他身上躺。

車子車輪吱扭吱扭的響著,躺著很舒服,車輪的響聲讓李孟羲不由得想起軸承的事了。

漢代有沒有滾動軸承,李孟羲不太清楚,但鋼珠軸承,漢代肯定是沒有的。

在目前的條件下,如果有了軸承,可以把義軍幾百輛大小車輛效率提高三倍。

鋼珠軸承需要用大小一樣的鋼珠,鋼珠本就難做,大小一樣的鋼珠更難做。

軸承這麼有用的東西,該如何做呢,李孟羲眉頭緊皺。

弟弟枕著李孟羲的肚子枕著很舒服,歡快的把李孟羲教他的詩一首一首的揹著玩兒。

李孟羲抬頭看著天空,他眼睛是在看天空,天空的雲朵飄過,眼睛彷彿沒有看到一樣,根本沒對大腦產生一點影響。

足夠圓的同樣大小的鋼珠要大量生產,得有成熟的工業體系才能做到。

李孟羲想起,好像有一種不知專業名稱叫什麼的軸承,也是滾動的軸承,不同的是,把鋼珠換成了一個個短鋼棍。

鐵棍製作難度比鋼珠簡單的多了,做一些粗細大致相等的鐵棍,在這個時代是可以完成的工作。

奇怪的滾柱形軸承,李孟羲和好朋友一起去修車時,見到過一次。

滾柱形軸承,結構大致就是一個圈,圈裡邊套著一根長棍,然後在圓棍和圓之間的空隙中,塞上一圈小的圓棍,這樣,圓圈在轉動之時,和長棍也就是車輪軸之間的摩擦力就是滾動摩擦了。

李孟羲覺得,滾柱型軸承,或許可以試著做一下。

沒有細鐵棍,用木棍也行啊,不耐用倒無妨,先用木頭試試看能不能把軸承給做成,然後有機會了再想辦法用鐵做。

李孟羲目前動手能力接近於零,只能去找別人幫忙了。

今日事,當今日決,萬一明天就掛了呢?萬一明天木匠營被人一窩端了呢?

李孟羲拿定主意之後,決定去找魯犁。

李孟羲讓趴在自己身上的弟弟滾起來。

“不起,俺不起。”弟弟耍賴了,不僅不起,還用力按著李孟羲不讓李孟羲起來。

弟弟越來越皮了,以前那個餓的皮包骨頭眼睛裡一點神采也沒有了的弟弟一去不復返了。

陪著弟弟鬧了一會兒,李孟羲讓車伕老鐵停車,他徒步去木

匠營了。反正木匠營就在輜重隊偏後跟著。

——

李孟羲離開木匠營沒多久,魯犁竟然又見到了李孟羲。

遠遠的看到李孟羲從道左走來,魯犁驚訝極了,忙應了上去。

“營正,怎沒騎馬來?”

騎兵太少,聯絡前後騎兵只有十來多人,李孟羲等不及騎兵了,直接走路找來了。

“魯犁,有事要麻煩你了。”李孟羲笑著跟魯犁說。

李孟羲在木匠營深得人心,一個能為大家爭取來糧食的上官,等於是衣食所系於李孟羲一人。

木匠們真的是加班加點在幹活,李孟羲來時,木匠營所屬的板車上,每輛車上有木匠在加工木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木匠們把車子當成一個移動的工作平臺了。

在路邊,李孟羲在給魯犁講解著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區別。

李孟羲以一塊磚頭大小的木塊為例,他把木塊在地上推著走,不好推。

然後把削好的圓柱形的車輻條放在方木下,再輕輕一推,方木就被推動了。

這就是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用通俗的話給魯犁講就是滾起來省勁。

“所以,車輪在地上滾著走,很省勁兒;但在車軸這一點,車軸和車板直接硬磨的,很費勁,要是能把車軸也變成滾著的,板車拉著能輕巧不少。”

魯犁像是聽懂了一些,又像是什麼也沒聽懂。

隨後,李孟羲把要做的東西給魯犁細講,要做的名為軸承的東西,就是一個圓圈,圓圈裡套著跟粗圓棍,然後圓圈和粗圓棍的縫隙之中,塞上小圓棍。

東西很簡單,魯犁理解起來也很快。

魯犁聽明白之後,認為這名為軸承的東西很好做,魯犁告訴李孟羲,今日就能把軸承做好。

李孟羲喜出望外,“那好,我回去就先等著了。”李孟羲拍了拍魯犁的肩膀說著。

魯犁非要把李孟羲送回去,李孟羲不讓他送。

這麼遠一點路,也就個兩三百米,不用送。

李孟羲走了,木匠們問魯犁跟營正商量了什麼。

“營正讓俺做個軸承。”魯犁皺眉草草回答了一句。

魯犁認為軸承很簡單,粗的長木棍有,小的細的短木棍把輻條截斷,一根輻條能截出十幾個粗細一樣的小圓棍。

剩下的,就剩圓圈沒有。

圓圈好做,不必像做車輪那樣,得先做四瓣車輪,然後再把四瓣車輪拼湊成一個圈。

魯犁直接找了一塊薄木板,用斧頭砍成近似圓的圓片,然後拿鑿子把圓木板鑿空,圈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