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

兵法是實用的最終結果,從實戰中是如何總結和推演出陣略的過程,是理論過程。

可惜,盡觀兵書,兵家先賢著立兵書之時,未有一人會想到去教後人如何思考,如何自己去推演兵法陣略。

可能是受制於物質基礎,竹簡記錄的文字量太有限,只能選最重要的成果記錄下來;也可能,是兵家先賢,未能想到,思維方式會是比兵法更珍貴的東西。

時常,李孟羲想起自春秋至今,誕生了無數傑出的兵法家,只見其兵法著世,未知其思維智慧,想及種種,李孟羲時常覺得可惜。

幸好,他李孟羲來到了漢末,意識到了兵法傳承中存在的問題,並且,李孟羲初學陣略之時,為了弄清錐陣為什麼長於破陣,李孟羲從頭推演,把錐陣推論了一遍,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錐陣是堅固了人力集中和人力投放速度兩個因素的最優解。

李孟羲對軍陣的推演,做的是歷代兵法家一樣的事。

不同的是,李孟羲日後若要寫兵法遺饋後世,一定會把推論過程,寫的要多詳細有多詳細,寫他個十幾頁不帶停的。而後,最後的結論,不管是策略也好,軍陣成果也好,只寫寥寥一兩頁收尾。

比把魚留給後人更有意義的是,把釣魚方法,一併交給後人。

事情商談完畢,李孟羲站了起來,踢騰著發麻的腿腳。

在劉備和李孟羲談事事的這段時間,行軍隊伍跑的又沒影了。

李孟羲不是沒想過邊行邊談,可不管是在馬上,還是在車上,都很顛簸,安靜不下來,還怎麼沉下心來思考。

“玄德公,那我回去,先把各營的旗幟做出來。”

“好!有勞孟羲了。”

然後,兩人去追行軍隊伍去了,好久才追到。

——

做旗幟,需要長木杆,最好木杆上還略經過改造,能掛上旗子。

李孟羲早想到旗子有關的技術細節了,旗子最好的展示效果,是有風的時候,旗面被風完全吹開,旗面舒展,好看又顯眼。

這是軟旗,有風的時

候旗面能舒展,要是沒風,旗面就耷拉著,特別是打著仗呢,要是突然下雨了,旗子被雨一淋,就徹底沒辦法展開了。

所以李孟羲想到的是硬旗。

硬旗在漢軍軍備裡也有,就是不知漢軍正軌軍用軟旗和硬旗都用在什麼地方。

漢軍軍制如何,李孟羲還不怎麼瞭解,李孟羲決定,如果技術條件沒問題,軍中大部分的旗幟都用硬旗,這樣,無風也可展旗,下雨也不怕。

追上了行軍隊伍,劉備和李孟羲兩人在後隊分別,義軍缺人,劉備分身乏術,得時刻照應中軍。

李孟羲一回到自己的車駕旁,弟弟就遠遠的的看到了他了,開心的喊哥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想到,今天還沒教弟弟學字呢,李孟羲於是就決定暫時不管其他事了。

弟弟才是最重要的,軍務什麼的,不重要。

“磚頭,來,寫字。”李孟羲把車上的犀面大盾翻了出來。

李孟羲的這面犀面盾,非常的精緻,是軍中最好的一面盾牌。盾牌很大,盾面是純黑色的,黑色中還帶有隱約的七彩之色,這面盾,用了精緻的漆器工藝,李孟羲問過木匠們了,漆料裡面可能是加了螺,所以才看起來像有七彩。

淡水三角螺,其殼的內裡的部分,在太陽下看,有隱約的一層薄薄的能反射出七彩顏色的物質,漆匠們就從螺殼上刮下來這種螺的內分泌氧化物,然後混在漆料中,給漆器增添了一點奇幻的光澤。

李孟羲選這面盾,就是看上了這面盾夠黑,夠光滑,用來當黑板是不錯的。

李孟羲讓弟弟默寫已經教了的字。

“一,寫。”李孟羲提了一個字。

弟弟很認真的左手伸出一根手指,然後橫起來,看了一眼後,用右手手指頭沾了一點水,在盾牌上很認真的畫了一橫。

這就是一。

“再寫二。”李孟羲說。

弟弟於是就伸出了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手指成剪刀狀,然後把手指橫起來,照著手指的樣子,弟弟在盾上寫下了二。

李孟羲看的忍俊不禁

弟弟也太可愛了吧。

看著弟弟在盾上寫的字,橫還算平,不錯。

“再寫三。”李孟羲繼續挑字。

一樣,弟弟得先伸指頭,看一眼三個指頭是什麼樣,然後寫三。

“四。”李孟羲說著,開始複雜的字了。

寫四了,弟弟終於不再伸手指頭了,他把小手握成拳頭,然後拳頭往水碗裡沾了一下,用小拳頭按在了盾牌上。

李孟羲不由扶額,“磚頭,寫字不能這樣寫的啊,得一筆一畫的寫。”

“這不就是四嗎?”弟弟舉著小拳頭,瞪著大眼睛,要哥哥看他的拳頭。

教弟弟認四這個字的時候,李孟羲是這樣教的,把大拇指向手心握,然後伸出四個手指,四個手指握起,拳峰剛好是漢字“四”的字形。

拳峰上邊,是四上邊的橫,左右兩邊的手指,就是四兩邊的兩個豎,中間的手指,是四中間的“兒”,四根手指第二指節連起來, 就是四下邊的封口。

象形文字中,四是不是這樣演化來的,李孟羲不清楚,不過這樣教弟弟,很直觀易懂。

寫字哪有用印章寫的,儘管拳峰沾了水,往盾牌上一按,水跡再添兩橫就差不多就是個漢字四。

弟弟學習態度不端正,李孟羲彈了他兩個腦瓜崩,弟弟委屈的抿起嘴巴。

後邊把學過的字默寫完,開始教新的字,今天教的是火字。

李孟羲在盾牌上寫了一個規整的大大的“火”字,弟弟趴上去認真的看了一會兒。

“哥哥這個不是人嗎?”弟弟指著火字的正中,“這是不是人,兩邊是他的胳膊?”弟弟天真的問到。

李孟羲一下就笑了。

火字正中,就是個人啊,弟弟一眼就認出來學過的人字。

漢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就像一幅幅小圖畫,弟弟是個小朋友,聯想能力特別強,他能聯想到火字的兩邊,是小人兒的兩個胳膊。

至於是不是呢,應該不是的。

人兩個手,怎麼跟火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