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面與錐尖(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面與錐尖(三)

劉備看的分明,兩個木匠舉著木架,跑的飛快。

既然能跑起來,若是夜戰,跟著大軍衝鋒陷陣一樣可以。

劉備摸著頜下短鬚,暗暗的點頭。

隨後,是演示木架摔倒後,能不能快速抬起。

魯犁把木杆頓在地上,鬆手,把木架一推,木架傾倒,有火把的那頭咚的一聲砸在了地上。

動靜不小,引來了附近守夜的戰兵們圍過來看。

架子重重的砸在地上,然而,火把還是好好的插在架子上,是防雨板先砸到地上,支撐住了,火把安然無恙。

架子倒下時,劉備還以為火把要掉,或者砸地上之後火把被震出來,然而,並不如他所料。

木架如此堅固,劉備小小的驚訝了一下。

在隨後,魯犁和另一個木匠,一個抬尾,一個抬中間,一下就把木架又舉起來了,看到這裡,劉備反而覺得平平。

“玄德公,在這木杆底部,還有玄機,可欲知究竟?”李孟羲還賣起關子來了。

劉備低聲笑到,“那某便看看,有何玄機。”

劉備大步跨出,走到魯犁身旁,要過魯犁手扶著的的架子,架子那麼重,然後劉備雙臂抱著架子,把架子緩緩放在地上。

抬起木杆尾端,湊著火把的光亮,劉備打眼一看,沒覺得木杆咋樣啊。

然後劉備再把火把湊近細看,看到了木杆中間一個短小的木茬,再一細看,這木茬成錐狀,像是鑿出來的,不像是木頭斬斷後自然形成的木茬。

難道,這短短的,還沒指節長的木刺,就是李孟羲說的玄機?

劉備不明所以,疑惑的看著李孟羲。

李孟羲於是笑著,把其中關鍵一一細講給劉備。

“《孫子》兵法有述,地勢一篇,地形一篇。

大旗裡於地上,敢問玄德公可知,有何種地形?”

李孟羲出言考教,劉備放下木杆,皺眉沉思。

“……大旗立地,地有平地、隆地、凹地之分,是否如

此?”劉備問。

“嗯。”李孟羲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劉備太熟李孟羲了,李孟羲沒說好還是不好,只嗯了一聲,那說明,回答不正確。

於是劉備把身上沒穿好的衣服緊了又緊,緩緩踱步,踱來踱去,再做思量。

片刻後,劉備又說,“有土地,有河岸沙地,有泥沼地,有山石地,是否如此?”

“嗯。”李孟羲還是只嗯了一聲。

竟然,還不對。劉備於是升起了爭強之心,他絞盡腦汁,再想,大旗立於地上,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地形。

來來回回踱步,踱了十幾個來回,劉備突然靈光一現,“噫!地形不還有,下雨天的泥地,下雪時的雪地,結冰之時的冰地,冬日無雪時之硬土,春日雪化時之軟泥?是否如此?”

“確如此!”劉備的回答很精彩,李孟羲拊掌贊到。

“自跟關將軍學兵書至今,足以見到,趨近玄德公已得一分兵法。

玄德公所言之諸多地勢,放之於大旗之上,可大致以四類劃分。

地平或不平,滑或不滑,只此四類。

為何?只因大旗只需立於地上,不必如士卒之奔行攀爬,故餘者可不慮也。

地勢平,大旗之木杆底部若平,立於平地上,甚是穩當。

而若地有淤泥,有積雪,有結冰,此時木杆若平,放於淤泥、積雪、冰霜之上,極易滑倒。不妨把木杆底部削平如錐狀,木錐刺於淤泥冰雪之下,刺入泥土之中,便不致滑倒。

可杆尾如錐,立於平地之上,必然一側傾倒,扶之吃力,於無淤泥冰雪之平地,尖杆不如平杆好用。

平、尖兩杆,各有優劣,且問玄德公,大旗之杆,是用平,是用尖?”李孟羲笑著問到。

被李孟羲如此一問,劉備恍然大悟,難怪,火把架子尾端,木杆會是平的,而中間有一小小短刺。

如此構造,於平地之時,木刺完全刺入泥土,而除木刺以外,木杆尾端餘處皆平,這就意味著,木杆可以穩

當的放在平地上,不會像尖杆一樣往一側倒。

而要是遇到冰雪天或者雨天,小木刺就可以釘在地上,或者釘在冰層上,不致讓木杆亂滑。

細微處,可見智慧,小小的一個木刺,便結合了平杆和尖杆兩種構造的長處,而又避免了其劣處,堪稱絕妙。

劉備不由點頭,軍略一道,果然博大精深,小小的軍旗旗杆,就有這麼精妙的學問。

想起還遠未學完的《孫子》一書,以及更多的其他兵法,劉備頓生任重道遠之感。

又琢磨了一會兒,目光觸及倒地的火把架子,架子放在地上好一會兒了,而火把沒沒有燒著架子分毫,再加上架子上邊的擋雨板,李孟羲之前提到過,有防雨板,下大雨火把也不會淋溼了,區區一個木架子,不知藏了多少機巧。

“孟羲,當日把軍中木匠單設一營,教由你來統領,如今看來,某還有些先見之明,哈。”劉備快慰的說到。

木架子大致就可以這樣定型了,其各放方面效能,受到了李孟羲和劉備兩人的認可。

最後的一個問題,架子太沉,無法像普通旗子那樣輕鬆插在地上,除非把地面挖個淺坑,把架子埋進去。

這樣以來,晚上就不需要人時時扶著了,能節省下一個人的體力,第二天若遇戰事,就能多一個戰力。

可萬一,晚上就有了戰事,木杆埋進土裡,急切間拔不出來咋辦。

而且,火把架上邊的火把會燃盡,需要時時更換,總不能隔一會兒就把木杆從土裡挖出來,然後放倒再放新火把的吧。

李孟羲結合自己所見到的東西,認為可以用一個大簍子,筐裡放上土啊什麼的,或者更簡單的是,筐裡放一袋糧,糧食就相當於當沙子,筐很重,木杆插進糧簍裡,就不會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比找一個簍子,簍子裡裝土,用糧袋是更好的選擇。

其一,糧食像沙子一般鬆散,木杆容易插進去,而土塊之類的,比較梗塞,木杆不容易插進泥土之中,哪怕這一簍泥土全是浮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