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汜勝農書(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一章 汜勝農書(五)

薄田不能糞者,何意。

何為薄田。

大概是指,貧瘠土層薄的地方,糞施下去,土壤不能完全利用糞肥的肥力,以至風吹日曬的,再加上雨水,糞就被雨水沖走了。

所以,肥料要妥善利用的話,糞肥應該施在土層厚的地方,而薄田,可相應施用別的肥料。

比如,蠶失。

此處,應該寫錯字了,蠶失,即為蠶屎,通假字。

汜勝在農書中寫,蠶砂能防蟲。

前邊,儲存糧種的時候,說糧種裡放一些艾草能防蟲,現在,又看到蠶沙也能防地裡的蟲。

中國不愧是中醫藥的發源地,各種動植物資源,利用的很廣泛。

蠶沙,到底能不能防蟲,應該是可以的。

不然,勞動人民不會把這個方法流傳下來,以至被農學家記載典籍之中。

蠶沙竟然可以防蟲。

蠶沙可以當中藥來用,當然也可以防蟲啊。

【又馬骨銼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漬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蠶矢羊矢各等分,撓令洞洞如稠粥。先種二十日時,以溲種如麥飯狀。常天旱燥時溲之,立幹;薄布數撓,令易幹。明日復溲。天陰雨則勿溲。六七溲而止。輒曝謹藏,勿令復溼。至可種時,以餘汁溲而種之。則禾不蝗蟲。】

用馬骨砸碎,得一百二十斤骨粉,再加三百六十斤水,活在一起之後,煮沸三遍,再過濾掉渣滓,然後,用馬骨煮的水浸泡附子。

附子這玩意兒,儘管李孟羲不懂中醫藥,也知道附子的鼎鼎大名,附子這玩意兒有劇毒的。

把種子,用毒泡一遍,幹嘛用的,不用想就知道,是播種的時候,防止螞蟻啊,蟲啊,鳥啊之類的把種在麥地裡的麥子給吃了。

用附子泡的水,泡了三五日之後,去掉附子,然後,有毒的汁水,就和蠶沙,牛羊糞之類的攪和一遍,直到把附子泡的水和著牛羊糞,攪拌成粥狀,好噁心……

糞肥加了有毒的附子水以後,就把糞肥曬乾。

然後,用附子水。如法炮製種子,也把種子加上有毒的外

衣,種子加上毒衣之後,再暴曬曬乾,曬乾之後,就可以播種了。

加上毒衣的種子,播種之後,就不怕螞蟻和地裡的害蟲把種子給吃了去。

【無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穀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於地中。治種如此,則收常倍。】

要是沒有馬骨,可用雪汁,即,雪融化的水。

汜勝在書裡寫到,雪水,五穀之精,意思說是,雪水是五穀的精華。

用雪水泡種子,莊稼就耐旱。

嗯……這太迷信了。

雪水若說和普通的井水河水有什麼區別,大概是,雪水更純淨一點,沒有那麼多雜質而已。

沒有必要儲備冬天的雪水特意用雪水來配置附子水。

受限於時代,汜勝覺得雪水比普通的水好,實則沒有道理。

所以,李孟羲認為,此一條,可以刪除。

還有,書中寫到,用馬骨磨成粉。

李孟羲一開始,覺得用馬骨粉沒有必要的。

隨後就想明白了,為什麼加馬骨。

相比直接清水泡附子,然後再浸泡麥種,加了馬骨磨成的粉,有什麼優點呢。

答案是,馬骨在此時,等於是附著劑的作用。

附著劑的作用,在馬骨粉經過附子浸泡之後,馬骨粉也帶著毒素,然後骨粉附著在種子表皮,便能讓種子上帶有的附子毒素,百倍於直接用清水浸泡。

小小的馬骨粉,可使種子遭受蟲害的機率,降到十分之一。

想明白了馬骨粉是何作用,李孟羲便知道了。

不一定用馬骨,用牛骨,豬骨,甚至,用麵粉當附著劑,也是一樣的效果。

至於,為什麼汜勝寫馬骨粉呢。

可能是因為,寫書的時候,可能當地,盛產養馬,因此馬骨比較多,因此而已。

古代中國農業如此先進,洋奴們吹噓的羅馬,有這麼先進的種子被毒衣的技術嗎,沒有的。

再往下。

【驗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擇取減法,神農復加之骨汁糞汁溲種。】

好的田,施加泡過附子的糞肥十九石,中等田地施加泡過附子的糞肥十三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土層單薄的田地,施加糞肥獅子石。

此處,又讓李孟羲奇怪了。

按李孟羲所想,田貧瘠,應該多加糞肥才是。

為何,越貧瘠的土地,施肥越少呢。

可見,此處之薄田,不是指的貧瘠或肥沃的程度,而是指土層厚度。

土層如果太單薄,作物根系就不發達,根系不發達,就無法徹底利用肥料。

糞肥丟在地裡之後,不會一直在那,一部分,被水解,融入到了土地中,一部分,被微生物吃了。

還有一些,隨著雨水流走了。

薄田的作物,根系不夠發達,吸收能力就不夠強,浪費肥料。

“銼馬骨牛羊豬麋鹿骨一斗,以雪汁三鬥,煮之三沸。”

這奇怪的各種骨頭,怎麼感覺跟巫術一樣。

“以汁漬附子,率汁一斗,附子五枚,漬之五日,去附子。”

浸泡五日,是想讓毒素沾在種子上,粘的更加結實。

搗麋鹿羊矢等分,置汁中熟撓和之。候晏溫,又溲曝,狀如后稷法,皆溲汁幹乃止。

沒必要,糧食所需要的主要肥料,氮磷鉀,氮肥磷肥主要是由蛋白質氨基酸提供的,也就是,動物屍體,糞便之類的。

而鉀肥,草木灰。

鹿糞和養糞,沒有本質的區別。

“若無骨者 ,繰蛹汁和溲。如此則以區種,大旱澆之,其收至畝百石以上,十倍於后稷。”

汜勝所謂的蛹汁,奇了怪了,應該是水藻剁碎了榨出汁,或者是別的。

不管是什麼,其作用和馬骨粉應該是一樣的,是起附著劑的作用。

“此言馬蠶皆蟲之先也,及附子令稼不蝗蟲;骨汁及繰蛹汁皆肥,使稼耐旱,使稼耐旱,終歲不失於獲。”

奇了怪了。

肥料,為什麼能使莊稼耐旱。

肥料中,有沒有水,是因為蓋住了地面,減少了水分蒸發,還是因為提供了微量元素,使莊稼吸水能力更強呢,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