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隨行隨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隨行隨練

一千個鄉勇,挑出最優秀的一個人,那這個人的確稱得上是字面意思上的“千里挑一”。

關羽搓著手在篝火上烤了一會兒,他沉吟到,“明日吧。”

又閒聊著,李孟羲提到剪子還沒找到嗎?沒剪子編甲太難了。

劉備忙說白天找過,沒想到剪子難找,找了一天也沒見一把剪子。

劉備答應說,這事兒他記著,有機會一定先把剪子給找到。

雖然剪子很重要算是急缺了,李孟羲還笑著說不急不急。

他們有點情商的人,都這麼虛偽的嗎。

夜又深了,李孟羲打了個哈欠,他裹了裹衣服,起身向劉備關羽告辭。

目送李孟羲回到了車上之後,劉備迫不及待的問關羽兵法上的不解之處。

不解之處為,為何我軍現在不可一日長驅五十裡?

李孟羲雖說也能解釋,但劉備不太好意思問。

問題好像有點低階了。

而自家兄弟,再低階的問題問出來也無妨。

關羽耐心的給劉備解釋一人趨五十裡,和數百人趨五十裡的不同之處。

一日奔襲幾十裡,算的上是強行軍了,誰會沒事兒強行軍玩兒,一般要強行軍了,肯定是有緊急軍情或者有難得的戰機,比如增援,比如敵軍前後隊脫節,派一支精兵去截斷糧道,或者是去偷營,等戰術目的。

七十裡遠,步兵一跑得一天,跑到地方天快黑了。

如果有緊急軍情,假如需要幾百人一天跑到地方,還趁著天亮發起攻擊。

那好,如果這幾百人跑不齊,跑一里地,就掉隊幾個人,跑一里地,就又掉隊幾個人,五十裡地跑完,到地方一看,嚯,跟著的就剩幾十個了。那這怎麼攻擊敵軍?

那為什麼不等一下,等後邊的人跟上,人聚齊了再一起發起攻擊?

這也行,那就等吧,一等,天黑了。

就算時間充裕,可以等到第二天再進攻。

那還有意外情況呢,意外撞到了敵軍的斥候,被敵軍發現了,就剩的幾十人,就真成了送人頭了。

戰機稍縱即逝,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若本來的計劃是一日奔襲五十裡,在敵軍軍營附近埋伏起來,準備等第二日找機會偷襲敵軍糧草後隊,萬一好剛跑到位置,卻發現敵軍已經要拔營了。

戰機馬上就要丟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攻擊。

然後作為奔襲部隊的指揮官,看了看身後了了幾十個人,還攻擊嗎?攻擊個錘子。

而若是幾百人的輕兵一齊奔襲到目的地,雖然士卒體力不濟,但陣容不亂,就尚有一戰之力。

是,能立不世之功的將軍與草包將軍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了。

“故,我軍若如趕羊之勢,快者先及,慢著後至,一則整備人力,需要時間,與兵法之中【兵貴神速】之理相悖,二則易被敵軍所趁。

而我軍齊頭並進,一則迅疾,二則可隨時整陣待戰,以備不虞。”

關羽把兵法要理,細細剖析,認真講解,直講的口乾舌燥,劉備終於聽懂了。

劉備直感嘆兵法艱深,難會亦難精。想著,劉備有些羨慕李孟羲來了,李孟羲小小年紀,兵法見識不俗。

更可氣的是,李孟羲說自己不懂兵法。

最最可氣的是,李孟羲真的,沒讀過兵法。

——

第二日,李孟羲剛醒,正在穿衣服,狗子匆匆跑過來,說關將軍要他帶五十人為大軍前驅,操練奔襲之法。

狗子忐忑,問何為奔襲之法。

李孟羲笑著安慰狗子,讓他別怕,奔襲就是跑而已,不過要一跑一整天。

在李孟羲再三安慰下,狗子一步一回頭,忐忑不安的帶了五十人,去和關將軍匯合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孟羲為狗子送上了美好的祝願,祝願已經成了百夫長的狗子,能更進一步。

李孟羲本以為關羽真的把訓練奔襲戰術的事宜教給了狗子,卻不想,後軍輜重隊的主將,變成了劉備。原來關羽忍不住,自己親自領了幾百個鄉勇,在大軍前面,開始一邊行軍,一邊從十里二十裡開時練起來。

練兵這事兒,關羽不習慣教給他人。

劉備打馬前來,李孟羲很驚奇,因為大軍一開拔,一天都見不著劉備人影,今天一早就見到了。

“我替雲長暫管後軍輜重,雲長去練兵去了。”劉備馭馬和車同行,自顧自的和李孟羲說著。

正編甲的李孟羲好奇,問,那中軍怎麼辦?中軍可是幾千俘虜呢。

劉備笑了,俘虜只用派兩個百夫長管著就行。

李孟羲大急,他覺得劉備太不謹慎了,“那俘虜跑了咋辦?”李孟羲忙問。

“跑了,就算了。”劉備居高臨下,幽幽的的跟李孟羲說著。

跑了,就算了。

李孟羲撓了撓頭,很不解。他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

“俘虜跑了,不管嗎?”李孟羲一臉疑惑的問。

“為何要管?”劉備笑著,並不回答。

“我去數數糧車,一會兒再來。”說著,劉備打馬走了。

李孟羲無心再編甲,他腦海中想著俘虜萬一逃了的事,還腦補了俘虜萬一造反,殺過來搶糧怎麼辦。

想了許久,李孟羲一拍腦袋,他想明白了。

劉備很大方,捨得給前黃巾俘虜們吃糧,有吃的,傻子太逃。

兵荒馬亂的,離了大軍,怕不是死路一條。

這麼一想,李孟羲就明白了。

他自己有反抗精神,反抗精神強烈,當日在黃巾軍中就想跑,結果被抓到,差點被打斷腿。李孟羲有反抗精神,不代表黃巾俘虜也有。

人家在乎的是糧,是飯,又不靠精神去活。

等劉備前前後後查完了糧草輜重,再來看李孟羲,看到李孟羲嘴裡發出奇怪的哼唱聲,正悠然自得的在編甲片。

看到李孟羲了這個樣子,劉備大致明白李孟羲已經把剛俘虜為什麼不跑的問題想通了。

“孟羲,你可知我為何不怕俘虜逃跑?”

“因為我軍有糧。民以食為天,糧食不等同民心,但若欲得民心,不可缺糧。”李孟羲緩緩說道。

這傢伙出口成章,多有驚人之語,一句話讓劉備陷入了沉思。

劉備忘了催馬,馬停在了道邊,離李孟羲坐的車子越來越遠。

糧食,就是民心。這話說的,雖然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劉備回過神來,猛然發現,板車已很遠了,忙又追上。

劉備早把李孟羲看成自己的謀主,得空自要好好暢談。

“民以食為天,確是如此。”劉備看了一眼李孟羲,贊同道。

其實李孟羲有一句更高度概括的話沒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因為不知這句話該如何翻譯成文言文,或者通俗易懂的白話,李孟羲無法把這句話說出口。

“孟羲。”

“嗯?”李孟羲抬起頭。

“訓練士卒奔襲之法,大可不急於一時。操之過急,每日嚴訓,士卒勢必勞累不堪,不日或將有戰事,士卒勞累不堪戰,豈不得不償失?

依我之見,等一切安頓,再練訓不遲。

孟羲以為如何?”

李孟羲張著嘴巴,愕然的看著隨著馬匹顛簸的劉備。

“玄德公莫不是說,等萬事俱備,再行練兵之事?”李孟羲搖頭,“此言差矣!”

“且問玄德公,出涿郡時,義軍只有兵卒五百,為何不多多招募兵馬,等兵強馬壯,萬事俱備之後,再征討黃巾?”

劉備回道:“招募兵馬,需要時日,而黃巾之勢,急如水火,如何能等到萬事俱備之時?”

“正是如此!”李孟羲哈哈一笑,接話,“練兵可隨行隨練,不必等安定之時。

至於玄德公說,不日或有戰事。

正因不日要有戰事,嚴訓就更有必要,士卒多精銳一分,他日勝算就多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