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趕羊之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趕羊之勢

聽了李孟羲一席話,劉備正色,朝李孟羲拱手輕施一禮,口稱“受教。”

其實劉備,故意有此一問。

昨夜,劉備擔憂高強度的奔襲訓練會讓士卒勞累,不利戰事,他跟關羽商議,是否訓練事宜可以暫緩。

然後關羽就跟劉備分析了,為什麼不能暫緩。

揣著答案,同樣的問題,劉備故意又問了李孟羲一遍,就是想看看,李孟羲會如何做答。

不想一問之下,李孟羲所說的話,話中的意思昨夜關羽所說的一模一樣。

關羽也認為,隨行訓練不是問題。而且正因戰事將近,更要加緊訓練。若是在遇黃巾大軍之前,練出一支能奔襲數十裡的精兵,將對戰事大有補益。

這或許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劉備感慨的想到。

想義弟關羽,和李孟羲義氣相投,兩人可稱知己也。

此日,為公元184年,九月下旬,初秋。

再說此日關羽,帶了四百人,越過中軍,向前行急行軍十里後,至一黃土崗處。

關羽身穿魚鱗襦鎧,普通士兵穿起來剛好的筒袖鎧,關羽體貌高大,魚鱗襦鎧被他肩臂撐的滿滿當當鼓鼓囊囊。

關羽頭帶綠幘巾,身著綠袍,腳上一雙很黑布靴,靴子已經被磨的破破爛爛,他手拎著青龍偃月刀,坐下一匹瘦馬似是經不住他高大身軀和青龍偃月刀的重量,馬蹄不住在地上刨弄。

“駕。”關羽雙腿一夾馬腹,嘴裡輕駕了一聲,馭馬趨之四百鄉勇面前。

馬蹄噠噠,關羽騎著馬在鄉勇們鬆垮的陣型前來回走過兩遍。

鄉勇們一個個累的灰頭土臉,站的七歪八扭的,特別是槍兵,槍桿戳在地上,一個個跟長在槍桿上了一樣,抱著槍桿整個身體掛在了槍桿上,好沒樣子。

鄉勇們的熊樣,關羽完全看在眼裡。他沒有發作。

“斥候有報,再前二十裡,道左有一涼亭,我先於涼亭等候。

以涼亭為終,眾軍聽令!出發!”

命令已下,關羽手扯韁繩,調轉馬首,雙腿一夾馬腹,“駕!”先一步去涼亭等候了。

看著揚塵而去的將軍,鄉勇們你看我我看你,哀嚎一片。

軍令一下,他們不敢違抗。

還有二十裡地,無數人心裡哀嚎。

至於有沒有人在心裡暗罵關羽,就不知道了。

雖只有四百人,卻抽空了義軍一半的兵力。

狗子也是四百人中的一員。

累的呼呼直喘的狗子,他倒想立刻去朝目的地進發,可實在跑的太累了。

人是從眾的動物,關羽一走,

呼啦一大片人坐的地上去歇,一看周圍沒幾個還站著的人了,縱是狗子想趕路,也猶豫了。

想到了今晨李孟羲小哥兒交代自己的話,長途奔襲嘛,就是跑而已。

狗子一咬牙,趟過或坐或趴的亂七八糟的人堆,走到了外圍。

狗子想拼命,拼命或許能拼出個前程呢。

黃土崗,風一吹,一大片灰塵捲來。狗子眯住了眼睛。

自己什裡的人一個沒在,都還在輜重隊看守糧草,沒人跟自己一起,也不管別人如何想,狗子略歇數息之後,他嗷的一聲吼叫著給自己打氣,然後扛著槍就朝黃土崗後的大路跑去。

餘下的癱坐地上,烏泱泱一大片的鄉勇們看到有人開始跑了,少部分人捂著腰捂著腿,哎吆哎吆著站了起來,慢騰騰的跟著沿著大路走去。

有人帶頭,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

但缺少一個統御全軍的人在,四百鄉勇整體上真成了放羊之勢,稀稀拉拉的沿大路向目標涼亭跑去。

——

二十裡外,涼亭旁,馬拴在涼亭的柱子上,青龍偃月刀插在一旁,關羽正襟危坐於涼亭下,手拿一卷竹簡,看的入神。

李孟羲曾看到過好幾次關羽看書時的樣子,他總覺得關羽看書時過於板板正正了,就像挺著一股勁一樣,腰肩頸筆直一線,身體中正,一點不歪也不斜,越看越像廟裡的雕像。

李孟羲奇怪了幾次,後來多少明白了一點。

李孟羲是想起了爺爺,前世,爺爺一個字不識,小時候淘氣,作業不好好寫,不識字的爺爺跑過來,用因為勞作過度而指節扭曲變形的手指指著作業說,“孫孫,字得好好寫嘛。”

爺爺說著,笨拙的用拿筷子多過像拿毛筆的姿勢,比劃著,“過去,先生們教寫字,毛筆得拿的直不溜溜的,筆桿得對住鼻子尖,一點不準歪,這個勁字才寫的規整。”

說著,爺爺指著作業,“你看,你爬叉著,咋個能寫好字。”

然後,小時候的李孟羲白了爺爺這個老古董一眼,並不搭理爺爺,還嫌爺爺煩。

都不用毛筆了好吧。

因為想到了小時候,爺爺說過去舊社會先生們教字,毛筆要直直的對準鼻尖,不偏不倚才能寫好字。而今身處東漢末年,李孟羲一下就理解關羽了。

這個時代學習途徑很少,書很金貴,讀書寫字是很奢侈的事。

因為對知識心懷敬畏,讀書時,帶著儀式感,認認真真,正襟危坐,目正體正,絕不歪歪斜斜不成形狀,如此,如關羽一般,一讀書,就成了雕像,李孟羲突然理解了關羽。

隨後李孟羲後知後覺的感到一

丟丟害怕,李孟羲有過想借關羽的春秋看看。

可萬一對書不愛惜,吃完肉一手油去拿關羽的竹簡,結果很可怕,會被暴怒的關羽拎起來打的。

義軍自涿郡出發以來,今日是第一次強行軍。

二十裡路程,關羽等到下午快四點,等到了第一個跑到的人。

關羽小心捲起手中的竹簡,然後裝入麻布袋中,再把袋子繫好,竹簡握在手裡背在身後,關羽走出涼亭,去迎接第一個趕到的人。

放羊式的行軍,能最早到達的,一般是體能好的人。

第一個人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跑的上氣不接下氣,張嘴就要說話。

“停。”關羽面無表情。

“列隊。”關羽說到。

歇都不讓歇,躺地上喘會兒都不讓喘,好不容易跑過來,就讓列隊。

第一個人關羽很熟,是軍中僅有的五個刀斧手之一,也是當初關羽親手挑的,最魁梧的五個人。

執法軍士,自然要有一股彪悍、威不可犯的氣勢,身材魁梧出眾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首選。

“虎子,你後邊還跟的有人嗎?”關羽問刀斧手虎子。

一聽主將搭話,虎子立刻沒了正形,也不好好站了,甩胳膊甩腿的,“後邊跟著的是石頭他們,嘿!最前邊的全是咱刀斧隊的人,咱們沒給將軍你丟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羽眼睛一瞪,“站好了。”他斥責沒個正形的部下。

刀斧手虎子趕緊站好,一動也不動了。

人陸陸續續的到達涼亭,有時少有時多,有時會半天沒來一個人。

關羽眉頭緊皺,不時抬頭看看天色。

意料到了鄉勇們表現會很差,沒想到會差到出乎關羽意料。

到天黑時,四百鄉勇成功到達涼亭的人只有一百二十四人。

關羽內心對李孟羲誹謗不已,說什麼士卒亦能懂兵法,看讓鄉勇們自己行軍二十裡,跑的什麼熊樣。

這不怪李孟羲。

是鄉勇們沒集體概念。

若是二十一世紀,每年的新兵營隨便拉出來一個訓練超過兩個月的連隊,都知道要列隊一起跑。

夜幕已經降臨,關羽還得帶著一百多人往回趕,把落在路上的人,一個一個撿回來。

統領一軍不是簡單的工作,哪怕就是只有千八百人的,也讓關羽操碎了心。

關羽熟讀兵書,知道兵書中記載的各種強兵有多厲害,拿古之精兵來和麾下鄉勇做比較,關羽不由連連深吸數口氣。

——

ps:小夥伴們反饋上最近的章節如何,好看嗎?還是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