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形勢之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 形勢之變

當抵達遼口的魏軍大營,司馬懿迎將出來,命胡遵為五萬援軍接風洗塵。

毌丘儉躍下馬來,拱手道:“太尉別來無恙,在下可算是來遲一步。”

司馬懿搖頭道:“老夫在此獨木難支,有仲恭前來相助,大有如虎添翼之感。”

毌丘儉並不喜司馬懿的為人處事,平靜道:“太尉過獎,同為天子號令,北征不臣,互相扶持也是理所應當的。”

司馬懿笑而不語,他當然看得出毌丘儉的戒備,此人名望甚高,是魏國難尋的良將之一,常年負責鎮守幽州,以防遼東、高句麗、鮮卑等勢力,更關鍵的是跟當今陛下的私交非比尋常。

征伐遼東也是毌丘儉上書請求的,此戰役不僅關係到遼東邊患,更關係著陛下載入史冊的千秋萬代的政績。

魏國的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功勳自不必說,自起兵反董卓以來,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建立整個魏國的龐大基礎根基,生前並未稱帝,只稱魏王,死後才被追封為魏武帝。

先帝魏文帝曹丕則以正朔之名,從漢朝手中接過了四百年正統的禪讓,鋪平了魏國的基業。

曹睿作為魏國的第三任皇帝,賢能精明,多有謀略,蓋有太祖遺風。毌丘儉認為曹睿登基以來,還沒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而在位期間如能平定遼東,不僅免除邊患,也可在青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毌丘儉道:“聽聞太尉被公孫淵所圍,又被東吳截擊,徵遼一役打得兇險萬分。”

談起這個,司馬懿便覺心情不好,他一生中算無遺策,碰上諸葛亮都沒如此狼狽,苦笑道:“燕賊善謀,奇兵連出,老夫險些著道。”

毌丘儉聞言也不由得心驚,說道:“公孫淵竟能如此厲害,連太尉這樣的社稷之臣亦奈何不得?莫非可比諸葛亮、孟達等輩?”

司馬懿搖了搖頭道:“不是公孫淵,老夫自率軍北征,只視公孫淵一人為敵手,沒想到此人的兒子非常了得,所用奇謀詭策,老夫也接連受挫。眼下此人已代其父執掌遼東,恐怕更加難以克復。”

毌丘儉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聽說公孫修一路上伏擊司馬懿,巧妙引魏吳兩軍交攻,尚且回師解襄平之圍,偌大的遼東儼然成了他一人迂迴的戰場。

眼看正月出征遼東四萬大軍,如今也只剩下萬餘殘軍,毌丘儉嘆道:“當真可惜。在下跟此人多有交道,公孫淵為人剛愎自用,本可傳檄而定,現如今由其子執掌遼東,局勢變化更加厲害。”

司馬懿輕笑一聲,澹澹道:“那也不必如此,公孫氏畢竟地處遼東,老夫這一戰雖未有效制敵,卻也拖得整個遼東民力大耗。以我之見,長達五個月的戰爭,已拖得整個遼東一境,人不解甲、馬不釋鞍,遼東最爾之地,不可長久,這是無法改變的。”

毌丘儉深以為然,說道:“這倒是不錯。公孫修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足慮。大軍自向襄平進發,結硬寨、打呆仗,步步為營,也能將其一舉瓦解。”

嘴上這麼說,毌丘儉也深知若是不能早日平定遼東,魏國的邊患更甚,潛在的敵人也不止遼東公孫氏一人,還有西蜀劉禪,東吳孫權。

當初陛下提議由太尉引兵四萬大軍遠征,朝中便多有質疑跟反對的聲音,原因無他,長途奔襲的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消耗戰,單單說運糧這個問題,百斤糧草運送到前線都只剩下二十斤不到,沿途運糧的輜重部隊往返之間也是人嚼馬喂的消耗。

年初司馬懿信誓旦旦誇下海口,百日平定遼東,往返一年可歸,把曹睿樂得命百官一路相送出征,給足了司馬懿的風頭與面子。

現在又增兵前線五萬援軍,無疑雪上加霜。

西蜀還算安定,自從四年前也就是青龍二年,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蔣琬繼其位執政,以“元帥新喪,遠近危悚”為由,進行內務整頓,暫停了北伐。

可今年魏國遠征遼東無果,蔣琬已進駐漢中,大有趁機騷動的跡象。

東吳的孫權已籌備進攻合肥的計劃,規模不下十萬之眾。

不能速戰速決,對毌丘儉、司馬懿來說,即使最後收復遼東,後果也是魏國所難以承擔的。

五萬援軍當日下寨,建起大寨壕溝。

司馬師一路上都在擔心父親的安危,眼看父親安然無恙,晚上兩人在軍帳中悄悄議事。

司馬懿睡眼惺忪地披衣坐在胡床上,輕聲問道:“師兒,這麼晚了,有何重要的事?”

司馬師瞧見四下裡無人,湊到父親耳邊,低聲道:“孩兒有要事稟告,此時天知地知,決不可有第三人知曉。陛下……可能快不行了。”

半夜二更被喊醒的司馬懿還打著哈欠,一聽到兒子說出此話,不禁臉上變色,訝然道:“此事不可妄議,若教有心人得知,你我父子必然遭到彈劾。”

“是,孩兒不敢讓第三人知曉,便是子上,我也不曾跟他提起。”

司馬師臉色複雜,讓父親安心,口中的“子上”便是司馬懿的另一子司馬昭。

他素知兒子雖在朝中為官,可和自己的脾性如出一轍,向來是謹言慎行,決不輕易下定論。可這件事著實不輕,陛下年近三十五歲,正當壯年,方是大展宏圖之際,怎得就快要不行了呢?皺眉問道:“此事你是聽誰說的?”

司馬師道:“孩兒常年在宮中,得以跟陛下每日碰面,見其氣色萎靡,目下瞼黶,說話的聲音也不似以往洪亮,恐怕……”

望氣之術、觀人之察,此乃司馬懿的獨門秘笈。青龍二年,魏蜀之戰中司馬懿避戰不出,諸葛亮送婦人衣飾譏諷他不敢出戰。

司馬懿羊裝不生氣,客氣的接待使者,不經意的跟使者閒拉家常,使者嘴巴沒個把門的,把“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已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數升”給講了出來。

司馬懿以此推斷出諸葛亮平日裡“食少事煩”,必然命不久矣。

果不其然,青龍二年為兩人的最後一次交鋒,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馬師見父親愣愣的出神,低聲道:“父親,您……”

他如夢初醒,臉上露出古怪的神色,沉聲道:“若是你所料不錯,恐怕陛下真的命不久矣。當此局面,內憂外患,朝中的曹氏宗親與我勢同水火,難以相容;外有遼東、蜀漢、東吳之邊患,咱們司馬家若是不早做準備,以謀圖大,恐受其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